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34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材解读: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由四部分组成,第58~60页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第61~62页教学周长的含义;第63~65页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的计算;第66~69页是单元练习和实践活动。学生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这两种平面图形,首先是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一些特点。教材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指出一些形状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引出本单元的研究对象。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用线围自己喜欢的图形,用小棒搭、用小正方形拼自己想的图形,方法和答案都是开放的,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活动效益。“量一量”要求计算两个图形的周长,教材通过“你量了哪几条边?是怎样算的”启发学生寻找比较简单的方法,发展数学思考,培养空间观念。实践活动中的各个内容都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完成,要求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同时加强合作交流,集思广益,把问题解决得更好,从而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互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8—60页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数一数,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2、培养观察、操作及思维能力。3、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难点:能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教学准备:光盘、长方形、正方形纸片,直尺,三角板,钉子板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及学生活动一、导入,揭示课题1、多媒体出示教室立体图。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藏在我们教室中的数学知识。在教室里你们能找出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吗?先用手沿着边围一围,再把它描下来。2、举例。谈话: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很多,可见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我们常见的图形,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今年这节课我们就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二、自主探究,发现特征1、研究长方形的特征。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教室环境引入新课,亲切自然,吸引学生注意力,可以让学生感知数学就在生活中,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35(1)猜想。谈话:我们先来研究长方形特征,仔细观察黑板面、课桌面及画在黑板上的长方形,你发现长方形边和角有什么特征?(2)验证。那你们猜想到底对不对呢?我们能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吗?请同学们4人一组,互相讨论。想办法验证一下长方形是不是真的具有这些特征。你打算用什么方法验证?学生相互讨论,动手操作,形成小组的意见学生可以用直尺量、把长方形纸对折、把长方形纸框拆开来比等方法说明对边相等。可以用三角尺的直角比一比,说明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3)班内交流、总结。提问:你发现了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板书:长方形四条边,对边相等)讲述:我们把相对的边叫做对边,相临的两条边叫做邻边。提问:你是怎样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的?小结:刚才用折、量、比这些方法说明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通常我们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长,短边的长叫做宽。(板书)提问:长方形的角有什么特点呢?你是怎样发现的呢?小结:刚才小朋友们自己动手发现了长方形有四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2、研究正方形的特征。出现正方形,指出:长方形的长缩短到和宽相等,这样就成了一个正方形。引导生同法,自己去发现正方形的特征。全班交流并总结出正方形的特征。述: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3、比较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三、应用拓展1、动手围一围在钉子板上围一个长方形,再将围成的长方形改成一个正方形。说说围成的图形为什么是长方形或正方形。2、用两副相同的三角尺,分别拼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3、用长方形纸折一个正方形,并说明折出的为什么是正方形。4、拼摆图形(1)小组合作用6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拼一个长方形,并说一说是怎么拼的,有哪些拼法。(2)用1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5、动手测量。想想做做第5题。6、想想做做第7题。四、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又进一步认识、研究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呢?探求长方形的特征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验证等一系列操作活动,在亲历研究过程中,掌握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让学生利用知识的正迁移,独立研究出正方形边和角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各种练习,让学生在不同的练习过程中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并能用这些特征来进行判断某个图形是否是长方形或正方形。教学反思:36认识周长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1—62页。教学目标:1、通过指一指、描一描、围一围、量一量、算一算等活动,感知并认识周长的含义。2、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显示生活里的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并计算出周长。教学准备:挂图,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树叶,圆形实物,绳,直尺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及学生活动一、认识边线。谈话:请同学们拿出数学书。你能指出数学书封面的边线吗?(板书:边线)指给你的同桌看一看。描出下面每个图形的边线。二、认识周长。谈话:拿出自己课前画的游泳池,请你描出这个游泳池的边线。你知道我们描的这条边线的长叫做什么吗?讲述:游泳池池口黑色边线的长就是游泳池池口的周长。(板书:周长)周长的周是指一周的意思,长是长度的意思。谈话:你能指出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和课桌面的周长吗?同桌指一指,然后反馈。指出树叶的周长。提问: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周长吗?三、求周长1、量树叶的周长。谈话:我们已知道了什么是树叶的周长,你能借助已有的工具求出树叶的周长吗?树叶的形状是不规则的,我们可以用线围一围,量出线的长,也就是树叶的周长。