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1患者谭XX,M,41Y,右鼻通气差,流涕2-3月。PE:右鼻腔内新生物,触之易出血。冠状位软组织窗冠状位骨窗横断位增强病例2晏XX,M,85Y,鼻塞、鼻出血1月。PE:右鼻腔内白色新生物及脓性分泌物堵塞,结构显示不清。病例3女71岁右鼻塞、流涕3月余伴涕中带血半月余?病理结果病例1、3:T细胞型非霍杰金淋巴瘤病例2:弥漫性大B细胞型淋巴瘤鼻腔鼻窦淋巴瘤大多数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根据免疫组织化学分为B、T和T/NK细胞3种类型T细胞型淋巴瘤常发生于鼻腔B细胞型淋巴瘤最少见,多发生于鼻窦鼻腔鼻窦淋巴瘤在所有的鼻腔的恶性肿瘤中,恶性淋巴瘤占第二位,仅次于鼻腔鳞癌。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男女比例约4:1临床症状主要有:鼻塞,鼻区及面颊部肿胀,血涕,发热,头痛,咽痛等。鼻内镜检查可以显示鼻黏膜坏死、溃疡出血,表面有恶臭的干痂或脓痂。、CT表现淋巴瘤好发于鼻腔,其次是上颌窦和筛窦,蝶窦及额窦极少见。鼻腔、鼻窦也可同时发病,常累及邻近的鼻外结构。CT表现平扫表现为窦腔内等密度软组织影,肿瘤膨胀性生长,密度均匀。增强后均匀或不均匀轻中度强化;肿瘤与鼻腔、鼻窦黏膜分界不清平扫增强CT表现病灶可以向鼻前庭生长并浸润鼻翼、鼻背及邻近面部皮肤,如鼻背部皮肤明显增厚,可出现皮下肿块或皮下脂肪间隙消失,这是淋巴瘤的一个特征性表现。CT表现肿瘤可以透过鼻中隔或经鼻后孔累及对侧鼻腔,呈鼻中隔前部两侧非对称性肿块。向上蔓延,累及筛窦、蝶窦、眼眶;向后累及鼻咽;向外蔓延累及上颌窦,范围广泛时可累及颞下窝及翼腭窝。CT表现淋巴瘤一般骨质破坏较轻,较小时常无骨质破坏,较大时可由于骨质重塑变形和骨质侵蚀形成浸润性破坏,但不会出现溶骨性骨质破坏。原发于鼻窦淋巴瘤较原发于鼻腔淋巴瘤骨质破坏常见。鉴别诊断鼻息肉多发于中鼻道、下鼻甲后端,病灶密度不均匀,CT或MRI增强多表现周围黏膜呈波浪状或锯齿状强化,而内容物常无明显强化。内翻乳头状瘤多起源于中鼻甲附近的鼻腔外侧部,易向上颌窦和筛窦蔓延,可侵蚀邻近的骨质,向鼻腔前部和鼻前庭生长少见,一般不浸润鼻翼及邻近皮肤。增强扫描中度强化。鳞状细胞癌发病部位更靠后,往往出现更严重骨质破坏,病变密度或信号常不均匀,侵犯鼻旁软组织少见,颈部转移淋巴结中心易出现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