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原子与原子核第一课时原子的核式结构、波尔的原子模型实战45分钟1.图为卢瑟福和他的同事们做α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示意图,荧光屏和显微镜一起分别放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时,观察到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在A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B.在B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只比在A位置时稍少些C.在C、D位置时,屏上观察不到闪光D.在D位置时,屏上仍能观察到一些闪光,但次数极少解析:因为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然沿原来方向前进,在A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A对;因为少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发生了较大偏转,在B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比在A位置时要少得多,B错;α粒子散射实验中有极少数α粒子转角超过90°,甚至接近180°,所以C错D对.正确选项为A、D.答案:AD评注:α粒子散射是得出原子模型结构的实验基础,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是建立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的关键.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这一宏观上探测,巧妙的、间接的构建出原子结构的微观图景2.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如果两个具有相同能量的α粒子,从不同大小的角度散射出来,则散射角度大的这个α粒子()A.更接近原子核B.更远离原子核C.受到一个以上的原子核作用D.受到原子核较大的冲量作用解析:由库仑定律可知,α粒子受的斥力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α粒子距原子核越近,受斥力越大,运动状态改变的越大,即散射角度越大,A对B错;由于原子的体积远远大于原子核的体积,当α粒子穿越某一个原子的空间时,其它原子核距α粒子相对较远,而且其它原子核对α粒子的作用力也可以近似相互抵消,所以散射角度大的这个α粒子并非是由于受到多个原子核作用造成的,C错;当α粒子受到原子核较大的冲量作用时,动量的变化量就大,即速度的变化量就大,则散射角度大,D对.正确选项为A、D.答案:AD评注:动量定理不仅适用于宏观世界里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也适用于微观世界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3.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A.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原子核内有中子存在C.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解析: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是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方向前进,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的偏转.α粒子散射实验只发现原子可以再分,但并不涉及原子核内的结构.查德威克在用α粒子轰击铍核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时发现了质子.答案:AC易错点:容易将原子结构与原子核结构混淆.4.图中的圆点代表α粒子散射实验中的原子核,带箭头的曲线代表α粒子的径迹,其中不可能发生的是:()解析: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可知,α粒子不可能与原子核相吸引,因为它们是同种电荷.答案:AC5.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图中虚线表示原子核所形成的电场的等势线,实线表示一个α粒子的运动轨迹.在α粒子从a运动到b、再运动到c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动能先增大,后减小B.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总功等于零D.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解析:α粒子带正电荷,所以原子核对α粒子的电场力先做负功后正功,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电场力先变大后变小,所以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答案:C6.用大量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轰击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观测到了一定数目的光谱线.调高电子的能量再次进行观测,发现光谱线的数目比原来增加了5条.用Δn表示两次观测中最高激发态的量子数n之差,E表示调高后电子的能量.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图可以判断,Δn和E的可能值为()A.Δn=1,13.22eV<E<13.32eVB.Δn=2,13.22eV<E<13.32eVC.Δn=1,12.75eV<E<13.06eVD.Δn=2,12.72eV<E<13.06eV解析:在Δn=1的情况下,光谱线在原有情况下增加5条,意味着基态氢原子从最初能跃迁到第5定态变为能跃迁到第6定态,所以电子的能量应为-0.38eV-(-13.60eV)<E<-0.28eV-(-13.6eV),即13.22eV<E<13.32eV,A正确.在Δn=2的情况下,光谱线在原有情况下增加5条,意味着基态氢原子从最初能跃迁到第2定态变为能跃迁到第4定态,所以电子的能量应为-0.85eV-(-13.6eV)<E<-0.54eV-(-13.6eV),即12.75eV<E<13.06eV,B错误,D正确.答案:AD7.右图为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若干不同频率的光.关于这些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最容易表现出衍射现象的光是由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B.频率最小的光是由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C.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D.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eV的金属铂能发生光电效应解析:由hν=hcλ=ΔE,故λ=hcΔE.