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学目的与要求1、认识日本侵华的野蛮性及其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中国人民只有团结起来积极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去才能挽救国家的危亡,让学生们认识到青年运动只有与中华民族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相结合,才是发展方向。2、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中国人民从局部抗战转向全面抗战后,中国共产党及时调整自己的政策路线,促使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在国民党正面战场失利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保证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解放的中流砥柱。3、抗战的胜利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都具有重大意义。教学主要内容: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对中国的残暴的殖民统治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中华民族同仇敌忾,积极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之中;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及时调整政策,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实现全民族的团结抗战;中国抗战存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抗击侵略者的特殊性,中国共产党坚持团结、抗日、进步,成为中华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抗日民族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对外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东方战场上的重大胜利,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和宝贵的经验。教学重点难点:认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及其重要意义;比较全面抗战路线和片面抗战路线的异同,认识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大贡献教学时数与方法:4节。多媒体教学。电影片断。课堂讨论。教案:第一节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日本侵略中国,进而企图征服世界,是日本近代经济、政治、文化及国际环境等各种因素作用的产物。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及其对中国实施的殖民统治,给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其残酷性、野蛮性、疯狂性是罕见的。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1、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21868年明治维新后,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日本国内军国主义也逐步膨胀起来,确立起了以武力征服世界的方针,分别形成了“北进”的大陆政策和“南进”的海洋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国策。甲午战争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开始。1894-1895年的甲午战争签订了割地赔款的《中日马关条约》,使日本成了“暴发户”。1927年田中义一就任首相后,即召开东方会议,确定《对华政策纲领》,决定武力干涉中国内部事务,并确立了把“满蒙”与“中国本土分离开来”的方针。他们认定:欲征服中国(支那),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支那)。向大陆扩张和征服世界的方针政策进一步具体化,日本成为了亚洲的战争策源地。***《田中奏折》提出:“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于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被我国征服,其他如小中亚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于我。”1929年发生了席卷世界的经济危机,日本感到实施计划的时机已到,于是,制造事端,直接挑起侵略战争。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效柳条湖村附近的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突然向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发动进攻,9月19日占领沈阳城,制造了“九一八”事变。1932年3月,宣布成立伪“满洲国”,溥仪在长春出任执政。对我国东北实行殖民地统治,揭开了日本大举侵略中国的序幕。随之,日本又开始精心策划侵略中国华北的活动。1935年,日本制造了一系列华北事变,策划华北自治运动。2、卢沟桥事变与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进攻中国。1938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11月占领上海,12月占领南京。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中国大部分国土沦陷。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1、建立各种殖民机构日本侵略者在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后,即通过建立各种殖民机构实行统治,进行殖民掠夺。早在1994年甲午战争后,日本就在我国台湾省建立起殖民机构,开始50年的殖民统治。1931,日本开始对东北三省实施14年的殖民统治,建立了“伪满州国”。1940,扶植投降的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建立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进行殖民统治。与此同时,日本还组织收编了大量伪军,建立汉奸奴化团体,实施统治。2、侵化日军的严重罪行以下是根据相关资料所作的粗略统计:经济掠夺:直接损失1000多亿,间接损失5000亿直接伤害:八年死伤3500多万人。南京大屠杀:30万3慰安妇:36-41万掳掠和残害中国劳工:化学战、细菌战:建立三七一、一OO等细菌部队,进行人体活体试验投掷化学及细菌武器。大空炸:对武汉、重庆等地进行大规模轰炸“三光”政策:烧光、杀光、抢光推行“以华制华”政策,实施奴化的教育。拓展:日本的右翼历史观及其教科书问题:日本国内一直存在着一支企图否认战争侵略性质的右翼力量,其观点表现:认为东京审判是站在美国立场上的“不公正审判”;掩盖或否认侵略问题;否认南京大屠杀事件或死亡人数;甚至认为“谴责侵略战争”和“抨击天皇制”都是站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上的观点,指责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是战争的元凶等等。而日本政府的文部省在审理右翼教科书时予以包庇、纵容、批准等。要害的是上述观点是以学术研究名义提出和传播,以自由主义为借口纵容的,究其实质,是一种军国主义的史观。只有正确对待历史,勇于承担历史的责任,日本与邻国的关系才能根本解决,才能避免战争的重演,世界才有永久的和平。第二节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面对日本的疯狂、野蛮的侵略,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奋然反抗。从九一八事变到卢沟桥事变,从开始的局部抗战到后来和全国性抗战。这既是一场轰轰烈烈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也是一场大规模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与国民党开始的不抵抗政策相对照,自九一八开始,中国共产党就举起了武装抗日的旗帜。1931年9月20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发表宣言,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的目的是使中国完全变成它的殖民地。中共中央发表一系列文告,号召全国工农武装起来,进行民族的自卫战争。党的各级组织要求每一个赏必须发挥自己全部的积极性,英勇地走上民族解放战争的战场,成为参加民族解放战争的先锋和模范。