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画家钱浚资料钱浚1951年出生于常熟,后毕业于复旦大学文博学院,现任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江苏省博物馆学会常务理事、苏州市博物馆协会秘书长、常熟博物馆馆长、常熟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小随父亲习画山水,尤得益于元人笔墨。1980年拜师谢稚柳先生,研习绘画理论和书画鉴定。山水画作品曾刊登于香港《收藏天地》、上海《朵云》、《书与画》等杂志,并多次参加国际、国内有关展览。钱浚山水画浅议2010年04月02日陈翔钱浚1951年出生,复旦大学文博学院毕业。早年随父亲习画山水,尤得益于元人笔墨。1980年拜师于谢稚柳先生门下,研习绘画理论和书画鉴定。山水画作品曾刊登于香港《收藏天地》、上海《朵云》、《书与画》等相关杂志,并多次参加国际、国内有关展览。现任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江苏省博物馆学会常务理事、苏州市博物馆协会秘书长、常熟市博物馆协会会长、常熟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等。钱浚出生于书香世家,他自小随父亲学画。受家庭熏陶,对于传统绘画用功甚勤,后有幸得以师从谢稚柳学习书画理论和鉴定,这使得他眼高手高,相得而益彰。钱浚的山水画是源于正宗正脉的传统,由四王而上溯元四家,既有艺术上的承传,更有地域上的脉袭。虞山,给与钱浚的,不仅是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更是醇厚浑朴的文化传统,这种得天独厚的地利和人和,便使得他对于传统绘画的真正内涵有了比较深刻且又切身的认识,因而能在当今纷繁复杂的艺术思想中保持着一份清醒和理智。优雅清新的意境以及温润细腻的笔墨是钱浚山水画的主要特点,这些源于传统的特点经由钱浚消化融合,便透露出其个性的端倪。如果说画中山峦峰崖的勾勒皴擦在钱浚笔下已经删繁就简的话,那么,亭榭村舍、青草溪涧,以及流云飞鸟的刻画,则显示出画家在大处着眼的同时流溢出细腻的情怀。这种细腻情怀的表达可以提示出画家在创作时的寓意所在。他在行笔运墨间抒发诗思,阐述情愫,他在建构自己心目中的一个完美国度,在那里,山清树碧,云淡风清,一派祥和之地。淡雅而不乏松灵的线条是钱浚山水画构图的基本框架,它非常善于把握线条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并且巧妙地将线条与烘染和苔点相结合,形成苍茫浑朴的视觉效果。可以看得出来,钱浚在笔墨上致力于将黄公望的洒脱与王蒙的浑莽融为一体;而在用笔上,有意识地掺入了倪云林的方折意味,使得他笔下的山峰秀峭劲拔,树木卓越有致,令人赏心悦目。值得一提的是,钱浚的山水画中虽然不乏奇峰峭壁,但总体上依然扎实平正,给人以古雅之感,具儒者相。我认为这一点正是他的山水画最值得称道的地方。画如其人,钱浚山水画的这种特质来源于他的笔墨,更来源于他的个性。2钱浚印象文/蓝弧对钱浚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因为他的山水画,当然也因为他的父亲钱持云先生,因为他的先生谢稚柳他的师母陈佩秋。然而,登门相访,一阵寒喧之后,他却道,山水画只是我人生的一部分,他十分谦虚地说,“我之于画,票友而已。”如果你以为“票友”无非是进场听听,回家哼哼的角儿,那就大错特错了。以某项艺术如京剧评弹国画书法印篆为职业者,可称为“家”,而不以为职业,权作业余爱好者,谓之“票友”——这“业余”的水可就深了,只是爱好,偶尔拨弄一下者,是票友,潜心惴摩刻苦研修者,是票友,废寝忘食惘顾他业者,是票友,邑中前贤曹公大铁先生于金石古玩琴棋书画者,亦一票友也。钱先生或算不得很谦虚的人,但他确是个自在的人,看上去,年或60但精神气儿最多50出头,长袖T恤外套一件薄马甲,敞着,表情怡然而又平淡,随和不乏矜持,纵是陌生人,你对他没有距离感,但也不至于以为立马就可以跟他称兄道弟的。依我之见,钱先生的画,不同于我曾关注过的庄剑刚的豪爽大气,姚新峰的精勤执着,但画面上,似到处都写着两个汉字,“率性”,比如那幅仍挂在他工作室的《山居图》,或勾或勒、或皴或擦自然随意,山绿树碧,风轻云淡,祥和自在,淡雅浑和在松灵的线条中,苍茫依托在缥缈的烟云上,整一幅画面,既似意念中的仙山野鹤,又若推门得见的虞山荒坡。