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线xxx处1-4.0*4.0m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根据xx线平改立施工计划,拟拆除xx线xxx处平交道口,在原址修建下穿式立交。立交主体为1-4.0×4.0m矩形框构桥,总长10m,与铁路斜交,斜交角度75°。1.2桥址处线路状况xxx处立交位于xx线xx至xx区间,既有道口宽度3.0米,铁路两侧为5.0米宽砼道路,道路两侧为农田。该处铁路为单线路堤地段,直线无缝线路,非电气化区段,允许速度85km/h,线路坡度为11.5‰上坡。1.3主要工程内容⑴新建1-4.0×4.0×10m矩形框构桥;⑵框构桥两侧引道工程;⑶框构桥两侧限高防护架;⑷铁路有关专业的配合迁建过渡工程;1.4铁路其它专业设施情况1.4.1通信专业:铁路西侧路肩坡脚上有1条埋地通信光缆通过。1.4.2信号专业:铁路西侧路肩处有1条埋地信号电缆通过。1.4.3电力专业:铁路西侧路肩坡脚处有1条贯通线。2二、编制依据与技术标准:2.1xx线平改立协议、图纸会审记录、纪要;2.2本工程施工设计图及其它设计文件;2.3有关施工规范、技术标准、相关铁路施工手册;2.4现场勘查资料。2.5采用规范:(1)《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2)《铁路桥涵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3)《铁路桥隧建筑物修理规则》(铁运〔2010〕38号)(4)《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部令29号)(5)《xxx局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实施细则》(6)《郑州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补充办法》(郑铁办〔2011〕132号)(7)《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指南》(铁建设〔2009〕226号)(8)《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铁运〔2006〕177号)(9)《铁路线路修理规则》(铁运〔2006〕146号)2.6技术标准:2.6.1铁路荷载:铁路中—活载2.6.2框架顶板、底板及边墙厚:45cm2.6.3轨底至框架桥顶板顶高度:0.8m2.6.4框架主体:C35混凝土;架空桩桩身:C20混凝土;3引道路面:C20混凝土;挡墙:M10浆砌片石;三、施工组织3.1施工管理组织机构施工负责人:施工协调负责人:技术主管:现场施工负责人:施工安全负责人:材料运输负责人:现场安全监察员:施工配合负责人:施工技术员:现场施工员:参加部门:劳力组织:民工45人、职工20人。施工机械:挖掘机一台,装载机二台,吊车一台,泵站一台,250吨顶镐8个,顶铁200米,汽车4辆,混凝土搅拌机一台。3.2各部门职责3.2.1xx科:负责人:⑴施工总协调,负责整个工程的协调工作;⑵负责确定施工方案和施工措施;4⑶负责整个工程的工期、质量、进度。3.2.2xxx车间:负责人:⑴按照设计完成基坑开挖、框架桥预制工作,保证施工质量和路基边坡安全;⑵挖孔桩:根据施工计划组织人员按期完成挖孔桩施工,确保施工期间人身与行车安全;⑶架空顶进:根据施工计划组织人员进行立交顶进以及线路架空、拆除架空工作,确保施工期间人身与行车安全;⑷其他:配合xxx线路车间和材料科完成预卸道碴、预卸纵梁和施工现场防护。施工现场应配齐80Km/h、60Km/h、45Km/h慢行牌各2个、减速地点标2个、信号灯2个、防护用对讲机2台。3.2.3xxx车间:负责人:⑴施工防护:根据调度命令到车站进行登记要点,在施工地点按规定设置慢行标志并负责施工现场及驻站防护;要点登记站:⑵架空前对架空地段线路扣件进行加固,更换失效轨枕及扣件并对架空地段线路进行放散;⑶线路检查及整修:负责挖孔桩、架空顶进期间及点后的线路检查及整修;⑷挖孔桩、架空顶进要点间,车间派副主任及以上干部到岗包保;5⑸预卸道碴:负责联系要点,拉高边车进入区间,组织人员在预定地点卸道碴;⑹所带工具:线路检查工具、线路整修工具、防断防胀工具、防护用品各一套(详见第八~十项)。3.2.4材料科:负责人:⑴材料运输:按材料运输计划确保施工所需的各项架空顶进设备及其它材料运输到位并在施工结束后回收;⑵吊车使用:按施工计划保证吊车按时到位,正常使用。