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概论》授课教案学科名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授课题目第十三章我国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授课教师苏盾教学对象本科学时4日期2007-3-10一、教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二、教学目的:1.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新时期国际局势的新变化和新特点;2.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3.掌握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和基本原则;4.明确我国关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三、教学重点:我国外交战略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方针四、教学难点:国际局势的新变化和我国关于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关系五、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方法: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六、阅读资料:1.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问题》,《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2.邓小平:《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3.邓小平:《中国的对外政策》,《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4.江泽民:《共同创造一个和平繁荣的新世纪》,《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5胡锦涛:《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人民日报》2005年9月16日。七、授课内容、学时、程序:第一节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2学时)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一)邓小平对当今时代特征的科学判断每个历史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都有需要解决的根本任务。这个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时代主题。对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的科学判断,是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列宁说过:只有“首先考虑到各个‘时代’的不同的基本特征(而不是个别国家的个别历史事件),我们才能够正确地制定自己的策略;只有了解了某一时代的基本特征,才能在这一基础上去考虑这个国家或那个国家更具体的特点。”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而要创造和维护这一国际环境,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我们所处时代的基本特征。时代主题是不断变化的。20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世界处于激烈的动荡之中。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世界霸权,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战争促进了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的觉醒,社会主义革命风起云涌,民族解放和民主革命运动如火如荼。战争与革命相互交织,构成了这个时代的主题。二战后出现的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使世界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各国的生产、流通、投资等日益联结为一个整体,各国经济发展只有在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条件下才能真正实现。与此同时,世界多极化的趋势逐渐显现,国际形势总体上出现了相对和平的发展趋势。尽管世界并不太平,局部地区的战争仍有发生,但制止战争的因素也在逐步增长,在较长时期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大战是有可能的。总之,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成为时代的潮流。邓小平根据世界经济与政治发生的重大变化,敏锐地把握到时代的主题已开始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及时提出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包含了以下几方面的基本思想:第一,世界大战是可以被免的,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第三,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指和平与发展代替战争与革命成为当代世界面临的两个重大课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当今世界,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相互交织、密不可分。发展离不开和平,和平也离不开发展。一方面,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另一方面,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长久和平的重要基础。邓小平对时代特征的科学判断以及包含在其中的重要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和制定正确的外交战略提供了基本依据,也为党正确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和制定中国的外交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二)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国际形势的新判断从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问题以后,世界经历了许多深刻变化,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但是,时代的主题没有变。这是因为:第一,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明显增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整个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1997年,发生在泰国的金融风波,如一股来势凶猛的旋风,迅速扫遍整个东南亚国家,并波及全世界。由此可见,世界各国的利益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日益加深。第二,世界形势总体趋缓。冷战结束后,虽然世界上地区性冲突和局部战争不断,但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是可以避免的。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坐下来进行谈判协商,以解决纠纷。美国虽然霸气十足,但能力有限,无法主宰世界。政治多极化虽然步履艰难,但仍然为各国所追求。绝大多数国家包括美国的一些盟国,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越来越不满。社会主义中国日益强盛,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这些说明,世界范围内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第三,重视发展战略已成为各国的主要政策取向。