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心理异常及其预防矫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十六章心理异常及其预防矫治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掌握心理异常的表现,类别分析,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教学重点和难点:心理异常的表现,类别分析,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教学方法与手段: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方法相结合。第一节心理异常及其成因第二节常见的心理异常第三节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复习与作业要求:掌握所学概念、原理,能理解其意思,并在完成课后作业时候学会应用分析。考核知识点:心理异常的表现,类别分析,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辅助教学活动:讨论校园学生中心理异常的表现,掌握心理咨询方法,学会进行一定的心理治疗技术等。教学过程:本书前面的内容讲述了心理的一般过程及特征,它们都是人的心理的正常表现。正如人的身体会罹患疾病一样,人的心理和行为也可能出现异常。本章所要探讨的正是关于心理的特殊表现——心理变态或行为异常及其心理咨询和治疗。第一节心理障碍的性质一、心理障碍的概念心理障碍,有时我们也称为心理失调、心理异常、心理疾病、心理变态。在美国精神病学诊断和统计手册(DSM-Ⅱ),所谓心理障碍的概念是指某种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的行为、心理症状或模式,它必须表现出现时的痛苦(如令人痛苦的症状)或某种能力丧失(如一种或多种重要功能的损伤),或者有明显增加的可能导致死亡、痛苦、能力缺损以及严重丧失自由的危险性。此外,这种症状或模式不能是对某一特定事件的预期的或是文化许可的反应模式,比如亲人去世。不管其最初的起因如何,心理障碍都必须表现为一个人现时的行为、心理或生理功能缺损。行为偏离(政治的、宗教的、性的)或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冲突如果没有造成个体的功能受损,它们就不能被诊断为心理障碍。二、区分常态与变态的依据1、生理学(医学)依据这是一种以病因症状为依据的判断标准。人们认为,正常人不应该存在变态的症状、行为,所有心理行为变态都是某些精神疾病影响的结果,而任何精神疾病的原因都可以归结为脑功能失调。他们认为心理障碍病人的脑部都有病理过程的存在,都可以在患者身上找到生理、生化、神经、遗传等器质性原因。有些即使在目前未能发现明显病理改变的心理障碍,也可能会在将来在更精细的分子水平上发现这些器质性的变化。他们认为这种病理变化的存在才是心理健康与异常划分的可靠根据。这种标准较为客观,十分重视物理、化学检查和心理生理测定,准确可靠。近年来,西方心理学的一些研究,似乎为此提供了依据,例如,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由纯心理因素所致而与大脑神经实质性的改变无关的强迫症中的强迫赌博,被证实是由于长期缺乏去甲肾上腺素有关;强迫洗手,通过PET技术(正电子发射层析技术),人们发现起因是由于脑基底神经节中的葡萄糖代谢过盛,可以用一种名为Clomepremene的药物来对症治疗。不过,到今天为止,多数心理障碍和心因性精神病仍查不出生理上的器质性病变,使这一依据依然存在明显局限性。2、统计学依据个体的行为方式在统计学上处于极端位置且违反了社会认为可接受或赞许性的标准。在一个较大的人群中,对某种心理特征进行测量的结果其分布情况常常呈正态曲线,即“两头小,中间大”。大多数人居于中间,属于正常,少部分人远离中间,位于两端,被视为异常,属于不健康。统计学依据提供的心理特征的数量资料比较客观,检测方法规范,简便易行,容易被人掌握,结果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也便于比较,具有许多优点,受到很多人的欢迎。但这种依据也有一个明显的缺陷,那就是有些心理特征和行为目前很难量化;有些即使能量化,也不一定呈正态分布;有些虽然能量化,也呈正态分布,但位于某一端的未必就是“不健康”。例如,智力超常或有非凡创造力的人在人群中是极少数,位于智力正态分布曲线的一端,但我们不会认为他们是“病态”。此外,心理测验的内容也要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在甲国度被认为是“病态”的心理特征与行为,在乙国度往往被视为是“正常”的。所以统计学依据也不是普遍适用的。