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单元我学习了观察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7单元我学习了观察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对本期经历的观察活动进行了一次梳理、总结和提高。本单元共设计了“我学习了观察”、“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两课,在第一课中,以西瓜等为载体,牵引学生,对如何做好观察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使学生对观察有较全面和更新的认识。这是“回顾”。接下来在“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中则是在总结的基础上“再实践”,走的是“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路线。学生在这一课里将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观察研究岩石。本单元的单元页是一幅学生在野外采集岩石标本的图画,画面的底部有两行简短的文字,强调了观察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本单元建议课时为2-3课时。1我学习了观察本课将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探究经历,用学生比较熟悉的几个生活或探究活动事例为支撑材料,引导学生对自己所经历的观察活动进行反思和总结,加深对科学观察的认识。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回顾本学期经历的观察活动,对如何做好观察进行总结。2.在学生对科学观察的认识逐步条理化的基础上,有效促进学生观察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积极反思,乐于与他人交流,能正确对待他人的意见。2.意识到科学观察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教学建议教学准备:大白纸(各组一张)、放大镜、本学期所有的实验记录资料等课时安排建议:本课教学建议课时为1课时教学导入:教师教学可以直接从分析单元页引入,让学生意识到观察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观察是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几乎所有的科学研究和过程都离不开观察。”然后再提请学生回顾和反思自己所经历的观察活动,并以此来拉开全课的序幕。对观察的总结、回顾本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反思,也是学生取得更大进步的必要环节。但反思活动相对于具体动手的活动来说,比较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为了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参与反思的积极性,教材中利用学生熟悉的典型观察活动作为支撑事例。(一)用感官观察的总结教材这部分内容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体会到多种感官配合使用,能使我们的观察更全面。1.教材选用西瓜为观察载体,一是材料从生活中来,学生熟悉,有亲切感;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挑选西瓜的方法,是多种感官配合使用的典型例子。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在买西瓜时,一般要通过看、摸、掂、听等多种观察方法,综合运用,才能对西瓜的成熟度作出初步的判断,而剖开西瓜后的看、闻、尝能得出更客观、更全面的评价。2.教材通过西瓜引领教学,将感官和可发现的西瓜的特征结合起来,如:视觉——“形状”、“颜色”,触觉——“重量”,嗅觉——“气味”,味觉——“味道”、听觉——“声音”等。单个的感觉器官能判断事物的某一方面的特征,将所有的这些单个的感觉结合起来,就会形成对事物的综合感觉,它比单一感觉对事物的了解更全面。(二)运用工具观察的总结教材这部分内容的意图是让学生体会到合理运用工具能帮助我们观察得更精确或更准确、细致、清楚。1.手电筒曾用来帮助我们看到空气中的灰尘。手电筒的光有利于我们看清楚被观察对象。2.放大镜在教材中多次使用,如观察蚯蚓、观察土壤、观察衣料等。放大镜能帮助我们看清楚物体细小的特征。3.量筒等测量工具能让我们准确测量出物体的多少。在教材中设计的比较水的多少活动中,我们就是用量筒准确地测量了水的体积。(三)对观察对象进行处理的观察方法的总结教材这部分内容的意图是让学生认识到为了更好的观察,有时需要对被观察的物体进行适当处理。如在认识土壤成分的活动中将土壤晒干后用筛子筛,将土壤放到杯子里搅拌后静置等。(四)思考与观察的总结教材这部分内容的意图是让学生意识到思考在观察活动中的重要性。观察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性的,伴随着积极的思维活动。