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0日第三章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之纲。只有领会了民事法律关系的精髓,才能把握民法的精要,起到纲举而目张的效果。民事法律关系同时也是私法的基本工具。民事法律关系本质上是一种通过法律授权而形成的利益划分关系,所以法律关系的中心是“权利”。权利是私法主体决定法律上自由的一种前提。2019年12月20日第一节民事法律关系概述一、民事法律关系的定义和理解1、从民法理论体系理解民事法律关系。法律不会主动创造社会关系,只能确认和调整业已存在的社会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法律对现实中存在的各种平等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进行抽象概括所形成的法律模型。法律不能创造新的社会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高度抽象思维的产物,连接现实生活和具体法律制度的桥梁。2019年12月20日财产所有关系使用财产关系(用益物权)担保债权关系(担保物权)………………确认民事法律关系劳动雇用关系买卖关系储蓄关系委托代理关系技术许可关系………………抽象概括法律规定财产关系人身关系混合关系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继承权人格权身份权物质性精神性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肖像权…………2019年12月20日民法观察这个社会的基本方法,是民事法律关系。“社会”由“主体”和“物”两个基本要素组成。民法社会中,一部分是主体,是主宰;一部分是客体,是物所包含的利益以及其它方面的利益,主体和客体通过“权利义务”链接在一起,把个人之间的关系组成了整个的“社会”。法律工作者关心的是“社会关系”2、民事法律关系是法律人“认识世界的工具”。3、民事法律关系是法律人改造世界的工具。民事法律关系体现了大陆法系法律的基本思考方法——法律思维。我们在处理民事纠纷的时候,还是用“法律关系”。离开这种方法,律师和法官无法处理争议。2019年12月20日第二、确定每种法律关系的性质:到底是什么关系——应当使用哪一条法律。让头脑在法律条文和生活事实之间穿梭思考(王泽鉴)。案件事实来回穿梭思考法律规范【案例】原告吴某以1700元的价格向某公司购买了空调一台,该公司派员进行安装,在安装过程中,空调外机脱落,砸在正在帮忙的原告吴某身上,造成吴某多处受伤,花去医药费6万多元。(1)认为原、被告之间形成临时性雇佣关系(雇主责任《民法通则》)(2)吴某纯粹是“帮忙”,应当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32条“无因管理”解决;(3)原被告之间构成义务帮工关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4条。2019年12月20日买卖合同■如何培养法律思维的案例:融资租赁西南航空(承租人)中国银行(保证人)担保10年波音公司(卖方)JP摩根金融租赁公司(买方)(出租方)1.一个融资租赁项目涉及几个民事法律关系?西南航空公司和波音公司之间有没有法律关系?2.每种法律关系的性质?3.在租用的10年以内,谁享有波音757飞机的所有权?4.如果波音公司延期交货或者交付的飞机出现问题,谁出面要求波音公司承担民事责任?2019年12月20日第二节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2019年12月20日静态要素民事主体内容:权利和义务民事客体动态要素发生、变化、终止民事法律事实事件行为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物行为智力成果人身利益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是指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必要条件,任何一个要素发生变化,民事法律关系也随之变更。2019年12月20日法人分支机构户农村承包经营户《民法通则》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法》个人合伙企业公民外国人《民法通则》无国籍人民事主体自然人法人企业法人公司法人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法》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法》非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民法通则》基金会法人其他组织非公司企业法人全民所有制企业法职能机构民事主体体系2019年12月20日(一)自然人【提要】自然人概念,具有特殊的法律意义,它表述的是生命人的权利主体身份,因此在思想上反映了个人主义要求,在性质上具有规范属性。自然人是民法上最重要的主体,其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自然人的概念同时涉及“胎儿的保护”,“监护制度”以及“宣告死亡”,“宣告失踪”等技术较强的法律制度。2019年12月20日定义:自然人是因出生而成为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人类个体。1、自然人是法律上的定义。与现实中的人相比,自然人忽略了人在性别、年龄、种族、宗教、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等等一切个体的特征。只要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法律就承认其是自然人,民事主体,可以享受权利,承担义务。2019年12月20日2.自然人、公民、人民的区别:(1)自然人是私法概念,包括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的人。(2)公民是一个公法上的概念,专指具有一个国家国籍的自然人。(3)人民是一个政治定义,非法律定义。公民包括人民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对象——阶级敌人。自然人公民外国人无国籍者人民阶级敌人私法概念公法概念:国籍2019年12月20日(1)平等性:人人生而平等;(2)法定性:民事权利能力来自于法律的承认,与本人意志无关;(3)不可剥夺和转让性: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主体人身不可分离,其他人也无权限制和剥夺一个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本人不可转让和放弃自己的民事权利能力;刑事上可以剥夺一个人作为公民的政治权利,比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但是刑罚不能剥夺一个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不能剥夺他继承财产,行使债权的资格。二、自然人的权利能力民事权利能力,是指充当民事主体,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法律资格——“人格”,“法律承认做人的资格”。2019年12月20日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在这“一生”和“一死”之间自然人的生存期间,都享有民事权利能力。(1)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A.出生是确定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日期,有重大的法律意义。(民法、刑法、其他);B.