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勾股定理单元要点分析教材内容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探索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关系,并运用所得结论解决问题,而且能根据三角形三边的长,判断这个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本单元知识结构图:本单元教材分析:在我国古代,人们将直角三角形中短的直角边叫做勾,长的直角边叫做股,斜边叫做弦.勾股定理为我们提供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间的数量关系,其逆定理为我们提供了判断三角形是否属于直角三角形的依据,也是判定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垂直的一个重要方法.教材通过2500年前,毕达哥拉斯的发现来引入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以及通过“赵爽弦图”来引进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平方”,这个定理教材利用拼图的方法论证勾股定理存在的合理性.教材介绍了古埃及人做直角的方法:把一根长绳打上等距离的13个结,然后以3个结、4个结、5个结的长度为边长,用木桩钉成一个三角形,其中一个角便是直角.体现了如果围成的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3,4,5,有下面的关系“32+42=52”,那么围成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从而推出“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时,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这个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应用勾股定理时,应强调直角的前提并分清斜边和直角边.注意a、b、c可以取满足于等式的适当数(整数、分数、小数等).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具体的情境,理解和掌握勾股定理和逆定理以及应用.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理解勾股定理的意义以及内涵,掌握其应用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我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的研究方面所取得辉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体会勾股定理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本单元教学重点是理解和掌握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以及应用.教学难点本单元教学难点是理解勾股定理的推导.教学关键本单元教学关键是通过古今中外的科学家的探究思想,引入勾股定理和逆定理.单元课时划分19.1勾股定理3课时19.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3课时复习与交流1课时教学活动设计第一课时勾股定理(一)一、教学内容与背景材料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探索、验证勾股定理.二、教材分析:勾股定理是平面几何中一个重要定理,它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中三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直角三角形的重要工具。它在数学的发展中起过重要的作用,在现实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作用。由于勾股定理能把形与数密切联系起来,是数与形结合的典范,而学生通过对勾股定理的学习,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直角三角形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为后续学习解直角三角形打下基础。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经历探索发现并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力;★过程与方法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发现—猜想—验证—应用”的学习过程,并体会“特殊—一般—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2.通过一系列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中的乐趣.★情感与态度目标:1.通过对勾股定理历史的了解,感受数学文化,激发学习热情.2.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教学重点:探索发现并验证勾股定理.★教学难点:通过拼图验证勾股定理;四、教法和学法分析(一)学情分析我校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归纳、猜想和推理的能力.他们在小学已学习了一些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包括割补、拼接),但运用面积法和割补思想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另外,学生普遍学习积极性较高,探究意识较强,课堂活动参与较主动,但合作交流的能力还有待加强.(二)教法分析教学方法:引导—探究—讨论发现法。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归纳发现勾股定理,本节课从探究等腰直角三角形入手,再自然过渡到探究一般直角三角形,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形、计算面积、分析数据,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上的正方形的面积关系,进而得到勾股定理.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来验证勾股定理.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归纳发现勾股定理,本节课从探究等腰直角三角形入手,再自然过渡到探究一般直角三角形,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形、计算面积、分析数据,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上的正方形的面积关系,进而得到勾股定理.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来验证勾股定理.(三)学法分析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根据前述学情分析,结合本课教学内容,这节课采用学生自主探索和与同伴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1、导标人类一直想弄清楚其他星球上是否存在着“人”,并试图与他们取得联系。那么怎样才能与“外星人”沟通呢?数学家曾建议用“勾股定理”的图来作为与“外星人”联系的信号。它为什么有如此大的魅力呢?它蕴涵着怎样迷人的奥妙呢?这节课我就带领大家一起探索勾股定理。2、展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经历探索发现并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发现—猜想—验证—应用”的学习过程,并体会“特殊—一般—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对勾股定理历史的了解,感受数学文化,激发学习热情.