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社会群体(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六讲社会群体(下):同辈群体和趣缘群体(peergroupandinterest-relatedgroup)【复习练习题】1.了解同辈群体与趣缘群体的理论解释。2.结合自身成长经历或周围社会现象,谈谈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社会化的作用。【深度阅读文献】马德峰,李梅透:《视街角社会——对苏北小镇一街角青年群体的调查》,《社会》,2002年09期)楼军江,《关于青年学生群体的教育社会学分析》,《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周华,军营,《“同辈群体”的特征及其正负功能》,《社会》,2003年02期)张宗亮的《网络文化与青少年犯罪》(载于《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09期)李薇菡的《网络交往对青少年心理产生的负面影响与对策研究》(载于《广东社会科学》)梁维科的《网络游戏——青少年德育不可失守的阵地》(载于《社会》,2004年03期)。adolescence青春期participation参与impersonalparticipation非人格参与personalparticipation人格参与heterogeneity异质性homogeneity同质性institution制度intergrouprelation群际关系internalize内化juveniledelinquent青少年犯罪行为marginal边缘的marginalgroup边缘群体marginalstatus边缘地位membership成员资格normandrules规范规则socialcapital社会资本streetconnerboy街角青年subculture亚文化valueidentity价值认同youthgroup青少年同辈群体故事:刚子今年开始上初中了。爸爸妈妈发现刚子上初中以后,发生了很多变化。小的时候,他特别愿意和爸爸妈妈一起出门逛街、游玩。有什么心里话也愿意和爸爸妈妈说。上了初中以后,刚子渐渐不愿意和爸爸妈妈一块出门了,而愿意和自己同学一起玩。而且往往和同学在一起说得眉飞色舞,回到家和爸爸妈妈没什么话说。爸爸妈妈很纳闷,问他为什么宁愿和2同学玩、和同学说也不愿和爸爸妈妈玩、和爸爸妈妈说。刚子有些赌气地说:“和同学们玩能玩到一块,还能学到好多东西,和同学们说话有共同语言,跟你们玩也玩不到一块,说也说不到一块!”刚子的话虽然有赌气的性质,但是说出了一个重要现象,就是青少年成长中“同龄”伙伴和“同兴趣”伙伴对青少年有着重要作用,是青少年的心理依托对象和主要交往对象。社会学把前者称为“同辈群体”,后者称为“趣缘群体”。6.1同辈群体6.1.1同辈群体的基本解释“同辈群体”(peergroup)的概念的形成实际上最初源于教育心理学。莫尔顿等人对课堂内同辈伙伴对其成员的学习成绩影响做了研究,如果在班级中经常出现同辈伙伴间的强烈对抗,那么全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会普遍下降;而在学生的情感相互支持的群体中,其成员互相吸引,而且合作良好,目标一致,就能使学习成绩上升。由课堂内的学生同辈伙伴向外延伸,就形成了同辈群体的概念。实际上,同辈群体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和个人成长的各个时期,从儿童第一次走出家庭进入幼儿园,就已经进入到一个典型的同辈群体中,小伙伴之间分享了生命中最初的欢笑和泪水。这一时期的同辈群体通常只有几个人组成,并且这种在游戏和活动中形成的小团体并不稳定,常常随着兴趣的转移而重新组合。到了青少年期,父母已经渐渐地不能融进他们的生活,他们更多地需要同伴的陪伴和认同。同辈群体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可以说,同辈群体在塑造青少年个体行为模式方面发挥的作用比家庭或学校来得更加重要和直接。儿童和青少年的同辈群体大多是偶然形成的,绝大部分成员是邻居和校内的同学,他们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很强的相似性或同质性。而成年人的同辈群体在此方面则表现出与儿童和青少年同辈群体明显的不同:前者具有更加明显的选择性。在选择群体成员时,成年人往往要更加理性地考虑身份、地位、爱好、职业、收入等多种因素;同时,群体成员的交往范围也大大地拓宽了,年龄范围扩大。