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应聘技巧(教案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XXXXXXXXXX学院教案首页顺序号(1)课程名称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系、部教研室主讲教师职称授课班级及时间模具0931,模具09322011年5月23日授课方式理论课(√)习题课()实践课()模具0933,数控09312011年5月24日数控0932,数控09332011年5月25日机制0931,数控09342011年5月26日造型0931,模具09342011年6月23日教学手段常规(√)多媒体()语音室()本次课教学标题和提纲第六章应聘技巧1、择业决策2、笔试准备本次课教学重点、难点1.锁定就业目标2.择业决策的原则布置作业1、预习下一次课内容课后小结通过本次课讲授,可以让学生理清择业决策的步骤,把握好择业决策的原则。注:此教案按三学时为单元填写。2第六章应聘技巧也许你在象牙之塔中展翅欲飞,是个Freshman;也许你正在经历顶岗实习,还想换个环境,换个心情。当你在四处出击求职的时候,你得注意应聘技巧。首先,你应该把自己好好剖析一番,问问自己:我能干什么,我想干什么?定出自己的求职目标。然后,把自己修饰一下,拿上简历,带着微笑,到用人单位去应聘。当然,再好的简历不一定能让你得到工作,但过硬的笔试和表现出色的面试却能让你十拿九稳,懂得笔试和面试的意图与技巧,以及应聘之后的有效沟通,将会使你事半而功倍。第一节择业决策择业决策是指大学毕业生为实现个人理想而进行职业取舍的过程,是大学生职业发展和人生选择的一个重要环节。理清择业决策的步骤,把握好择业决策的原则,能使你在茫茫的职海中找准方向,扬帆启航。一、择业决策的步骤(一)分析就业机会当前,职场正上演着大学毕业生就业寒冬的“夜宴”。许多毕业生尚未拿到用人单位的“OFFER”,大多在奔波着、忙碌着,抓紧毕业前最后的机会来找寻适合自己的工作。来自上海专业人员招聘网的最新报告显示,每天明确要求招聘应届毕业生的岗位信息在一万个以上,占每天网站全部招聘岗位信息的20%以上。但用人单位大多数岗位要求应届毕业生英语良好,有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综合素质高。例如,所有招聘中20%左右的岗位都与销售、营销有关。但销售、营销类岗位要求具有较强的开拓能力、沟通能力且能承受一定工作压力。另外,随着上海外资企业的增多以及上海对外交流活动越来越强,对有外语能力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突出。招聘应届生的十大热门岗位中,七大岗位均对求职者的外语能力提出了要求,特别是薪资水平高的岗位,要求求职者具有良好的外语表达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看起来,大学生缺的不是社会不能提供足够的岗位,而缺的是合适自己的岗位,缺的是合适的就业机会。机会是属于每一个有准备的人,并不是只属于极个别天庭饱满、印堂发亮的人。人的一生中,从来没有机会光临的情况是极少见的,但是机遇弥足珍贵,关键是你如何在它到来时抓住它,不让它溜走。正如生理学家贝弗里奇说过,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为什么有的人眼看着机遇到来了又溜走,而有的人却抓住了这一珍贵的机会呢?这就是因为有的人在机会到来之前无所事事,碌碌无为,而有的人却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来迎接机遇女神。目前广西正在加紧全力建设北部湾经济区,新型工业、现代农业、海洋生物产业等规划建设迫切需要各类人才,关键就看大学生们能否把握这些就业和成才的机会,展开成功的人生之旅。3(二)评估自身条件大学生在择业决策时应要联系自身实际,进行理性分析。自我分析包括以下四点:(1)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自我测评。如学习成绩在全专业中的名次,自己的兴趣、特长、受好是什么,有何出众的能力(包括潜能)等。(2)分析自己的性格、气质。一个人的性格和气质对所从事的工作有一定的影响,如果能从事与自己的性格、气质相符合的工作,就容易出成绩。可以用一些测试表对自己的性格、气质进行一定的分析。(3)问问自己究竟想做什么。即自己想在那一方面有所发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换句话说,即自己的“满足感”是什么,价值标准是什么。(4)问问自己能做什么。在择业过程中具有哪些优势,哪些劣势,如何扬长避短。当然我们不能孤立地分析自我,还要分析自己身边的因素。比如,对于这份工作自己的家人是怎么考虑的,为了这份工作将要付出多大的成本,自己能否承受等等。(三)锁定就业目标自我分析的结果是为了确立自己的择业目标。从大的范围来说,大学生确定择业目标需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择业的地域。