第2章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筑•本章学习要点•1.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城市与宫殿特征与代表建筑。•2.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住宅与园林建筑特征。•3.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宗教建筑特征•4.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陵墓建筑特征•5.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建筑技术和艺术•2.1城市与宫殿•2.1.1城市•在城市建设方面,三国时期的邺城、北魏的洛阳、南朝的建康、隋朝大兴(唐长安)与洛阳的建设是这一时期的最好典范。•1.三国时期的邺城•邺城在河南安阳东北,北临漳水,平面成长方形。东西约3000m,南北约2160m,以一条东西大道,将城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为住宅,北部为范囿、官署,分区明确,交通方便,为南北朝、隋唐的都城建设所借鉴。曹魏邺城平面想象图•2.北魏时期的洛阳•北魏洛阳东西20里,南北l5里,有220个里坊。有外郭、京城、宫城三重。宫城偏于京城之北,京城居于外郭的小轴线上。官署、太庙、社稷坛和灵太后所营建的永宁寺,九层木塔都在宫城前彻道两侧。城南还设有灵台、明堂和太学。北魏洛阳平面想象图•3.南朝的建康•建康城南北长,东西略狭,周围约8900m。北面是宫城所在地。宫城平面呈长方形,宫殿布局大体依仿魏晋旧制,正中的太圾殿是朝会的正殿,正殿的两侧建有皇帝听政和宴会的东西二堂,殿前又建有东西两阁。•4.隋朝的大兴•大兴城把官府集中于皇城中,与居民市场分开,功能分区明确,大兴城的规划大体上仿照汉、晋至北魏时所遗留的洛阳城,故其规模尺度、城市轮廓、布局形式、坊市布置都和洛阳相近。城内除中轴线北端的皇城与宫城外,划分108个里坊和2个市。城内道路是严格均齐方整的方格网式道路,且宽而直。•5.唐长安•唐朝基本沿用了隋的城市布局,但主要宫殿向东北移至大明宫。长安城的市集中于东西二市,周围用墙垣围绕,四面开门。长安城的里坊大小不一,小坊平面近方形,大坊则成倍于小坊。里坊周围用高大的夯土墙包围。大坊四面开门,小坊只有东西二门。长安城有南北并列的14条大街和东西平行的ll条大街。唐长安城平面想象图•6.隋唐时期的洛阳•洛阳城位于汉魏洛阳城之西约10km,南北最长处7312m,东西最宽处7200m,平面近于方形。洛水自西向东贯穿全城,把洛阳分为南北二区。城中洛水上建有4道桥梁,连接南区和北区。•洛阳规模比长安略小,宫城偏于西北隅,以别于首都的规制。洛阳共有l03个里坊,里坊平面作方形或长方形,坊内都是十字街,坊外的街道一般只宽41m,比长安的街道为窄。洛阳规模比长安略小,宫城偏于西北隅,以别于首都的规制。洛阳共有l03个里坊,里坊平面作方形或长方形,坊内都是十字街,坊外的街道一般只宽41m,比长安的街道为窄。唐高宗时在皇城西侧苑内建造了上阳宫,其作用和长安的大明官相似。隋唐时期洛阳平面想象图•2.1.2宫殿•唐代大明宫位于长安城东北龙首原高地,形势爽皑,俯临全城,宫城平面虽呈不规则长方形。全宫自南端丹凤门起,北达宫内太液池蓬莱山,为长达数里的中轴线,轴线上排列全宫的主要建筑: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轴线两侧采取大体对称的布局。•合元殿是大明宫主殿,踞龙首原高处,高出平地十余米,殿十一间,前有长达75米的龙尾道。大明宫另一组雄伟的宫殿是麟德殿,由前、中、后三座殿组成,面阔十一间,总进深十七间,面积达5000平方米,约为太和殿的三倍。殿东西两侧又有亭台楼阁衬托,造型相当丰富多样。•2.2住宅与园林建筑•2.2.1住宅•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住宅•北方贵族住宅,大门用庑殿式顶,且加鹧尾;围墙上连排直棂窗,内侧为廊包绕庭院。一宅之中,有数组回廊包绕的庭院及厅堂。•2.隋唐五代时期的住宅•贵族宅第用乌头门,作为地位标识之一,常用直棂窗回廊绕成庭院,房舍不必拘泥对称布局。这时的贵族、官僚不仅继承南北朝时期造园传统,还在风景秀丽的郊外营建别墅。