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学的历史(二)第三讲五个问题一、科学社会学的史前发展二、科学社会学的思想渊源三、科学社会学的形成和发展四、科学社会学在各个国家的研究现状五、科学社会学的当前趋势三、科学社会学的形成和发展三、科学社会学的形成和发展1、科学社会学的诞生;2、科学社会学研究课题的出现;3、科学社会学的成熟。1、科学社会学的诞生(一)诞生于波兰的科学学(二)科学史上的“赫森事件”(三)剑桥大学的左派“无形学院”(四)美国知识社会学家——索罗金的贡献(五)美国科学社会学之父——默顿2、科学社会学研究课题的出现把科学作为一种职业进行研究科学的历史社会学研究科学的社会功能研究·把科学作为一种职业进行研究·[德]马克斯·韦伯(MaxWeber,1864-1920)1919年,发表了《作为一种职业的科学》一文。[波兰]兹纳涅斯基(FlorianZnaniecki,1882-1958)1939年,美国访问期间开设了以《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为题的讲座。[德]普赖斯纳(H.Plessner)从20年代起至50年代,一直进行科学职业的研究。本·戴维1971年,发表了专著《社会中的科学家角色》。科学作为一种职业科学的目的:探索真理、认识世界职业的目的:获得收入、谋生手段现状:科学已成为一种职业。但这并不意味着:科学仅仅只是一种职业。科学贡献具有强烈的责任感、需要付出持久的时间和精力·科学的历史社会学研究·默顿(RobortKMerton,1910-2003)1938年在科学史杂志《Isis》的创刊号《Osiris》上发表他的博士论文《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按照默顿本人的说法,这篇论文是科学的历史社会学著作,也就是对历史上的科学进行经验性社会学研究的结果。这篇论文的着重点是论述社会中的科学,说明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的出现,是以新教为标志的特殊价值关系的培育的结果,又说明了科学与技术对于当时社会中的实际利益(军事技术、采矿和航海等)有什么关系。这就说明了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科学的社会功能研究·“我是一个埋头于一项专业的、从事实际工作的科学家,因为社会的实际生活向科学提出了种种问题和批评,面对这些批评,科学家们自己也不得不开始第一次卓有成效地考虑他们所作的工作同他们自己周围的社会和经验现象有何种关系。”——贝尔纳贝尔纳(JohnDesmondBernal,1901-1971)1939年,发表了《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他以科学家的身份,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全面地阐述了有关科学的种种问题。科学社会学的英国传统的重要人物还有波朗依、李约瑟(JosephNeedham)等人。3、科学社会学的成熟研究人员已经把他们的研究范围从广泛的、包罗万象的知识缩小为知识的一个部门——科学;对科学本身的研究也发生了变化:撇开了科学知识的内容和概念范畴,把注意力集中在从事科学活动的人、集中在科学家的社会职业和研究兴趣,科学家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圈子,并且注意科学和其他社会因素关系的研究。科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也已经走上了经验研究的途径。主要代表人物及著作:(一)默顿《科学的规范结构》,1942;《科学发现的优先权》,1957;《科学家的心理冲突》,1963;《多重科学发现是重大研究的所在》,1963;《科学中的马太效应》,1968;《科学家的行为模式》,1969;默顿、朱克曼,《科学评价的体制化模式》,1971;《科学社会学——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1973。此外默顿的著作还有:《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今日社会学》、《在巨人的肩膀上》、《欧洲的科学社会学》等。3、科学社会学的成熟(二)波朗依20世纪40年代,发表了《科学的自治》(1942)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他针对在法西斯德国及苏联出现的情况,说明了政府、国家干预科学自主发展的危害,提出了“科学共同体”的概念来说明科学的自主性。“科学共同体”的概念后来成为科学社会学的核心概念。(三)默顿学派哈格斯特龙(WarrenO.Hagstron),《科学共同体》,1965;本·戴维,《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1971;克兰(DianaCrane),《无形学院》,1972;科尔兄弟(StephenCole和JonathanR.Cole),《科学中的社会分层》,1973;(Socialstratifitioninscience);朱克曼(HarrietZuckerman),《科学界的精英》,1977;3、科学社会学的成熟(四)普赖斯[美]德里克·普赖斯(DerekJDeSollaPrice,1922-1983)1963年,发表《小科学·大科学》一书。普赖斯不再从科学发展中的单个事件、单项成就来说明科学,而是运用数量分析、统计的方法研究科学的发展总体(历史与现状)。他通过分析从事科学工作的人力、科学文献以及科学事业的经费等方面的统计数字,说明科学事业在迅速增长,说明科学出版物的作用于科学交流的形式在变化,说明科学的机构与组织在进化,说明了现代的科学已经变成了“大科学”,这种“大科学”与以往的“小科学”有着根本的不同。3、科学社会学的成熟(五)库恩[美]托马斯·库恩(ThomasSKuhn)1962年,发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该书的问世使一直在科学哲学领域占统治地位的逻辑学派受到挑战,历史学派登上舞台。以库恩为代表的科学哲学历史学派,号召人们把注意力从科学发展的内部因素,转移到外部的因素上,与科学社会学相吻合,也与科学史研究中逐渐出现的“外史潮流”相一致。书中提出的科学共同体是科学社会学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内容,而范式则是科学共同体得以形成的基本条件。3、科学社会学的成熟(六)李约瑟[英]李约瑟(Dr.JosephNeedham,1900-1995)主要研究中国的科学技术史,在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时候,讨论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发展落后于欧洲的原因,分析了科学发展与社会其它因素的关系,特别对中国社会与欧洲的文化背景,与经济发展水平作了比较研究。