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经补泻手法加药物治疗颤证56例临床疗效观察1马鑫文,2吕卫红,1张瑞春,1吕纬(1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推拿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0;2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区人大保健站,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摘要目的:评价疏经补泻手法对治疗中期颤证患者的有效性。方法:将56例颤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予以疏经补泻手法加药物治疗;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两组分别治疗一个疗程(10天)。一个疗程后通过疗效标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0例;显效6例;有效22例;无退步4例;无效0例;对照组基本痊愈0例;显效3例;有效14例;无退步6例;无效1例。颤证的主要症状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证明疏经补泻手法治疗颤证具有良好的近期临床疗效。关键词疏经补泻手法中期颤证有效性颤证是指由内伤积损或其他慢性病证致筋脉失控,以头身肢体不自主摇动、颤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属祖国医学的“颤振”、“振战栗”、“颤证”、“手颤”、“足颤”等范畴。[1]它相当于西医学的帕金森病。随着人口社会老龄化,颤证的发病率日趋增高。流行病学调查表明,50岁以上的发病,500/10万人口,60岁或60岁以上明显增加,为1000/10万人口。1982年国内发病率已达到101/10万人口。[2]笔者通过对56例颤症患者的手法治疗,总结发现手法对颤证患者的症状有着显著的临床疗效。目的:通过对56例颤症患者的手法治疗,说明疏经补泻手法对颤症患者的症状有着明显的改善作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6例患者来源于我院脑病科的住院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4例,所选取患者要求年龄在40-60岁之间,病程3年-10年的中期颤证患者。1.2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周仲瑛主编的《中医内科学》[3]颤证制定。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06年制定的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4]。中医分期标准参照《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5]。1.3入选标准患者符合诊断标准,且无并发推拿禁忌症,即可入选。2治疗方法2.1治疗组1)药物治疗:依据患者病情予以口服药物治疗,主要有抗胆碱类药物:苯海索,用法1-2mg,3次/d。复方左旋多巴:初始62.5-125mg,2-3次/d,根据病情增加药量至疗效满意或出现不良反应。2)手法治疗2.1)上下肢部操作:a.取穴:尺泽、曲池、手三里、合谷、阳陵泉、风市、膝眼、解溪b.手法:滚法、按法、揉法、搓法、捻法、摇法c.操作:患者仰卧位,滚法,从上臂内侧至前臂,以肘周围为重点,配合患肢外展及肘屈伸被动活动,按揉尺泽、曲池、手三里、合谷。滚法,腕、掌、指部,同时配合腕、指间关节的屈伸活动,手指关节可用捻法,约5分钟。滚法自髂前上棘沿大腿前向下至踝关节及足背部治疗,重点伏兔、膝眼、解溪配合髋、膝、踝的被动屈伸活动和下肢内旋。拿下肢委中、承山,大腿内侧中部及膝周围为重点。按揉风市、膝眼、解溪、阳陵泉。搓下肢,时间为3分钟。2.2)背部操作a.取穴:天宗、肝俞、胆俞、肾俞、膈俞、环跳、b.手法:滚法、按法、揉法、搓法、擦法c.操作A.患者俯卧位,施术者从上到下按脊柱两侧两道三遍,重点在天宗、肝俞、胆俞、肾俞、膈俞,再用滚法从背部两侧向下至臀、大腿后部,重点在腰椎两侧,环跳、委中、承山、跟腱,配合腰后伸和患侧髋后伸被动活动5分钟。B.患者侧卧,施术者自臀沿外大腿经膝至小腿外侧用滚法操作,髋、膝关节为重点,3分钟。2.3)手法注意事项:颤症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在年轻人中的发病机率,所以在其治疗过程中以补法为主,要求手法轻缓,时间较长,手法主要采取揉法、擦法、按法、缠法等,同时要做到辩证施治,针对不同症型采取不同的手法,对肝肾两亏型的患者,在放松过程中还要对其肝经和肾经进行疏理,以手指点穴法由下向上沿着肝经及肾经点按穴位,每个穴位约10秒;对气血两亏型患者除以轻手法放松四肢肌肉外,对患者的脾胃经上的穴位亦进行点穴疏理;对于气滞血瘀型患者要求力量相对较重,且在放松过程中采取拍法为主,并对心经进行点穴。对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将患者的手腕处于背屈位减少其抖动。2.2对照组对患者予以药物治疗:依据患者病情予以口服药物治疗,主要有抗胆碱类药物:苯海索,用法1-2mg,3次/d。复方左旋多巴:初始用量62.5-125mg,2-3次/d,根据病情增加药量至疗效满意或出现不良反应。3疗效观察3.1疗效标准3.1.1疗效判定标准:参照1992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老年医学会《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3.1.2中医证候疗效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原则》相关部分采用尼莫地平方法:[(治疗前-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以百分数表示:基本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80%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50%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20%无退步: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20%无效:症状、体征加重,疗效指数<0%。3.2治疗结果表1两组疗效结果比较[例﹝%﹞]组别基本痊愈显效有效无退步无效总有效率对照组03146170.83治疗组06224087.50与对照组相比,P﹤0.05,有表1可知,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4.讨论4.1本病的常见发病因素有年老体虚、情志过极,饮食失宜、劳逸失当或其它慢性病证致使脾肾病损。肝藏血主筋,血虚筋脉失养,则风动而颤;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主四肢、肌肉,脾虚则生化不足,不能濡养四肢筋脉;肾阳虚衰,筋脉失于温煦;肾虚精亏,筋脉失于润养,神机尖用,而筋惕肉困,渐成颤证。4.2目前西医常规治疗以左旋多巴替代疗法为主,它能够有效地控制症状,但人们发现,这种药物应用大约4年后,其药效逐渐减弱,并且出现严重的副作用。这将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现代医学治疗本病疗效欠佳,尚没有一种现实中可行的彻底根治颤证的方法,而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特色的传统中医药日益彰显其优越性。作为传统中医药的主要治疗方式手法治疗亦越来越得到患者的青睐,它不仅近期疗效肯定,而且无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4.3手法治疗本病存在的不足:a、手法治疗的近期疗效明显,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b、手法治疗受患者体位的限制,譬如部分患者无法采取俯卧位;c、手法治疗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环境、患者的情绪等。参考文献:[1]任芳,郭炜.颜乾麟治疗颤证经验举隅[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04:40-41.[2]隆呈祥.老年颤证(帕金森病)的中医研究回顾与展望[M].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10):10-12.[3]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508-515.[4]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5]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北京中医学院学报[J]1992,04: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