3.2.5负责人:⑴参加段施工会议,负责对施工安全技术组织措施及安全协议的审核,并及时开具《开工通知书》(或审批意见)。安排施工盯岗人员参加施工安全监护;⑵掌握月度施工要点计划,根据施工电报及时申请施工计划;⑶检查防洪、防胀、防断的准备工作及工具备品是否到位。检查相应的安全措施执行贯彻情况。检查施工要点登、消记是否正确,检查现场与驻站防护员是否按标准进行施工防护;⑷对放行列车条件、材料机具侵限、人身劳动保护等其他施工安全关键关键环节进行卡控,并及时填写安全检查表格。四、施工进度安排4.1施工顺序64.1.1箱桥预制:预制顺序依次为:底板-边墙-顶板。底板一次浇注完成,然后预制边墙,顶板一次浇注完成。4.1.2架空顶进:要点进行挖孔桩施工,然后对线路进行加固,首先搭设支点,穿入扣轨,然后立两侧纵梁,逐一穿入钢枕。4.1.3顶进完成后根据设计进行立交两侧引道及附属工程。4.2施工计划安排4.2.1施工总工期:3个月。4.2.2工程进度计划安排:⑴平整场地施工准备:⑵工作坑土方:⑶预制滑床:⑷主体箱桥预制:⑸挖孔桩:⑹架空顶进:⑺引道及附属工程:五、主要工程施工方案:5.1工作坑5.1.1开挖工作坑前必须先挖探沟探明光电缆位置和数量。5.1.2工作坑两侧边坡根据土质情况采用1:1放坡,靠近铁路一侧采用1:1.5放坡。5.1.3工作坑底密实平整,同时做好边坡防护、设集水井收集汇水等安全措施。75.2底板5.2.1底板中心线应与桥涵设计中心线一致。底板长度,其前端应比箱涵长1m,后端与后背相连,两侧比框架桥宽0.5m。5.2.2底板与原基底接触部分,每3m挖一道40cm防爬沟。5.2.3修筑底板,按C20混凝土浇筑,底板厚度为20cm。5.2.4底板顶面的平整度要求:2m长度范围内凹凸不超过5mm。施工时应采用方格网控制高程法:在灌筑底板混凝土时用直径16mm钢筋头埋入混凝土内,合成1.5m方格网,控制高程,按点找平,再用1:3水泥砂浆抹面整平处理。5.2.5为防止滑板与框架桥同步前进,应提前采取预埋钢筋等措施将滑床与后背连成一体。5.3框架桥预制施工程序:在工作坑底板上安装好底板模──绑扎底板钢筋──灌筑底板混凝土──养护──安内模──绑扎边墙及顶板钢筋──安外模──灌筑边墙及顶板混凝土──养护──框架桥防水层及润滑设施。5.3.1模板与支撑架安装及拆除:⑴施工采用排架支模边墙插模法施工,其优点在于便于绑扎钢筋和混凝土灌筑。⑵施工顺序是先支两边墙内模,再支边墙外模,在灌筑混凝土时,分层向上灌筑混凝土。进行下一步预制时,边墙与顶、底板接合部要先加入水泥砂浆。8⑶为减小箱桥顶进时的阻力,模板支立应平整顺直,不得出现鼓肚、错茬现象。在框架桥两侧前端2m范围内的外模,向外放宽1cm,使前端保持正误差,尾部为负误差,形成倒楔形,不能出现前窄后宽的楔形。⑷模板及支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⑸模板安装必须稳固牢靠,接缝严密,不得漏浆.模板与混凝土的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轴线位置5尺量每边不少于2处2表面平整度52m靠尺与塞尺不少于2处3高程±5测量4模板侧向弯曲L/500拉线尺量5两模板内侧宽度﹢10、﹣5尺量不少于3处6相邻两模板表面高低差2尺量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浇注混凝土前,模型内的杂物和积水应清理干净。⑹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除执行以上标准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⑺拆除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强度应保证其表面不受损伤。⑻拆除承重模板及支架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5.3.2钢筋:钢筋制作及绑扎:⑴钢筋进场时,必须按批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和工艺性能(冷弯)试验,其必须符合(GB13013)和(GB1499)的规定与设计要求,并须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9⑵钢筋在运输、加工和储藏过程中应防止锈蚀、污染和变形.并按品种、规格和检验状态分别标识存放。