•2.2.2园林建筑•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园林建筑•我国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有了较大发展。聚石引泉,植树开涧,造亭建阁,以求创造一种比较朴素、自然的意境。•2.隋唐五代时期的园林建筑•隋唐时期,曾大规模兴建宫室苑囿。达官贵戚则引水开池,营建私园。•五代时,苏州经历了一个造园的兴盛期,广州的南苑药洲至今留下“九曜石”中的五块石,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园林遗石。•2.3宗教建筑•建造了大量的寺院和佛塔以及石窟。隋唐及五代,各个宗教建筑特别是佛教建筑进一步发展,日趋成熟与完善。•2.3.1寺院和佛塔•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寺院和佛塔•(1)北魏洛阳的永宁寺,主体部分是由塔殿和廊院组成,并采取了中轴对称的平面布局,其核心是一座位于3层台基上的9层方塔,塔北建佛殿,四面绕以围墙,形成一区宽阔的矩形院落。院的东南西三面中央辟门,上建门屋,院北置较简单的乌头门。附属建筑千间配置于主体塔院后方与两侧。寺墙四隅建有角楼,墙上覆以短椽并盖瓦,一如宫墙之制。永宁寺遗址平面图•(2)在两晋、南北朗时期,佛塔的主要形式有木构的楼阁式塔和砖造的密檐式塔。•楼阁式塔是仿我国传统的多层木构架建筑的,它出现最早,数量最多,是我国塔中的主流。以洛阳永宁寺塔为代表。北魏永宁寺木塔复原图•密檐塔:河南登封县嵩岳寺塔,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砖塔。塔平面为12边形,是我国塔中的孤例,高40m,15层,底层转角用八角形倚柱,门楣及佛龛上已用圆拱券,但装饰仍有外来风格。密檐出挑都用叠涩,未用斗拱。塔心室为八角形直井式,以木楼板分为10层。塔身外轮廓有柔和收分,塔刹也用砖砌成。密檐间距离逐层往上缩短,与外轮廓收分配合良好。檐下设小窗。嵩岳寺塔的结构、造型和装饰是我国古代砖塔建造的一种开创性尝试,它的成功,对以后砖塔的建造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隋唐五代时期的佛塔•(1)寺院•佛寺的平面布局是以殿堂门廊等组成,以庭院为单元的组群形式,主体建筑采用对称布置。殿堂成为全寺的中心,而佛塔退居到后面或一侧,或建双塔,矗立于大殿或寺门之前,较大的寺庙又划分为若干庭院。•a.佛光寺•主要轴线采取东西向,寺的总平面适应地形处理成三个平台,用挡土墙砌成。正殿建在第三层平台上,分为台基、殿身、屋顶三部分,这是我国古代建筑典型的三段式构图。山西五台县佛光寺总平面图佛光寺大殿平面佛光寺大殿剖面佛光寺大殿在结构上采用的是梁柱结构。其做法是沿进深方向在石础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又立短柱,上架一较短的梁。山西五台县佛光寺大殿立面•b.南掸寺•平面近方形,正殿平面面阔11.62m,进深9.90m,单檐歇山顶。它建造的年代比佛光寺正殿稍早,是我国现存的一座最早的木结构建筑。•(2)隋、唐、五代的许多木塔都已不存在。现保存的砖塔,有楼阁式塔、密檐塔和单塔三种。•a.楼阁式塔•西安兴教寺玄奘塔、西安香积寺塔、西安大雁塔、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玄奘塔是中国现存楼阁式砖塔中年代最早和形制简练的代表作品。•玄奘塔塔平面呈方形高21m,5层,每层檐下部用砖做成简单的斗拱。斗拱上面,用斜角砌成的“牙子”,其上再加叠涩出檐一层砖墙,没有倚柱,以上4层则用砖砌成一半八角形柱的倚柱,再在倚柱上隐去额枋、斗拱。西安市兴教寺玄奘法师墓塔•我国仿木的楼阁式砖塔中,苏州虎丘云岩寺塔是最早用双层塔壁建造的佛塔。平面呈八角形,塔体可分为外壁、回廊、塔心壁、塔心室,底层原有副阶。大部用砖,仅外檐斗拱中的个别构件用木骨加固,塔身逐层向内收进。•b.密檐式塔•唐朝的密檐塔中,平面多作方形。外轮廓柔和,砖檐多用叠涩法砌成。西安市荐福寺小雁塔外观云南大理祟圣寺干寻塔外观•c.单塔•单层塔多作为憎人墓塔,有砖造也有石造,平面多是正方形,但也有六角、八角或圆形的,规模小,高度一般在3—4m以内。济南神通寺四门塔外观•2.3.2石窟•石窟寺是佛教建筑的一个重要类型,它是在山崖壁上开凿出来的洞窟形的佛寺建筑。它和中国的崖墓相似但又不同。•1.