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版本:沪科版九年级物理课题名称:第十六章第二节电流的磁场课时安排:1课时作课教师:李会平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了解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2)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3)会用“安培定则”判断出螺线管的磁场方向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电与磁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奥妙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教学难点:会用“安培定则”判断出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三、教学方法目标图示教学法、科学探究法四、教学用具课件、投影仪、学生电源20组、开关20个、导线若干、滑动变阻器20个,螺线管20个、小磁针20个等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达到目标设疑导入引入新课演示:自制电磁铁提问:你观察到什么现象?这是为什么?学完本节课你也能制出这样的“磁体”(展示学习目标)学生实验观察现象并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通过自制器材,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好奇心。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达到目标奥斯特实验进行新课磁与电的关系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本图16-7的电器设备并提出问题,电和磁有什么联系吗?首先揭开这一奥秘的是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提出问题:有什么办法能知道电流周围有磁场?探究活动一、重做奥斯特实验给你一根导线,电源,开关,小磁针(两人一组)简述实验方法:将直导线平行地架在静止小磁针上方,请同学们观察直导线通、断电时小磁针的偏转情况。教师巡回指导:①导线要平行架在静止小磁针上方②磁针偏转说明什么重做上实验:改变电流方向,观察小磁针N极的偏转方向是否发生变化?提问:这说明什么?教师总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其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刚才每位同学都做了一次科学家,奥斯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有很大的联系。学生进行实验并得出实验结论:接通电路,导线有电流通过,小磁针偏转,断开电路,导线没有电流通过,小磁针不偏转这个现象表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观察到当电流的方向变化时,小磁针N极偏转方向也发生变化,说明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了解奥斯特实验的由使学生对电现象和磁现象有直观的认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学生验证奥斯特实验的结论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特实验在我们现在看来是非常简单的,但在当时这一重大发现却轰动了科学界,因为它揭示了电和磁联系,这一发现有力推动了电磁学的研究和发展。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达到目标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奥斯特实验用的是一根直导线,后来科学家们又把导线弯成各种形状,然后进行通电,其中把导线绕成螺线形的最有代表性,下面让我们来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那么,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先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①用什么实验方法可以把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形象、直观地描述出来?②用什么方法可以判定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利用有机玻璃板演示通电螺线管周围的铁屑分布(投影仪展示)并提问这种磁场分布你熟悉吗?教师课件展示条形磁体的磁场分布图结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与条形磁铁的磁铁的磁场分布相似大量实验表明:通电螺线管相当于条形磁铁提问:怎样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呢?它的极性与电流的方向有没有关系呢?探究活动二: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器材:通电螺线管、电源、导线、小磁针二个(二人一小组)讨论如何设计实验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在通电螺线管的两端放上小磁针,根据小磁针的指向判别它的N、S极。学生思考回答引导学生巩固旧知识的同时,探求解决新问题的途径。学生讨论实验方案学生进行实验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结论: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跟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有关。引导学生认识螺线管描述、比较、处理信息的能力。会通过设计实验方案,有目的地进行实验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达到目标右手定则提出问题:有没有一种更为简便的方法判定通电螺线管的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呢?通电螺线管磁极的判断→右手螺旋定则学生自学判断方法作用:可以判定通电螺线管的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教师演示具体的判定方法利用多媒体演示练习→右手安培定则提问:如何右手定则判断电流方向练习判断判定方法: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曲的方向与螺线管中的电流的方向一致,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N极。学生对右手螺旋定则学会灵活应用。学习模仿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从逆向思维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达到目标小结和练习板书设计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电流(奥斯特实验)的磁场通电管线管的磁场→条形磁体(右手螺旋定则)作业布置:课本作业1、2、3题自行设计一电磁起重机学生总结本节知识结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六、教学反思1、生命课堂教学应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动手,动脑和动口,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体验研究问题的过程和方法。2、对新知识要及时巩固,减少遗忘,提高学习效率。3、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在设问时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