即确定是在沿海城市就业,还是在内地就业;是留在本地,还是去外地就业。此时,既要考虑是否符合政策规定,又要考虑生活习惯以及今后的发展等因素。(2)择业的行业范围。即确定是本专业范围内就业,还是跨出本专业到其它行业就业;是从事本专业范围内的技术工作、管理工作、社会工作,还要从事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等。此时应多想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以及兴趣、特长等。(3)择业的单位。即确定是去大企业,还是去小公司或应聘公务员;是选择国有企业,还是选择外资企业或民营企业。在这些单位中,有哪些前来招聘,自己是否符合条件,自己最希望到哪一家企业工作。对于愿意从事教育工作的大学生,是选择高校,还是选择中等职业学校或者其他学校,等等。择业过程中,当然会遇到许多不可预测的变化。但是,事前给自己的择业确定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可以使整个就业活动有的放矢,有条不紊。不然,就会出现乱打乱撞的盲目被动局面。可以说,锁定到中小企业就业是人生成功的绿色通道,而选择到基层锻炼却是人生发展的红色之旅。二、择业决策的原则毕业生在择业决策时由于受到社会诸多因素和自身条件的限制,一定要考虑个人的能力和社会的客观要求,不能随心所欲,因此,必须遵循一定的择业原则。正确地把握这些原则,不仅有助于毕业生找到合适的工作,也有利于毕业生将来事业的发展。(一)服从社会需求原则4社会需求原则是指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岗位时,应将服从社会需要作为就业的前提。社会是由人构成的,社会需求实际上就是人类的需求,人们通过不同的职业活动满足社会需求,也满足自己的要求。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为准则,正确认识和处理择业过程中的各种矛盾问题,自己的职业选择才可能实现。因此,在选择职业时,毕业生首先要把社会需要作为出发点,把个人意愿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统一起来,使自己所选择的职业岗位符合社会的需要。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要及时调整个人的择业目标,摆正个人的位置,从长远的、发展的目光看待自己的选择,自觉地服从社会需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其次,应把个人兴趣、爱好、专长与社会需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自觉服从社会需求的客观规律,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二)先就业后择业原则随着高校扩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大学毕业生、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进入了就业市场,近几年,大学毕业形势面临严峻的寒冬,年均就业率仅保持在75%上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似乎先就业后择业成了一些大学生一种说不出的无奈选择。其实,在大学生就业形势特别严峻的今天,这却是一种明智之举。也许先就业不一定能满足专业对口、薪酬高或者有发展空间,但却三个方面的优点:一是能缓解因长时间未能就业而造成的心理障碍,激起自己二次就业时的自信心;二是上岗工作能积累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了解企业的相关因素以及岗位工作过程,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三是先就业可以获得劳动报酬,起码某种程度上能养活自己,也可减轻家庭负担。那种宁可死等,或者抱着找不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就不轻意涉足职场的思想,属于大错特错,应予纠正。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初期的积累,没有多次的反复,就不会有以后独具慧眼的选择。问题是,赶紧行动。(三)基层起步原则准备求职择业,还必须面向基层,做好艰苦锻炼的思想准备。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大学生们应更新自己的就业观念,革除那些陈旧的观念,使自己从那些条条框框中解脱出来。