问他,这样的意境,你是如何酝酿构思筹划的,答,“没有啊,兴之所至,笔之所至,我自己也不很确定,是笔领着我的心意走,还是心牵着我的笔尖行,我所有的画,只遵从运笔时的感觉”。当真,山水画可不是“涂鸦”涂出来的,没有那样的底蕴,没有那样的教养,涂出来的,污渍而已。钱浚生于1951年,那是个奇怪的年代,他没能在学校教育中得到太多为人处事的养分,初中毕业即赶上文革,但其家学源远流长,乃翁钱持云先生是著名书画大家且相交者皆学人士子,故从小耳闻目濡,累积下相当的国学根基,父亲倒从未刻意让他习摩金石书画,唯古诗文背诵良多,如“郑伯克段于鄢”、“桃花源记”、“滕王阁序”等,读初中时,语文课每每教到古文,便是他大出风头的时候。1968年,以今日看来还是未成年人的钱浚,“上山下乡”,到藉渠公社人民大队插队。彼时,谁家学愈多,谁愈加容易受累,不过,毕竟学养与技能是谋生的法宝,钱浚在乡下没吃太多苦头,下乡不久即去城里“亦工亦农”,工作是画工艺画,且两三年后即受聘于九江工艺美术厂、武汉工农兵工艺美术厂等,为他们设计打样,以图参加广交会为外商订购。那个时代,艺术是没有地位的,外汇是国家需要的,牛鬼蛇神是要打倒的,他们的学养技艺是要拿来换钱的。今天看来那种画这真算不上是艺术,只是外行人外国人看上去很漂亮而已。钱浚在厂里负责打样,厂里再组织稍通笔墨者作描红般的“创作”,着墨上色后,一幅国画作品也就算大功告成。笔者记得年幼时,奶奶也曾从国画社拿过这样的“活”,灰黄色的绢纸上,红的绿的,蓝的白的,活灵灵枝头上数只百灵鸟在欢唱,那画还满好看。不知我奶奶画的那只鸟是否就是钱浚打的样。打样或算不上真艺术,但钱浚的艺术生涯确是从“打样”开始的。这不,没有打样,他就不会认识武汉的李震宇,没有李震宇,他就不会拜上恩师谢稚柳。3人生看似有许多转折点,冥冥中似一切都是必然。1979年钱浚母亲从教育岗位退休,钱浚依当时“顶替”政策得于回城,进入文教系统工作,因其绘画专长以及古代文化方面的修养,他最终被分配到常熟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当时,常熟文管会正处青黄不接之时,主要工作人员年龄都已偏大,且又多年未有青年安排进来,故钱浚他们这一帮新生力量还是很有工作干劲,前辈乐意提携,晚辈勤于发力,一时常熟文管工作倒也做得风生水起。期间,钱浚在学业事业两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30岁,对于今天的莘莘学子而言,稍微老了点,但对历经文革大劫的那一辈人来说,正当年华。1981年,钱浚被领导选派去山西运城参加国家文物局主办的古建筑培训班,班级不大,五十多名学员,来头不小,云集全国各路青壮,他们大都雄心勃勃抱负远大,至于老师,不用说了,都是代表着古建筑领域南北两派最高成就的专家学者,时至今日,钱浚仍与之保持着经常性联系的本期同学,如倪明,后任南京博物院辊院长,黄滋,后任浙江省古建筑研究所所长,刘淼,曾任苏州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汕头大学东南亚经济研究所所长——这些同学日后的成就,足于说明这类培训班,在百废待兴的改革开放初,对日后的社会建设将会起到多么重的作用。1984年,钱浚复又参加了国家文物局于四川成都开办的古代书画鉴定培训班。1987年,钱浚以初中未毕业的的学力,通过成人高考,考取了复旦大学历史文物与博物馆专业,脱产学习两年——入学考试在钱浚,远非轻而易举,数月时间他没日没夜地埋头于久已荒疏了的各类教科书,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和地理,特别是数学,钱浚几乎是从零开始,钱浚至今感念好友吴兆昌隔夜帮他恶补数学“集合”的大恩,这令他多得12分,另有表兄蔡玉琪帮他补习历史,也让他多得七八分。他的成人高考总分超过入学线20分——如果没有好友的帮助,或许就倒在了大学的门槛上。1990年,常熟市成立常熟博物馆筹建处,钱浚因其专业特长和在文管会岗位上的工作实绩,而被委以负责人之重任,及至1993年博物馆正式成立,钱浚就任馆长。