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样发展演变的?答: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展变化的主要脉络是:(1)战后各大国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苏联和英美划分势力范围,雅尔塔体制确立;(2)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大集团和两大阵营对峙,美、苏两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两极格局形成;(3)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4)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期,世界政治格局开始从两极向多极化发展,美苏激烈争霸;(5)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苏联东欧剧变,两极格局终结;90年代以来,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2、当今世界政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1)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2)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大国关系进行深刻调整(4)以联合国为主的全球性、区域性组织的作用不断加强(5)经济因素增强,经济与政治互动,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增大。3、当今世界政治面临哪些主要问题?答:(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2)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单边主义还很严重(3)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4)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5)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6)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加。4.如何理解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Ⅰ、根源:经济格局的多极化经济决定政治,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即经济发展的区域集团化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根源和主要表现。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现(1)欧洲一体化:①促进了西欧各国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区域经济集团,冲击了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②增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促进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③向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努力做到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2)日本的崛起:①随着经济实力的膨胀,日本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与美国既有联盟又有摩擦;②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两极格局受冲击,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①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印度总理尼赫鲁、埃及总统纳赛尔提出不结盟主张,不结盟运动兴起;②1961年,第一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举行,标志着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③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④标志着发展中国家构成了一支新的国际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政治面貌;③有力地冲击着两极格局,使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4)中国的振兴:①1949.10.1新中国成立,大大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对比;②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中国国际威望空前提高;③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④到196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虽有挫折,但成绩较大;⑤1978年后,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迅速增长。⑥影响: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5.如何认识当前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答:(1)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2)区域集团化趋势迅速加强;(3)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运行;(4)新科技革命产生深远影响。6.怎样看待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的关系?答: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中的两种不同的趋势,两者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促进,并行不悖的。虽然区域经济组织多多少少具有排他性,但所有的区域组织都不是封闭的,而是实行合作、开放、互利的区域主义,都努力把地区经济和全球经济衔接起来。可以说,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而区域集团化的高潮反过来又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深化。7.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答: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发展中国家有机会吸收更多的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经济调整与改革,从而提高制造业和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一些具有潜力的发展中国家由此获得“后发优势”,能够在经济实力上赶上甚至超过某些发达国家。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压力和经济风险,总体上,发展中国家在与发达国家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发展中国家必须学会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8、西方民主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一)西方民主制度体现了共同的原则,它们主要包括:第一,保障公民的个人权利,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并兼听少数人意见的原则;第二,主权在民(人民主权)原则,即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第三,代议制原则,即人民通过经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代议机关来行使最高权力;第四,分权制衡(三权分立)原则,即行使国家权力过程中的合理分工与权力的相互制衡,强调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第五,法制原则,即国家的政治生活、国家机器的运转以及对各种社会问题的处理,均以法律为指导。(二)为贯彻这些原则,西方民主政治一般都实行以下几种基本制度:(1)议会制度。议会制度是民主的象征和资产阶级民主制的核心。议会一般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和监督权。议会的结构有两院制和一院制之分。(2)选举制度。选举制度是民主制度的基石。其基本内容是公民享有平等的选举权,议员和政府官员经合乎法律程序的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3)政党制度。