甚至成年的同辈群体中也不乏“忘年交”的情形。因此,在这里我们给同辈群体总结的定义是:是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类非正式初级群体。但同辈群体的成员并不一定就是朋友。例如,刚入幼儿园的小班小朋友,虽然在感情并不亲密,但他们确实组成了一个同辈群体。6.1.2青少年同辈群体的特点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描述了部队大院的一群孩子的少年生活。他们一起分享了生命中的第一支烟,一起谈论路上走过的一个漂亮女孩,一起骑着二八自行车去打群架,一起度过了那段特别而尴尬的人生阶段。电影中的青春和友情是残酷而美好的,在现实中这样的同辈群体的生命历程中同样留下了各自的痕迹。同辈群体在青少年中存在尤其普遍,他们交往频繁,时常聚集,彼此间有着很大的影响。同辈群体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特别是在青少年时期,同辈群体的影响日趋重要,甚至有可能超过父母和教师的影响。青少年从家庭逐步走向社会,首先面对的就是如何进入同辈群体,并在群体生活中实现某种社会需要。青少年的同辈群体是同辈群体的最典型表现,它具有以下的特点:1.具有较强的内聚力同辈群体在形成之始便是一类由个人自由选择结成的非正式群体。由于是个人自由选择结合的结果,因而同辈群体的成员之间容易产生较高的心理认同感,交往是在自然随意的过程中进行的,常常在彼此相互依赖和随意的冲突中实现彼此的沟通,最终获得心理归属和价值认同。群体成员虽然在价值取向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以感情接近、观点相同为基础的青3少年同辈群体往往具有统一的群体意志和较强的内聚力。2.群体成员间基本上维持平等关系即使有领导和服从,也是相互自然协商的结果,是个体愿意接受的。因此,同辈群体使个体练习平等交往的技能,为成为正式的社会成员做好准备。3.群体成员间的交流、交往的内容十分广泛同辈群体提供了个体间交流各种社会信息、看法的平台。其成员可以商讨自己对社会的看法,交流一些为成人不允许谈论的话题,扩大了个体社会经验及社会思考力。4.同辈群体有自己的亚文化这种亚文化提供了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从心目中的崇拜偶像、英雄榜样到沟通的语言、交流交往方式、消费方式乃至服装、发型等都体现出群体特有的旨趣分明的亚文化特征,这种亚文化对个体思想价值观念与品德发展有重要影响。5.群体中一般有较强的权威性的核心人物作为非正式组织的同辈群体,其核心人物既非任命或派遣,也非选举产生,而是在群体活动中凭借自己的知识、才能、阅历、品德等各种内化的因素获得成员的普遍认可后自然而然产生的,他对群体成员的影响依靠的是权威而非权力,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这种权威性核心人物的出现在青少年同辈群体更为明显。另外,我们还注意到,当前,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生存环境的变化,中国的青少年同辈群体与以往相比具有了一些新的特点:6.交往的对象基本上是家庭以外的伙伴在多子女时代,家庭中的兄弟姐妹是过去的孩子们相互之间接触最多也最便于接触的同辈群体,家庭里的孩子都可以互为玩伴。而在现代的家庭中,已缺少了这种伙伴关系,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的今天,孩子们只好眼睛向外,在同学、邻居中寻找自己的同辈伙伴。7.群体成员间交往的情感因素弱化由于家庭伙伴关系的减少,尤其是在当今中国人口政策影响之下,核心家庭(父母子式的三人家庭)数量急剧增长,以往蕴藏在(大)家庭伙伴关系中的彼此照顾、宽容忍让、同情、关心以及兄姐对弟妹的责任感因素在今天的青少年同辈群体交往中已较难获得。青少年的家庭伙伴较难觅得。8.同辈群体间的交往时间比以往相对较少一方面是由于缺乏家庭伙伴,另一方面是由于当前青少年面对家长教师越来越多的期望要求及由此而来的各种课业负担,加上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家庭居住环境、生活条件、生活方式、生活节奏的变化,使得青少年伙伴相互自由交往的时间越来越少。同辈间的交往限于学校等公共场合,交往的内容也陷入一种模式化,他们的交往越来越受到成人的影响,而表现出一种与成人世界的趋同。9.群体成员之间交往方式上转向多样化以往的青少年群体交往大多以面对面的直接交往方式进行的,交流的对象相对稳定;现在,同辈群体间面对面的交往时间越来越少,但由于现代通讯工具的发展,使现代青少年之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展开交流。