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章仿人智能控制仿人智能控制原则上有两种途径。其一是从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模拟,其二是从神经系统的行为功能模拟。行为功能模拟把人控制系统看成黑箱,侧重于其输入-输出关系及表现出来的外部控制行为和功能,力图用智能算子(包括数学算法与直觉推理逻辑)来逼近人控制系统的控制行为和功能,设计出仿人智能控制系统。24.1人控制器的特性人控制器具有一些特有的特性。它的输入-输出关系是线性的、非线性的、时变的、随机的或离散的模型的组合。人控制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为人控制器建立逼真的数学模型是相当困难的,往往仅针对某一特定任务确定数学描述。3人控制器的特性表现为:①频率响应人控制器主要响应低频信号,对高频信号有非常强的滤波作用。②非线性人控制器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并且这种非线性程度是可变的,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表现出线性特性。③时变性人控制器表现出一种时变性。这种时变性表现在它的自适应性和自组织性、以及它的学习能力。④滞后性人的反应速度是较低的,并且对输入刺激的响应表现出明显的时间滞后。4人控制器的特性表现为:(续)⑤随机性人控制器对输入的响应具有明显的随机性,这种随机性符合统计规律,但其统计参数却是变化的(往往与人的精神状态有关)。⑥自适应性人控制器具有很强的自适应性,表现在人控制器可以适应多种不同的控制任务,并且也可以适应控制任务的环境变化。⑦离散性人控制器在执行跟踪任务时,表现出明显的不连续性。5人控制器的模型(1)Phillips连续模型R.S.Phillips于1943年,根据人在跟踪系统中对阶跃输入的响应,给出了传递函数描述的最早的人控制器的连续线性模型。A1sGsTesKs式中:TA为人控制器的超前时间常数,为其响应的延迟时间。6(2)M-K连续模型Mckuer和Krendel于1957年,提出了一个非常全面而有用的连续模型。s1s1s1GNLATTeTKssM-K模型还表达了人控制器的误差平滑惯性时间常数TL和由神经与肌肉延伸引起的惯性时间常数TN。这个模型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可以适用于不同的控制任务,并且也可以适用于不同的人控制器。7M-P型仿人控制器参数的变化范围M-P模型与经过训练的,处于良好情绪的操作手表现出的控制性能相当接近。以M-P模型构造的仿人控制器,经过对上述五个可调参数的精心设计和在线整定,能够很好的替代操作手完成特定的跟踪控制任务。100~1K秒5.2~0AT秒=20~0LT秒04.02.0秒02.01.0NT8(3)Ward离散模型Ward于1958年提出了人控制器的离散模型。sssss5.0182CBSA)s(F20012200121222100221001F(s)21810.5ssCsss仿人控制器的离散模型,对于比较简单的跟踪控制任务,较好的模拟了操作手的控制性能,并且对于不同的控制对象具有较好的自适应性。9人控制器的自适应能力有四种类型:①输入自适应。操作手采取的一种适合于控制输入激励函数特性的方法。②任务自适应。适应被控对象增益动态性能变化的方法。③生物自适应。基于感觉现象的自适应过程。④学习。根据以往经验发展自己技能的过程。10人控制器的各种自适应特性输入自适应表现在对输入信号的识别,并根据识别结果进行预测试跟踪(前馈作用)。114.2仿人智能控制基本理论智能控制就其含义而言,就是模拟人的智能,使控制系统达到更高的目标。然而如何模拟却有多种方法和途径,并且各有侧重,如前面介绍的专家系统控制、模糊控制等。仿人智能控制更强调对人的控制行为和功能的综合性模仿。