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次课,细胞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二、细胞质(cytoplasm)细胞质由细胞器、细胞骨架和细胞基质组成细胞器根据有无生物膜的参与组成而分为膜相结构和非膜相结构㈠内质网(endoplasmicreticulum,ER)细胞内膜系统的概念:内膜系统是位于细胞质内在结构、功能以及发生上具有一定联系的膜性结构的总称。内膜系统的组成:内膜系统由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过氧化氢体及核膜等组成。内质网的形态和分布:ER广泛分布于真核细胞中,由厚约5-6nm的单位膜包围形成的小管、小泡、和扁囊状结构,他们相互连通,形成连续的网状结构。根据ER的形态和功能的不同可将ER分为两类:粗面内质网(roughER,RER)滑面内质网(smoothER,SER)①粗面内质网(roughER,RER)特点:在内质网外表面附有核糖体颗粒。②滑面内质网(smoothER,SER)特点:内质网上无核糖体颗粒微粒体(microsome)的概念㈡高尔基复合体(Golgiapparatus)光镜下的结构:1898年,意大利组织学家Golgi在光镜下发现猫和猫头鹰的神经细胞中有一网状结构,命名为内网器,后人将其改称为高尔基复合体。电镜下的结构:高尔基体由生物膜包裹现成的囊泡组成,分为三个部分:扁平囊小囊泡大囊泡①扁平囊:一般由3-8层略弯曲的扁平囊平行排列组成,分为形成面和成熟面,前者靠向细胞核和内质网;后者朝向质膜。②小囊泡:直径40-80nm,常散布于扁平囊的形成面,来源于粗面内质网。③大囊泡:直径100-150nm,由扁平囊末端或成熟面末端膨大脱落而成。高尔基体形成示意图㈢溶酶体(Lysosome)溶酶体是Duve等人在1949年通过超离心技术分离出来的一种由膜包裹着的细胞器。由于其内含中富含酸性水解酶而得名。1.溶酶体的形态结构与酶类形态:由一层厚约6nm的单位膜包裹而成的,直径在0.2-0.8um之间的囊泡结构。内含物(酶类):由内含60种酸性水解酶,能将细胞中的种类蛋白、核酸、多糖和脂类分子分解成为小分子物质。溶酶体的形态溶酶体膜的特性1.膜上嵌有质子泵,可奖H+泵入溶酶体内,以维持溶酶体内的酸性环境。2.膜蛋白呈高度糖基化状态,糖链伸向膜内侧,保护自身膜结构不受消化。3.膜上有多种载体蛋白,用于水解产物向外转运。2.溶酶体的形成由高尔基复合体成熟面的扁平囊形成有被小泡,脱落后再与内体合并即为内体性溶酶体。当内体性溶酶体与细胞内衰老的细胞器或由细胞吞作用摄入的外来物质融合后便形成吞噬性溶酶体。㈣过氧化物酶体了(peroxisome)1.形态结构:微体由单层膜包围,中有一些中等致密度的颗粒状物质和结晶状结构的囊状小体.2.内含物:所含物质主要为40种过氧化物酶和其它一些氧化酶。㈤线粒体(mitochondria)线粒体广泛存在于各种真核细胞中,它是细胞进行生物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埸所。1.线粒体的形态结构⑴光学显微镜下的结构线粒体在光镜下呈粒状、杆状或线状直径约0.5-1.0um。⑵电镜结构由两层膜组成包裹而成的囊状结构外膜(outermembrane)内膜(innermembrane)膜间腔(intermembranespace)嵴(cristae)嵴间腔(intercristaespace)基粒(elementareyparticle)基粒:分头、柄、基片三部分,头部突入内腔,基片嵌于内膜,柄部将头部和基片相联。基粒是氧化磷酸化场所,能将ADP磷酸化生成ATP。2.线粒体的化学组成及酶类线粒体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脂类线粒体的酶线粒体是细胞内含酶最多的细胞器,约有120余种,位于线粒体的不同部位,执行不同的功能。内膜上的酶:呼吸链氧化反应酶系和ATP合成酶系。基质中的酶:三羧酸循环酶系、丙酮酸与脂肪酸氧化酶系、蛋白质与核酸合成所需的酶。呼吸链:又称电子传递链,是位于线粒体内上的一系列具有传递氢和电子功能的蛋白组成。