政党制度是西方民主政治的轴心,资产阶级政治体制运转的推动器。西方民主制下的政党制度是多元化的,即多党并存,但竞选结果可能形成一党制、两党制或多党制的执政体制。(4)行政制度。行政制度是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行政机构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宪法和法律,依法治理国家,公务员制度已成为政府实行统治的重要支柱。(5)司法制度。司法制度为民主制度提供合法依据和法律保障。司法机关以“独立公断人”的身份,通过审理和裁决各种诉讼来实施法律,并在司法实践中贯彻司法民主原则、辩护原则、陪审原则等。9、战后美国全球战略是怎样演变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答:(1)战后美国谋求领导和控制世界的全球战略经历了多次调整和变化。战后至60年代末,美国在全球的扩张战略;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80年代以来,美国全球战略的新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的单边主义横行。统而观之,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思想与决策不断进行着调整,但其称霸世界的战略目标从未改变,谋求主导性优势的战略一以贯之。(2)霸权战略并非为美国所独有,但战后美国的霸权战略与历史上列强争夺或征服世界的模式相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美国特色。其一,联盟战略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处于关键地位。其二,美国竭力赋予其霸权以某种道义的或国际法意义上的合法性,同时注意将霸权目标与国家的实力统一起来。其三,文化战略是美国霸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0、西欧、日本外交主动性加强表现在哪些方面?对世界格局又怎样的影响?答:西欧方面:其一,谋求在欧洲事务中发挥积极的、主导性的作用,以欧盟为中心,实现“大欧洲”的融合。其二,致力于构筑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新型关系。其三,改善和加强对华关系。其四,谋求与美国建立新型的、平等的伙伴关系。其五,对俄罗斯奉行“既合作又防范”的政策。日本方面:冷战结束以后,日本开始全力推进“积极进取”外交。日本所采取的重大措施和实施的进展如下:一是强化了日美安全合作体制;二是采取多项立法措施;三是重视发展日中关系的同时,防范中国的倾向也在加强;四是日俄关系打破僵局;五是借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的时机提升影响。)11、如何看待冷战后西西关系的变化?答:一般来讲,在战前,世界现代史中存在着四大基本矛盾: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战前的这4对基本矛盾在战后已失去了概括能力,随着战后世界历史的发展,4对基本矛盾转化为5对矛盾。它们是:从阶级属性方面来说,仍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从意识形态方面来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从对外政策方面来说,是和平共处与霸权主义的矛盾;霸权主义者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这5对矛盾集中体现在美国与苏联的矛盾上,所以,在战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战后世界史的主要矛盾是美苏矛盾。然而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现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海湾战争等一系列划时代的重大事件,雅尔塔体系崩溃,冷战宣告结束。90年代以后,战后以美苏矛盾为主线的时代结束了。基本矛盾又发生了变化:西西矛盾,即西方国家之间的矛盾;南北矛盾,即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第三世界)的矛盾;两制矛盾,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12、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一)政局动荡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政局生活极不稳定,政权频繁更迭,政府如走马灯式更换。(二)行政不力行政不力是指发展中国家政府体制不健全,行政结构松散,行政效能低下,致使中央政府政策、法令无法有效得到贯彻,从而影响国家的现代化发展。(三)政治独裁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传统因素或社会力量的弱小,政治权利往往高度集中于一人或少数人手上(主要为某一政党或军队)(四)两极分化政治生活中的两极分化,是指政治生活中人们参与政治的两极分化。发展中国家在政治发展过程中,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经济、政治的发展使一部分的社会阶层、集团掌握更多的政治权力和政治资源,成为政治生活中的权力阶层或特权阶层;另一方面,一部分社会的中低阶层越来越远离政治权力中心,除了基本的公民权利外,基本上不涉足政治生活。(五)政治腐败一些发展中国家在致力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普遍伴随着严重的政治腐败现象。由于发展中国家缺乏法治传统,对政治权力很少具有有效的制约,政府官员凭借其所处的职位和手中所掌握的权力、资源,将权力用于私人目的,严重损害了国家、社会的利益。如何解决发展中国家这些矛盾和问题,使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主要任务。而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选择合理、有效且符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发展方13、发展中国家对外关系有哪些特点?答:发展中国家作为整体,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是独立自主、和平、中立、不结盟。其基本内容包括包括:(1)反殖、反帝、反霸,维护民族独立,巩固政治独立斗争的成果,发展民族经济。(2)支持第三世界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反对各种形式的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承认一切种族平等,承认大小国家一律平等。(3)积极参加和支持不结盟运动,不参加任何大国军事集团。(4)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依此处理国际关系。(5)遵守联合国宪章,主张和平解决一切国际争端,不得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6)加强第三世界各国的团结,实行南南合作,并扩大对话与合作的渠道,采取对各国都有利的方式来解决全球的经济、社会、人口和环境问题。(7)依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国际新秩序,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而努力。14、苏联东欧巨变的背景、原因和历史教训是什么?主要原因有:(1)经济建设长期搞不上去,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缓慢。(2)执政党政治上集权过度,官员腐败,失去民心。(3)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直接葬送了社会主义的全部成果。(4)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战略是助推力。苏东剧变的教训主要有:(1)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接受群众的监督。(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改革,改革又必须始终坚持和捍卫社会主义方向。(4)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对国际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阴谋和渗透颠覆活动保持高度警惕,坚持不懈地与之开展有效的斗争。(5)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和本国实际紧密结合。15、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动经历了哪些阶段?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局?答:一、(1)第一个阶段: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主要是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模式的改革。改革措施不力,未抓住主要症结。(2)第二阶段:60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中期,经济增长减慢甚至下降,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