出生的认定:独立呼吸说,出——“出生”;生——“独立呼吸”。即每一个出生婴儿,从其第一次呼吸开始,就成为自然人;C.出生日期认定的证据效力:“户籍证明”——“医院的出生证明”——“其他证明”《民通意见》第1条;D.特定的民事权利能力开始于自然人达到法定年龄;1、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取得和消灭2019年12月20日甲的遗产妻子1/4父亲1/4母亲1/4给胎儿的“特留份”1/4死婴妻子1/3父亲1/3母亲1/3活了一秒钟父亲1/4母亲1/4“婴儿财产”妻子1/2《继承法》第二十三条规定,“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特留份)2019年12月20日民法上讲的死亡,包括生理死亡和宣告死亡。民法明确规定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终于死亡,意味着“除了死亡之外,其他任何事件都不能导致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丧失”;(2)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终于死亡(一)生理死亡:死亡的时间的确决定于医学技术水平,应当以医学上确定的死亡时间为准。1、心脏停止跳动Vs脑死亡2.法律对死亡时间的推定:如果互有继承权的几个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又不能确定死亡先后时间的,应推定没有继承人的人先死亡。死亡人各自都有继承人的,如几个死亡人辈分不同,推定长辈先死亡;几个死亡人辈分相同,推定同时死亡,彼此不发生继承,由他们各自的继承人分别继承。2019年12月20日自然人作为民事主体,可以享有各种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自然人一旦死亡,则法律关系均因死亡导致法律主体缺乏而消灭:(3)死者民事权利的保护:财产关系:①对财产的所有权——继承②债权:债权人(继承);债务人?■如何理解“人死债不烂,父债子来还”③股权人身关系:④人格权:与人身不可分割的权利⑤身份权:血亲——姻亲2019年12月20日(一)定义:指自然人通过自己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设定民事义务的能力。意思能力: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认识能力)②知道自己行为的后果(判断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则以意思能力的存在为前提,有意思能力即有行为能力,无意思能力则无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则意味着作为“民事主体”的自然人不能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权利,不能成为交易的主体;也不能承担义务,更不会承担责任。三、自然人的行为能力2019年12月20日(二)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民法通则》根据我国自然人的具体情况,按照年龄阶段的不同和理智是否正常,将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划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三种。1、完全行为能力1、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民通解释》161条:“行为人致人伤害,行为人未满18周岁,父母作为监护人承担责任;已满18周岁,但无经济来源的,由抚养人垫付。”2、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2019年12月20日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受到一定的限制。我国《民法通则》第12条第1款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第13条第2款规定:“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2019年12月20日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不具有以自己的行为参与民事法律关系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民法通则》第12条第2款规定:“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第13条第1款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继承法》第22条:“无行为能力人与限制行为能力人所里的遗嘱一概无效”。2019年12月20日※《刑法》和《民法》对年龄和精神状态规定对比民法刑法无行为能力第12条:不满10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第18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限制行为能力第12条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第17条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完全行为能力第11条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第17条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2019年12月20日第三节法人【提要】现代社会,进行各类社会活动的主体,除自然人外,还有以团体名义进行活动的各类组织。其中,在民事活动中,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中,最重要的就是法人。法人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团体,具有不同于自然人的一系列明显特征,在近现代以来的人类生产、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019年12月20日二、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民事法律关系客体,指民事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也就是民事权利主体所享受的利益的载体。民事主体从事活动,总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定利益需要,这种利益可能是商品经济的“物质利益”,也可能是天赋的“精神利益”。各种社会关系,都是人们相互之间为了取得物质精神等利益而形成的。但是,物质和精神的利益都必须有一个现实的“载体”,这就是民事主体活动的目标,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民事客体。2019年12月20日客体物质利益精神利益物鼠标情书行为加工行为,还钱行为交货行为,运输行为设计行为,保管行为买票听演唱会洗照片智力成果专利权、著作权的财产利益署名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出版权,修改权人格肖像权的出让名誉权、隐私权2019年12月20日第三节民事权利【提要】:现代民法学被认为是权利之学。权利在民法上居于本位。权利本身既包含意思自治(自由)的内容,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