故由n=4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光子能量最大,波长最短,所以该光子最不容易发生衍射现象,所以A项错误;因由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光子能量大于由n=4跃迁到n=3产生光子的能量,故其频率不是最小,所以B项错误;大量的氢原子由n=4的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可能跃迁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C项错误.由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光子的能量E=-3.4-(-13.6)=10.2(eV).因E>W逸=6.34eV.故D项正确.答案:D8.μ子与氢原子核(质子)构成的称为μ氢原子(hydrogenmuonatom),它在原子核物理的研究中有重要作用,图为μ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假定光子能量为E的一束光照射容器中大量处于n=2能级的μ氢原子,μ氢原子吸收光子后,发出频率为v1、v2、v3、v4、v5和v6的光,且依次增大,则E等于()A.h(v3-v1)B.h(v5+v6)C.hv3D.hv4解析:由能级跃迁知识及题意可知,处于n=2能级的μ氢原子吸收能量为E的光子后,发出6种频率的光,说明μ氢原子是从n=4能级跃迁的,而ν1、ν2、ν3、ν4、ν5和ν6频率依次增大,说明从n=4跃迁到n=2时,辐射能量为hν3的光子,综上可知E=hν3,C正确,A、B、D错误.答案:C9.图所示为氢原子的四个能级,其中E1为基态,若大量氢原子A处于激发态E2,大量氢原子B处于激发态E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A可能辐射出3种频率的光子B.原子B可能辐射出3种频率的光子C.原子A能够吸收原子B发出的光子并跃迁到能级E4D.原子B能够吸收原子A发出的光子并跃迁到能级E4解析:氢原子A由激发态E2向低能级跃迁只能辐射1种频率的光子,故A错.氢原子B处于n=3的激发态,其向低能级跃迁能辐射3→1,3→2,2→1的三种频率的光子,故B正确.由氢原子能级的量子性,吸收光子必须满足hν=E2-E1,故C、D错误.答案:B10.可见光光子的能量在1.61eV~3.10eV范围内.若氢原子从高能级跃迁到量子数为n的低能级的谱线中有可见光,根据氢原子能级图可判断n为()A.1B.2C.3D.4解析:据hν=Em-En,由图知只有从高能级向n=2低能级跃迁时产生的光子能量可在可见光光子的能量范围内.故B正确.答案:B11.图中画出了氢原子的4个能级,并注明了相应的能量E.处在n=4的能级的一群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够发出若干种不同频率的光波.已知金属钾的逸出功为2.22eV.在这些光波中,能够从金属钾的表面打出光电子的总共有()A.二种B.三种C.四种D.五种解析:已知金属钾的逸出功为2.22eV,要能打出光电子,则光波的能量必须大于钾的逸出功值,经过ΔE=EN-EM计算,除了4跃迁到3和3跃迁到2的光子能量小于逸出功值外,4跃迁到2,4跃迁到1,3跃迁到1,2跃迁到1的光子能量均大于钾的逸出功,所以C选项正确.答案:C12.若原子的某内层电子被电离形成空位,其它的电子跃迁到该空位上时,会将多余的能量以电磁辐射的形式释放出来,此电磁辐射就是原子的特征X射线.内层空位的产生有多种机制,其中的一种称为内转换,即原子中处于激发态的核跃迁回基态时,将跃迁时释放的能量交给某一内层电子,使此内层电子电离而形成空位(被电离的电子称为内转换电子).214PO的原子核从某一激发态回到基态时,可将能量E0=1.416MeV交给内层电子(如K、L、M层电子,K、L、M标记原子中最靠近核的三个电子层)使其电离.实验测得从214PO原子的K、L、M层电离出的动能分别为EK=1.323MeV、EL=1.399MeV、EM=1.412MeV.则可能发射的特征X射线的能量为()A.0.013MeVB.0.017MeVC.0.076MeVD.0.093MeV解析:电子电离后的动能等于吸收的能量减去电子原来所处的能级的能量,所以原子核的K层的能量为0.093MeV,原子核的L层的能量为0.017MeV,原子核的M层的能量为0.004MeV.所以可能发射的特征X射线的能量为0.076MeV、0.087MeV、0.013MeV.故正确为A、C.答案:AC点评:这是一道信息题要求学生能把题中所给的知识与已学知识有机结合.学生首先要弄清电子的电离能、动能与吸收能量的关系.13.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距核较近的轨道跃迁到距核较远的轨道过程中()A.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增大,原子的能量增大B.原子要放出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减小,原子的能量也减小C.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减小,原子的能量增大D.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增大,原子的能量增加解析: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在离核越远的轨道上运动时,其能量越大,由能量公式En=E1n2(E1=-13.6eV)可知,电子从低轨道(量子数n小)向高轨道(n值较大)跃迁时,要吸收一定的能量的光子.故选项B可排除.氢原子核外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其向心力由原子核对电子的库仑引力提供,即ke2r2=mv2r,电子运动的动能Ek=12mv2=ke22r.由此可知:电子离核越远,r越大时,则电子的动能就越小,故选项A、C均可排除.由于原子核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事实上异性电荷远离过程中需克服库仑引力做功,即库仑力对电子做负功,则原子系统的电势能将增大,系统的总能量增加,故选项D正确.答案:D点评:考查对玻尔理论、库仑定律、圆周运动规律及电场力做功性质的综合运用的能力.第二课时天然放射现象实战45分钟1.一天然放射性物质射出三种射线,经过一个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共存的区域(方向如图所示),调整电场强度E和磁感强度B的大小,使得在MN上只有两个点受到射线照射.下面的哪种判断是正确的()A.射到b点的一定是α射线B.射到b点的一定是β射线C.射到b点的一定是β射线或α射线D.射到b点的一定是γ射线解析:γ射线不带电,肯定打在点a.(1)若α粒子打在a点有:qaE=qavaB对粒子β则由于vβvα,故有qβEqβVβB由洛伦兹力方向向右,所以粒子β可能打在b点.(2)若粒子β打在a点有:qβE=qβvβB由vαvβ得:qαEqαvαβ即粒子α向右的电场力大于洛伦兹力,也可能打在b点.所以答案是C.答案:C2.如图所示是利用放射线自动控制铝板厚度的装置示意图,如果工厂生产的是厚度为1mm的铝板,在α,β,γ三种射线中,你认为对铝板厚度控制起主要作用的是()A.α射线B.β射线C.γ射线D.以上三种射线都能控制解析:如α射线的贯穿本领很小,一张白纸就把它挡住,更穿不过1mm的铝板;γ射线穿透能力很强,能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穿越1mm的铝板如同高速子弹穿过薄纸一样,当铝板厚度发生变化时,探测器不能明显反映这种变化,而β射线穿透能力较强(穿透几mm厚的铝板)当铝板厚度发生变化时,探测器能明显反映这种变化,应该使用β射线.答案:B点评:本题考查根据三种射线的特点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提要熟悉三种射线的特点.3.如图,R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