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文本写作复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当今电视新闻消息报道的通病第一,报道无现场感,后期录制完成太多。现场感是电视报道的主要优势和重要特点。第二,主动采访报道少,被动采访报道多。第三,有针对性的画面少,万能的空镜头画面多。电视媒介对写作者的要求喉舌意识法律意识熟悉电视的传播特性了解电视片的构成要素强化电视意识把握生活和感受生活的能力捕捉时代文化精神和审美心理的能力开掘能力情感真挚、表达真诚想象和联想的能力较强的运用文字语言的能力创新的能力抓取细节的能力观众意识电视新闻消息的文字稿写作要求一、符合立体化传播需求二、和画面对应,相辅相成三、和其它声音元素(同期声、现场音响和后期音效)配合得当四、口语化,力求简明扼要五、即时感,尽可能用现在时态,突出新闻事件的时效性。六、节奏紧凑,每个字都言之有物,增加信息量第七,用语准确,把握分寸,切忌空话、套话,逻辑严密第八,根据不同的播出时段,相应调整不同手段的使用程度和比重消息类电视新闻稿的写作优点:1、声音与画面和谐交融而互补,具震撼力和感染力,令人身临其境。2、文字稿节奏紧凑,与报道内容协调一致。3、主题深刻,体现“人的生命高于一切”。标题的作用1、引人关注2、揭示内容3、加深印象4、衔接分段5、美化荧屏要求1、表述准确,避免产生歧义2、传达重要信息,避免假大空3、高度概括,避免拖泥带水4、画龙点睛——点出一个最精彩的新闻点,吸引观看。5、巧妙借用,避免单调呆板导语的写作1、突出最重要的新闻要素2、高度浓缩,避免和主体重复3、要有吸引力导语的分类1、叙述式导语2、对比式导语3、悬念式导语4、提问式导语5、评论式导语6、描写式导语7、引用式导语主体的写作1、平行式结构2、时间顺序结构3、倒金字塔结构4、以小见大结尾的作用1、加深观众对新闻的感觉和理解。2、深化新闻的主题,增强新闻报道的社会效果。3、增加消息的信息量。4、为“后续报道”做伏笔。结尾的写作1、点题式结尾2、反问式结尾3、呼吁式结尾4、抒情式结尾背景材料新闻背景材料是指新闻事实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以及有关新闻事实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作用1、揭示主题,深化主题,提升新闻价值。2、突出新闻的“新”。特点1、新闻性。2、相对独立性。3、知识性。背景材料的运用1、背景材料应真实、简明、典型2、应用要灵活3、围绕报道主题或主要新闻事实来运用4、尽可能增强趣味性,引起观众的注意和兴趣。后期可编辑插入相关的视频、图片、绘画、图表、音乐等具有直观性的影像资料。在美国被称为“电视调查性节目开山鼻祖”的CBS《60分钟》新闻杂志节目,创造三十多年的收视神话。深度报道,起源于西方新闻界,是西方新闻传媒竞争的产物。深度报道的选题要求1、矛盾性2、整体性3、思辨性深度报道的主题表现一、深度报道的思维方式1纵向思维有利于新闻报道向深度延伸2横向思维能拓展新闻报道的空间3逆向思维能赋予新闻报道“新”的内涵二、发挥电视优势1挖掘画面的形象性与特定性2现场的记录3情感的渗透三、由事入理,揭示本质四、缩小口子,深采细挖,用过硬的典型材料增强说服力五、善于运用背景材料,突出和深化主题深度报道文稿的写作特点1、层层深入,形象生动2、强调事件的过程性和动态性3、直观性、感染力和说服力调查性报道调查性报道是一种以较为系统、深入地揭露问题为主旨的报道形式。关注那些被有意隐蔽、不欲为人所知的内幕,向公众分析这些内在的、隐蔽的内幕的重大意义,它主动性更强,而对报道的时效没有限制两种方式:1、第一人称叙事情境,记者是叙事中的一个人物,他直接把自己的调查经历写入调查报道。2、中立叙述情境,记者作为一个“中立的全知者”,通过对引语和背景描写的中立安排反映调查过程。(展现调查过程)调查报道的任务是揭丑,满足受害者和大众的需求,于是把不同观点放在一起,让受众自行判断真相。(观点的交锋)解释性(分析性)报道1解释,主要用相关事实来解释,而不是用观点来解释。2记者的观点和倾向性始终隐藏在事实的背后。