1.不断地思考,能让我们在观察中有更多的发现,或使观察更深入。思考与观察是紧密结合的,思考是一种理性思维,思考使观察变得有意义,没有思考的观察是一种无意识的盲动。确定观察目的、选择观察对象、拟订观察计划都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在观察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都更需要思维活动的参与。观察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观察触发思考,思考又会促成进一步观察,产生新发现,而新发现又会产生新的思考和新观察,就像翻动的多诺米骨牌那样向前推,这种连环式的互激将我们观察与思考的广度和深度推向更高层次,使我们对事物、对自然的认识更加深刻、全面,从而产生更多的发现。2.有计划的观察使观察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保持探究活动的持续性和有序性。一个次序井然的观察比一个混乱状态下的观察效果要好。计划和次序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程序和过程步骤。比如让孩子们观察观察一棵树,有的孩子三眼两眼就看完了,你问他,什么发现也没有。有的孩子则有计划地、有次序地静静地观察,从整体到局部观察得很仔细,先看什么后看什么,有条不紊,结果得到了很多他原来根本不知道的新发现,收获很大。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有计划的观察,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与素养培养。3.坚持长期观察能使我们了解到事物发展的长期趋势,能排除一些短期因素的影响,发现隐蔽的规律。(五)具体教学中的几点建议1.精选典型事例。教材提供的几个典型事例仅是试图从一些角度给学生以启发,不是师生教学内容的必然和全部。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选取教学过程中一些更生动的事例。也可以先让学生回忆自己经历了哪些观察活动,再让他们自己结合印象比较深刻的活动谈自己对观察的体验和领会。教材中呈现的提示语“……让观察更……”可以让学生结合实际谈,只要有道理,答案不要求统一。2.巧设活动,增加体验。为了增加本课教学的趣味性,提供学生的参与热情,具体教学中,还可以穿插一些小型的观察活动,再让学生结合活动过程来谈自己是怎样观察的,观察中要注意些什么。如安排一个辨别或挑选西瓜的活动来启发学生认识到观察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感官。3.灵活组织,激发兴趣。为了调动学生反思和总结的积极性,还可以以竞赛的方式激励学生进行回顾和总结。如先小组内交流,把小组成员的意见都写在一张大白纸上,然后再组织全班交流,看哪一组的总结的经验更丰富。还可以先组织一次观察竞赛活动,然后再围绕竞赛结果讨论各自观察的经验和教训。比如,课前为各组准备同种水果1只以及可用来协助观察的器材(如水果刀、尺子等),课上先组织一次观察比赛,各组把发现记录下来,然后组织交流,看那一小组的发现多。接着就围绕各组不同的结果,分析为什么有的小组发现多,而有的小组发现少,原因是什么,以此引出如何才能做好观察的讨论,学生从具体案例讨论中体会和感悟提高观察水平的方法。4.加强引导,系统总结。本课教学引导学生尽量多的总结各自的观察体会和经验,在总结汇报时,教师应帮助他们将总结像课本中的那样条理化。评价建议本课的评价要针对学生对观察方法的认识和运用的程度,可以设计以下表格内容。序号项目评价1提出了观察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感官。2意识到思维活动在科学观察中的重要意义。3认识到观察有时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4意识到观察是带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5知道观察需要及时做观察记录。6知道观察有定性和定量之分。2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本课以观察岩石为素材,旨在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观察本领,本课教学札记(占20行)相对自主而完整地完成一次观察研究的全过程,并以此作为学生本学期科学学习在观察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依据。如果说上一课是引导学生从方法论的角度总结“观察”的话,那么,本课就是为学生提供的一次把理论运用于实际的“再实践”。因此,教学中要注意给学生相对自主的空间。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综合运用所学习的观察方法,以岩石等为主题内容展开相对自主的研究。2.能以合适的方式,比较清楚的表达和交流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乐于探究,能积极参加岩石的观察研究。2.爱思考,能在观察研究中,提出自己的发现和问题。科学知识了解岩石有不同的种类、特征,了解人类对岩石的运用。