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初期白话诗的“直言”形式和“以文为诗”的创作方法(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6略论初期白话诗的“直言”形式和“以文为诗”的创作方法(二)贵阳学院吴凌二、“以文为诗”——“反传统”和“借历史以正名”的统一所谓“以文为诗”的思潮,就是初期白话诗人主张以采用“散文化”的方式和叙事、议论、感情直抒等“直写”方法来进行诗歌创作的思潮。初期白话诗中,胡适是“以文为诗”方面最为典型的代表。可以列举他的“白话诗八首”中的诗歌为例:其一是《赠朱经农》,诗前有一段类似于“序”的说明文字:“经农自美京来访余于纽约,畅谈极欢。三日留之,忽忽遂尽。别后终日不乐,作此寄之。”诗歌正文如下:六年你我不相见,见时在赫贞江边;握手一笑不须说:你我于今更少年。回头你我年老时,粉条黑板作讲师;更有暮气大可笑,喜作丧气颓唐诗。那时我更不长进,往往喝酒不顾命;有时尽日醉不醒,明朝醒来害酒病。一日大醉几乎死,醒来忽然怪自己:父母生我该有用,似此真不成事体。从此不敢大糊涂,六年海外颇读书。幸能勉强不喝酒,未可全断淡巴菰。年来意气更奇横,不消使酒称狂生。头发偶有一茎白,年纪反觉十岁轻。旧事三天说不全,且喜皇帝不姓袁,更喜你我都少年,“辟克匿克”[6]来江边,赫贞江水平可怜,树下石上好作筵,黄油面包颇新鲜,家乡茶叶不费钱,吃饱喝足活神仙,唱个“蝴蝶儿上天”![7]全诗叙事味儿非常浓。整首诗可以看作由一系列的叙事片段组成,最后一节更是以议论、叙事夹杂情感的直抒构成。其“以文为诗”的特点是突出的。其二是《他》和《孔丘》:2/6他思祖国也你心里爱他,莫说不爱他。要看你爱他,且等人害他。倘有人害他,你如何对他?倘有人爱他,更如何对他?[8]孔丘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欤?”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两段最可以写孔丘的为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亦“不知老之将至。”认得这个真孔丘,一部《论语》都可废。[9]《他》整首诗为四行,前两行为陈述句,后两行为疑问句,但都是议论;这里,对爱国之情的表现并没有采用热情的吟咏,只是运用了表面上平淡的散文句式。而《孔丘》则完全是引用和议论。由于西方诗歌重议论、重说理、重情感的直抒的特点和中国传统诗歌的重视托物言志、借景抒情,重曲写、不重直写的传统是大不相同的,所以《尝试集》中的诗歌所采用的散文化和叙事、议论、情感直抒、引用的“直言”方法,似乎完全是一种外来因素。所以,我们常常感到初期白话诗受外来文学思潮的影响是明显的,因为初期白话诗的“以文为诗”,表面上看是初期白话诗人力反传统的一个结果。而且首创新诗的胡适,当时就是一个“全盘西化”论者。那么,是不是初期白话诗因为“反传统”,就和传统毫无关系了呢?当我们对现代诗歌史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的时候,历史的事实常常在我们把目光集中在外来诗学对现代诗歌的表层影响时提醒我们,新诗的每一次重大的发展和创新都离不开对传统诗3/6学文化“原型”的“重温”。这是一种无法丢弃的跨越千古的内在文化引力。在中国文学史上,“以文为诗”的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大诗人杜甫那里,他的诗歌对议论的运用,可看作是“以文为诗”的先声。此后是提倡“古文运动”的韩愈,其诗文深受杜诗影响。到了宋代,苏轼、黄庭坚等人针对诗界因为因袭唐诗而使诗歌形式凝固僵化、缺少新意的弊病,而发“以文为诗”的诗歌创作主张。这一主张到了清代更发展为以“师古”为乐的“宋诗运动”。其实,清人以“仿古”为乐的“宋诗运动”,对于已经走向末路传统文言诗词的变革,并没有多少意义。而且,清人的“宋诗运动”已经远离了宋人“以文为诗”的原意。那么,宋代“以文为诗”的出发点到底是什么呢?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评黄子思诗云:“发纤秾于古简,及至味于淡泊”,并引唐末司空图诗论“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咸梅,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10],指出诗歌不可没有形式但又不能太重形式;作诗应以朴素、简约的文字表现精微的思想与深厚的情感,并在不经意的平淡形式中传达出浓烈的诗趣。这是宋代“以文为诗”的最好注脚。由苏轼引用司空图的这段诗论的“古简”之说,我们当然能看出唐人的“仿古”倾向,也可以看出以苏轼为代表的宋代的“以文为诗”,实际上在无形中承袭了唐代“古文运动”传统的。可宋诗的“以文为诗”虽然承袭了唐人的“仿古”倾向,它的目的本身却并不是仿古。宋人“仿古”,是为了超越唐诗,是为了建立一种不拘泥于唐诗的新的表达方式。“仿古”的宋诗有不少是朝向魏晋时代的,可以说正是“魏晋风度”为“以文为诗”的宋诗增加了一份形式创造上的灵动与张扬。初期白话诗,正是在自宋以来的“以文为诗”线索中,找到了传统和外来的“直言其理”、“直言其事”与“直言其情”的“新形式”的内在联系。胡适在谈到中国初期白话诗创作现状时就说:“这个时代之中,大多数的诗人属于‘宋诗运动’”,并说“认定了中国诗史上的趋势,由唐诗变宋诗无甚玄妙,只是作诗更近于作文!更近于说话。”[11]他的这席话,实际上是以一个历史见证者的身份,证明了初期白话诗“以文为诗”的事实。事实上,初期白话诗采用“以文为诗”的表现方式,是有中国诗歌自身发展的内在依据的。