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章的教学目的: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通过本章学习,要使学生逐步认识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自身实践出发,努力营造和谐社会的氛围,自觉遵纪守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知识和才能。本章教学要求: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内容及其重要性、迫切性,弄清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遵循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民主政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以及坚持党的领导向全社会共同建设的重要原则。第一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1.古今内外社会和谐思想和谐思想自古有之。我国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孔子的“大同思想”和“小康社会”。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大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仪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此外,孔子:“和为贵”;荀子:“和则一,一则多力”;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王夫之:阴阳二气,各有形象,相对相立,相辅相成,以致和谐。都是社会和谐理念的展示。这些思想反映了社会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但是在存在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旧制度下,这些设想是根本无法实现的。西方,柏拉图的理想国;洛克的社会契约;三大空想主义等,都是社会和谐思想的理念。但是,他们过多执著于表述理想社会的和谐与美好,对现实的解决办法疏于表达。看到了和谐,而没有看到矛盾。看不到社会存在的严重的阶级矛盾和阶级对立,不可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马克思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自由人联合体”-----《资本论》。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未来社会将在打破旧的国家机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消除阶级之间、成效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极大地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是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就,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的关系。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我们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是从党的十六大开始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十六大之后,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有几个重大的关节点对于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至关重要的。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强调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2004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提出:“从当前来看,积极扩大就业,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是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这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在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四个重要着力点。2005年2月,在中共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同志发表重要讲话,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概念,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总要求。2005年2月21日,中央政治局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展了第20次集体学习。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加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涉及到的社会结构、社会利益关系和社会稳定等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加强对我国历史上和国外关于社会建设问题及其积极成果的理论研究和借鉴。这就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要注意研究和借鉴我国历史上和国外关于社会建设问题的积极成果。2005年10月中旬,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中,突出强调了加强统筹协调、提高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他指出,要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是第一次明确了提高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能力是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领导的一项重要内容。2005年10月下旬,胡锦涛同志在朝鲜访问时的一次讲话中强调指出: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导中国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正确道路,必须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这是第一次明确把和谐作为同富强、民主、文明并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2006年3月,胡锦涛同志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海代表团讨论时,强调指出,要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同时注重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使改革兼顾到各方面利益、照顾到各方面关切,真正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这是第一次明确提出注重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和兼顾各方面利益、照顾各方面关切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2006年5月中旬,胡锦涛同志在云南考察工作时强调,要树立共同理想,打牢共同思想基础,特别是要宣传和树立“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和谐文化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这是第一次明确提出和谐文化建设的理论概念。2006年5月下旬,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胡锦涛同志在会上强调指出,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这是第一次完整提出了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政策调整的基本方针。2006年6月,在庆祝建党85周年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总结表彰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努力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以促进社会和谐的成效体现党的先进性。在此后召开的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他又从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等5个方面,深刻阐述了统一战线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优势、作用和任务。这是第一次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认识和把握我国各方面重大社会关系联系起来。2006年8月,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胡锦涛同志强调,保证人民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这是第一次把让人民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摆到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位置。正是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全面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3.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在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的决定》中,中共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中央继“科学发展观”之后,又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二者之间究竟是何种关系?从二者的关系来说,既可以说是前提与保证的关系,也可以说是途径与目标的关系。因为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只有不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才能保证科学发展观的真正落实和目标的真正实现。所以二者是统一的。它们都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中,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之中。4.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历史背景、现实依据目前学术界的观点主要有:(一)“关键阶段论”。认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关键阶段。从国际经验看,这个阶段既是发展黄金期,又是矛盾凸显期。我国正处于这一阶段,所以必须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二)“社会转型论”。认为和谐社会是针对社会转型时期通常伴随的不稳定这一特定现状而言的。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但同时由此带来犯罪案件、经济纠纷、民事纠纷、信访数量的增长速度也很快。这一时期是社会问题多发期、社会结构最不稳定期,使社会运行不顺畅。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提出了和谐社会的问题。(三)“问题依据论”。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主要是我国改革发展和经济社会领域都遇到了许多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比如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等,这些问题不解决是要出事的。(四)“内外依据论”。认为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是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就国内而言,我国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与此同时,我国社会出现了“五个多样化”。这些都对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能力提出了挑战。就国际而言,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压力愈来愈大。来自国内国际这两方面的原因,是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五)“阶段性特征论”。认为要准确把握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一定要从我国所面临的阶段性特征入手。只有从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革发展处于新的起点和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等阶段性特征出发,才能更全面地把握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综上各种观点,可以看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第二,是我们把握复杂的兵的国际环境,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第三,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1.如何理解“社会”的含义?通常讲,社会(society)是以共同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有机体,是人们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的产物。在中文里,“社会”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旧唐书•玄宗本记》中,当时所用的“村间社会”属我国所见到的“社”“会”二字的最早联用,其涵义是人们为祭神而集合到一起,与今日之用法相去甚远。从世界上几种主要语言来看,“社会”一词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共同活动。在社会学里,“社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社会”指与“自然”相对的“社会”,即与宇宙、万物相对的人所创造出来的一切,如宗教、道德、法律、制度、政治、经济以及狭义社会等。狭义社会是关于复合的人聚集状态的概念,像家庭、企业、学校、村落、城市、农村等就是狭义社会的例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曾作过多方面的论述。马克思认为:“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和消费形式。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相应的社会制度、相应的家庭、等级和阶级组织,一句话,就会有相应的市民社会。有一定的市民社会,就会有不过是市民社会的正式表现的相应的政治国家。”1按马克思的观点,社会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是以人为中心的,但社会不是单个个人的堆积或简单相加,它是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双重关系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关系体现为生产力,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结成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结构,这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及其相互关联方式构成了社会的政治结构,而观念形态的总和构成了社会文化结构,政治结构与文化结构二者的统一又构成了社会的上层建筑。社会的经济结构、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