它由四修个复合体组成:复合体I(NADH-CoQ氧化还原酶)复合体II(琥珀酸-CoQ氧化还原酶)复合体III(CoQ-细胞色素C氧化还原酶)复合体IV(细胞色素C氧化酶3.线粒体的半自主性·线粒体是动物体内唯一有DNA的细胞器线粒体DNA(mtDNA)存在于线粒体基质中,一般是一裸露的共价闭合环状DNA分子,约16500碱基对,编码37个基因。可进行自我复制,是以半保留方式进行的。·线粒体内进行蛋白质合成所必需的各种RNA(rRNA,tRNA,mRNA)和核糖体·线粒体的基因活动又是有限的,它也受到核基因的影响。4.线粒体的生物发生关于线粒体的起源有多种学说,最为流行的是共生学说。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㈥核糖体(ribosome)核糖体是普遍存在于原核细胞和直核细胞中的一种微小颗粒状结构。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1.核糖体的化学组成2.核糖体的形态结构3.核糖体的重要活性部位①mRNA结合在小亚基上,②A位(受位),③P位(供位),④肽基转移酶部位,⑤GTP酶部位,⑥E部位,也是新生肽的出口位㈦细胞骨架(cytoskeleton)细胞骨架是细胞内蛋白质组成的一个复合网络系统,包括微管、微丝、中间纤维。细胞骨架为真核细胞所特有,功能为:决定细胞的形状,赋予其强度、支撑作用并在细胞运动、物质运输、细胞分裂、信号转导中起作用。皮肤成纤维细胞用考马斯亮兰染色所显示的细胞骨架中间纤维微管微丝1.微管(microtubule)是细胞骨架最粗的一种,它一种中空的管状结构。它在细胞中是一种支态结构,可以很快的组装和去组装。它还是细胞中中心体、基体、鞭毛、纤毛等特定结构的组成部分。⑴微管的电镜结构微管的直径为24-26nm,由13条原纤维纵行螺旋排列而成。第条原纤维由αβ微管蛋白相间排列而成。细胞中微管有三种存在方式:单管二联管(鞭毛、纤毛)三联管(中心体)⑵微管的化学成分微管的化学成分是微管蛋白,分αβ两种,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⑶微管蛋白是可装卸的微管组织中心:是细胞中微管装卸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一些结构,包括:中心体、基体、着丝粒。2.微丝(microfilament)微丝是一种由蛋白纤维组成的实心纤维丝直径约7nm。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特别在有运动功能的细胞中。⑴微丝的主要成分肌动蛋白(actin):球形单体G-肌动蛋白由两个结构域组成。肌动蛋白有极性,氨基一端为正端,羧基一端为负端。微丝机动蛋白在不同组织中以αβγ三种形式存在⑵微丝的结构和组装组装微丝是由肌动蛋白单体首尾相接形成的多聚体,近年来认为微丝是由一条肌动蛋白单链形成的右手螺旋。微丝也可以组装。3.中间纤维(intermediatefilament)一中间纤维因大小介于微管和微丝之间而得名,它的成分复杂,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微丝微管中间纤维2.中间纤维的化学组成2·1角蛋白Keratin,上皮细胞2·2神经丝蛋白(neurofilamentprotein)分布于神经细胞2·3结蛋白(desmin)存在于肌肉细胞2·4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fibrillaryacidicprotien)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细胞2·5波形蛋白(Vimentin)分布于间质细胞⑴中间纤维组成成分在哺乳动物中已发现有Ⅰ、Ⅱ、Ⅲ、Ⅳ、Ⅴ型的5种不同蛋白成分的中间纤维。⑵中间纤维的结构中间纤维种类虽多,但结构相似。都有一个螺旋状杆部和两端非螺旋的头部和尾部组成。4.中间纤维的功能4·1中间纤维对细胞核有固定作用4·2细胞内物质运输作用4·3参与细胞分裂活动4·4参与信息传递活动3.中间纤维的结构中间纤维的共同结构为一a螺旋的杆状区和两侧非螺旋的头部区(氨基区)和尾部区(羧基区)

1 / 5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