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佛学东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六章佛学东渐古印度学术分类(大乘佛教的分法):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二云一曰声明:释诂训字,诠目疏别;二曰工巧明:伎术机关,阴阳历数;三曰医方明:禁咒闲邪,药石针艾;四曰因明:考定正邪,研核真伪;五曰内明:究畅五乘,因果妙理。第一节佛学简介一、佛教创始人及其思想理论资源:1、佛教创始人悉达多·乔答摩: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子——释迦牟尼、佛陀,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智者自觉:自我有充分的认识能力。罗汉可以通过聆听教诲,获得机缘而解脱。觉他:使其他众生也得到觉悟。觉行圆满:智慧与能力都圆满。罗汉有“自觉”,可以通过聆听教诲,获得机缘而解脱。菩萨有“自觉”也能“觉他”,可以在世俗社会拯救众生脱离苦海。佛陀三种“觉”皆有。在尼连禅河边的毕钵罗树下,找到真正永恒的解脱之道。2、思想理论资源:A、婆罗门教的祭祀知识:悉达多·乔答摩五年学通四《吠陀》、“五明”a、四《吠陀》:婆罗门教宗教经典的汇编,包含了许多古代的历史传说、社会道德规范和生活习俗。《梨俱吠陀》:对神的赞歌。《沙摩吠陀》:祭祀的歌集。《耶柔吠陀》:祈祷词的汇编。《阿达婆吠陀》:驱邪治病的咒语集。b、“五明”: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B、瑜伽修炼的知识、技术:八支实修法禁制(慎五戒:杀、盗、淫、妄语、贪欲)、劝制(勤修清静、满足、苦行、学诵、念神等)、坐法(相当于禅定)、调息、制感(控制感觉与外界分离)、执持(心凝于一境)、禅那(经过四禅阶段)、三昧(达到瑜伽的最高境界,意为“定、正定”,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瑜伽,梵语物物相应之义。手结密印,口诵真言,意专观想,身与口协,口与意符,意与身会,三业相应,故曰瑜伽。C、耆那教:苦行、自律、轮回。二、佛学理论体系:缘起法或因缘法,是佛陀思想、佛教教义的基石与纲宗,甚至被强调即是佛法——佛的“法身”。《阿含经》中多处有“若见缘起即为见法,若见缘起即为见佛”之说。缘起法的具体内容:此有则彼有,此无则彼无;此生则彼生,此灭则彼灭。一切2现象都依赖一定的条件而产生、存在,随所依赖条件的消灭而消灭。诸现象所依存的条件,称为因缘:因,谓起主要、内在作用的条件;缘,指起次要、外在作用的条件。依赖一定的条件而生起,故名缘起,亦名缘生。缘起法三大性质:1、无动作:没有所谓的“第一启动者”和造物主;2、性无常:凡因缘和合而生起、存在的现象,接处于生灭变易之中,不能永恒常住,这是一切现象常住不变的本性。3、有堪能:因缘和合,便产生特定的作用、功能。1、十二因缘——对人生的基本判断:人生都是痛苦的,导致痛苦的根源在于十二因缘。A、无明:痴暗不明,不知真实,具体指不明缘起、无常、无我及善恶因果等真理。痴、愚惑。没有理性光明、这是人不能自觉的根本。B、行:生的意志及思虑、语言、行为等活动,行的语义为有目的的活动。实现欲念的潜在与明显的行为能力。C、识:心理活动的根本、深层意识。认识与分别的能力。D、名色:名指感觉、知觉、思维等心理活动;色,意为质碍,主要指具体物质、具体物质结构的人的身体。名色即身心统一体。E、六处(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知器官开放,使色声等“六尘”进入内心。是六种主观与客观接触的渠道,六种感官引起的六种感觉。通过眼、耳、鼻、舌、身、意得到的感觉和认识,所以眼、耳、鼻、舌、身、意,又叫“六根”。由六根起“六识”,即色、声、嗅、味、触、意。F、触:感知器官开放,接触外界环境,从而形成感知。指身与物、心与境的接触,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与外界接触。G、受:内心对外界刺激的领纳、感受,有苦、乐、不苦不乐三种。H、爱:指执着的获取欲望。于是产生贪婪、欲望、渴求,有内在的渴望转向外在的获取。