一个明确的数据往往能精确说明或解释某些复杂问题(数据化解释)当事人的话语目击者的话语权威的话语(引语解释)调查性报道与解释性报道的区别调查性报道中的观点对比与解释性报道中的背景对比不同前者需要在不同观点和不同事实的比较中获得确定的意义,而后者则是用已确定意义的事实区解释未确定意义的事实连续报道是对正在发生并持续发展的某一重要的、受众关注的新闻事件,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连续及时的报道,完整反映新闻事实的发生发展结局及其影响。连续报道的传播特性:1.整体连贯,报道及时,时效性高2.制造悬念,产生吸引,传播力强3.紧凑衔接,夹叙夹议,震撼力大4.互为因果,多重角度,突出本质。连续报道的传播优化:1.注重题材选取2.注意衔接,把握节奏,强调层次3.注重言论,强调点评,深化理念系列报道围绕同一新闻题材、新闻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作多次、连续的报道,各条报道之间没有外在的联系,却有内在的必然联系。(连续报道面对的是同一新闻事件,系列报道面对的是多侧面事实。)多个独立报道集合在同一主题思想下,以求对新闻事实作比较系统、全面、有一定深度的报道。系列报道的题材多是非事件性新闻,又多是重大题材或重要题材。组合报道组合式报道法多用于报道面较宽,报道对象较多的报道,旨在全面、深刻地揭露问题,或通过从多报道对象的相互比较,说明问题和道理组合式报道为同一事件或问题做出多样式的报道,可以同时有消息,专稿,评论,访谈,资料等美国电视深度报道的叙述方式1、调查式叙述方式(一般用于犯罪新闻和事故新闻的调查取证与推理归纳。)2、分析式叙述方式(记者承担社会评论员或精神分析者的角色,赋予叙述以结局和道德含义)3、白描式叙述方式(记者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记录其所见所闻,让观众自己得出判断与结论)评论类电视新闻的写作一、选题要求1、典型性2、异常性3、建设性4、注重效果,讲究方法5、立足自身,又不能囿于自身二、标题要讲究例一:《灾后安置更要“安心”》例二:《多情广告无情刀》例三:《方便面涨价怎能如此“方便”》三、突出旗帜意识,舆论导向四、就事论理,可视性与哲理性相结合五、寓情于理,情理交融六、点评到位,针对性强七、通俗性解说词和画面及其他表现元素的关系一、解说词与画面的关系1、解说词离不开画面,要受画面长短和画面节奏的制约2、解说词不能简单重复画面3、解说词在表达抽象的概念、理性的思想、道德、观念时,要从画面上具体的事物、看得见的事实出发,由具体逐步写到抽象,由画面上的内容逐步写到画面外的内容4、解说词要为观众对画面的思考和关注留下时间和空间,有效地吸引观众观看画面。5、运用解说词介绍背景资料或讲述过去与未来时,应寻找一个与画面相宜的契合点,使解说内容和画面内容形成有机的联系二、解说词和其他声音元素的配合在电视片的声音语言中,除了解说词,还有人物同期声、音响、音乐等,一起完成电视片“听觉信息”的传达任务解说词的作用1解说词补充画面的背景材料,传达间接信息2抒情。解说词表达人物的情感,揭示人物的内心3挖掘画面内涵,深化主题4连接画面,对画面信息进行整合5增加情趣,寄寓作者对画面的一种轻松和旷达的理解及感悟解说词的语言特点1解说词包含一定量的潜台词,让观众不得不留意画面2多用指示性代词:这、那、这些、那种(1、吸引观众看屏幕2、避免或减少对画面的重复)3数字的形象化处理(一般情况下,只告诉观众一个概数;给数字寻找一个可比量或参照物)4简称要慎用(一般来讲,表义准确、结构科学、被公认、进入全民语言系统的简称是可以用的。如“政协”、“扫黄”、“打假”。否则,观众难以理解。如大兴安岭林区已超额完成今年到材任务。“到材”是指木材运储,是林业的缩略语)5避免使用同音不同义的词6精确、精瘦、精致、精神7精确、精瘦、精致、精神8各段落之间相对独立如何利用解说词放大细节1、注意细节的选择2、对细节的放大要注意和整个片子的融合3、对熟悉现象的陌生化处理,给观众意料之外的感觉4、使画面中的内容所包含的隐态信息转化为显态信息写实类解说词的特点1主要交代背景和间接性、抽象性、概要性的信息。