124.2.1仿人智能控制的基本思想人的控制系统具有非常庞大复杂的结构。因此,要从微观结构上模拟大脑,实现其控制功能,目前的科学技术是无法做到的。从宏观结构模拟实现是仿人智能控制的比较现实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采用多层递阶结构,模仿人的学习、在线特性识别与记忆、直觉推理和多模态控制策略等行为和功能。13人的神经系统在宏观结构和行为功能方面具有如下特点:①控制系统各部分具有分工协调、并行运行的特点。②控制作用采用分级递阶结构。层次越高,智能越高。伴随智能递增,精度递减。低层次的控制,信息处理速度快,精度高。各层次间的巧妙结合和信息交换构成了人的运动控制的基础。③有专门的协调机构。人体运动控制不仅面临着多变的外部环境,而且面临着不固定的内部状态。仿人智能控制,正是建立在人体运动控制特点的基础上,实现的一种智能控制方法。14实现仿人智能控制系统应遵循的基本原则:①信息处理和决策的分层递阶结构,并且伴随精度递减智能递增;②具有在线特征识别与特征记忆能力;③采用开、闭环结合的多模态控制策略;④能运用启发式与直觉推理进行问题求解。154.2.2仿人智能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结构1.基本概念①特征模型:是对智能控制系统动态特性的一种定性描述,是针对不同的控制指标要求,对信息空间的一种划分。②特征辨识:是智能控制器依据特征模型对其输入信息的在线处理与识别的过程。③特征记忆:是智能控制器对其前期控制与决策效果的特征量的记忆。161.基本概念④控制或决策模态:是指智能控制器对其输出U与输入信息R、特征记忆A之间定量或定性关系F的描述。⑤启发式与直觉推理规则:是对人(专家)决策过程的描述形式。⑥决策过程:用特征模型、控制与决策模态、启发式与直觉推理规则组成的三重关系描述。172.典型的仿人智能控制系统结构由中枢司令级CP、组织协调级OC和单元控制级UC组成。18每个单元控制器又是一个二阶产生式系统结,由:任务自适应级TA,参数自校正级ST和运行控制级MC组成。19系统结构中运行控制级MC直接面向被控过程的实时控制问题,构成第0阶产生式系统。20参数自校正级ST解决MC中控制模态的参数自校正问题,它是间接面对实时控制问题,与MC一起构成第1阶产生式系统。21任务自适级TA是当环境或对象发生较大变化时,或上级给定任务变更时,解决ST或MC的特征模型、推理规则及决策与控制模态的选择、修改、生成的问题,它与ST和MC组成单元控制级,并构成第2阶产生式系统。22组织协调级OC完成单元控制级的任务指定及多个单元控制器的相互协调任务,它与其所属的各单元控制器UC构成第3阶产生式系统;23中枢司令级CP执行对多个组织协调器的控制与管理,它与各组织协调级OC构成第4阶产生式系统,进而形成综合智能控制系统。24仿人智能控制系统的单元控制级结构构成单元控制级UC的三级结构的运行控制级MC、参数自校正级ST和任务自适应级TA均有自己的特征辨识器CI、推理机IE和规则库RB,三级间蕴含的信息交换通过公共数据库CDB完成。25TA的规则库RB用于存放专家的经验,它可以由上一级的组织协调级OC提供。ST和MC的规则库以同样的形式存放来自OC的先验知识和TA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提供的对规则的选择、修改和生成的新规则。26运行控制级MC在运行时,其特征辨识器CI,根据特征模型对当前系统在线信息r,e,y进行处理和特征辨识,确定系统当前所处的特征状态。27MC的推理机IE,根据规则库RB中的相应规则,获得相应的决策与控制模式,并根据系统当前输入信息与来自公共数据库CDB的记忆,再经过调整环节,获得当前的控制量加到被控对象上。同时送到公共数据CDB中,作为下一次决策与控制时的特征记忆的一个分量。28任务适应级TA和参数自校正级ST的运行过程与运行控制级MC相类似。不同的是,TA对环境或被控对象特性的变化进行辨识,并根据辨识结果,或由OC提供的任务变更进行决策,按照性能指标库PB提供的评价准则,确定对ST和MC的决策与控制规则的选择,修改和生成,并改变它们的规则库RB。