3、社会适应标准这是根据个人的心理和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法律、风俗等来判断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的依据。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能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能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如果由于神经系统器质或功能的缺陷,或二者兼而有之的原因,使个体不能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行事,致使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产生不适应现象,则可认为此人有心理障碍。一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明显地表现在他与其生活的环境是处于和谐状态还是对立状态上,通过观察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的态度,通过观察他与他人和社会建立联系的方式、程度,以及各种事情的处理,可以了解他的社会适应情况。如总是喝得酩酊大醉而无法保持一份工作,或者因为酗酒对他人的安全造成威胁,这些都是不适应行为的表现。如果一个人在班组里,人人都讨厌他,他也讨厌每一个人,那么,这个人的心理健康就存在问题。社会适应标准虽然有很充分的道理,也确实在很多场合被用作区分心理健康与否的依据,但这一标准也有局限性。首先,社会规范都要受到文化传统、地区、地域、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因而社会规范有其社会历史制约性,只能适应某一地区、某一国家、某一历史阶段,例如,同性恋在一些国家被认为是一种性变态行为,而在西方一些国家则不这样认为。其次,究竟什么样的行为算是社会适应或不适应,要做出比较明确的界定也十分困难。如果只靠判断者主观判断,不同判断者之间即使是针对同一个人,也会出现明显差异。再次,有些心理疾病者、心理变态者仍能遵守社会规范。这些,都使得难以将违反社会规范、社会不适应同心理疾病划上等号。专栏一:同性恋是障碍吗?直到1973年,美国精神病学会(APA)在它的诊断和统计手册(DSM-Ⅱ)中一直把同性恋列为障碍。有趣的是,肯德尔(1975)也认为同性恋是一种心理障碍。运用同性恋者有较少孩子这一证据说明他的心理障碍和生物学劣势主张。在同性恋问题的大讨论以后,特别是男同性恋激进团体的强烈反对,APA同意告知它的会员应当从DSM-Ⅱ中删除同性恋。会员们投票赞同这一主张。然而,这一改变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最强烈的是精神分析学家,他们认为,同性恋代表了某一特定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的固结。作为一种障碍,同性恋被自我不和谐(ego-dystonic)同性恋所取代,专指那些经历不想要同性唤起的人。1977年的一项调查发现,69%的APA成员仍把同性恋视为心理病态适应,而不是正常的性行为偏离(Comett&Hadson,1985)。在目前的DSM版本中(DSM-Ⅳ,1994),已经删除了自我不和谐同性恋。DSM-IV的确包括那些因性指向而招致痛苦的一类。在理论上,这容许自我不和谐异性恋和同性恋,尽管二者有很大的不同。同性恋的例子很好地说明了心理障碍定义的变化随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而变化。4、内省经验依据这是指根据个人的自我感受为依据作为判定心理是否有病的标准。在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实践中,一些自诉痛苦的来访者,有的人会告诉你,他经常失眠、头痛,感到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有的人会告诉你,他总有想控制但又不能控制的回忆、怀疑或毫无意义的念头。来访者的这些不安的主诉,能为我们判断他的心理是否健康以及是罹患了哪一种心理疾病提供丰富的信息,根据他们说出和表现出的主观感受来判断其心理是否健康一般是可行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心理疾病患者都能正确地谈出自己的主观体验,因而据之作出其心理是否健康的判断是有局限性的。一个没有生儿子而遭到丈夫遗弃和患了躁狂性精神病的妇女,她每天都兴高采烈地告诉医生,昨天她结了婚,生了一个胖小子,丈夫英俊、富有,对她宠爱有加。她完全沉浸在了无涯的幸福之中,她的主观体验当然是不足为据的。当多于一条的指标存在并且有效时,我们就更加有把握将某种行为标定为“变态的”,这种指标越极端和越常出现,我们就越有把握认为它们是指向一种变态的情形。没有哪一条指标对所有的心理障碍来说都是必要条件。