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舞台上能不能站稳脚跟,能否对人类发展有所贡献,关键取决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论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意识到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经济优先已成为世界潮流,这是时代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必然。当前对每个国家来说,悠悠万事,唯经济发展为大。发展不但关乎各国国计民生,国家长治久安,也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安全。”第四,和平与发展是解决世界许多问题的根本途径。在全球性问题中,除了和平与发展问题之外,还有许多其他问题。比如,战后世界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开发盲目无序,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归根到底都要取决于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的解决。第五,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战争曾给人类带来了太多的不幸和灾难。据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把整个欧洲及西亚、非洲和远东抛进了硝烟和死亡的阴影,15亿人卷入战争漩涡,3000多万人伤亡,无数的财产受损。第二次世界大战,61个国家和地区参战,17亿人卷入战争,9000多万军人和平民在战争中伤亡,经济损失高达4万亿美元。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财富和资源而发动的世界战争,给许多国家经济社会造成极其巨大的破坏。正因为如此,各国人民都不愿看到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再推行新的霸权和强权,都不愿看到南北之间发展的差距、贫富的悬殊再扩大下去。各国人民都渴望世界持久和平,渴望过上稳定安宁的生活,渴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渴望实现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渴望促进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共创人类美好的未来。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国际形势的现状、发展趋势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国际局势发生的深刻变化的分析,坚持“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的科学判断,并在此基础上作出了若干新的重要论述:第一,和平与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第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第三,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一)世界多极化趋势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动的历史时期。两极格局已经终结,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新的格局由于诸多不稳定的因素而尚未完全形成,但世界政治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进程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1.世界力量的分化组合,世界格局多极化初见端倪所谓世界格局,是指在总体国际关系中各主要战略力量相互矛盾而又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相互关系的基本框架和态势。一定的世界格局是一定的国际关系的内在结构和外在表现形式,反映一定时期世界战略力量对比关系。邓小平站在时代前列,对世界格局作出了“未来的世界是多极的世界”的正确判断。江泽民同志也再三强调当今世界仍然处在一个深刻而又复杂的变化中,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有新的发展。目前国际战略格局的总框架是“一超多强”。从综合国力上看,美国独占鳌头,其他国家及其联盟实力也在增强。在国际政治领域中,以美、俄、日、欧、中五大力量及一些地区性大国或国家集团为基本框架的多极化格局已初见端倪。第一,美国想称霸世界,但随着它对世界控制力的下降,其建立单极世界的梦想难以成真。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它不仅具有世界最强的综合国力,而且具有对世界的一定干预力和影响力。随着其他国家及其联盟经济的发展,各国主体意识的增强,美国独占鳌头的局势相对削弱,它对世界局势的控制、影响能力也有所下降,在世界经济政治领域中的霸权地位开始衰落。美国对世界控制力的下降,使其独霸世界的野心难以实现,这促使世界多极化成为可能。第二,俄罗斯尽管国力下降,但其仍将成为世界多极化中的一极。随着原苏联的解体,由于其经济、政治的因素导致俄罗斯从原来可与美国抗衡的两霸地位中迅速下降,其国力与原苏联相比有明显下降,但其仍具有一定政治、经济实力,仍是一个可以与美国抗衡的军事大国。它不甘心充当二等大国,而是积极谋求成为多极中的一极,其经济正呈上升趋势,政治外交上以重振大国地位为目标,其发展潜力不可低估。两极格局的瓦解为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创造了条件。第三,日本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也将成为世界多极化中的一极。日本总体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科技实力也相当雄厚,将成为多极中的一极。当今世界,经济科技占居主导的竞争现实,促使各国将主要精力放在争夺经济科技优势上。日本凭借其在经济方面迅速发展,在世界经济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决定了其走向政治大国的态势。第四,欧洲联盟的诞生,其综合实力迅猛增强,也将成为世界多极化中的一极。西方国家内部因共同敌人的消失而使政治军事联盟趋于松散,把合作的目标转向经济领域。由于各自国家的利益驱动,各国的主体意识日益增强,本着维护和发展其国家利益以抗御霸权者的威胁的目的,这促使欧洲一些国家走在一起。欧盟产生后,有力地推动了欧洲经济和政治一体化进程。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多中心地区集团化的趋势,必将推动政治领域中多极化的发展,欧盟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也将会越来越大。第五,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综合国力有了很大发展,也将在世界多极化中占有一席之地。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蒸蒸日上,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国际威望更加提高,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在成为多极格局的重要一极。正如邓小平所说的:“所谓多极,中国算一极。中国不要贬低自己,怎么样也算一极。”(《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3页)另外,在经济领域,北美、西欧、东亚三大区域构成鼎立之势,欧洲货币联盟的形成也对美元地位构成严重挑战,全球性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正迅速发展等诸多因素,为世界格局多极化提供了条件。2.大国间关系的调整为多极化格局奠定了基础世纪之交的战略转换,使其他各国不断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力争在下世纪初在国际战略新格局中处于有利地位。各大国之间的关系正经历着重大而又深刻的调整。当前和今后时期内,以美、俄、欧、日、中为核心的大国关系调整将呈现出新的特征。也就是说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有了新的动向。第一,缩小差距,趋于均衡。在世纪之交,各主要政治力量之间尽管不是势均力敌,其中美国仍占有明显优势,但总体发展是趋于均衡,即除美国之外的其他政治力量的实力将呈日益上升态势,逐步缩小同美国的实力差距,以达到实力对比的相对均衡。第二,立足地缘,网状交织。当前大国关系更多地以网状的多层多角关系出现,且侧重在地缘政治上展开。在亚太地区,中、美、日三角关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三角关系;在欧洲地区,美、欧、俄三角关系决定欧洲的和平与稳定;中、美、俄、日、欧等三角关系具有全球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