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爱好。I、取:执着、追求的某种东西,其中又分为:“欲取”,对三界中一切所有的欲望;“见取”,持某种见解;“戒禁取”,执某种戒条、禁忌为正确;“我语取”,执自己所说为正确。详见《俱舍论》。J、有:三界的生命形态,分欲有(欲界生命)、色有(色界生命)、无色有(无色界生命)“三有”。由于人的执着、愚昧,本来空幻假相、镜花水月的世界,在人的渴求、欲望和不断攫取中,幻化成了真实的世界,就是“存在”,即“有”,看起来存在的世欲世界。佛家所谓“三界”——众生生存的三大种类: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俱舍论·分别世品》第三:“地狱等四及六欲天,并器世间,是名欲界。”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间及六欲天的总称,以此界众生都贪恋食、色、眠等诸欲,故名。色界:凡诸事物如六根、六识等足以引起变碍者,即因缘有形之万物称“色”。此界诸天,有固定形状的物质、身体,无男女诸欲,常住于安乐恬静的禅定中,故名。无色界:指无固定形态的物质、身体,纯精神的世界,寂定的心甚深禅定之中。《俱舍论·分别世品》:“无色界中都无有处。以无色法无有方所。过去未来无表无色不住方所。理决然故。但异熟生差别有四。一空无边处。二识无边处。三无所有处。四非想非非想处。如是四种名无色界。”佛家所谓“六道(五道)”——众生死后的六(五)种去处:天道、人道、阿修罗道、鬼道、畜生道、地狱道。3K、生:生于三界六道之中。人好像真的生存在自己主观幻想建构的世界中,人永远在三界中轮回生存,永远无法解脱。L、老病死忧悲恼苦:现实的苦果,陷入无尽的苦难之中。除非从佛学道理中获得“无生”或“涅槃”,方能“跳出三界外”。佛家认为纷繁复杂的世间现象和事物,都是由于内心“无明”之“因”与各种关系与条件的“缘”偶然凑合而生,此谓“缘起”。这种暂时、虚幻的凑合,由于(人的)“无明”而被当作真实,于是引起了人的渴求、欲望,求之不得,徒生烦恼;求之而得,又会产生新的渴求、欲望,永不满足,所以它就成了人生苦难的根源。“三毒”——贪(贪婪)、嗔(愤怒、嫉妒)、痴(执著顽固)2、四谛(四圣谛):四条圣智所见、真实不虚、不可移易的真理——解脱之道:A、苦圣谛:对人生诸苦、人生缺陷的揭露,具有人生价值评判的意味。B、苦集圣谛:阐明老病死忧悲恼苦等苦果如何生起、以何为因。《阿含经》所举三毒、四倒、五盖、七结、八魔军、十六心垢、二十一心秽等。引起生死苦恼的三大程序:由“惑”生“业”,由“业”生“苦”。以“三毒”最为根本。“集”梵文、巴利文原为“生起”之意;中文,集,成也。C、苦灭圣谛:只要从心中止息、消灭造成诸苦的根源——烦恼,便会从生老病死中获得解脱,超越生死。烦恼止息,诸苦永灭,名为“涅槃”,是佛陀的理想境地和最终归宿。涅槃的含义:梵文、巴利文意为息灭、止灭或吹灭的功能、境界。具有消极(否定)和积极(肯定)两个方面作用:消极(否定)方面,涅槃具有止息、灭尽之义,指烦恼的灭尽、生死轮回的永息比如火焰(炽燃的烦恼)被大风吹灭。《杂阿含》卷一:“贪欲永尽,嗔恚永除,愚痴永尽,一切烦恼尽,是名涅槃。”积极(肯定)方面,不是一般理解的和尚死亡的美称和空洞无物的可怕境界,而是一种在息灭了烦恼之后所达到的无生无死、不生不灭、永恒安定的心灵或生命境界。涅槃只是息灭了心中所起躁动不已的烦恼,不是息灭全部生命活动和心的全体,因而它不是生命的死亡和心识的断灭,而是生命的升华和心灵的净化。比如海面上动荡不停波浪的停息,不是大海的消灭、消亡,而是大海本有的清澈明净的显现。D、苦灭道圣谛:讲息灭烦恼、达到涅槃的路径、修行方法。主要为“八正道”,详则为“三十七道品”,略则为“戒、定、慧”三学。八正道:正见:正确的见解,有关佛学正确世界观与人生观的缘起和四谛的智慧。正思维:指在身、语行为以前正确的意志或决定。正语:正思维后所产生的正确语言。正业:正思维后所产生的正确行为。正命:正确的生活。以正当的职业过正当的生活,以及每天过规律的生活。正精进(勤):鼓足勇气、正确的努力趋向理想。正念:具有正确的意识,不能漫不经心,要时刻不忘其理想目的。正定:为得到正确的智慧,同时运用这种智慧,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心神安宁,精神集中,达到身心高度统一。正确的禅思,摆脱杂念,潜心修行。