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讲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一、前苏联的政党制度•1.十月革命前的俄国的政党情况:多党并存代表无产阶级的布尔什维克;代表地主、资产阶级利益的十月党、立宪民主党;代表小资产阶级利益的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2.清一色的布尔什维克政府与多党合作共事•1917年11月7日——9日,全俄苏维埃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649名代表。•其中布尔什维克党390名,占代表总数的60%;各种小资产阶级政党的代表和起来40%。其中:•社会革命党的代表160名,占全部代表的•24.60%;•孟什维克80名代表,占全部代表的12.3%。•其他党的代表100多名。•大会选出的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相当于我国人大常委会),共101人,其中布什维克62人,左派社会革命党人29人,还有三个小党10人。•在建立政府——人民委员会时,列宁坚持给左派社会革命党留四个部长职位,但由于他们与布尔什维克有分歧,宣布不参加政府,于是便组成了以列宁为首的人民政府,政府成员是“清一色的布尔什维克”。•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之后,列宁仍然争取左派社会革命党人进入政府。经过一系列曲折复杂的斗争,左派社会革命党有7人参加了列宁领导的人民委员会。于是实现了多党合作共事。•这种局面维持到1918年底。3.一党制度正式形成•随着国内战争的进行,帝国主义武装干涉活动的加剧,这些小资产阶级政党便拒绝在政治上与布尔什维克党合作。•1921年,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人又公开煸动喀琅施塔得的水兵进行叛乱,推翻苏维埃政权。•“我们曾邀请大家来参加政府,曾建议同他们分享政权,可是,他们企图推翻我们,现在,根本谈不上分掌政权,而只能建立布尔什维党一党执政的政权。”------------列宁•苏维埃政府宣布: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以及其它一些小资产阶级政党的存在为非法,并要求它们自行解散。•到1924年,其它政党就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布尔什维克党成为唯一的执政党,也是国内唯一的政党组织。•标志着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一党制度正式形成。曾在苏联执掌政权的领导人:列宁(1917.11-1924.1)斯大林(20年代末—1953)赫鲁晓夫(1953-1964)勃列日涅夫(1964-1982)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1982.11-1985.3)戈尔巴乔夫(1985.3-1991.12)4.从一党制向多党制的演变•1985年3月10日,契尔年科病逝,戈尔巴乔夫担任了苏共中央总书记。•4月23日,苏共中央举行全会,戈尔巴乔夫提出了社会主义的革新方针和全面改革的任务。•1986年2月25日——3月6日,苏共召开27大,戈尔巴乔夫全面论述了他关于苏联社会进行改革的问题,提出以民主化公开化作为突破口。•1987年11月,戈尔巴乔夫应美国出版商之约,写了一部专著《改革与新思维》。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第一,社会主义制度出现曲折,不在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而在于执政党的错误。一切成绩都归于党,错误也应由党来承担。•第二、必须进行全面改革。•第三,重新确立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的概念.戈尔巴乔夫认为要重新解释列宁主义。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思想的精华,首先在于劳动人民的理想和利益,在于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人道主义价值而不是所谓的无产阶级专政。•第四,改革要把人提到首位。在这个社会中,一切为了人,为了人的幸福、健康、机体和精神的发展,人将成为社会的真正主人。•第五,社会民主化(政治民主、经济民主)是改革的灵魂。•第六,任何党都有垄断真理的权利。没有,也不可能垄断。•第七,任何国家都无权垄断某种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在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指导之下,苏联社会在政治生活领域,特别是在政党制度方面发生了重大的、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由主张一党制到赞成多党制,由赞成多党制到决定实行多党制。•1990年2月3日——5日的苏共中央全会上,在激烈的辩论之后却通过决议,同意修改宪法第六条,即“保证共产党在社会各方面的领导作用”的条款,同时提出,要放弃党的组织原则,即民主集中原则,决议还决定,赞成和准备在苏联实行多党制、总统制。•西方称为90年代的“二月革命”•1990年苏共的二月全会,苏共自己放弃了一党执政的地位,这也意味着社会政治制度性质的变化。苏联从一党制到多党制的变化。这是苏联政党制度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共产党成为多党中的一党,8.19事件后又被解散。多党中连共产党也不存在了。二、东欧国家政党制度的演变•东欧是个政治概念,它特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90年以前,由共产党掌握政权的国家。这些国家包括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民主德国,共八个国家。•现在,共产党掌握的国家政权已全部丧失。有些国家也不存在了如南、捷、东德。•东欧8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各有特点,共同特点有:•1、除阿南外,其它共产党在夺取前领导机构都是设在国外,国内群众基础差,其它政党人多势众。•2、解放时跟随苏坦克回国掌握政权,给人以外力扶植的印记。•3、按苏模式没有走出自己的道路。•4、受西方直接影响,前沿阵地。•1、匈牙利的政党制度•匈牙利一党制的产生和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匈牙利,是一个多党并存的帝国。•共产党1918年11月建立。•1919年3月,匈共与匈牙利社会民主党合并(一次合并),改名为匈牙利社会主义政党。•匈牙利革命失败之后,党组织遭到严惩破坏,1924年又密秘筹建共产党,1925年又宣告党的建立。秘密活动,受迫害,一部分人去苏,两个领导机关。•1943年5月,共产国际宣告解散,当时匈国内党的领导人以为解散共产党,就在1943年6月解散了匈牙利共产党,同时建立了一个新党——和平党。(三次建党)•1944年4月,和平党、社会民主党、小农党建立匈牙利反法西斯人民阵线。•1944年9月在和平党基础上宣布重建匈牙利共产党。•1945年8月,匈牙利举行战后第一次选举,结果是:小农党得票57%,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各得票17%,全国农民党得票为7%。•虽然小农党占居绝对优势但它不能单独执政,匈为战败国,被苏军管。在盟国监督委员会主席伏罗希洛夫的主持下,各党进行谈判,分配部长名额。最后决定以9——4——4——1的比例在小农党、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和全国农民党之间分配部长名额。•1948年6月,共产党与社会民主党合并,定名为“匈牙利劳动人民党”。•共产党党员人数猛增至100万。(匈牙利人口才900万人,成年人口才不到700万)•1956年10月匈牙利事件发生后,匈牙利劳动人民党瓦解。11月,卡达尔宣布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成立。(第五次建党)。•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也成为唯一的执政党•由多党联合发展为一党制。匈牙利党,多灾多难,经历了复杂曲折的历程。二次合并,五次建党。从一党制到多党制的演变•1988年5月以前,党的一些领导人就提出了政治多元化。•认为:必须承认意识形态的多元价值和利益的多元化。这是政治体制改革所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党和政府不仅在口头上,而且在法律上承认可以有不同的政治组织,包括政党,承认有各种意识形态;承认其活动是合法的。•1988年5月,在匈牙利党全国代表会议上,担任总书记长达32年之久的卡达尔被迫宣布辞职,格罗斯担任总书记。在这次会议上,通过了一个题为《关于党的任务和发展政治体制的意见》的文件。明确提出“建立在党的领导作用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多元化,是体现和实施人民政权的重要条件。”决议还指出,今后的任务,是在一党制范围内实行政治多元化。共产党是执政党,其它政治势力不准染指政权。•9月份,党中央召开全会,认为社会主义的多元化是衡量政治体制改革的标准。三、苏东政党制度剧变的性质和原因•1、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策略,是苏东欧变化的外部条件之一。•2、苏共指导思想的变化,是苏东剧变的重要因素。•3、东欧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在于本国党的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