李约瑟的这种比较研究的成果大部分发表在50、60年代,对科学社会学的初期发展也有一定影响。他的工作主要是通过科学的比较社会史而阐发科学社会学思想的。3、科学社会学的成熟四、科学社会学在各个国家的研究现状学科定位:科学社会学被作为科学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来进行研究。科研机构:自60年代起建立了许多科学学的专门研究机构,其中,苏联科学院自然科学与技术史研究所下的科学发展研究综合部是最重要的科学学机构之一,是苏联科学学发展的主导中心。研究角度:在科技史研究基础上,围绕科学发展与社会关系进行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创造心理学等全面而综合的研究。1、苏联的科学社会学代表性研究成果:①1966年,T.M.多勃罗夫发表的《普通科学学导论》。②另一本全面反映了70年代中期苏联国内科学学研究成果的著作是拉契科夫写的《科学学:问题·结构·基本原理》。进入80年代以后,苏联的科学社会学探讨逐步深化。进一步研究作为社会现象的科学;科学在社会中的作用,科技革命;科学与意识形态、科学与政治;科学与文化;科学与道德,科学家伦理学;科学与宗教;科学和科学成果的宣传与普及;科学家与社会。科学家的社会地位、科学家为和平而斗争的社会责任、科学家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科学活动奖励等。1、苏联的科学社会学2、欧洲各国的科学社会学在欧洲国家中,例如波兰、德国、保加利亚、匈牙利等,都在60年代以后开始进行在科学学旗帜下的科学社会学研究,其中尤以波兰的影响最大。波兰研究机构:1963年建立了波兰科学院领导下的科学学专门委员会,开展科学政策、科学与社会、科学心理、科学经济、科学发明、科学哲学和方法论等方面研究。1974年该委员会下成立了十个研究室,其中包括科学社会学研究室。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科研管理、科学家生涯、科技革命三个方面。专业杂志:波兰科学学委员会从1965年开始出版《科学学问题》杂志,1970年发行该杂志英文版,编委会由各社会主义国家科学院代表组成,是一份重要的国际性学术刊物。英国和法国科学社会学的研究在大学比较受到重视,许多大学开设各种“科学的研究”课程,一些著名大学设立了有关专业。英国爱丁堡大学有科学研究专业,莱斯特大学有科学的历史与社会关系专业,曼彻斯特大学有科学人文学研究系;法国巴黎国立工艺学院有科学技术与社会专业。法国大学开设的科学社会学课程包括社会学导论,科学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科学与社会,科学、政策与社会,科学的社会政策,科学、技术与发展时期,技术革新与社会变革等。德国有的大学成立了专门的科学研究室、科学政策研究室。瑞典关于科学社会学这方面的工作被称为“研究之研究”(ResearchonResearch),涉足的领域包括科学史、科学理论学、知识社会学、科研管理学等。荷兰1976年开始提出开展科学动力学(ScienceDynamics)研究问题,并于1982年在阿姆斯特丹大学建立了科学动力学研究中心,集中力量探究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问题。总之,各个国家的研究各有侧重。德国重视科学理论和科学组织研究。匈牙利则在科学计量学研究方面独树一帜,世界性的权威杂志《科学计量学》编辑部就设在匈牙利,杂志4位主编由两名美国学者和一位苏联学者、一位匈牙利学者担任,科学计量学创始人普赖斯生前也是该刊主编。3、美国的科学社会学70年代以后,默顿发表了《科学社会学: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一书,全面论述了科学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这部著作和N.卡普兰的《科学与社会》,T.帕森斯的《科学制度化》,N.斯托莱的《科学的社会体系》、B.巴伯等人的《科学社会学》等论著一起,构成了美国科学社会学的理论体系。4、中国的科学社会学最初,把科学社会学研究置于科学学研究范畴内。1979年,在北京召开全国科学学第一次学术讨论会。1982年8月,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的代表参加了第十届世界社会学大会中科学社会学研究委员会的学术会议。1986年11月,在广州召开国内首次科学社会学大会,由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社主持。重点讨论了开展科学社会基本理论介绍和研究的工作,为学科的健康发展明确了方向。科学社会学领域内重要的经典著作1931年,[苏联]格森,《牛顿力学的社会经济根源》;1939年,[波兰]社会学家兹纳涅斯基,《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1939年,[英]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1952年,[美]巴伯,《科学与社会秩序》;1962年,[美]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1963年,普赖斯,《小科学·大科学》;1965年,哈格斯特龙(WarrenO.Hagstron),《科学共同体》;1971年,本·戴维,《社会中的科学家角色》;1972年,克兰(DianaCrane),《无形学院》;1973年,科尔兄弟(StephenCole和JonathamCole),《科学中的社会分层》;1977年,朱克曼(HarrietZuckerman),《科学界的精英》;1938年,[美]默顿,《十七世界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1942年,默顿,《科学的规范结构》;1957年,默顿,《科学发现的优先权》;1963年,默顿,《科学家的心理冲突》;1963年,默顿,《多重科学发现是重大研究的所在》;1968年,默顿,《科学中的马太效应》;1969年,默顿,《科学家的行为模式》;1971年,默顿、朱克曼,《科学评价的体制化模式》;1973年,[美]默顿,《科学社会学: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五、科学社会学的当前趋势——科学知识社会学(SSK)五、科学知识社会学(SociologyofScientificKnowledge)1、SSK的思想渊源2、SSK的形成和发展3、SSK的研究进路4、SSK的特点5、述评1、SSK的思想渊源(一)科学社会学正统的美国默顿学派(二)知识社会学(三)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四)维特根斯坦的后期哲学(五)休谟的经验主义(六)斯诺的《两种文化》(七)总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