例如,一位斯坦福大学的研究生用斧头杀害了他的数学教授,然后在他的办公室门上贴上“今日不上班”的字条。在审讯中,他说自己未感到内疚或懊悔。尽管缺乏个人的痛苦体验,他的整个行为应当标定为变态。这一点是很清楚的。同样,没有哪一条标准可以单独作为充分条件来区分异常的行为和正常的行为差异。对一个人是否有心理障碍的判断通常建立在专家对个体行为功能评估的基础上。用于描述这种现象的术语——心理障碍、精神疾病或变态——依赖于评定者特定的角度、训练和文化背景,以及被评者所处的情境和状况。企图找到一种绝对的划分标准应用于一切正常或异常心理往往是行不通的。正常和异常之间的差别,并不是两个独立行为类别之间的差异,而是一个人的行为合乎一整套公认的异常标准的程度。对心理障碍最好的理解是认为它是一个从心理健康到心理疾病的连续体。连续体的一端是定义最佳心理健康的行为,另一端则是定义最差心理健康的行为。在中间逐渐增加的是不适应的行为。第二节心理障碍的分类世界各国对行为异常有不同的医学分类体系和方案。目前最为广泛应用的诊断系统是DSM-IV和ICD-10。DSM-IV(《精神疾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是美国目前所使用的诊断系统,也是当前对心理障碍进行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诊断体系。ICD-10(“国际疾病及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标准”最新版本)由世界卫生组织制定,多为欧洲国家所采用,与DSM-IV极为接近,这体现出不同诊断体系之间的互相协调。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心理障碍,根据它们的不同范围和特点,大致可分为:一、严重心理障碍主要包括各类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具体表现为统一的心理活动受到损害,行为严重紊乱并完全脱离现实,即个体与现实环境尤其是社会人际关系严重失调。这类人不能理解和认识自身的现状,也不能正常地参与社会活动。二、轻度心理障碍主要包括各种类型的人格障碍(又称人格变态)和各种“神经症”或神经官能症,如神经衰弱。指人格和心理活动的某些方面表现异常。个体在挫折和冲突中过度使用防御机制,致使个人对生活的适应产生较多困难,这类人能自理生活,可以理解和认识自己的状况,并主动求医。三、症状性心理障碍和心身疾病由于紧张、长期情绪或心理社会因素引起(或加重)的躯体症状。这种症状可能伴有器质性损伤,也可能没有器质性病变。如肠胃溃疡、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律不齐、哮喘、甲亢、糖尿病、月经失调、阳萎、神经性皮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肥胖病等。四、大脑疾患及躯体缺陷引起的心理障碍包括大脑器质性疾患(如脑外伤性精神病、脑震荡、脑挫伤、脑动脉硬化、中毒或毒菌、病毒感染都可能造成脑器质性损害,从而产生智力障碍,遗忘症、人格异常等表现)、精神发育不全(如伸舌样痴呆)以及聋、哑、盲、跛等躯体缺陷和因伤残而产生的心理障碍。五、行为偏离及各种调节反应包括酗酒、药瘾、赌博、性变态及心身变化和紧张情境的调节反应异常,如亲人亡故、社会压力、天灾人祸造成的精神创伤,出现心理和行为异常。轻者表现为情绪紧张、感觉过敏、惊慌失措、疲劳无力等;重者为抑郁、恐惧、焦虑、木僵、遗忘,以及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如心悸、多汗、厌食、恶心、尿急、颤抖等);更重者出现肢体麻痹、失明,甚至导致休克或死亡。以及更年期、老年期的心身变化等所产生的心理障碍。六、特殊条件下行为表现指催眠状态、梦境、感觉剥夺、超觉静坐、高峰经验、气功心理状态等特殊意识状态下的心理变化。对于人的这些潜能的估价,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某种假设。虽然这一领域的研究属于正常和变态心理的交叉,但多年以来,变态心理学家都对此有特殊的兴趣。专栏二:“网络成瘾”真的存在吗?你是否觉得自己花在网上的时间比“应当”的要多?你是否宁愿与朋友在网上聊天而不愿与他们面对面聊天?当你应当从事其他重要活动诸如准备考试或者睡觉时,你有没有在上网?你有没有可能是上网成瘾呢?过去这几年间,“网络成瘾症”这个话题在媒体间得到了广泛的新闻报导:这些新故事制造出的形象通常是个男青年,把自己与真实的人际世界隔离开来,而整日泡在数码世界的聊天室、泥巴(网络游戏)之中。一些研究发现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与这些媒体中的例子是极其相似的。他们符合“网络成瘾”这一诊断(如Young,1998),其他一些研究者对这个诊断作为一个独特的心理病理学类型仍然持怀疑态度。让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