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美术的辉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23课美术的辉煌1、新古典主义美术2、浪漫主义美术3、现实主义美术4、印象画派5、现代主义美术19世纪以来主要美术流派一、从新古典主义美术到浪漫主义美术1、新古典主义美术(1)时间:18世纪末19世纪初。(2)背景:法国处于大革命前后的剧烈动荡中;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3)特点:强调理性,往往以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在表现形式上,突出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4)代表画家及作品:①法国画家大卫,代表作有《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等。表现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统治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生动再现了这一时期法国重要的历史画面。②法国画家安格尔的作品《泉》,充分展现了人体美与古典美的完满结合。新古典主义的大卫《马拉之死》大卫·《路易十四》《拿破仑加冕》大卫安格尔(1780-1867),16岁师从大卫在绘画方面的主要成就表现在人物画方面,他重视对“自然”的观察,追求的是简洁的线的节奏。在他看来,形是主要的,色彩终归是属于感情范畴的,他的守则是素描生于色彩,规范重于自由发挥、遵守传统先于革新。《奥维松里伯爵夫人》安格尔(法)新古典主义的代表2、浪漫主义美术(1)时间:19世纪前期。(2)背景:拿破仑统治结束后,人们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推崇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寻求新的精神寄托。(3)特点:①注重表现人的感情,运用鲜明色彩和奔放笔法,强调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但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②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使画面丰富多彩,辉煌瑰丽。(4)代表画家及作品: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自由引导人民》。浪漫主义的狮子德拉克洛瓦法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他的画重视色彩和主观感情,喜欢激动人心的事件作题材。自由引导人民德拉克洛瓦(法)本画取材于1830年法国的七月革命事件。在这次战斗中,一位名叫克拉拉·莱辛的姑娘首先在街垒上举起了象征法兰西共和制的三色旗;少年阿莱尔把这面旗帜插到巴黎圣母院旁的一座桥头时,中弹倒下。画家德拉克洛瓦目击了这一悲壮激烈的景象,又义愤填膺,决心为之画一幅画作为永久的纪念。画上展示的巷战场面,是画家在上百幅“七月革命“街垒战的草图的基础上定稿的画面。最引人注意的一位象征自由的女神,她头戴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红色弗吉里亚帽、左手握枪、右手高举着迎风飘扬的三色旗。她是全画的中心,观众注目的焦点。女神的左侧,一个少年挥动双枪急奔而来,他象征着少年英雄阿莱尔;右侧那个穿黑上衣、戴高筒帽的大学生,就是画家本人,他紧握步枪,眼中闪烁着自由的渴望。二、现实主义美术和印象画派1、现实主义美术(1)时间:19世纪中期。(2)特征:强调艺术的时代特色,注重表现社会现实;揭露和批判社会罪恶。(3)代表人物及作品:①法国的米勒,作品主要反映农民的生活和情感,代表作有《播种者》《拾穗者》等。②俄罗斯画家列宾满怀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深刻展现了俄国的社会现实,对劳动人民的悲惨处境寄予深切同情,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渴望,代表作是《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播种者》米勒(法)此画描绘了一对青年夫妇赶赴田间劳作的图景,构图线条分明,很好地反映出农民特有的气质;色彩沉着,加之丰富细腻的暖调子,使作品在纯朴浓厚浑厚中,具有撼人的力量。《拾穗者》米勒(法)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列宾(俄)2、印象画派(1)印象画派的兴起①时间:19世纪后半期。②背景: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青年画家以反抗保守陈腐的主题思想,醉心于光和色的研究。③特征: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④代表人物及作品:法国莫奈的《日出·印象》。法国画家莫奈《日出·印象》莫奈故居内部莫奈的故居位于巴黎以西70公里处的维尔农镇。他43岁时搬入此宅,在此生活了43年,直到1926年去世。莫奈故居的花园从早春到晚秋,与印象派的绘画一样永远是姹紫嫣红。花园是莫奈花几十年心血创造的“自然画作”,而大师又从这片“自然画作”中源源不断汲取灵感,尽情地在画布上挥洒出一幅幅传世名画,如数十幅《睡莲》系列画等。《睡莲》系列莫奈在晚年的一件最重要的作品是系列画《睡莲》。1893年,把吉维尼村附近的埃普特河水引进他院子里的一个人工修建的池塘,又在池塘中架设一座日本式小桥,池塘的周围种植垂柳和多种花卉,塘中则种满了睡莲。莫奈把整个身心都投在这个池塘和他的睡莲上面了,睡莲成了他晚年描绘的主题。