如电话沟通成为相互交往的重要形式(为此出现越来越多的“煲电话粥”现象),还有通过互联网交友(这不仅是一种交往方式的改变,也使当今青少年的交往范围得到大大拓宽,交流的内容更随意,还能进入成人世界)。例如,本章开头我们所关注的青少年博客群体,网络的匿名性,打破了交流的年龄界限,与他们进行对话的不仅有同辈人,也有成年人,比如父母、老师、研究人员等其他社会成员。6.1.3同辈群体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影响1.同辈群体对个体的影响甚至超越家庭和学校在青少年时期,同辈群体对个体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家庭和学校。因为青4少年从家庭走向社会,首先面对的就是如何进入同辈群体,如何在群体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贯穿青少年期的一个主题就是形成“自我同一性”——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美国的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将“自我同一性”划分了八个阶段(补充材料中介绍),也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理解:同一性是一种被自己和社会所认可的自我形象,是社会性存在的自我;同一性指自我认识的连续感,一个发展的结构;同一性意味着个体内外的协调和整合。青少年通常是在同辈群体中获得了这种“自我同一性”。同辈群体是自由选择组合而成,成员之间通常有较强的认同感,在日常自然的交往中,无论是冲突还是依赖,青少年个体之间都实现了彼此之间的沟通。个体首先确立了群体成员这样一个身份,通过体验团队精神和成员间的情谊,青少年获得了可以脱离成年人而独立的支持,同时满足了自身对归属感的需要和价值的认同;根据库利的“镜中我”理论,青少年个体总是在他人的眼中看到了自己,群体为成员树立了一个参照物,从而确立起个体关于自我的意识和对于自身行为的认同;同辈群体同时也为个体提供情感方面的依赖。青少年与父母的联系由于渴望独立而变得松散,个体对家庭经常充满着矛盾情绪,对依赖的怀念和对独立的追求并存,文化价值和社会行为也会发生冲突。同辈群体在这时就提供了家庭所不能给予的情感支持,朋友之间的友谊和帮助被认为是最美好的事物。一个16岁的女孩在日记中写道:“我的朋友们对我来说,意味着很多很多。我们能够谈论我从来不能同父母和别的年轻人谈的事,如我们正在进行的争论或担心的问题,以及理想和行动。它实际上帮助你了解不仅是你一个人烦恼的事。”通过个体与群体的交流,个体因此得到了一份特别的安全感,即我与他人是一样的,我们都有同样的问题。2.同辈群体对个体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影响不可忽视同辈群体虽然是自发形成的,但每个成员在群体中都有自己特定的角色和地位,通常群体中还存在一个非正式的领袖人物,成员们会自愿接受他的领导。同辈群体也有自己不成文的行为规范,谁违反了这些规则,群体也会施加压力。正因为成员对群体这种高度的认同感,为了避免受到群体的排斥,克服对偏离的恐惧,就要调整自己的言行,保持与群体行为和规范的一致。逐渐形成整个群体特有的行为模式和行为规范。他们中有人对此做过这样的描述:“我们这个年纪特别容易受别人的影响。看着别的同学狼吞虎咽地吃方便面,我也觉得那是美味;我的朋友怎样笑出声来,我也不自觉地像她那样笑。所以,我们实际上是没有个性的,时刻都在模仿。连说话的声调、惯用的语气词、骂人的话也全‘他妈的'是潜移默化学来的。”一方面这为青少年正式进入社会后,能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秩序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同辈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同化、个体对群体做出的妥协有时候是非常危险的,许多青少年问题由此而生。国外的青少年犯罪研究发现,犯罪的青少年往往有犯罪经历的同伴,并且他们的犯罪行为通常是与同伴一起进行的。上面提到青少年个体都极力保持与群体的一致,以至于即使自己的某些思想、观点是正确的,也可能放弃。关于这种盲目的从众的典型例子莫过于社会心理学家阿希(S.As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