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3、达标活动1、观察特例→发现新知相传在2500年前,古希腊著名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去朋友家做客,发现朋友家用地砖铺成的地面反映了直角三角形的某种特性,现在请同学们也来观察一下,你有什么发现呢?(结合预习从这两方面回答)1、正方形A、B、C的面积有什么关系?2、直角三角形三边有什么关系?地面图18.1-1探究1: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求出三个正方形的面积,思考怎样求正方形C的面积?(2)观察表中数据你能找正方形A、B、C面积之间的关系吗?(3)图中正方形A、B、C所围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有什么特殊关系?活动2、深入探究→交流归纳(1)等腰直角三角形是特殊的直角三角形,一般的直角三角形是否也具有“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呢?ABC图1如图每个小方格的面积均为1,以格点为顶点,有一个直角边分别是2、3的直角三角形.仿照上一活动,我们以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边长向外作正方形.(2)想一想,怎样利用小方格计算正方形A、B、C面积?(3)正方形A、B、C面积之间的关系是什么?(4)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用命题形式怎样表述?活动3拼图验证→加深理解猜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多媒体动画演示验证)1、让学生利用学具进行拼图(1)准备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c)(2)你能用这四个直角三角形方形?(3)你拼的正方形中是否含有以斜边c为边的正拼成一个正方形吗?拼一拼试试看.(4)你能否就你拼出的图说明a2+b2=c2吗?2、多媒体课件展示拼图过程及证明过程,理解数学的严密性。活动4:欣赏弦图拼法,了解勾股历史多媒体展示:1、赵爽弦图的分割、拼接过程。2、数学史话,勾股定理的发现,古代我国数学的伟大成就…活动5:应用新知,解决问题。活动6:回顾小结→整体感知过程小结,知识小结.活动7:布置作业→巩固加深1.必做题:课本第77页,习题18.1第1,7题.2.选做题:课本第79页“阅读与思考”了解勾股定理的多种证法.(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完成)3.预习:勾股定理的应用。第二课时勾股定理(二)教学内容与背景材料本节课继续探究勾股定理的应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勾股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勾股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过程,感受勾股定理的应用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维意识,发展数学理念,体会勾股定理的应用价值.重难点、关键重点:掌握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难点:理解勾股定理的应用方法.关键:把握Rt△中的三边关系,充分应用两直角边的平方等于斜边的平方,要注意直角边和斜边的区分.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投影片,收集并制作补充问题的投影片.学生准备:复习勾股定理.学法解析1.认知起点:在前面已经学习了一些几何知识,以及勾股定理的基础上,对勾股定理的应用加以理解.2.知识线索:实际问题勾股定理3.学习方式:采用讲练结合的学习方式,注重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勾股定理内容,符号语言表示?二、简单应用(1)求出下列直角三角形中未知的边.610ACB8A15CB30°2回答:①在解决上述问题时,每个直角三角形需知道几个条件?②直角三角形哪条边最长?三、联系实际,应用所学问题探究1:(2)一个门框尺寸如下图所示.①若有一块长3米,宽0.8米的薄木板,问怎样从门框通过?②若薄木板长3米,宽1.5米呢?③若薄木板长3米,宽2.2米呢?为什么?思路点拨:从观察实验可知,木板横着进,竖着进,都无法从门框内通过,因此,尝试斜着通过,而对角线AC或BD是斜着能通过的最大长度.只要测出AC或BD,与木板的宽比较,就能知道木板是否能通过.【活动方略】教师活动:拿出教具:如图18.1-4的木框,几块木板,演示引导学生思考.学生活动:观察、讨论,得到必须应用勾股定理求出木框的斜边AC2=AB2+BC2=12+22=5,AC=5≈2.236,然后以此为尺寸,来判断薄木板能否通过木框,结论是可以!问题探究2:如图18.1-5,一个3cm长的梯子,AB,斜靠在一竖直的墙AO上,这时AO的距离为2.5m,如果梯子的顶端A沿墙下滑0.5m,那么梯子底端B也外移0.5m吗?思路点拨:从BD=OD-OB可以看出,必需先求OB,OD,因此,可以通过勾股定理在Rt△AOB,Rt△COD中求出OB和OD,最后将BD求出.【活动方略】教师活动:制作投影仪,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应用勾股定理,提问个别学生.学生活动:观察、交流,从中寻找出Rt△AOB,Rt△COD,以此为基础应用勾股定理求得OB和OD.【课堂演练】演练题:在Rt△ABC中,已知两直角边a与b的和为pcm,斜边长为qcm,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思路点拨:因为Rt△的面积等于12ab,所以只要求出ab即可,由条件知a+b=p,c=q,联想勾股定理a2+b2=c2,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由a+b=p,a2+b2=q2求出ab.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组织学生演练,以练促思;引导学生进行等式变形.学生活动:先独立思考,完成演练题1,再争取上台演示.解:∵a+b=p,c=q,∴a2+2ab+b2=(a+b)2=p2,a2+b2=q2(勾股定理)∴2ab=p2-q2∴SRt△ABC=12ab=14(p2-q2)cm2【设计意图】以两个探究为素材,帮助学生应用勾股定理,再通过设置的演练题来灵活学生的思维.四、随堂练习,巩固深化1.课本P76“练习”1,2.2.【探研时空】(1)若已知△ABC的两边分别为3和4,你能求出第三边吗?为什么?(2)如图,已知:在△ABC,∠A=90°,D、E分别在AB、AC上,你能探究出CD2+BE2=BC2+DE2吗?(提示:BE2+CD2=AD2+AC2+AB2+AE2=(AD2+AE2)+(AC2+AB2)=(DE2+BC2)五、课堂总结,发展潜能1.勾股定理:Rt△ABC中,∠C=90°,a2+b2=c2.2.勾股定理适用于任何形状的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任意两边的长都可以求出第三边的长.六、布置作业,专题突破1.课本P77习题18.11,2,3,4,5.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第三课时勾股定理(三)教学内容与背景材料本节课继续探究勾股定理及其应用知识与技能:掌握勾股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勾股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过程,感受勾股定理的应用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维意识,发展数学理念,体会勾股定理的应用价值.重难点、关键重点:掌握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难点:理解勾股定理的应用方法.关键:把握Rt△中的三边关系,充分应用两直角边的平方等于斜边的平方,要注意直角边和斜边的区分.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投影片,收集并制作补充问题的投影片.学生准备:复习勾股定理.学法解析1.认知起点:在前面已经学习了一些几何知识,以及勾股定理的基础上,对勾股定理的应用加以理解.2.知识线索:实际问题勾股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