1932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作战。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同时,中国共产党还直接领导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中共中央以及东北党组织先后选派罗登贤、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赵一曼等到东北加强领导,派出大批党员到抗日义勇军中工作,领导抗日游击战,并组建了东北抗日联军,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4九一八到七七事变前是中国局部抗战阶段。一方面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等各阶层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反对国民党当局的不抵抗政策,呼吁国民党“改弦更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和工人、农民成为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坚力量;另一方面,共产党人和部分国民党人开始合作抗日,武装反对日本侵略,主要包括东北军民的抗战、一二八淞沪抗战、长城抗战、察哈尔抗战。1931年11月马占山率部抵抗日军,揭开了东北抗日义勇军抗战序幕。1932年义勇军发展到40多万,活动范围达到102县1932年1月28日军突然发动了对上海闸北的进攻,驻上海的十九路军奋起抵抗,淞沪抗战开始。1933年元旦,日军进犯山海关,山海关驻军东北军第九旅何柱国部奋起抵抗,揭开了长城抗战的序幕。1933年5月,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在张家口成立。1934年4月,中国共产党提出,宋庆龄等人领衔,发表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1、一二九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1935年华北事变发生,中日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中华民族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及时制定新政策,再次旗帜鲜明地号召和积极地推动全国抗战。193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表著名的“八一宣言”提出,呼吁全国各党派、各界同胞、各军队都应捐弃前嫌、停止内战、集中一切国力,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关于救亡图存、全面抗战的号召下和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组织下,北平学生举行了盛大的游行示威,“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但遭到国民党当局的镇压。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瓦窑堡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了在抗日的条件下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统一战线的新政策。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使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即将到来之际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2、国民党政府对日外交政策的调整华北事变后,在日本侵华形势日益趋紧及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潮再度掀起之际,国民党开始调整政策。对外,对日本的侵略表示了有“不能容忍”的限度,同时,希望改善与苏联的关系,取得苏联的支持以遏制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对内,在坚持军事“围剿”的前提下,试探政治解决中国共产党的途径,想利用抗日旗帜以达到取消共产党的目的。1935年11月国民党召开了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表示要“抛弃前嫌,团结救国”。1936年6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二中全会,蒋介石表示“对于外交所抱的最低限度,就是保持领土主权的完整”,“假如有人强迫我们签订承认伪(满洲)国等操守领土主权的时候,就是我们不能容忍的时候,就是我们最后牺牲的时候”。5但同时,国民党蒋介石仍然不肯放弃反共政策,并镇压国内抗日民主运动。1936年2月,令山西阎锡山部队阻挠红军东征抗日,逼迫西北军、东北军进攻陕甘宁根据地。1936年11月,国民党制造“七君子事件”,逮捕救国会领袖沈钧儒等七人。国民党政策的调整既为停止内战,合作抗日提供了可能性,但也增加了时局发展的复杂性。3、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1936年12月12日,张杨扣压了蒋介石,提出了八项抗日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为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提供了条件。1937年2月,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共中央致电全会,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五项要求;如果国民党将五项要求定为国策,共产党愿意实行四项保证:停止武力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方针;苏维埃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特区实行彻底的民主制度;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上述主张在僵引起巨大反响,也得到国民党内抗日派的赞同。全会上许多人联名要求恢复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最终全会表示了同意国共进行谈判,并在会议文件上第一次定上的“抗日”的字样。四、全国性抗战的开始1937年7月7日,卢沟桥抗战,标志全国性抗战的开始。1、国共合作,共赴国难国难当头,国共两党再次携手合作的潮流不可阻挡。七七事变后,为了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共主动派出周恩来等人多次与国民党代表谈判。卢沟桥事变发生的次日,中国共产党就通电全国,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的侵略。7月17日蒋介石表示,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公老幼,无论任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8月,红军主力改编成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不久改成第十八集团军);南方红军和游击队改编成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9月22,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9月23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2、全民族同仇敌忾,奋起抗战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是正义的战争。全国各界民众以不同的形式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投入了这场全民族的抗战中去。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民族工商业者、各少数民族、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等等都投身于反侵略战争中去,中华儿女表现了空前的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捍卫祖国。第三节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6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广州相继沦陷,是抗战的战略防御阶段。,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由于战争初期,日本以国民党为主要对手,因此,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下面战场担负起主要的抗战任务,采取了若干有利于抗日的政策,组织了一系列的大战役,表现出积极的抗战态势:制定了“以空间换时间”的持久作战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