2语言自由、流畅,尽量做到生活化、亲切化。3选择切入点4语言客观、公正5注重刻画细节写意类解说词的特点1想象和联想丰富2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3创造意境,画面精美,较多运用音乐4注重创作主体自身的观照语音修辞训练口齿清晰--响度适中--运用共鸣--声气传情--语调恰当--把握重音--巧设停顿--把握节奏课堂练习:请将以下两句台本语改成适合与现场互动、播出的台词。1、台本语: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基本工具,但是对于那些因患喉癌做了手术的人来说,他们最大的痛苦就是有口难言。2、台本语:年逾花甲的王姨为了别人而终日操劳,她要求的回报仅仅是一句话,然而在咱们中国老百姓中间,能让大伙都说,这个人不错,恐怕是对她人生价值的最高赞誉了1、敬一丹改为:”观众朋友,在我这样说着,你这样听着的时候,我们的交流就开始了,在我们看来很平常的这种交流方式,对于那些因为患喉癌做了手术的人来说,却不可能,他们最大的痛苦是有口难言。“2、沈力(中国第一位电视播音员及电视主持人):王姨最大的心愿,就是当别人提到她的时候,能说一句“这个人不错”,她就知足了。这是一句多么朴素的语言!听了让人感动,让人心酸,这,就是中国老百姓的质朴本色和高贵的品格。节目主持环节语一、开场语训练(五大语言功能:沟通,道情,预设,布疑,引趣)语用功能及基本类型(开门见山式,迂回入题式,引发思考式,情绪渲染式)二、衔接语训练语用功能(1、承上启下2、设置悬念3、铺路搭桥)三、问询语训练四、点评语训练语用策略1、点有选择,评有针对。2、把握分寸,点到为止。3、有感而发,随机切入。4、借助语势,顺题立论。5、形式多样,力求贴近五、交流语训练六、评述语训练评述语的语用策略1以评述热点话题为主,从受众眼前身边的事情入手2讲清“话由”,运用白描手法将所评述事实交代清楚3坚持因小见大、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评述思路4用独特的观点和独特的语言风格体现个性5用语谨慎,逻辑合理,把握分寸6用谈话语体说话,以诚相见,注重交流7运用“中止判断”策略,言不尽之意在言外七、终结语训练语用策略1、概括。对节目内容作出简要归纳,用提纲挈领的话表述。2、确定。对已经取得共识的结论性认识,可以语气肯定地表达。3、强调。可以不作面面俱到的总结,而是抓关键,通过深化议论和“点睛”之语,给予强调。4、升华。通过议论的拓展,设疑引思,给人启迪,提升思想感情。出镜记者要注意的问题1千万不要背诵整段的内容,这是最危险的。如果把所有的词都背下来,那么你的脸上永远呈现的是下一句话的表情,因为你永远在想“下一句话该说什么”。2千万不要把话铺得太满。一定要留白,要让现场本身说话,让同期声进来。比如某个段落,记者从一处走到另一处,移动时这三秒钟可以不说话,因为你是镜头跟随,观众不会觉得中断了3千万不要做没有必要的出镜。如有的记者出镜“几月几号第四届农展会在天河体育中心举行,这次参加的一共175个单位。”其实句话用一台摄像机在高角度拍摄一个展览大厅的大画面就可以了,这就不需要出镜了4千万不要把摄像变成死的。80%现场报道的记者的身后摄像是死的。5千万不要随便在报道中下结论;不能简单地罗列数据,更不能随便下结论,尽量戒绝“居民生活基本不受影响”、“汛情平稳”这样的话,应以可信的数据和细节来让观众自己得出结论。6千万不要不懂装懂,遇到极其专业的问题,可以说我不知道7注意非语言行为的运用。在一条电视新闻中,出镜记者的衣着、风度、气质、表情、语调、动作等都是电视画面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出镜采访时要注意这些非语言行为的运用。运用字幕的注意事项1、字体应符合节目内容和艺术风格的要求2、字幕的表现形式应符合节目类型3、字幕的色彩应与背景颜色相互映衬4、字幕的位置取决于其在画面中的地位和作用5、字幕停留的时间应符合观众视觉的心理要求6、字幕应与解说、画面恰当搭配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