“戒、定、慧”三学:戒:用外在的纪律、规范节制、约束人的思想、语言、行为,安顿心灵、寻求平和。五戒——《长阿含经》第十七:“尽形寿,不杀、不盗、不淫、不欺、不饮酒。”4八戒——五戒加上不用豪华床座、不装饰打扮及视听歌舞、不食非时食。定:用自己心灵的力量对欲望、感情进行约束,以实现对寂静空灵心境目标的追求。慧:用理性对人生因果关系和宇宙本来面目进行分析、反思,达到洞察人生与宇宙的智慧,从而实现理智上的解脱,回归纯粹的心灵境界。以医生治病类比四谛:苦谛——病症、集谛——病因、灭谛——治疗目的、道谛——治疗手段。日本学者水野宏元四谛可概括成入世、出世两对因果:入世因果——集谛、苦谛;出世因果——道谛、灭谛。3、三(四)法印——佛法的特征:佛教的基本原则,用来识别经典、说法是否为佛法,即其真伪性的印鉴、标志。A、诸行无常:世界的一切都不是永恒的,而是生灭变化的,人生也总是处在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的变化之中。一切生灭变化的现象,都不曾有一瞬间的停止,无成势,无常形。B、诸法无我:世界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刹那生灭,一切存在都没有固定的本性、常一主宰的实体。所以人必须去欲除念,达到“无我”的思想状态,才能解脱。我,是“自在”,不依赖任何条件而存在、常恒不变的自主自宰者。“我”具备四个特点:永恒、不变、独一、自主。C、诸行皆苦(一切行苦):甚至人生诸乐也是苦。D、涅槃寂静:人彻底摆脱了外在事物的牵累,摈弃了主观的感受,从现世苦难中超越出来,寻找到了空寂恒久的归宿。4、三藏——佛学结集的文献载体A、律论三藏和经典论典是两个概念,经典有三藏经典,论典也有三藏论典。凡是佛说的都叫经典,在经典里面,既有佛说的经藏、也有佛说的律藏、也有佛说的论藏。比如《般若经》就是佛经的论藏,当然不只《般若经》,凡是讲人无我、法无我的一切经典,都是经典中的论藏。要区分开经典和经藏,论典和论藏,律典和律藏,要分清楚典和藏的区别。经典是佛说的,论典是菩萨著的,经典有三藏:经藏、论藏、律藏;论典也有三藏:经藏、论藏、律藏。经藏:主要讲方便和智慧两者当中,以方便内容(包括:菩提心、布施等)为主题的一切佛的经典以及各大德的论著叫经藏。律藏:以戒律内容(包括:行为规则等)为主题的一切佛的经典以及各大德有关这方面的论著叫律藏。论藏:在方便和智慧二者当中,以智慧为主题的一切佛的经典以及各大德的论著叫论藏。B、梵语tri^n!ipit!aka^ni,巴利语ti^n!ipit!aka^ni。又作三法藏。藏,梵语pit!aka,意谓容器、谷仓、笼等。(一)指经藏、律藏、论藏。系印度佛教圣典之三种分类。据大乘庄严经论卷四述求品载,藏,‘摄’之义,即总摄一切所应知之意。若依觉音之说,则藏为‘谙记’之义,即以谙诵之法而师徒口传。(二)另据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经卷中载,藏为‘器’之义,即容受所应知之一切教法之意。大众部与其他部派在三藏之外另加杂藏(本生因缘等),犊子部另加咒藏(真言、陀罗尼)而成立四藏。法藏部另加咒藏与菩萨藏,大众部之一说部另加杂集藏与禁咒藏,成实论加上杂藏与菩萨藏,六波罗蜜经加上般若波罗蜜多5藏与陀罗尼藏,五者合称五藏。此外,经藏与律藏二者,或声闻藏与菩萨藏两者,并称为二藏。a经藏(梵su^tra^nta-pit!aka,巴sutta-pit!aka),音译素怛缆藏、修多罗藏,意译契经藏。佛所说之经典,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有关佛陀教说之要义,皆属于经部类。b律藏(梵vinaya-pit!aka,巴同),音译毗奈耶藏、毗尼藏,意译调伏藏。佛所制定之律仪,能治众生之恶,调伏众生之心性;有关佛所制定教团之生活规则,皆属于律部类。c论藏(梵abhidharma-pit!aka,巴abhidhamma-pit!aka),音译阿毗达磨藏、阿毗昙藏,意译作对法藏。对佛典经义加以论议,化精简为详明,以决择诸法性相;为佛陀教说之进一步发展,而后人以殊胜之智慧加以组织化、体系化的论议解释。论藏又称论部,与摩呾理迦(或摩得勒伽,梵ma^tr!ka^,巴ma^tika^,意译作本母、论母)、优波提舍(梵upades/a,巴upadesa,意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