冷静地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和趋势,我们会发现,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的培养和补充,现在大城市和各大型企事业单位的文化科技人才已相对饱和,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人才系统。而另一方面,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广大的乡镇和生产第一线却多年来未能接收到较大数量的大学生,很多私营企业甚至个体工商户还缺乏大量的高层次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这些地方的人才还形不成气候,各种科技文化人才比较缺乏,急需大批有意志、有才能的大学生去开拓。5可以说,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基层第一线是大学生建功立业的机会所在,是自己人生红色之旅的出发地。当然,由于基层工作比较艰苦,工作生活条件、工作环境相对较差—些,正是因为这一点,使很多大学生在求职择业时顾虑重重,望而止步。但我们更应该认识到,从基层做起,积累厚实的群众基础、基层工作经验,炼就一身过硬的工作本领,这对于自己的未来发展大有裨益。(四)避开竞争热点原则趋之若骛的求职态度在求职择业时也会常常遇到,一些人总是认为:“好东西就应该去争取”。一些大学生在求职现场寻找热门岗位,报考的人数越多,他们对那些职业的渴求越大。于是许多毕业生在求职时纷纷拥挤在“世界500强”企业、党政机关、外贸部门等狭窄的小路上,甚至有人为此“献身”或受骗。这种“跟着感觉走”,哪儿热点奔哪儿的一窝风现象还比较普遍。大家可以看到往往在些大城市、东部地区的招聘会场,常常是人头攒动、水泄不通,而中西部地区的一些招聘会却门可罗雀,大家都奔经济发达的地方、效益好的行业企业去,结果往往造成人才积压、竞争异常惨烈,一些有能力的人成为招聘会的牺牲品,一些人虽然层层选拔,进去后也会感觉心有余悸。避开竞争热点并不是要大学毕业生不去竞争,而是希望广大毕业生能根据自己的就业条件以及岗位竞争状况,果断判断自己的竞争力,避免在激烈的竞争中遭遇不利情况,而耽误自己的就业选择,丧失其他的就业机会,就易造成心理压力,并增加就业成本。有时另辟蹊经,却别有洞天。(五)换位思考原则我们时常在人才招聘市场听到大学毕业生气愤难平:“牛什么,一破公司值得我去争吗?”,“有什么了不起,老子还不干了呢!”言者无意,可听者有心。就业市场毕竟不是战场,用不着火药味这么浓。我们不妨换角度来思考一下问题,也许可平息你心头的怒气。难道自己就真的合适这家公司,汹涌的求职者中自己就是那最出众的一个?企业为什么不选择我?其实,人最难正确认识的就是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有自信是好的,但如果这种“自信”过了头,就容易出现失误和偏差。生活中我们不是经常看到一些颇为“自信”的人吗?总以为自己的办法是最好的,目前的方法是最好的,排斥其他途径与方法,更不愿听取他人的建议,结果走入“死角”而导致失败。相反,善于换位思考的人,常常能跳出“当局者谜”的怪圈,从“旁观者”的角度清醒审视自己的方法,从多个角度综合考虑问题,结果,其思想与心胸“豁然开朗”,往往能找到更广阔的天地。因此,对于个人而言,换位思考不仅能有效避免“走进死胡同”,还助于我们从众多的求职方法中选择到一条捷径,迅速谋得自己中意的就业岗位。我们处于社会这个群体中,换位思考无时无刻不伴随在我们左右。只要你愿意认真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看问题,成功其实离你并不远。6(六)政策约束原则政策约束原则是指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岗位时,应把有关就业政策作为择业必须遵守的规范。政策是国家根据社会需求情况而制定的,它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可以帮助毕业生在择业时更好地服从社会需求原则。目前,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人才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为了保证欠发达地区和重点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引导合理分流,避免人才的积压浪费,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和人事制度的改革顺利进行,国家必然会制定一些政策,从宏观上来调控人才的流向和分布。每个毕业生在择业前,都应该全面、详细地了解和掌握就业的方针、政策、规定等,在就业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确定择业目标,避免走入择业的误区,确保择业决策的成功。(七)扬长避短原则毕业生择业应当扬长避短,无论竞争何种职位,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