钱浚从不曾对自己的山水画沾沾自喜,但对自己从事的文管工作,却颇多小得意,任上绩效,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常熟地面文物普查,方塔副阶(俗称塔衣)修复工程,聚沙塔测绘和加固工程,彩衣堂落架大修和大梁加固,言子专祠大殿维修工程等,这是去复旦读书以前在文管会期间的主要工作。1990年主政博物馆工作后,更是全力以赴,从筹备到正式开馆费尽心力,同时,为宏扬常熟名城文化,发挥馆藏文物应有的艺术教育宣传作用,他还依次组织编撰出版《艺苑掇英—常熟博物馆藏画专辑》、《常熟博物馆藏法书集》、《常熟博物馆藏印集》、《常熟博物馆藏瓷》、《常熟博物馆藏玉》、《常熟博物馆藏画》,其他还有《林皋印谱》、《赵古泥印谱》《翁同龢遗墨》等。博物馆作为向公众推介高雅艺术的重要基地,钱浚对自己在新世纪之交先后组织的“当今常熟画坛邀请展”、“当今常熟书坛邀请展”和“常熟画坛百年百人展”颇感欣慰,特别是他退居二线前,一力从南京博物院引进“傅抱石画展”和从湖南博物院引进“齐白石画展”,至今仍很有成就感——这可是常熟地面上一年中同时举办过的最高规格的画展!我不懂收藏古玩博物建筑之类的事,太专业啦,所以,有意无意,我把话题往他拜师学艺方向转,也许他怕说太多大师谢稚柳的事难免卖弄之嫌,故也无意有意地规避,可一俟我吹起常熟城里的老宅老房子,并特别说到金童子巷庞家老宅时,他上钩了,那是他第一次见到师母的地方。谢稚柳夫妇与常熟有一定缘源。金童子巷庞家的孙女嫁给了谢老长子,当时,庞家很多文革中被查抄的书画古玩等物品正由文管会保管着,于是谢老的妻子,同是著名国画家的陈佩秋女士,由儿媳陪同前来常熟商议退赔事宜。文管会资深老员工黄步青先生出于提携后进的意思,处理这项公事时常常叫上钱浚,钱浚说,我认识师母在认识老师之前。早在上世纪70年代,因曾往湖北武汉帮忙打样,在那儿结识了一位忘年交,交通部长江航4运管理委员会主任李震宇。李主任北方人,老干部,是位超级票友,热心于一切书画方面的事务,有全国各地书画界人士到访武汉,一切接待工作都由他负责,而且规格都很高。1974年,钱浚与姐夫周天声即由李震宇安排随东方红七号轮自武汉与重庆往返采风,领略三峡风光。钱浚一直很尊敬他,常有书信往来,所以,在他正式被安排到文管会工作后,就第一时间写信告诉了李主任,不意李主任很快回信,“年轻人,现在可以专心于书画艺术了,我帮你找位老师,谢稚柳,要不?”能不要么?李老写了推荐信给钱浚,同时与谢老约好了时间地点,让他先过目一下这位新学生。1980年新年后不久,钱浚前往苏州南园宾馆,首次拜见先生。钱浚父亲听说儿子欲拜谢稚柳门下后,与老友上海华山医院名医缪廷杰(缪是中巷74号缪宅主人的长房传人)偶尔说起此事,缪击掌称快,“这事我来,我与谢知交。”钱浚父亲同时也与曹大铁说过,铁公竟也是毛遂自荐,“好事,好事我来张罗。”1980秋,铁公携钱浚专程赴沪,行正式拜师礼,程式倒不是很复杂,先递呈钱浚父亲亲笔书写的拜师贴,无非或蒙不弃,得承薪传,谨尊师训,没齿不忘之类,然后是“跪拜”老师师母,当然,也不是真跪,鞠躬而已。老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不过,钱浚却将投贴视作重拜父母。其实,不仅老师师母,钱浚没齿不忘,还有拜师帖后面三个保荐人名字,钱浚同样没齿不忘。他们是:李震宇缪廷杰曹大铁在我看来,中国画是一个很独特的门类,它不似油画,讲究科学,比如“画匠”达芬奇,他制订规则如比例投影等,后人照办,国画似乎是可意会不可言传,唯潜移默化耳闻目濡方得薪传,它之特别讲究门派讲究私相授受的原因或正在于此,因此,某种意义上看,“拜师”的程式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一册《谢稚柳画集》,一册《魂铸精诚》,静卧案头。国学传承的密码也许就在这里头。胸中丘壑显笔端——读市美协主席钱浚山水画有景有情的山水画,是作者把大自然的美景融入自己的感情并通过艺术的手法表达出来的艺术。当我打开《钱浚山水画展》作品集时,那一幅幅意象宏大,苍茫浑厚,生机勃发,于雄奇之中又蕴涵细腻的情感的山水画吸引着我的目光,使我在他的作品中读到的是——率真的灵性、山水的意趣,他把笔墨与生命熔铸在一起,把生命对自然的渴望转化为笔底风光,折射出一种纯粹的艺术追求和本质性的生命图景,撷自然灵性,写胸中丘壑,其洋溢的艺术探索精神和充盈其间的创新元素,都给人清晖之感,为常熟画坛吹进了一缕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