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品德的形成教学内容与步骤: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社会职能。德育心理与品德培养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主要阐述学生品德形成过程的心理规律及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品德的形成。第一节品德的概述一、品德的定义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指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的表现出的稳定特征。一个人按社会规定的行为准则行事,主要是指个人在矛盾冲突的道德情境中自觉地意识到是非善恶,从而作出缜密的决策行动,而不是指那种对社会道德准则单纯的顺从行动。所以,个人的道德品质,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自觉的、自我评价的、受自己观念指使的人格倾向。这种人格倾向是在社会道德气氛熏陶下和学校道德教育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个体对社会道德标准的反映。但道德并不等于品德,首先,道德是协调入的行为准则的总和,品德则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它的形成经历了外在准则规范不断内化和内在观念外显的复杂过程。其次,道德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要求,它的内容全面而又完整,而品德的内容只占其中一个部分;再次,道德的发展完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而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要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还要服从于个体的生理、心理活动的规律。最后,道德是伦理学与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二、品德的构成成分一般认为,品德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方面构成的。品德的这三方面表现为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1.道德观念道德观念是指个体通过学习所获得的关于道德的观念、命题和规则等。它是外在的道德规则、规范、概念体系和实践方式不断内化的产物。道德观念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作为认知结构一部分的道德观念是依据层次网络化的原则构造它自身的结构。通过学习活动,人们获得了许多具体的道德知识。道德知识对行为的支配作用不同于其他科学领域的知识。比如,学习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就能自觉的运用它来解答许多这一类型的习题。而小偷明知偷窃是不对的,却依然偷窃。所以,道德知识有待于上升为道德信念。当个体坚信某种道德知识的正确性,无论自己执行或者看到别人执行它,都能产生情绪体验,意味着这种道德知识已转化为道德信念。对道德行为具有相对稳定的支配作用的是道德价值观念。道德价值是人们自身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对于社会和人的意义的衡量。道德价值观念是道德价值的内容。道德价值内容直接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2.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指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一种内在体验。它的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事业感、自尊感等。道德情感的形式包括直觉的道德情感、想像的道德情感和伦理的道德情感。直觉的道德情感是由于对某种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由于它产生迅速,因而对这个过程的道德准则的意识往往不明显。想像的道德情感是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像而发生的情感体验。道德形象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情感体验,是因为这种直观形象是作为社会道德标准的化身而存在的,能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并扩展了人的道德经验。个人的直接经验是想像的道德情感的基础,这种道德经验既可以由个人的亲身经历获得,也可以由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伦理的道德情感是以清楚地意识到的道德观念、道德理论为中介的情感体验,具有较大的自觉性和概括性。如爱国主义情感是对热爱祖国山河、仇恨祖国的敌人和高度工作责任感等较具体情感的概括,同时又是道德要求和意义的深刻认识,自觉性极高。3.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个人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所履行的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它是人们确证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正确与深浅程度的一个重要依据。美国的雷斯特认为,道德行为的产生经历了解释个人面临的道德情境、作出道德判断、进行道德抉择和履行道德行动计划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尽管这个过程受个人认识和情感所支配,但主要为个人的道德意向所决定。忽视了行为的道德意向,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个人的道德行为。除上述观点外,还有四要素论和系统学说。四要素论是指完整的品德心理结构应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成分。四要素理论不仅反映了我国心理学家对“意志”、“行为”和“习惯”等心理现象的见解,而且体现了我国心理学家对古代心理学思想的继承。早在2500年前的孔子就将道德品质划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成分,并将其看作是一个过程。系统学说是林崇德教授提出的,他认为品德由三个子系统组成:①品德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关系系统,即道德动机系统和道德行为方式系统;②品德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活动的关系系统,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心理特征系统;③品德的心理活动和外部活动的关系及其组成形式系统,即品德的定向、操作和反馈系统。抗拒诱惑的实验是华尔特等人在1963年进行的,其目的是为了说明这样一种观点:人的道德行为也表现在能否抗拒各种外界诱惑,而对诱惑的抗拒可以通过榜样的影响加以学习和改变。实验采取了3个步骤:先挑选一批来自低收入阶层的5岁男孩,并让他们参观一间放有玩具和字典的房间,成人的指导语是“这些玩具不准玩,但可以翻翻字典”。然后,把儿童分成3组:第一组是榜样一奖励组,让儿童观看一部短片,影片中有一男孩在玩一些被告之不许玩的玩具;不久男孩的妈妈进来了,夸奖了男孩并和他一起玩一些被告之不许玩的玩具。第二组是榜样一指责组,也看了与第一组情景大致相同的影片,但当男孩的妈妈进来时,看到孩子违反了禁令就严厉地训斥他,男孩显出害怕的样子。