《睡莲池》中的日本式小桥(2)印象画派的发展①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②特征:强烈主张个性的抒发;作品大多线条粗犷、形式夸张、色彩明快,富于装饰韵味。③代表人物及作品:荷兰的凡高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他的作品《向日葵》让人感受到灼热阳光下的灿烂;法国画家塞尚擅长画静物,色彩反差强烈,立体感强,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凡·高(1853—1890),生于荷兰乡村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他早期画风写实,受到荷兰传统绘画及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1886年,他来到巴黎,结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并接触到日本浮世绘的作品。视野的扩展使其画风巨变,他的画,开始由早期的沉闷、昏暗,而变得简洁、明亮和色彩强烈。而当他1888年来到法国南部小镇阿尔的时候,则已经摆脱印象派及新印象派的影响,走到了与之背道而驰的境地。在阿尔,凡·高想要组织一个画家社团。此后,凡·高的疯病(有人称是“癫痫病”)时常发作,但神志清醒时他仍然坚持作画。1890年7月,他在精神错乱中开枪自杀,年仅37岁。《戴草帽的自画像》《带深色毛毡帽的自画像》《叼烟斗带草帽的自画像》《耳朵上扎绑带的自画像》凡高一生很少拍照,然而在1885—1889四年间他却以惊人的耐力画了40多张自画像。完成这些作品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还没有哪位艺术家能象他这样在观众面前将自己暴露无遗。透过这些记录,我们深深地了解了一个人的痛苦、恐惧、自我怀疑、精神折磨以及生活中偶尔的快乐。梵高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向日葵》让人联想灼热阳光下的灿烂景色《静物》,保罗·塞尚,1999年,以6050万美元卖出。后印象派绘画罗丹的雕塑《思想者》19世纪的雕塑和工艺美术也是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三、现代主义美术1、时间:20世纪以来。2、背景:(1)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巨大创伤。(2)伴随工业化而来的快节奏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3)科技的发展拓宽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他们尝试用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进行创作。3、特点:(1)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流露出艺术家愤怒、消极、悲观、失望等各式各样的复杂心理和精神困惑。(2)采用夸张、变形、抽象等表现方式。4、代表人物及其作品: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是最有影响的现代主义美术大师之一。作品《格尔尼卡》通过一系列变形的图案组合,控诉了法西斯德国空军轰炸西班牙城市格尔尼卡的罪行。毕加索(1881—1973),西班牙著名画家,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人物。1881年10月25日,他出生于西班牙小城马加拉。先后入巴塞罗那和马德里皇家艺术学院学习。1904年,他定居巴黎,从此在法国生活近70年。他早期的绘画受印象派的影响。1907年,毕加索代表作《阿维农的少女》问世,从此与勃拉克开创了一个新的画派——立体主义绘画,后来形成分析立体主义和综合立体主义两个阶段。毕加索创造力惊人,一生创作油画1800多幅,素描7万多件,还有版画、雕塑和陶瓷制品等。其作品对现代西方艺术有极大影响,享有根高声誉。毕加索《阿维农少女》,大胆地抛弃了西方传统绘画的造型法则,向文艺复兴以来确立的审美法则挑战,画中没有任何情节,没有具体的环境描写,在一个画面上(主要在右边两个妇女的造型上)表现正面、侧面和斜切面,追求一种结构的美。这幅画被认为是立体主义的开端。《梦》,1997年,4840万美元。《双臂抱胸的女人》2000年,5560万美元。毕加索的壁画《格尔尼卡》。这幅画以半写实的象征性手法和单纯的黑、白、灰三色组成低沉的调子,渲染悲剧性的气氛,充分表现了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937年初,毕加索接受了西班牙的委托,为巴黎世界博览会的西班牙馆创作一幅装饰壁画。构思期间,1937年4月26日,发生了德国空军轰炸西班牙北部巴克斯重镇格尔尼卡的事件。德军三个小时的轰炸,炸死炸伤了很多平民百姓,使格尔尼卡化为平地。德军的这一罪行激起了国际舆论的谴责。毕加索义愤填膺,决定就以这一事件作为壁画创作的题材,以表达自己对战争罪犯的抗议和对这次事件中死去的人的哀悼。于是这幅被载入绘画史册的杰作《格尔尼卡》就此诞生了。•画面里没有飞机,没有炸弹,却聚集了残暴、恐怖、痛苦、绝望、死亡和呐喊。被践踏的鲜花、断裂的肢体,手捧死去的孩子号啕大哭的母亲、仰天狂叫的求救,身残倒地,断臂仍然握着断剑的战士、濒死长嘶的马匹、光芒冰冷尖锐的顶灯……这是对法西斯暴行的无声控诉,撕裂长空。画家以象征和半抽象的立体主义手法,以超时空的形象组合,打破了空间界限,蕴含了愤懑的抗议,成就了史诗的悲壮;在支离破碎的黑白灰色块中,散发着无尽的阴郁、恐惧,折射出画家对人类苦难的强大悲悯。现代主义流派其他作品夏加尔-我与我的乡村超现实主义绘画达利的《记忆的永恒》表现主义绘画蒙克的《生命之舞》表现主义绘画--蒙克的《呐喊》《唐吉老伯》类似《向日葵》,属后印象派绘画作业:《旋转木马》类似《格尔尼卡》,属现代主义美术。

1 / 4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