山西大同云冈石窟•长约lkm,有窟40多个,大小佛像10万余尊,是我国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从整体到局部,都已表明了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2.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窟平面方形,室内三面设龛,均无塔柱,顶部都是覆斗形前廊面阔三间,八角形,列柱在雕刻莲瓣的柱础上,柱子比例瘦长,且有显著的收分,柱上的桥头,斗拱的比例与卷杀都做得十分准确,廊子的高度和宽度以及廊子和后面的窟门的比例,都恰到好处。•3.甘肃敦煌石窟•北魏各窟多采用方形平面;或规模稍大,具有前后二室;或在窟中央设一巨大的中心柱,柱上有的刻成塔状,有的雕刻佛像;窟顶则做成覆斗形、穹窿形或方形、长方形平棋。在布局上,由于窟内主像不过分高大,与其他佛像相配比较恰当,因而内部空间显得广阔。窟的外部多雕有火焰形券面装饰的门,门以上有一个方形小龛。•4.石窟寺在唐朝达到了高峰•凿造石窟的地区,由南北朝的华北范围扩展到四川盆地和新疆。凿造的形式和规模,由容纳高达17m多大像的大窟到高仅30cm乃至20cm的小浮雕壁像。摩崖大像都覆以倚崖建造的多层楼阁。•2.4陵墓建筑•2.4.1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陵墓建筑•南京西善桥大墓,是南朝晚期贵族的大墓墓室作纵深的椭圆形,长10m,宽与高均为6.7m,上部为砖穹窿顶。甬道也是砖砌成的,甬道墙上用花纹砖拼装,设有石门两道,门上浮雕人字形叉手。南京市西善桥南朝大墓平、剖面图•南朝陵墓大都无墓阙,而在神道两侧置附翼的石兽,其中皇帝陵用麒麟,贵族墓用辟邪,左右有墓表及碑。南京萧绩墓石辟邪南京梁萧景墓墓表•河南邓县曾发现一座彩色画像砖墓墓的券门上画有壁画,壁画之外砌了一层砖,中间灌以粗砂土。墓分墓室和甬道两部分,墓壁左右各有几根砖柱可,看到这个时期墓室色彩处理的手法和效果。河南邓县画像砖墓战马画像砖、妇人出游画像砖•2.4.2隋唐时期的陵墓建筑•唐朝陵墓主要利用山形,因山而坟。唐高宗与皇后武则天合葬的乾陵最具代表性,乾陵地宫即在北峰凿山为穴,辟隧道深入地下。乾陵地上:主峰四周为神墙,平面近方形,四面正中各辟一门,各设门狮l对,神墙四角建角楼。南神门内为献殿遗址,门外列石象生,自南往北:华表、飞马、朱雀各1对,石马5对,石人10对,碑1对。华表南即东西乳峰,上置乳阙,阙南又有双阙为陵南端入口。永泰公主夫妇的墓,位于乾陵东南四角有角楼,正南有夯土残阙l对。阙前依次列石狮1对,石人2对,华表1对。地下轴线依次为墓道、甬道和前后两个墓室,主要墓室在夯土台正下方。•墓道、甬道、前后墓室壁面均加绘画,有龙虎、宫阙、仪仗、侍女等,顶部绘日月群星天象,又有柱枋、斗拱、平棋等陕西乾县唐乾陵•2.5建筑技术和艺术•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建筑材料的发展,主要是砖、瓦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与金属材料的运用。•大量木塔的建造,显示了木结构技术的水平。•砖结构在汉朝多用于地下墓室,到北魏时期已大量运用到地面上了。•在建筑构件方面,房屋下部的台基,除临水建筑使用木结构外,一般建筑用砖、石两种材料,再在台基外侧设一周散水。•建筑装饰花纹在北朝石窟中极为普遍,除了秦汉以来的传统花纹外,随同佛教传入我国的装饰花纹,如火焰纹、莲花、卷草纹、缨络飞天、狮子、金翅鸟等。•在木材方面,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特别是斗拱,构件形式及用料均已规格化。•在屋顶形式方面,重要建筑物多用庑殿顶,其次是歇山顶与攒尖顶。极为重要的建筑则用重檐。•北朝建筑和装饰的风格:最初是茁壮、粗犷,微带稚气。北魏末年后,呈现着雄浑而带巧丽,刚劲而带柔和的倾向。隋、唐、五代时期,建筑方法及风格进一步发展:规模宏大,气魄雄浑,用料考究,格调高迈。中国建筑风格在逐步形成并逐步走向全盛的阶段。•思考题•1.举例说明两晋、南北朝时期寺院与佛塔的类型。•2.举例说明南北朝时期的石窟艺术。•3.唐朝宫殿建筑有什么特点?•4.佛光寺和隆兴寺平面布局和结构特点是什么?•5.唐塔的类型及特点是什么?•6.佛宫寺释伽塔的结构特点是什么?•7.唐陵的特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