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城市规划调查研究与分析第二节城市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1.城市人口的界定城市人口是指从事非农生产的、与城市活动有密切关系的人口。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以及暂住期在一年以上的暂住人口。2.城市人口构成(1)年龄构成比较成年组人口与就业人可看出就业情况和劳动力潜力;掌握被抚养人口比例,对于估算人口发展规模有重要作用;掌握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的数字和趋向是制定托、幼及中小学等规划指标的依据;分析年龄结构,可以判断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变化趋势。(2)性别构成城市人口中男性、女性人口分别占总人口的比例。不仅与恋爱、婚姻、家庭和人口再生产有直接关系,而且与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城市建设和规划有密切关系。(3)家庭构成家庭结构是指家庭的人员构成,是组成家庭分子之间某种性质的联系。对于城市住宅类型的选择,城市生活和文化设施的配置,城市生活居住区的组织等有密切关系。(4)劳动构成按居民参加工作与否,城市人口分为劳动人口与非劳动人口(被抚养人口);其中劳动人口按工作性质和服务对象,分成基本人口和服务人口。劳动构成分析,主要用于“劳动平衡法”的人口规模计算中。这种方法在实际中只有参考价值。(5)职业构成产业结构与职业构成反映城市性质、经济结构、现代化水平、城市设施社会化程度、社会结构的合理协调程度,是制定城市发展政策与调整规划定额指标的重要依据。第一产业(1)农、林、牧、副、水利业第二产业(2)工业(3)地质普查和勘探业(4)建筑业(5)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第三产业(6)商业、公共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7)房地产管理、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和咨询服务业(8)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9)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事业(10)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事业(11)金融、保险业(12)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13)其他3.城市人口规模的变化及其计算①自然增长1000数)城市人口数(年平均人死亡人口数本年出生人口数-本年自然增长率=②机械增长1000口)城市总人口(年平均人迁出人口数本年迁入人口数-本年机械增长率=③人口平均增长速度(或人口平均增长率)④流动人口常住流动人口、临时流动人口11-年初的人口总量第年末的人口总量第人口平均增长率=NN4.预测城市人口的意义与难度城市人口规模的合理预测是城市规划编制的基础。人口规模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定的前提下,决定了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等的规模、等级,同时也影响到城市的用地规模,进而影响到城市公共交通模式的选择等相关标准。在城市规划实践中,较为准确的预测及确定城市人口的规模具有相当的难度。5.城市人口规模的估算方法(1)劳动平衡法根据“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基本原理,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基本人口数和劳动构成比例的平衡关系来确定城市人口发展规模(现实中不常用)。)+被抚养人口的百分比-(服务人口的百分比基本人口的规划人数=基本人口的百分比基本人口的规划人数城市人口发展规模=1(2)职工带眷系数法该方法是对新建城市(区)中根据新建工业项目的职工数及带眷比情况而计算城市人口的方法。规划总人口数=带眷职工人数×(1+带眷系数)+单身职工类别占职工总数比重带眷职工比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独立工业城镇采用上限,靠近旧城采用下限;迁厂采用上限,新厂采用下限;建设初期采用下限,建成后采用上限。单身职工比相应变化。带眷系数已考虑了双职工的因素,双职工比例高的采用下限,比例低的采用上限。1.单身职工40%~60%2.带眷职工40%~60%3.带眷系数3%~4%4.非生产性职工10%~20%(3)综合增长率法根据人口综合年均增长率预测人口规模Pt——预测目标年末人口规模;P0——预测基准年人口规模;r——人口年均增长率;n——预测年限。ntrpp)1(0(4)其他常用城市人口预测方法指数增长模型式中:Pt——预测目标年末人口规模;P0——预测基准年人口规模;r——人口年均增长率;n——预测年限(n=t-t0,t0为预测基准年份)。eptPrn0Logistic模型(阻滞人口增长模型)Pt——预测目标年末人口规模Pm——规划区最大人口容量a、b——参数nmmtbappp1经济相关分析式中:Pt——预测目标年末人口规模;Yt——预测目标年GDP总量;a、b——参数。)ln(ttybap预测方法名称特点适用范围平均增长率法带眷系数法移动平均和指数平滑法一元回归分析法灰色模型Logistic曲线模型皮尔斯模型Malthus人口模型生命表法PS决策系统预测法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法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从分析人口增长率入手从分析职工人数入手按时间序列外推直线模型将无序变有序考虑人口增长的有限性给出未来人口增长的极限值人口增长速度极快对人口结构考虑充分考虑因素多而全输入与输出值修正选取指标本身要进行预测人口增长率固定人口机械增长稳定三产发展稳定、人口资料齐全人口变动稳定任何条件人口增长率开始下降为例人口发展遵循过去模式基数小人口增长快人口资料多而圈需要专家打分任何条件任何条件6.城市人口规模预测中的其他注意问题实践中多采用以一种预测方法为主,同时辅以多种方法校核来最终确定人口规模。实际城市人口规模的确定还应考虑城市的环境容量、用地发展门槛、最佳效益规模以及区域范围内的城市等级规模等问题。①环境容量法②比例分配法③类比法7.城市用地规模宏观总量控制法(分配法):按照已确定的城市人口规模,选用一定的人均用地规模标准,计算出整个城市的用地规模。叠加法(累计法):首先计算出构成城市用地的各主要类别的用地规模,然后累计得到城市用地规模总量的方法。(1)城市用地规模的总量控制法指标级别用地指标(m2/人)Ⅰ60.1~75.0Ⅱ75.1~90.0Ⅲ90.1~105.0Ⅳ105.1~120.0类别名称用地指标(m2/人)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居住用地18.0~28.020~32工业用地10.0~25.015~25道路广场用地7.0~15.08~15绿地其中:公共绿地≥9.0≥7.08~15优点:直观、简便、城市间可比性强。缺点:用人均城市用地指标难以反映各个城市的实际需求。(2)叠加法首先计算工业、商业(含商务、服务)、居住三大功能性用地面积。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将道路、绿化、市政基础设施等用地加入。可以较准确地反映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对用地需求的实际情况。但必须以较为准确的各种统计数据以及较为详细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