29ST的决策则是按照性能指标和规则,确定对MC的决策与控制模态中参数进行修正。303.仿人智能控制的特点①研究的目标不是被控对象,而是控制器本身,与传统控制系统不同,仿人智能控制系统不需要知道对象的数学模型。因此,系统的建模与识别的目标不是对象的数学模型,而是系统动态特性的特征模型和控制器的知识模型。仿人智能控制研究如何模仿人(控制专家)的结构和行为功能,即建立控制器的知识模型,通过控制器自身的智能行为去应付对象及其环境的各种变化,而不必考虑对象模型的建立。313.仿人智能控制的特点②仿人智能控制研究的工具不是纯数学解析方法,而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数学解析与直觉推理相结合的知识工程方法。仿人智能控制器采用了产生式系统构成技术。基于产生式规则的符号化模型特别适于描述因果关系、定性的非解析映射关系。323.仿人智能控制的特点③仿人智能控制的基于特征辨识的多模态控制,可以实现系统动态特性变化与控制器输出的多值映射关系。它不同于传统控制理论的单值映射关系,因此,能够实现多性能指标的兼顾,这正是仿人智能控制品质往往优于其他控制器性能的主要原因之一。333.仿人智能控制的特点④仿人智能控制具有强烈的实践性,仿人智能控制是模仿人的行为功能。人的控制经验行为和直觉推理往往难于用数学解析方法予以描述,只能通过对人的控制操作经验的总结,并予以描述。与传统控制理论的纯数学设计相比,仿人智能控制更接近工程控制实践,更易于实现和应用。344.3仿人智能控制的基本算法4.3.1MC的仿人智能控制算法1.基本的控制算法选择描述系统动态特性的特征模型为选择决策与控制模式为1234{,,,}1234EE0E0,E0EE0E0::::NiimpptEKKnututEKnutu1,020121)()()()()1()(}{::,35启发式与直觉推理规则,即产生式规则为于是推理决策过程表示为如下算法2442331221114321THENIFTHENIFTHENIFTHENIF::::,,,)0,0()()()0,0,0()()1()(1,00EOREEtEKKnuEEOREEtEKnutuNiimPp该算法实施的仿人智能控制,以人对控制对象的观察、记忆、决策等智能行为为基础。根据被调量偏差及偏差变化率来决定特征模式,由特征辨识获得的特征状态以及特征记忆等计算出控制器输出。36仿人智能控制器的动态特性以及与传统的PID控制特性的比较。图中0-a段时间内,,,即,这时误差趋于减小,因此仿人智能控制器采用保持控制模态,处于等待和观察阶段。其输出大于PID控制策略的输出,因此,仿人智能控制有更快的响应速度。0)(tE0)(tE0EE37当出现超调现象时,即图中a-b段时间内,仍然为负,但却由正变为负,,这时超调出现加剧趋势,因此仿人智能控制器采用比例控制模态,以期抑制这种超调。由于仿人智能控制允许选择比PID控制大得多的比例增益系数,因此,迅速下降,并且很快降到比更负的值,从而有效地抑制了超调的增加。)(tE)(tE0EEPK)(tusm)(tuPID38当误差的超调达到了极值点后,不再增加,,这时有经验的操作者不希望太负,以致引起较大的回调甚至多次振荡出现。于是仿人智能控制器立刻切换为保持控制模态,并且通过选择保持系数K的抑制作用(K1)使得E(t)的变化率不致过大,减弱了系统的振荡性能。在b-c段时间内,仿人智能控制器一直采用保持控制模态。由于保持系数K1,并且仿人智能控制器能够记忆极值点值,具有积分作用,尽管Kp较大,系统不会出现类似PID控制时由于Kp过大引起的振荡过程。)(tE0)(tEtu39仿人智能控制器交替采用比例控制模态(快速调节)和保持控制模态(抑制过调),使仿人智能控制比PID控制具有更快的系统响应速度和更小的超调量,兼顾了传统控制理论中认为是不可调和的矛盾的两方面(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