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教师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3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六课共6页,当前第页1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考纲考点】考点1、中文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3、中国各民族对中文文化的贡献要点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1)、古代辉煌的历程:①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殷周春秋战国秦朝汉朝隋唐宋元明清天命神权的思想,敬德保民的思想,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深刻影响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秦的统一,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在中华文化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汉代,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独尊儒术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并以博大的胸襟广泛吸收外域文化,进入了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延续着隋唐文化的辉煌,中华文化在史学、文学艺术和科技等方面都有巨大的成就,同时产生了影响后期封建社会发展的宋明理学随着西方近代文化思想的传入,中国传统思想开始面临工业文明冲击。②近代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开始面临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2)、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那些曾经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有的消亡,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而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延续至今。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学典籍①汉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几千年来,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文化内涵丰富,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②史书典籍意义: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留存原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相传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史官,以后的历朝历代都设置史官。古代史官大都终身世袭,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3).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①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中华文化也经历了衰徽的过程。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②弘扬中华文化.就是在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耕耘。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2013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六课共6页,当前第页2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要点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知识梳理(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中华文化的独特性)①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既包括教育、历史、哲学、道德方面的内容,也包括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②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作用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科技成就,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特点历史悠久而辉煌、内涵丰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地位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中华文化的区域性)①我国区域文化的成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②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3).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①我国的雕刻和建筑艺术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②许多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学。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关系类别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区别侧重点不同侧重于从纵向、从动态上即从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点侧重于从横向、从静态上即从中华文化的内涵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表明中华文化内涵丰富、范围广阔见证不同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我国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见证2013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六课共6页,当前第页3联系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原因要点3、中国各民族对中文文化的贡献知识梳理(1)中华各民族文化①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②各民族文化的地位: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③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2)从意义上看,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要点4、中华文化的包容性(1)、地位: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它的包容性。(2)、文化包容性的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3)、文化包容性的作用: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4)、中华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的意义:显示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特别提醒:中华文化的力量(1)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凡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2)集中表现: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考点过关练习】1、(2013•安徽卷)9、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体现了【A】①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③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④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13•北京卷)34、费孝通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多元”是指中华各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社会也各具特点;“一体”是指中华各民族2013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六课共6页,当前第页4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与整体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这一理论强调了【C】A、中华各民族在历史上的发展是不平衡的B、民族凝聚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C、中华民族是具有历史性的多民族共同体D、民族平等奠定民族团结的政治经济基础3、(2013届六校二联考)2012年10月12日,著名作家二月河表示:莫言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是对中华民族文学艺术的肯定。下列对中华民族文学艺术理解正确的是D①它对于反映中华儿女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作用②它丰富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的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③它具有实用性与整体性的特点④它与世界文学艺术存在个性与共性的关系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4.(2013届广东六校联考)某地地处皖江南岸,古为吴越、荆楚之地。其文化具有自己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它是中原文化与越楚文化长期交融的产物。该地文化形成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文化的:DA.多样性B.民族性C.继承性D.包容性5、(2012年潮州二模)教育部要求各地中小学从2011年秋季起开设书法课程,这一举措将有助于学生B①远离键盘,回归传统,提高汉字书写能力②感受到汉字作为“凝固的艺术”的无穷魅力③修身养性,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④提高传承中华汉字文化和中华文明的自觉性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6、(2012年揭阳一模)2011年10月13—20日,海峡两岸神农文化祭活动在湖南省炎睦县隆重举行。活动以“共祭两岸始祖、传承神农文化”为主题,两岸5000多人参与共祭,盛况空前。这表明B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②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中华儿女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④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A、②④B、①③C、①④D、②③7、(2012年安徽高考)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变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D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8、(2012年佛山一模)佛山石湾陶塑艺术,起源于唐朝,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岭南乡土气息,它上承汉代陶塑的传统,又吸收了唐宋以来国画的手法,以及岭南木雕的技巧等特色,创造出自己独2013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六课共6页,当前第页5特的艺术风格。这说明D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③文化有鲜明的区域性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9、(2012年北京高考)随着国际和程度不断提高,北京越来越多的中餐馆开始提供英文菜单,但一些菜单的译法闹出不少笑话。近来有关部门出版了《美食译苑——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一书,将2158道中餐菜名翻译成外国人能看懂的英文名称。此举有助于:CA.丰富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B.促进中西饮食文化传播C.展现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D.减少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10、(2012年海南高考)3000多年前,黎族人民横渡琼州海峡来到海南。他们在这方热土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华美绝伦的黎族织锦,造型独特的船形屋,用牛角、竹子、棷壳等制作的乐器……其中,钻木取火、低温制陶、黎族民歌、黎族织锦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可见,黎族文化:A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黎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海南地理环境决定的④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2012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登几百年来和睦相处,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B)①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②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③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④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12、(2012年天津高考)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熊猫”叫“猫熊”,把“公共汽车”叫“公车”,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CA.两岸文化同根同源B.中华文化底蕴厚重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13、(2012年广州调研)梁祝传说被誉为东方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表达了聪明善良的中国人民对纯美爱情的美好追求。一千多年来,它经由口头故事、戏曲及各种说唱文学等传遍大江南北,还通过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艺术形式传播国外,使海外观众为之倾倒。这表明DA.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B.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C.梁祝故事对外传播是一个不同文化竞争与合作的过程D.梁祝故事广为传颂说明各民族文化具有共通的价值追求14、(2012年广东考前预测)广东文化是中华文化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有鲜明的特点,富有岭南特色,历史底蕴深厚,具有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有三大因素,一是外来文化的影响,二是本土文化与改革开放的磨合,三是假恶丑与真善美的妥协。这说明广东文化:D①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务实、兼容②求同存异,时尚流行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