⑶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必须采用闪光对焊。其焊接接头,必须按批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和设计要求;并有试验室出的焊接合格报告,方可进行批量焊接。⑷钢筋加工除符合设计要求外,还应符合钢筋加工技术规范。⑸钢筋安装时其接头应设置在承受力较小位置,并应分散布置。配置在“同一截面”内受力钢筋接头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的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要求:A焊(连)接接头在受弯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于50%,轴心受拉构件不得大于25%;B钢筋接头应避开钢筋的弯曲处,距弯曲点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C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少设接头。“同一截面”内,同一根钢筋上不得超过一个接头;D桥涵箱身部位的水平钢筋宜先架起绑扎,随混凝土灌筑再逐一绑上,便于混凝土的震捣。序号名称允许偏差检验方法1受力钢筋排距±5尺量,两端、中间各1处2同一排受力钢筋间距基础、板、墙±20柱、梁±103分布钢筋间距±20尺量,连续3处4箍筋间距绑扎骨架±20尺量,连续3处焊接骨架±105弯起点位置(加工偏差±20mm包括在内)30尺量6钢筋保护层厚度(mm)C≥35+10、-5尺量,两端、中间各2处25<C<35+5、-2C≤25+3、-1⑹焊接框架桥底板钢筋时,应在焊接处铺设一块0.5m2的石棉10板,随焊接位置移动,以免烧坏塑料薄膜隔离层。⑺安装的钢筋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5.3.3防止框架桥产生裂纹的措施:重视混凝土灌筑质量,严格控制水灰比,搅拌均匀,捣固认真,除用震捣器外,在角偶及钢筋密布之处,应用插钎捣实,精心养护,按规定拆模。5.3.4框架桥防水层⑴框架桥顶面采用TQF-1型防水层及C40纤维混凝土保护层。⑵框架桥侧面采用两道再生胶沥青防水层。5.4挖孔桩及路基防护桩5.4.1技术参数挖孔桩桩身:C20钢筋混凝土,直径:1.2m,深度:8m,桩顶设C20钢筋混凝土承台,尺寸为1.4×1.4×0.5m防护桩桩身:C20钢筋混凝土,直径:1.2m,深度:8m。5.4.2行车条件:限速45km/h,施工结束恢复正常;参加施工部门:西武匠桥隧车间、长治北线路车间。其中西武匠桥隧车间负责挖孔桩(防护桩)施工,长治北线路车间负责施工防护及线路检查巡养。5.4.3施工步骤5.4.3.1挖孔桩(防护桩)施工时,应先向铁路局申请慢行要点计划,根据调度命令设置好现场及驻站防护后方可进行施工。5.4.3.2挖孔桩(防护桩)采用人工挖孔,现浇钢筋砼护壁,钢11筋笼采用整体吊装,用C20混凝土灌注,按先易后难、逐步展开的办法,制作挖孔桩。5.4.3.3制作挖孔桩时,为确保铁路行车和人身安全,先在挖孔桩位置设置工作坑,工作坑低于轨枕底1.2m,沿线路方向长2.5米宽1.5米,坑壁采用M7.5红砖M10早强砂浆砌筑厚24cm护壁。5.4.3.4工作坑施工,先清道碴,沿线路清碴长度不得大于3m(上部尺寸),清碴深至路基顶,完成一段护壁,清理一段线路,依次循环进行,待道床部分挡墙砌筑后,在施工路基顶面以下部分护壁,仍按分段开挖,分段砌筑,直至达到工作坑所需尺寸。因砌体早期强度差,须随砌随支撑,防止道床变形,影响线路行车安全。5.4.3.5在工作坑内挖孔出土时,采用简易辘轳提升,人工运至路肩外侧。每次挖土深度应控制在1-1.5m。完成挖土后,立即现浇钢筋砼护壁,护壁砼要加入早强剂。等完成上一节护壁后方准进行下一步开挖,如此循环进行,直至完成。5.4.3.6每日施工完毕后及时对孔口加盖防护,防止人员坠入和雨水流入。5.5后背加固顶进后背采用钢轨桩后背,在后背位置将钢轨竖向打入滑床板以下固定立靠于土体,钢轨桩间距0.5米。钢轨桩与土体之间铺设旧砼枕,并分层夯填砂夹碎石。后背部分利用原状土,不足部分利用浆砌片石和基坑土方回填夯实,钢轨桩前做C20钢筋混凝土后背梁。5.6线路架空125.6.1行车条件:限速45km/h;参加施工部门:xxx负责架空施工,xxx车间负责施工防护及线路检查巡养。5.6.2在架空线路施工前应先向铁路局申报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