教学建议教学准备:放大镜、盐酸、铁钉、滴管、锤子、铜钥匙、小刀。课时分配建议:本课建议使用2课时。确定研究主题,制定观察研究计划,组织学生搜集岩石为1课时;实验观察、总结交流为1课时。教学导入:可以顺着前一节课的学习结果,提出活动要求:“上一课我们已经总结了怎样做好观察,今天我们将要用我们所学到的这些观察本领来研究岩石。……”本课也可以从人类对岩石具体利用的事例引入。活动研究岩石研究岩石活动是本课的主体,具体教学可以分以下几个环节:1.提出问题并选择问题。问题是科学探究的核心和起点,本环节引导学生针对岩石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有些问题是他们通过努力自己能够解决的,而有些问题是他们暂时还无法解决的。这就需要引导他们对自己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筛选。筛选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做出选择的理由,教师可以以建议的方式对他们的选择在可行性方面进行把关。2.制定观察研究计划。严格的科学观察一定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观察。这个环节主要是要让学生意识到做一项观察研究是需要事先规划的,培养他们在活动前进行总体理性思考的习惯。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学做研究计划,所以可以相对自主的状态下进行。具体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小组交流,以促使学生把计划做得更合理可行一些。3.搜集岩石。本活动既可到野外去采集岩石,也可以利用以前“校园寻宝”时寻到的“岩石宝贝”。对新搜集到的岩石要运用第一单元学做标本的方法进行登记记录,提醒学生在岩石采集时就要对样品标号,并及时记录岩石采集地点及周围环境、采集日期、采集人等信息。至于是否要立即将采集到的岩石样品做成供收藏的标本,要视具体的教学情况而定。野外采集时要做好安全教育。4.观察岩石。观察岩石是本课的重点,学生要综合运用多种观察方法和技能,通过多角度观察和比较来发现不同类型岩石的特点。在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谈一谈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观察和比较岩石(如岩石的硬度,质地……),然后再组织他们根据自己的计划或想法去观察和比较。教材提供了看、摸、敲、刻等观察方法供学生参考。看:看质地、颜色、外部纹路,摸:感觉岩石表面颗粒的粗糙程度;敲:听敲击时发出的声音、看岩石裂口内部的纹路和构造;刮、刻:比较不同岩石的软硬度。观察岩石后,教师还应适时引导学生根据各自的标准对岩石分类。5.整理记录,展示自己的成果,与同学们进行交流。这里包括“整理”和“展示与交流”两个环节。学生将自己的研究结果整理成文字、图表后,张贴在展示板上向同学们报告,对于用文字表述困难的同学也可以口头表述,然后,同学之间展开互评。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客观评价他人的研究和正确看待他人对自己研究的评价。在最后一个单元结束时,教师自己还要对这个学期整个的科学教学进行整体回顾、检视和评估,对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为下一步教学提供改进意见。课程资源岩石岩石是天然产出的具一定结构构造的矿物集合体,是构成地壳和上地幔的物质基础。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其中岩浆岩是由高温熔融的岩浆在地表或地下冷凝所形成的岩石,也称火成岩;沉积岩是在地表条件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产物经水、空气和冰川等外力的搬运、沉积和成岩固结而形成的岩石;变质岩是由先成的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由于其所处地质环境的改变经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生活中常见岩石有砂岩、页岩、砾岩、石灰岩、花岗岩、玄武岩、大理岩等。其中砂岩、页岩、砾岩和石灰岩属沉积岩,花岗岩、玄武岩属岩浆岩,大理岩属变质岩。大理石一般为白色,有的具有美丽的花纹,颗粒均匀、紧密,遇盐酸冒泡。花岗岩、玄武岩质地很硬,花岗岩有花斑、粒粗,主要由三种不同矿物组成:白色的是石英,肉红色或淡黄色的是长石,黑色的是云母;玄武岩呈黑色或褐色,颗粒密而细,常有圆形的孔洞,有的表面有杏红状的斑点。同属于沉积岩的砂岩、页岩、砾岩和石灰岩,页岩、石灰岩质地比较软,砂岩质地较硬,砾岩的硬度难本课教学札记(占20行)于判断,常与组成它的岩屑的硬度有关。砂岩由砂粒和胶结物构成;砾岩由颗粒较大的岩屑经胶结而成;页岩由颗粒很细的粘土构成,且具有薄层状构造;石灰岩粒细而密,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颜色呈灰色或灰白色,遇盐酸剧烈冒泡。3年级科学教学后记单元教学评价(占20行)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