一方面,初期白话诗是以“五四”时代的现代思潮为精神底蕴的,它急需以一种全新的、自由的形式来表达“五四”新诗人业已解放的丰富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刘半农对初期新诗人的这种精神需求说得最为明瞭。他曾在《诗与小说精神上之革新》里说:“做诗的本意,只须将思想中最真的一点,用自然音响节奏写将出来,便算了事,便算极好。”“现在已成假诗世界。4/6其专讲声调格律,拘执着几平几仄方可成句,或引古证今,以为必如何如何始能对得工巧的,这种人我实在没工夫和他说话。”并引用袁枚《随园诗话》中“有性情,便有格律,格律不在性情外”的诗论,指出作诗关键在一个“真”字。[12]事实上,就是像胡适这样的“全盘西化”论者在“反传统”的时候,也是要到中国文学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去寻找历史依据的。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大量列举先秦、汉魏、唐宋元明的文学现象,用“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文学”的事实来证明抛弃文言文的合理性,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任何时候任何完全脱离传统的创新,都是不可能的。以胡适为代表的初期白话诗人用“历史的事实”为其反叛与超越的“必然”与“合理”正名,正好说明一些研究者用所谓“借历史以正名”,来类比中国现代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与西方“文艺复兴”的某种相似性,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既然“以文为诗”既能在“反传统”的意义上为现代新诗创造一种更加灵动、更加自由的表现形式服务,同时又能在自宋以来的诗歌现象中找到“正名”的依据。它在初期白话诗阶段被大多数白话诗人所接受就不足为怪了。就是胡适之外的其他初期白话诗人,其“以文为诗”特点也是突出的。可举《新青年》第四卷第一号上发表的九首新诗中的作品为例。其一是沈尹默的《鸽子》,全诗摘录于下:空中飞着一群鸽子,笼里关着一群鸽子,街上走的人,小手巾里还兜着两个鸽子。飞着的是受人家指使,带着鞘儿嗡嗡央央,七转八转绕空飞人家听了欢喜。关着的是替人家做生意,青青白白的毛羽,温温和和的样子,人家看了欢喜;有人出钱便买去,买去喂点黄小米。只有手巾里兜的那两个,有点难算计。不知他今日是生还是死;恐怕不到晚饭时,已在人家菜碗里。[13]这首诗在其最初发表时就是这样分节排列的。从外部形式上看,每一小节都用韵,每节换韵;读来节奏感是强的。但是,我们同时也能发现其中突出的散文化倾向。首先是全诗的叙事口吻和“总分”式叙写结构(第一节总说作者观察到的三种鸽子,二至四节分写三种不同的鸽子);其次是这首诗从第二节开始贯穿全篇的议论。叙写加议论的表现方式决定了这首诗“以文为5/6诗”的突出倾向。与沈的这首诗同时发表于《新青年》的是刘半农的《相隔一层纸》,现也全文引录于下:屋子里拢着炉火,老爷分付开窗买水果,说“天气不冷火太热,别任他烤坏了我。”屋子外躺着一个叫花子,咬紧了牙齿,对着北风呼“要死!”可怜屋外与屋里,相隔只有一层纸![14]该诗与沈的作品很相似,前半部分用的是纯粹描写和叙述的语言,而且分行排列,通篇“uo”韵和“i”韵交替使用;最后两句议论似的感叹包含了作者强烈的主观情感。虽然这首诗也用了分行排列与押韵的方法,但是它仍然具有“以文为诗”的典型特点。因为它描写、叙述和议论的非诗化特征是明显的,读来通篇都是“屋里”、“屋外”对比似的散文式描述。应该说上述例子确实表现了初期白话诗对西方诗歌较多地运用散文式的描写、叙述和说理的方式的借鉴。但是新诗人们却偏偏要去寻找这种新的表现方式和我国诗歌史上出现过的“以文为诗”传统的内在联系。这就非常有力地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从初期白话诗到以后不断发展的新诗历史,每一次对外来诗歌形式的借鉴都不可能是随心所欲的,每一次创新都必须在中国诗歌传统那里找到“似曾相识”的契合点。联系着草创时期白话诗的浅陋。我们当然也应该说,面对滚滚而来的西方诗歌现象,新生的白话诗应该如何取舍?“以文为诗”是否就意味着不可避免的诗味缺失?等等,新诗人们尚来不及用心思量。在一些初期白话诗中,我们看到了中国诗学形式的传统同西方诗歌理想相互混杂的互不协调的状态。类似的情况甚至到了初期白话诗后期的郭沫若那里也依然存在;他创造性地把惠特曼、拜伦、雪莱、歌德的浪漫主义诗风和老庄为代表的先秦文化的灵动及屈骚的自由挥洒结合起来了。可他的一部分诗歌中西混杂的表达方式有时并不和谐,特别是那些欧化句式和不规范的音译词与文言词句的混合运用,造成了诗美创造和诗味体验方面的障碍。参考文献:[1][2][3][5]胡适.尝试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2000,7.73,74,79,158.6/6[4]竹竿巷是我住的巷名。竹竿尖是吾村后山名。——原注[6]西人携食物外出,即于野外聚食之,谓之“辟克匿克”(Picnic)。——原注[7]胡适.赠朱经农[J].新青年,第二卷第六号。[8][9]新青年,第二卷第六号。[10]中国历代文论选·宋金元文论选[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1.170。[11]胡适文存(二)[M].台北远东图书公司,1975.214。[12]刘半农.诗与小说精神上之革新.新青年.第三卷第五号。[13]沈尹默.鸽子[J].新青年,第四卷第一号。[14]刘半农.相隔一层纸[J].新青年,第四卷第一号。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