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作业疲劳与安全的关系班级安工082学号050851201姓名晏姗姗(Email:1041553671@qq.comTel:15152549183)摘要:作业疲劳可以引发人在生产生活中的安全事故,造成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明确了解其与安全的关系,采取正当的措施,消除疲劳,安全生产。关键词:生产;疲劳;安全1.疲劳的概述疲劳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它并非由单一的、明确的因素构成,目前对疲劳的定义也有很大的差异。一般来说,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由于生理和心理状态的变化,产生某一个或某些器官乃至整个机体力量的自然衰竭状态,称为疲劳。2.疲劳的产生疲劳是劳动过程中人体器官或机体发生的自然衰退状态,是人体能量消耗与恢复互相交替,中枢神经产生自卫性抑制的正常生理过程。疲劳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从生理上来讲,在肌肉运动过程中,体内新城代谢消耗大量的能量,从而肌糖元贮量下降,乳酸等分泌增多,影响着神经冲动顺利的传递到肌肉组织中去,从而;影响肌凝蛋白与肌纤蛋白的互相作用,使肌肉运动能力下降。心理疲劳受环境的影响很大,周围环境稍有改变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精神面貌和工作动机对心理性疲劳的影响更为明显。竞争中胜负双方的疲劳感觉截然不同就是明显的例子。劳动内容单调极易引起心理疲劳,而所做工作的效率如何对疲劳的出现也有影响。有人研究的工人在8小时内工作效率的变化规律,发现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工人的工作效率逐渐降低;但在工作结束前的短时间内,工人的工作效率短时间内回升的原因或者是工人想赶着完成当天的任务,或者是受到即将回家的鼓舞,提高劳动积极性,这同样说明心理因素在疲劳问题上的重要地位[1]3.疲劳对生产安全的影响疲劳是影响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作业劳累后,反应迟钝,判断不准,操作失误易出现事故,据我国铁路系统事故统计,自1978年12月26日到1987年7月6日,因司机疲劳打盹造成重大、特大事故34起,而发生在2点到5点的竟占60%,可见疲劳是影响不像其他因素那么直接,它总是渗透到人的各项机能中,通过思维反应操作、判断等反应出来,在调查事故原因时,往往容易被忽略,它往往是一些事故潜在的原因。纵观安全生产,因疲劳造成的事故是不少的,可分为以下几类反应迟钝这是人疲劳后很常见的症状,长时间或大强度劳动后人的思维缓慢、行动呆板、手脚不灵。特别是在遇到紧急状况时,头脑反应迟钝,结果造成事故。常见的案例就是许多长途驾驶员在行驶中遇到障碍物或其他紧急状况时,应急不及时,造成事故。判断不准疲劳直接影响着人的判断能力,人在疲劳时容易对外界信息作除错误的判断,进行错误的操作而造成事故。此方面的案例很多,常见的象许多夜间工作的信号员发出错误指令,有些操作人员疲劳后误启动造成。思想懈怠人在疲劳滞后思维活动减少,容易丧失安全生产的警惕性,结果造成事故。这种事故特别表现在工作结束之时,忘记开启某些安全装置,常见的案例象停车时忘记扳刹车,引起跑车,下班时忘记拉电闸引起火灾等注意力分散人疲劳时精神分散,注意力难以集中到所操作的机器上,结果造成事故。这方面的事故常见于一些与机器直接接触的一些工种,象车床、木工等操作错误人在疲劳后,肌肉的劳动能力下降,显得手足不灵,有时甚至不听使唤,易进行错误的操作,从而造成事故。这方面常见的案例象操作人员长久工作后错把油门当刹车,按错电钮等。瞌睡这是因疲劳造成事故最恶性的一种,也是最严重的疲劳表现症状。这方面最常见的为长途汽车驾驶员和火车驾驶员4.疲劳的预防与安全生产疲劳是影响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防止和减少疲劳是保证安全生产、防止事故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针对疲劳的特点,防止疲劳应从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劳动者环境,调整劳动结构3方面入手首先是提高人的素质。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技术的提高。身体素质提高方面就是要保证足够的衣食住行条件,丰富的娱乐活动和融洽的家庭关系,保证工作时旺盛的精力和体力。心理素质方面加强劳动教育、安全教育,培养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热情。技术水平的提高就是提高人的操作熟练程度和文化水平,提高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能力。改进工作的环境条件是人减轻疲劳的有效方法。目前国外有的地方为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防止工作人员疲劳带来的事故,已经开始模拟某种自然环境。