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植物的蒸腾作用与植树造林设计思路:本课依据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学生的亲身感受入手,切入主题,通过学生自主实验、亲手制作模型的“参与式”、“讨论式”教学,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相互渗透中,最终达到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学分析:重点1.蒸腾作用的概念和对植物生活的意义。2.气孔的调节作用以及与蒸腾作用的关系。3.蒸腾作用的过程。难点:气孔是如何调节蒸腾作用的。学情分析:对于蒸腾作用的概念来说,学生通过实验并不是很难理解,但是对于蒸腾作用的调节,蒸腾作用的过程以及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的意义等问题,理解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可利用“小辞典”和多媒体动画来帮助学生理解,此外,学生对植物蒸腾作用散失大量水分也可能产生误解,甚至会误认为这种现象对于植物体本身是有害的,所以教师要注意适时引导。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2.说明蒸腾作用对植物生长发育的意义。3.举例说明蒸腾作用对自然界的作用。4.举例说明蒸腾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技能性目标:1.尝试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2.运用蒸腾作用原理指导植树造林。情感性目标:1.关注植物蒸腾作用对环境的影响。2.确立“植树造林是每个公民应尽义务”的观念。教学方法:观察,实验,讨论,体验,探究相结合。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课下完成植物蒸腾作用实验,准备气球,胶布,细线等制作气孔模型的材料。收集查阅蒸腾作用对自然界、对人类生产、生活的作用的资料。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诊断性评价情景导入:炎热的夏天刚刚过去,夏天同学们喜欢在哪里乘凉?讨论哪一个地方更凉快一些?可能回答:大树下;墙根下等。从学生的亲身感受入手,切入主题,调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大树底下好乘凉”。大树底下为什么好乘凉呢?大树下更凉快一些。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查预:证明叶的蒸腾作用的实验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这两个塑料袋内壁上分别出现什么现象?2.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是从哪里来的?3.水珠是从叶片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的?4.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是以液体的形式从气孔中流出来的?还是以气态形式从气孔中散发出来的?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蒸腾作用实验的完成情况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叶片未涂凡士林的塑料袋内壁上有水珠出现;涂上凡士林的塑料袋内壁上没有水珠。水珠是从叶片中来的。气孔。以气体形式从气孔中散发出来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以及小组合作意识。小结: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和概念通过观察和分析让学生自己总结出:1.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什么?植物体的其他部分能进行蒸腾作用吗?2.蒸腾作用的概念是什么?过渡语:气孔是如何调节蒸腾作用的,我们首先来探究气孔的结构。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补充:植物体的其它部分也能进行蒸腾作用。如幼嫩的茎和叶柄等。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叫蒸腾作用。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解惑答疑:气孔的结构制作气孔模型教师提供气孔结构图形,然后引导学生阅读“小辞典”,回答:1.填出各部分的名称。2.保卫细胞内外壁有什么不同?3.保卫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吗?为了加深学生对气孔结构的认识,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亲自动手制作气孔的结构模型。标出表皮细胞,保卫细胞,细胞核,叶绿体,气孔等结构名称。保卫细胞外壁比内壁薄,因此吸水膨胀时外壁向外膨胀多。能。因为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各小组派代表展示并介绍各组的制作成果。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动手制作模型,学生对气孔结构有了更深的气孔关闭的调节原理教师巡回指导。多媒体课件演示保卫细胞对气孔的调节。让学生通过观察说出保卫细胞是如何调节气孔开闭的?吸水保卫细胞———→气孔张开。失水保卫细胞———→气孔关闭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蒸腾作用的过程多媒体课件演示蒸腾作用的过程。学生通过观察,小组讨论,总结出蒸腾作用的过程。过渡语:植物吸收的水分有99℅左右用于蒸腾作用,1℅用于光合作用,这对植物体是一种浪费吗?下面来探究蒸腾作用的意义。土壤中的水分→根毛细胞→根部导管→茎叶中的导管→水蒸气叶肉→气孔—→大气不是。蒸腾作用对植物体有意义。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注意适时引导。蒸腾作用对植物体的意义及应用先让学生举例,然后教师以思考题的形式组织学生讨论,补充:1.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为什么植物体内的水却往高处流呢?”动力是什么?2.人们夏天洗澡后,会感到凉快,植物通过蒸腾作用能降低叶片的温度吗?由学生归纳总结出蒸腾作用对植物体的意义:1.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2.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3.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避免灼伤。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总结能力。蒸腾作用对人类的意义以及实际生产上的应用展示学生收集的蒸腾作用对人类的意义的资料,并组织学生讨论:1.植树造林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我国将每年的什么时候定为“植树节”?2.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对气候有什么好处?3.春季造林为什么必须要在树木发芽前进行?4.为什么移栽植物要在阴天或傍晚移栽?移栽后的植物还要设法遮荫?5.为什么说“大树底下好乘凉?”1.每年的3月12日2.因为植物蒸腾水分,大面积的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空气湿度,使天空中的云量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起到减轻干旱,调节气候的作用。都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提高植物移栽的成活率。大树下面没有阳光的照射,气温较低,另外,大树的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分别增加了周围大气的湿度和氧,所以“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让学生懂得植树造林的好处,自觉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关注植物蒸腾作用对环境的影响。运用蒸腾作用原理指导植树造林。首位呼应,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大树底下好乘凉”的原因。课堂延伸自己设计实验:证明植物其它器官的蒸腾作用。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各组派代表发言,教师及时做出评价。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设计实验的能力。反馈练习课堂测评:1.植物蒸腾作用主要在何处进行?()A叶片B.茎C.根D.种子2.控制蒸腾作用强弱的结构是()A气孔B叶片C保卫细胞D根毛3.蒸腾作用是指()A叶片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B气孔释放氧气的过程C叶片排出二氧化碳和氧气的过程D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综合能力测评:1.A叶片2.C保卫细胞3.D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夏季叶多,蒸腾作用实施分层教学此题侧重基础知识,适合中下等的学生做。此题适合优夏季树木枝繁叶茂,而冬季大部分叶子掉落,你觉得这对植物体本身有何益处?强,有利于保护植物不被灼伤;冬季叶少,减少水分蒸发,保留植物体内水分。秀学生完成。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课,教师给出预习提纲:1.收集已学过的知识,说明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并画出知识树。2.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圈中的气体循环和水循环。学会提前预习,以便上课有针对性地听讲。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回答问题的踊跃性。养成预习的好习惯,终身受益。蒸腾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板书设计:蒸腾作用的意义: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以及无机盐的运输;降低植物体本身的温度;调节气候等。蒸腾作用的过程:土壤中的水分根毛细胞根,茎,叶的导管水蒸气叶肉细胞气孔大气蒸腾作用的概念: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散发到体外的过程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植物的蒸腾作用与植树造林课后反思:1.通过自主实验,制作气孔结构模型的探究活动,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了知识的产生过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科学精神。但由于时间有限,个别组的学生们没有将模型做完,需要课下指导,交流。2.利用多媒体动画让学生对植物蒸腾作用的过程有了感性认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很好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3.学生通过展示自己阅读和收集的关于植物蒸腾作用好处的资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而且唤起了学生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自觉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并能运用蒸腾作用的原理指导植树造林。4.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多给学生积极探究的空间,教师起引导作用。5。蒸腾作用的实验最好选在晴天的上午第四节课或下午第一节课实验效果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