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如皋市健全党员中心户联系服务党员群众长效机制的实践做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如皋市健全党员中心户联系服务党员群众长效机制的实践做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这既是对基层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也是对下一阶段工作的明确要求。江苏如皋探索建立“党员中心户”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在“划网格”的基础上“筑支点”,将党组织建到群众的家门口,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一、背景与起因近年来,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持续加快,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的推行等为鲜明标志的各项改革,极大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也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带来了新要求、新形势、新变化。1.创设党员中心户是适应党群关系新要求的迫切之举。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当前,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益频繁,离土离乡、经商务工的日益增多。一方面,少数党员主体意识弱化,先锋作用发挥不明显,存在“各种各的地,各管各的田”现象;另一方面,部分党员致富能力强,有服务群众、彰显先进,实现自我价值的意愿,但又缺乏联系服务群众的有效平台和载体。在这种形势下,基层党组织迫切需要创设一种分散型、多样型、综合型的服务载体,既充分发挥党员个人的先锋模范作用,又极大地密切和维护党群关系。2.创设党员中心户是适应经济转型新形势的创新之举。随着农村经济的提速发展,林、牧、渔、工、商等产业逐步从传统农业中分离出来,出现了基地、大户、联合体、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个体私营企业等经济实体。而传统的“镇级党组织—村级党组织—党支部—党小组”四级管理架构,侧重于行政管理,不能满足服务相对复杂经济管理的需要。在这种形势下,创新构建一种灵活、小型、多元的服务单元,既是外部形势所需,也是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自身发展的需要。3.创设党员中心户是适应社会管理新变化的务实之举。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管、收、批”的管理型政府加快向“扶、帮、带”的服务型政府转变,村级党组织服务人群越来越广、服务事务越来越多。目前我市所有的村(社区)均达到党总支建制标准,12个村(社区)达到党委建制标准,但村干部的数量并没有随之扩增,“事多人少”成为众多村级党组织面临的实际问题。同时,由于区划调整后客观上增加了镇级的管理半径,较边远区域的群众进镇办事的路程更远、难度加大。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有效整合无职党员、党员创业能手、入党积极分子等现有力量,建立灵活机动的服务队伍,成为基层党组织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二、措施和做法我市以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契机,建立健全党员中心户联系服务党员群众长效机制,努力实现服务力量最大化、服务体系网格化、服务功能多元化、服务机制常态化。一是以党员为主体,实现服务力量最大化。最大化地整合基层综治维稳、民事调解、文化建设等领域的党员,将分散的、自发的力量集中起来,打造“一综多专”的服务骨干队伍。一是强化能力素质。围绕“政治素质好、身体状况好、邻里沟通好、服务指导好”总体要求,择优从复员退伍军人党员、离退休(退职)党员、致富能人党员中培育党员中心户,同时有计划地在年青党员中确定“党员中心户”的后备人选,加以重点培养和锻炼,着力打造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中坚力量。二是强化分类培育。按照“因人制宜、展现特长、发挥优势”的原则,着力培育“五型”党员中心户(即从善经营的能手党员中培育“带民致富型”,善协调的党员中培育“村务协管型”,有威信的老党员、老干部中培育“民事调解型”,讲奉献的富裕党员中培育“爱心帮扶型”,素质高的“两新”组织党员中培育“村企联动型”),使党员中心户联系服务的类型更多样、成效更显著。三是强化培训帮带。创新“1+3”培训帮带模式(每名党员中心户每年参加1次市、镇级集中培训;建立镇级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村党组织、村党组织班子成员联系党小组长、党小组长联系党员中心户的“三联系”制度),不断提升党员中心户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二是以“户”为中心,实现服务体系网格化。按照“以点带面、连线成面、点面结合”的思路,以“党员中心户”为中心,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网格化服务体系。一是打造靠前服务的“支点”。按照“居住相邻、从业相近、易于集中、便于活动”的原则,根据各村(社区)党员总数和村民户数合理设置,一般1-2个村民小组划分一个网格,设立1个党员中心户,形成“网格+党员中心户”工作模式,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实现服务前移、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目前,全市已培育6074名党员中心户,形成对8518个村民小组党员群众的全覆盖。二是打造辐射引领的“核心”。要求每名党员中心户联系3-5名骨干党员,党员中心户与骨干党员共同联系10-20名党员群众,建立以党员中心户为核心、骨干党员为延伸的辐射型组织架构,真正做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目前全市各村(社区)都能实现“两个1”的目标,即1公里内有联系的党员中心户、10分钟内找到联系的骨干党员。三是打造资源整合的“重心”。将党员中心户的培育与四套班子领导挂钩联系基层“十个一”、市级机关部门“双联双助”、机关党员干部“三解三促”等挂钩帮扶工作结合起来,让党员中心户当好参谋和助手、让机关党员干部成为后盾和助力,使党员中心户成为承接资源、整合资源、放大资源的“重心”,充分激发内力、借助外力、增强合力。三是以载体为支撑,实现服务功能多元化。按照“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要求,创新贴近基层、彰显实效的载体平台,实现服务功能的多元化。一是提供“标准化”服务。明确了党员中心户“五大站”的基本职责(政策宣传站、民意收集站、矛盾调解站、致富加油站、民生服务站),要求镇(区、街道)建立“一户一档”,记录党员中心户的履职情况,加强跟踪管理,确保“规定动作”不打折扣。