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生活事件与心理弹性的关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留守儿童生活事件与心理弹性的关系: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摘要]目的探索留守儿童生活事件与心理弹性的关系,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在两者间所起的中介作用,以期为该群体的心理健康维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CD-RISC)、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一般效能感量表(GSES)对鲁西南某中学500名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实施问卷调查。结果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存在正相关,与生活事件存在负相关;路径分析发现一般自我效能感在生活事件特别是人际关系维度与心理弹性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结论留守儿童生活事件和心理弹性密切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在两者间起着中介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大量农村人口流动入城市务工,使得很多农村孩子在未成年之前便长期与父母分隔城乡两地,学术界将此群体统称为“留守儿童”,是指存在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父母中至少有一方外出打工的未满18周岁的孩子[1-4]。目前国内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研究成果颇丰,但多从一个角度出发,即留守会对其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而新近有研究开始从积极角度关注“留守”环境下某些因素可能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尝试探索留守儿童在“留守”环境下的生活事件与其心理弹性的关系,并且进一步了解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两者的关系。以期为心理健康工作者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维护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角度。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根据结构方程模型对样本量的需求至少200以上,因而初步决定发放问卷500份,样本群体锁定在18周岁以上的青少年,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高中生的学业压力,因而选取初中生这一心理特征较为稳定的群体,对鲁西南地区某中学初一、初二、初三学生随机选取500名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形式是团体施测的方式,经筛选得到有效问卷359份(有效率71.8%),其中留守儿童226份,非留守儿童129份,男生168人,女生190人,年龄范围11-18岁,平均年龄13.48±1.343岁。1.2工具1.2.1Connor-Davidson弹性量表(CD-RISC)[5]由Connor和Davidson编制,测量心理弹性程度。心理弹性是指有利于促进个体适应逆境的积极心理品质。共25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从1(很不符合)到5(很符合)。包括三因素即坚韧、自强、乐观,信效度良好。1.2.2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6]由Schwarzer及其合作者编制,测量被试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该量表为单维量表,共10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信效度良好。1.2.3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7]由刘贤臣编制,共27个项目,涉及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及其他6方面常见负性生活事件,得分越高表明遭遇到的负性生活事件越多,应激量越大。信效度良好。1.2.4自编留守儿童一般状况问卷包括性别、年级、年龄、父母外出打工情况、留守年限等资料采集项目。1.3统计分析本以SPSS17.0和LISREL8.7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2.1一般自我效能感、生活事件与心理弹性及其各个维度之间的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际关系维度存在负相关,与生活事件其他因子无相关性,与心理弹性及各因子显著正相关;心理弹性与生活事件量表的受惩罚因子、健康适应因子无相关性,与其他因子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负相关(P0.05)(表1)。2.2一般自我效能感在生活事件与心理弹性间的中介效应检验由上述相关分析可知,在生活事件量表各个维度中仅人际关系维度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相关性,因而仅以人际关系维度为自变量,以一般自我效能感为中介变量,以心理弹性为因变量建立路径分析模型,见图1。图上所标数据为标准化的路径系数,因为df=0,χ2=0所以此模型为饱和模型,系数有唯一解,无需进行模型拟合度的检验。3讨论从相关分析结果看,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弹性及其各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一般自我效能感越高,个体心理弹性程度越高,反之亦然。心理弹性其本质上是一种应对压力的能力,一般自我效能感是从自信的角度来看待个体处理生活中各种压力的能力,是个体对自我“能做什么”的一种认知,因而个体若越是认同这种能力那么他的心理弹性程度就会越高,反之若个体应对压力的能力很强,那么越会对这种能力产生认同,一般自我效能感也会提高,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作用,本研究结果与胡会丽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8]。相关分析结果还显示,生活事件与心理弹性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生活事件是一种常见心理社会应激源,当客观事件足以使绝大多数经历者改变其熟悉的生活方式时,这种事件即可以被看做是生活事件。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隔,相比于其他儿童,当其遇到生活事件时,他们难以得到父母及时的关爱、指导和帮助,导致他们在遇到生活事件时多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方佳燕,2011)[9],势必阻碍适应逆境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从而影响其心理弹性。一般自我效能感仅与生活事件中的人际关系因子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个体一般自我效能感越强,其在人际交往中越有自信,便会更少的处于人际冲突当中,而这种成功的人际交往反过来也会使个体产生一种成就感,从而提高其一般自我效能感。路径分析结果显示,人际关系因子不仅直接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还通过影响一般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心理弹性(p0.05)。留守儿童因为长期与父母分离,与父母之间缺乏互动,导致他们的依恋关系相比于一般儿童较脆弱,从而致使其人际敏感性相对较强,这与王东宇(2005)[10]的研究结果一致,基于此,学校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可考虑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咨询促进留守儿童发展人际适应能力及应对人际冲突的技巧,尽可能创建亲子互动平台促进亲子情感链接,开展适合青少年参与的社会活动等,通过一些寓教于乐的活动和游戏帮助他们寻找到自我价值感,帮助他们找到自身所具有的积极资源,以提高他们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心理弹性。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