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城市发展定位研究——长沙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届全国省会(首府)城市发改委主任联席会会议资料,未经允许,禁止转载)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区域之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城市的竞争。客观分析城市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充分发掘城市的特色和个性,切实把握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机遇,明确城市发展定位和战略目标,对于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提升发展理念,引导和激励全市人民沿着共同的目标,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促进长沙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城市定位的相关概念城市定位是城市为了实现最大化的收益,根据自身条件、竞争环境、消费需求等的动态变化,科学确定自身各方面发展的目标、占据的空间、扮演的角色、竞争的位置。一般而言,城市定位包括资源环境定位、产业定位、基本功能定位、总体属性定位、综合定位。在这些定位内容中,产业定位是基础,功能定位是核心,综合定位是灵魂。做好城市定位,首先要准确把握城市的性质和基本职能。所谓城市性质,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乃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城市职能则包括城市在一定区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最高权威。城市竞争力是以城市发展的质量、效率和潜力来衡量其获得外界发展机遇和加快自身发展的能力。强调与其他城市的横向比较,是动态的,是相比较而起伏的,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表达的是城市发展的后劲。二、国内部分城市的发展定位及长沙城市定位的演进(一)国内部分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序号城市名称城市性质及发展定位和目标1北京中国首都,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2上海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逐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3天津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国际港口大都市,我国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4重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建成世界知名,富有山城江城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充满吸引力和竞争力,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大都市。5广州“十一五”规划:建设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基本达到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平;建设经济中心、国际都会、创业之都、文化名城、生态城市、和谐社会。6杭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城、旅游胜地、天堂硅谷。7南京建设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人居环境优良的中心城市。重点建设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长三角国际制造业中心、全省现代服务业中心、全国重要科教中心、东部城市绿化中心等五大中心。8成都西部大开发的中心城市,我国西南地区的科技、金融、商贸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重要的旅游中心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成为中西部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9西安世界著名古都,我国中西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建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大城市。“十一五”规划: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中国创新型城市和教育名城,全国重要的装备工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全国交通通讯信息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和西部重要的金融中心。10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现代化的港口城市。“十一五”规划: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集聚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商贸物流中心、交通运输中心、信息研发中心、教育文化中心,建成经济繁荣、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城市。11济南著名的泉城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环渤海地区南翼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中心城市;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区域性金融中心,全国重要工业基地。建成具有独特自然风貌、悠久历史文化底蕴、浓郁现代化气息、代表山东形象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繁荣、和谐、宜居、魅力的泉城。12昆明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建设成为融“春城”、历史文化名城为一体的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国际化城市13深圳建设成为重要的区域性国际化城市;亚太地区有重要影响的国际高科技城市、国际物流枢纽城市、国际金融贸易和会展中心、国际文化信息交流中心和国际旅游城市。14宁波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建设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深水枢纽港及大型远洋集装箱转运中心,东南沿海大宗散货物资的中转基地;长江三角洲南翼贸易、物流中心,东南沿海重要工业基地;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生态型城市。15大连中国北方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城市和风景旅游城市,将建设文化、体育和现代产业协调发展的国际名城。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商贸中心、旅游中心、金融中心和信息中心;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16青岛东部沿海主要的经济中心和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胜地。以港口为主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国家海洋科研及海洋开发中心;区域性金融、贸易、信息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综合化工、轻纺工业基地;旅游、度假、避暑、文化娱乐中心。建设成为以港口贸易为主要特色的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环境优美、文明富裕、功能完善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17厦门建成海峡西岸经济区主要中心城市,建设“两个基地、四个中心”:高新技术生产研发基地、对台交流合作基地,航运物流中心、金融商贸中心、旅游会展中心、文化教育中心。18武汉我国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通讯枢纽。“十一五”规划: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科技教育基地、交通通讯枢纽,中部地区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中心,具有滨江滨湖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为建设国际性城市奠定坚实基础。19郑州陇-兰地带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著名商埠。建设生态郑州、平安郑州、和谐郑州,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商贸城市、全国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城市和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20南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国家承东启西重要的经济中心,具有特色魅力的旅游集散中心,走向国际的现代花园城市。“十一五”规划:初步建成中部地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和区域性商贸、物流、职教中心,基本建成现代区域性经济中心和现代文明花园英雄城市。21太原以能源、重化工为主的工业基地,华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建成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生态环境良好、社会文明和谐、人民生活殷实的新型工业基地、文化名城和现代化都市,跨入全国先进省会城市行列。22合肥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区域性的商贸物流中心、旅游会展中心和金融中心,“引领皖中、辐射全省、联动中部、接轨长三角”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型城市,独具魅力的现代化滨湖城市。23长沙国务院批复长沙城市总体规划确定长沙的城市性质为: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设繁荣发达、文明和谐、适宜人居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二)长沙城市定位的演进改革开放特别是“八五”以来,长沙市就城市发展定位开展了多次大规模、高层次的调查研究或研讨活动,相继提出了长沙城市发展的若干个概念性定位:1、达到全国省会城市的中上水平。长沙市《“八五”计划》提出:发挥优势,科教兴市,服务全省,面向全国,在国民经济实力方面达到全国省会城市的中上水平。2、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1994年,长沙市开展创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大讨论,举办了“创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研讨会”,为制定“九五”计划明确了战略思路和目标定位。长沙市《“九五”计划》提出:到2000年,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010年,现代化城市功能更加完善,跨入全国先进城市行列;到2020年,实行从国内地区性中心城市向国际地区性城市的转变,基本建成经济实力雄厚、市场体系健全、服务功能完善、社会高度文明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3、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2000年,长沙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长沙市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提出“用15年左右的时间,把长沙建设成为繁荣、开放、文明、秀美的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繁荣的经济强市、开放的窗口城市、文明的现代都市、秀美的山水名市。城市的功能定位为建设“四大中心”:科教中心、商贸中心、文化中心、信息中心。长沙市《“十五”计划》提出:实现国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为把长沙建设成为繁荣、开放、文明、秀美的现代化中心城市打下坚实基础。4、建设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市政府深入研究新世纪新时代特征,准确把握长沙经济社会发展特点、趋势和优势潜力,着眼于促进未来长沙更快更好地发展,不断完善发展战略和思路,坚持以规划引领城市建设和发展,以实施“兴工强市”战略、推进“三化”进程来增强城市整体实力,以扩大开放和文明创建来巩固和提升城市形象,逐步形成了长沙“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总体定位,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了“十一五”规划,描画了长沙今后五年以及更长一段时期的发展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