二是提供“一站式”服务。按照“五有”标准(有“党员中心户”户牌、有“亮身份、亮承诺、亮成绩”公告栏、有基本便民服务工具、有便民服务卡、有服务档案记录),帮助党员中心户完善软、硬件设施,切实将服务重点从“工作场所”转向“居住场所”、将服务内容由“行政服务”转向“生活服务”、将服务时间由“8小时内服务”转向“8小时外服务”,实现了服务时间全天候、服务内容全方位、服务对象全覆盖。三是提供“特色化”服务。在灵活用好“一卡一本一表一单”(便民服务卡、民情日记本、群众意见表、外出党员联系单)的基础上,引导党员中心户结合各村的实际开展“八个一”活动,即“上好一堂微型党课、联系一批流动党员、招引一个在外能人、推广一门实用技术、提供一批致富信息、走访一批困难群众、协调一件矛盾纠纷、代办一批群众事务”,努力做好“自选动作”和“加分项目”。四是以制度为保障,实现服务机制长效化。把立规矩、定制度作为健全党员中心户联系服务党员群众机制的保障,着力将这项工作抓牢、抓实、抓出成效。一是建立科学选拔制度。创新选拔“三荐一公示一审核”工作流程(通过党员自荐、群众联荐、村(社区)党组织举荐等方式进行广泛推荐;“两委”班子和党员、村民代表集中进行测评公示;镇(区、街道)党(工)委进行联合审查),才能确定最终人选,确保党员中心户素质突出、群中公认、组织放心。二是建立考核评议制度。市级层面出台《“党员中心户”考核评价方法》明确考核项目,各镇(区、街道)按照贴近实际、科学可行、简便易行的原则制定量化考核细则,每年采取党员群众评议、村级党组织考评、镇党委评定的方式进行综合考评,对考评合格的党员中心户由镇、村视情给予适当的活动经费补助,对考评不合格的党员中心户予以摘牌调整。三是建立激励保障制度。注重精神鼓励、政治激励和物质保障相结合,每年评选一批市、镇级优秀党员中心户予以公开表彰,优秀的党员中心户实行三优先(优先推荐为各级“两代表一委员”、优先选拔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优先纳入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市委组织部设立专项资金,对评审确认的市级优秀党员中心户,给予一定的活动经费补助。三、成效与反响1.实现了党的工作对基层党员的有效覆盖。通过建立健全党员中心户联系服务党员群众长效机制,以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方式筑牢党的工作在基层的“支点”,激发了基层党员的责任感、光荣感和自豪感。我市江苏美树城党支部构建“社区党总支-公司党支部-片区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服务网络,7名党员中心户经营业主带动周边632名群众致富,增加农民年均纯收入约4000元,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党企共建”之路;下原镇文庄社区党员中心户郭杰作为社区电工,及时上门为党员群众提供服务,还与其父亲共同建立“法治驿站”,父子协同开展矛盾调解工作。2.实现了党的组织对基层群众的有效服务。通过建立健全党员中心户联系服务党员群众长效机制,引导基层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业绩”,不断提升服务党员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党组织就在家门口”,“党员就在我身边”,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感召力,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近年来,全市党员中心户发放服务卡8.7万张,代办群众事务2万多件,帮村招引能人近4000名,提供致富信息2万多条。3.实现了党的建设对基层工作的有力加强。通过建立健全党员中心户联系服务党员群众长效机制,充分整合基层综治维稳、民事调解、文化建设等各领域的骨干力量,着力解决新形势下村域范围扩大,服务事务繁杂,管理力量薄弱等难题,实现了基层党建工作重心下移,目前,全市已有6074户党员中心户挂牌服务,实现了党员中心户联系服务党员、群众全覆盖,完善了“镇(区、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委(总支)—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位一体”组织架构,进一步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4.实现了党的形象在基层社会的有力提升。通过建立健全党员中心户联系服务党员群众长效机制,变党员群众“上门求助”为党员干部“主动下访”,引导党员干部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感情、在联系服务群众中增强本领,真心察民情、暖民心、解民忧,提升和维护党在群众中的形象,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近年来,基层群众对党员干部的满意度提高了近12个百分点,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四、经验和启示1.“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做好群众工作的致胜法宝。群众是最高明的老师,他们的知识和经验最丰富、最实际、最管用。只有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紧紧依靠群众,发挥出群众自身的能量。如皋健全“党员中心户”长效机制,关键就是要围绕群众、抓住群众、依靠群众,既严格要求从群众中“选”人,又放手让群众去“看”、去“评”,充分发挥了群众的推动者、参与者、监督者作用,有效激发了群众自身的能量与热情,取得了良好成效。2.良好的工作载体是激发工作活力、推动工作落实的有力抓手。创新载体是增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活力的保证,“贴近群众、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是创设良好载体的关键。如皋健全“党员中心户”长效机制,就是牢牢抓住村级党组织这个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结合部,把“户”这个小载体深化、强化、品牌化,将“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工作细化、亮化、具体化,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实现了“小载体”发挥“大作用”。3.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是做好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的重要准则。要做好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既要考虑服务主体的多元性,又要考虑服务对象的多样性。如皋突出分类指导,着重培育带民致富、村务协管、民事调解、爱心帮扶、村企联动等五种类型的党员中心户,既能推动当前农村各项中心工作的开展,又兼顾了群众的实际需要,更发挥党员中心户的个人优势特长,实现了联系服务群众的自主性、便捷性、多样性。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