2、做“试一试”谈话:请大家把书翻到第61页,看“试一试”。你知道里面出的两个图形的名称吗?把每个图形的周长指给同桌看。你能想办法求出它的周长吗?提问:对于一些规则的图形,我们怎样去求它们的周长?3、做“想想做做”第4、5题。四、课堂总结。五、课外作业1、想一想:“想想做做”5题还有其他的解法吗?2、“想想做做”第6题。设计意图在指一指、说一说的过程中分享理解边沿、一周的含义,让学生初步认识周长,感知周长的含义。通过各种图形和生活中的具体实例让学生去观察、操作、在获得感知的基础上组织讨论和交流,使学生反复体验和理解周长的含义。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围、量、算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彼此交流,测量、计算一个图形周长的方法,鼓励学生运用周长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在活动中巩固对周长的认识,发展数学思考,并为下面的长方形周长的研究进行准备。37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3—65页。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过程,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2、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的教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打篮球吗?一定很熟悉篮球场吧!2、出示教材第63页例题的挂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这副图画的是篮球场,体育老师在四周划线,篮球场地是长方形的,长26米,宽14米。体育老师沿篮球场走一圈,走了多少米?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3、请你提出数学问题。出示: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1、教学例题。(1)提问:篮球场是什么形状?请指出篮球场的周长。求篮球场的周长就是求什么图形的周长?怎样才能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篮球场的周长呢?(2)自己动手计算。(3)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的算法,并说明这样算的理由,然后选出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小组说说算法。全班交流。算法可能有:(1)26+14+14+14=80(米)(2)26+26+14+14=80(米)(3)26×2=52(米)14×2=28(米)52+28=80(米)(4)26+14=40(米)40×2=80(米)(4)提问:你喜欢哪一种求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为什么?你认为求长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什么条件,怎样计算?2、教学“试一试”。(1)出示:一条正方形手帕的边长是2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三、实践运用,巩固新知。1、完成第64想想做做第1、2题。独立完成,集体交流。2、1、完成第64想想做做第4、5题。演示给镜子做铝合金边框,给花圃四周围栏杆。问题就是求什么?3、1、完成第64想想做做第6题。引导学生同桌合作,动手拼一拼、摆一摆、算一算。交流,通过拼摆,你们知道了什么?四、学生小姐,促进建构。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熟悉的篮球场的情境中,联系现实生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习情感。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凭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策略去解决问题。然后通过小组交流各自不同的计算方法,学生既可以加深对算法的理解,又可以博采众长,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想法。在学生初步理解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后,将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安排在练习中,让学生直接尝试解答,然后交流,自主选择适当的算法,这样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及提高学习能力是非常有利的。38练习六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6—67页。教学目标:1、进一步明确有关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2、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锻炼推理能力。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进一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周长的概念,能较熟练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3厘米,5厘米,2厘米的小棒各4根,20厘米长的线一根。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一、基础练习,巩固概念1、游戏活动:在准备的小棒中选取4根小棒,拼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交流:拼长方形(或正方形)时你选取的是哪几根小棒,为什么?你是怎样拼的?拼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小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2、问:能指出拼成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吗?算一算各是多少?交流:重点(1)图形的哪个部分是周长?(2)怎样计算周长?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练习一独立完成(齐练+板演),集体讲评,交流1、老师要给宣传画报“班级之星”镶上彩条作装饰,已知它的长是9分米,宽是6分米,一共需要多长的彩条?2、给一个正方形菜园围篱笆,已知它的边长是12米,一共要围多长的篱笆?拓展:说说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与周长有关?3、练习六/3、4提问:如果把第4题改编成:“用一根长24厘米的铁丝围一个正方形,求这个正方形的边长。”练习二——练习六/5组织全班交流,重点:(1)金线的长其实就是什么?(2)你是怎样得到金线的长度的?(3)测量三张书签时,方法相同吗?为什么?明确:不同的书签有不同的测量方法,左边和中间的可以用线围一围再量,右边的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还可以先测量出它的长和宽,再算出周长。三、变化练习,拓展深化1、练习六/6引导学生理解:由于拼的方法不一样,周长也可能不同。同桌合作操作,边拼边思考有几种拼法?周长是否一样,为什么?展示自己拼的方法,结果和自己的体会。2、练习六/7组织学生交流不同的设计方法。设计意图通过选小棒拼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游戏,让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正方形的特征,这样的学习富有童趣,利于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通过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深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通过这些变式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长正方形周长的理解。第4题的变型,让学生能灵活运用正方形特征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同的书签周长的量法可以不同,让学生能根据图像的特征灵活采用方法,不断累积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反思:39周长是多少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69页。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认识和对图形周长的含义的理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