如在美国的一些工作车间,当劳动者感到疲劳的时候,便开动阴离子发射器,向车间输送类似瀑布、山林和海滨空气的“人工电气候”。因为这些地方的空气中还有较多的阴离子,这重离子能净化空气、除尘,也能,也能消除人的心理性疲劳。经长期的观察证明,阴离子对人体生理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他可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可改善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可刺激造血系统功能,使异常血液成分趋于正常;改善肺的换气功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了机体的免疫功能。人的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专心工作程度加强,操作错误减少。调整劳动结构的形式就是要采用合理的劳动组织结构,以利于人的工作能力的发挥,对不同的工种、不同的性别、不同年龄的人应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劳动结构形式,安排合理的劳动质量和合理的作息时间表,使简单劳动、复杂劳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交替进行,尽量避免工作的单调话,从而可能的减轻疲劳。[2]5.安全管理疲劳极限的预防如何预防和推迟安全管理疲劳极限的出现,最终消除此类疲劳极限。这就要求基层安全管理者应主动、积极地搞好安全管理,变“事后追查”为“事前预防”,使广大基层员工树立起“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本质型转变。要达到这“两个转变”,各级安全管理者要坚决做到思想到位、制度措施到位、深入现场到位、检查考核与奖惩到位。企业的安全工作要保证与其不断深化内部改革、改制同步,努力确保安全工作适应企业改制形势下所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探索安全管理的新思想、新方法、新途径、新机制。5.1树立长远的安全管理意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企业的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安全管理者必须保持一份忧患意识和超前意识,克服潜意识中的惰性和厌战情绪。无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都要始终保持执行安全法规不脱节、不变形、不打折扣,要有“不松懈”的安全管理思想,树立起长远抓安全意识,彻底改变“安全形势好时松口气,安全形势差时憋股劲”的被动管理模式。5.2有阶段性的安全管理目标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有着一定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安全管理集体要树立起长远性和阶段性安全工作目标,以此引导人、激励人。要根据各个不同时期的安全工作特点,通过新颖有效的载体,分阶段来推动安全工作的开展。这样不仅有利于及时总结前一段安全工作的成绩和不足,而且有利于消除安全管理长期紧张状态带来的心理上的疲劳。5.2安全思想教育力求创新在安全生产思想教育上,要不断有所创新和发展,实行层次教育。有针对性地实施安全教育,这样才能确保收到好的安全教育效果。管理人员是促进安全生产的关键群体,教育的重点是不断增强这一群体人员一丝不苟抓安全生产措施落实的自觉性,增强他们深入基层、深入现场的作风建设。5.3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千头万绪,稍有失误就有可能顾此失彼。要预防安全管理疲劳极限的出现,就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建立起有效的考核机制。通过切实抓好干部盯班、安全思想教育、日常安全工作、技术安全源头等,明确职责,利益共享,从而真正形成安全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6.总结疲劳对安全的影响是深远的,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发生不可估量的灾难。通过在课堂上的学习与前期的认识实习,我发现一些企业工作人员对于疲劳还没有准确的认识,有的甚至是三班倒的工作制度,不仅没了效率,还很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疲劳生产的危害,成功运用适当的方法缓解疲劳,让企业高效率、高速度生产。参考文献:[1]张力,廖可兵.安全人机工程学、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2]邵辉,王凯全.安全心理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