第三组是控制组,不看电影。实验的第三步是对所有男孩进行抗拒诱惑的测验:每个男孩都在上述的房间内单独呆15分钟,其活动可以通过单向玻璃被观察和记录。结果发现:第一组儿童很快屈从于诱惑,其潜伏期只有80秒;第二组儿童能克制7分钟左右,有的甚至整个实验时间都服从禁令;第三组儿童平均克制5分钟左右。研究者认为,榜样的示范活动具有一种“替代强化”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儿童对诱惑的抗拒能力。三、新精神分析派的道德发展理论新精神分析派对品德发展的理论研究角度是不同于认知学派、行为主义学派的。新精神分析理论主张品德是人格的一部分,个体的人格发展过程也是其品德发展的过程。它重视文化社会因素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和社会上,并强调人格特征的可变性,认为人格在整个一生中都在变化发展,儿童期的失败可以在以后的成功中得到补救,这样就为人格的培养提供了希望。新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是艾里克森,其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在前面已述叙了。第三节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与条件品德的形成和改变包括方向的改变和程度的改变。方向的改变可以由好变坏,也可以由坏变好;程度变化可以从轻微到彻底改变。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的研究,品德的形成和改变经历顺从、认同和内化等3个阶段。第一阶段顺从。顺从是表面接受他人的意见或观点,在外显行为方面与他人一致,个人的态度受外部奖励与惩罚的影响,因为顺从可以得到奖励,不顺从则受到惩罚。这时期的特点是:(1)言行受外部压力的影响,或外力的强制,或外力的诱惑;(2)表面的顺从,但内心并不相信;(3)服从行为往往是一时的,有人监督就规规矩矩、绝对服从,没有人监督就违反纪律;(4)从被迫服从,逐渐形成习惯,转化为自觉服从。品德的形成和转变除受制于强制外,也从模仿他人的态度、品德开始。社会生活实践表明:许多人品德的形成和转变,并不一定受外界强制力量的影响,常常是从无意识地模仿父母、教师及自己崇拜对象的态度、言行开始的。这是形成和改变自己品德的一种最常见的形式。第二阶段认同。认同是在思想、情感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比/顷从深入一层。如当某青年经过团组织教育,参加过一些团组织的活动以后,自愿承认团章,遵守团纪,希望成为团组织的一员时,他对成为一名团员青年的价值内化程度已达到认同水平。因此,认同不受外在压力的影响,而是主动地接受他人或集体的影响。模仿的榜样是具体的,认同的榜样可以是抽象的。第三阶段内化,指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彻底转变自己的态度。这意味着把外部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行为归于自己的思想体系之中,成为自己品德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内化阶段是人们的品德真正形成或彻底转化的阶段,也是人的品德最稳定、最持久、较为系统的阶段。一、道德认知的形成1.道德认知的形成过程道德认知是对客观存在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范畴及其意义的认识,它是人的认知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成为品德的理智特征。道德知识的掌握、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和道德信念的产生是道德认知的三个基本环节。掌握道德知识是形成道德认知的一个前提条件;道德评价是个体道德认识的主要表现形式;道德信念是系统化了的、深化了的道德知识,是道德认知发展的最高形态,也是个体道德生活的指南。道德认知方面的最早研究当推“儿童心目中的惩罚”和“儿童的公正观念”的报告,作者分别是英国的巴恩斯和美国的夏伦伯格。巴恩斯的研究用问卷法进行,他发现了儿童总认为成人的惩罚是对的,行为过失应该用忍受苦痛来抵偿,这种看法年龄越小越普遍,随年龄增大则减少。夏伦伯格的研究方法是向儿童讲述主人公犯了过错的故事,要求听后提出应该如何对待主人公的意见,结果表明年幼者主张严厉惩罚,年长者则主张多批评,而这种变化是一个平稳的渐进过程,而非飞跃似的突变。一个学生的道德判断水平同他所掌握的道德概念和道德知识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同他的成熟和智慧有关。研究表明,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是随着道德知识的丰富和加深、身心的成熟,在舆论、别人的评价、教育影响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道德评价能力发展的一般过程是:(1)最初是在别人的影响下形成的,儿童开始常只是重复老师或别人的评价,以后才慢慢有自己较独立的评价标准;(2)对道德行为的评价最初是以行为的直接效果为标准,然后逐渐转向对行为动机的分析;(3)少年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往往落后于对别人的评价,少年认识和评价自己品德的能力,是从他们评价别人的品德开始的,先学会分析别人的行为,然后学会分析自己;(4)少年的道德评价常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容易对一个人的一次行为表现或某一品德作出全面肯定或否定的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道德知识和经验的丰富,逐步学会对自己和别人进行全面、客观、正确的评价。我国心理学家李伯黍主持的儿童道德发展研究表明:中国儿童6岁已能基本上摆脱成人的影响。开始做出较多独立的道德判断;7岁儿童的主观性判断已经有了比较明显的发展;到了9岁,这种判断基本上取代了客观性判断,与国外儿童相比年龄均有提高。2.道德认知的教育干预研究关于道德认知发展的教育干预研究,其目的是为了检验某种教育干预方法的效果,对促进儿童道德认知发展作用的大小。综合起来看,现行教育干预研究中涉及的教育干预方法可以分为五种:短期训练法、课.堂讨论法、人格发展法、学业课程法和价值观辨法。短期训练法:最早采用短期训练法进行教育干预的学者要数图里尔。他在1966年就曾用短期训练法对儿童道德认知发展施加影响,发现该方法能提高儿童道德认知发展水平。但是,他在1973年进行的重复研究中,并没有取得相同的结果。在我国岑国祯、陈会昌等人做的研究中,都发现短期训练能够有效地改变儿童的道德判断定向。因此,关于短期训练法的效果存在不同的看法。莱斯特采用原分析法对干预研究进行评价时发现,“无论处理的类型如何,短期教育程序都是无效的”。一般认为,短期训练很难使儿童的道德认知在结构、水平上发生长期变化,即短期训练对儿童道德认知的影响是短暂的,或者说这种影响中包含了两次实测之间的时间间隔所引起的变化。课堂讨论法:课堂讨论法由教师和处于道德认知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共同参加。科尔伯格的学生于1969年采用这种方法进行了为期12周的教育干预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儿童大多提高了道德认知水平,而控制组没有什么变化,一年后成绩也比较稳定。对这几种方法在促进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作用大小,莱斯特在1986年作过元分析,他指出,课堂讨论法的效果优于人格发展法,人格发展法的效果要优于学业课程法,学业课程的效果与短期训练法是一样的。二、道德情感的形成1.道德情感的含义道德情感是情感的一种高级形式。它是人们根据社会的道德规范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举止、行为、意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