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第三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章损伤的修复损伤造成机体部分细胞和组织丧失后,机体对所形成缺损进行修补恢复的过程,称为修复(repair),修复后可完全或部分恢复原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修复过程可概括为两种不同的形式:①由损伤周围的同种细胞来修复,称为再生(regeneration),如果完全恢复了原组织的结构及功能,则称为完全再生;②由纤维结缔组织来修复,称为纤维性修复,以后形成瘢痕,故也称瘢痕修复。第一节再生一、再生的类型再生可分为生理性再生及病理性再生。(一)生理性再生是指在生理过程中,有些细胞、组织不断老化、消耗,由新生的同种细胞不断补充,始终保持着原有的结构和功能。(二)本章乃指病理状态下细胞、组织缺损后发生的再生,即病理性再生。二、细胞再生能力的分类按再生能力的强弱,可将人体细胞分为三类。(一)不稳定细胞(labilecells)这类细胞总在不断地增殖,以代替衰亡或破坏的细胞,如表皮细胞、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被覆细胞;(二)稳定细胞(stablecells)在生理情况下,这类细胞增殖现象不明显,包括各种腺体或腺样器官的实质细胞,如肝、胰、涎腺、内分泌腺、汗腺、皮脂腺和肾小管的上皮细胞等;还包括原始的间叶细胞及其分化出来的各种细胞。(三)永久性细胞(permanentcells)属于这类细胞的有神经细胞、骨骼肌细胞及心肌细胞。不论中枢神经细胞及周围神经的神经节细胞,在出生后都不能分裂增生,一旦遭受破坏则成为永久性缺失。二、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一)上皮组织的再生1.被覆上皮再生鳞状上皮缺损时,由创缘或底部的基底层细胞分裂增生,向缺损中心迁移,先形成单层上皮,以后增生分化为鳞状上皮。2.腺上皮再生腺上皮虽有较强的再生能力,但再生的情况依损伤的状态而异:如果有腺上皮的缺损而腺体的基底膜未被破坏,可由残存细胞分裂补充,可完全恢复原来腺体结构;如腺体构造(包括基底膜)被完全破坏,则难以再生。构造比较简单的腺体如子宫内膜腺、肠腺等可从残留部细胞再生。(二)纤维组织的再生在损伤的刺激下,受损处的纤维母细胞进行分裂、增生。纤维母细胞可由静止状态的纤维细胞转变而来,或由未分化的间叶细胞分化而来。当纤维母细胞停止分裂后,开始合成并分泌前胶原蛋白,在细胞周围形成胶原纤维,细胞逐渐成熟,变成长梭形,胞浆越来越少,核越来越深染,成为纤维细胞。(三)血管的再生:1.毛细血管:以生芽方式完成。2.大血管:内皮细胞完全再生,肌层由结缔组织修复。(四)肌组织的再生:1.骨骼肌:损伤轻,肌膜完好,由残存肌细胞分裂分化,属完全再生;肌膜破坏或有离断,则由纤维结缔组织修复,经过锻炼可恢复功能。2.平滑肌(肠管、较大血管):纤维瘢痕修复。3.心肌:瘢痕修复。(五)神经组织的再生:1.脑和脊髓的神经细胞:胶质细胞形成胶质瘢痕修复。2.外周神经离断,神经细胞存活,可完全再生。若断端相隔2.5cm或有瘢痕等阻断,再生纤维不能到达远端,形成创伤性神经瘤。(六)软骨组织和骨组织的再生软骨再生起始于软骨膜的增生,这些增生的幼稚细胞形似纤维母细胞,以后逐渐变为软骨母细胞,并形成软骨基质,细胞被埋在软骨陷窝内而变为静止的软骨细胞。软骨再生力弱,软骨组织缺损较大时由纤维组织参与修补。第二节纤维性修复一、肉芽组织肉芽组织(granulationtissue)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纤维母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故而得名。(一)肉芽组织的成分及形态镜下:可见大量由内皮细胞增生形成的实性细胞索及扩张的细血管,新生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核体积较大,呈椭圆形,向腔内突出,其数量较多。在此种毛细血管的周围有许多新生的纤维母细胞,此外常有大量渗出液及炎性细胞。炎性细胞中常以巨噬细胞为主,也有多少不等的嗜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二)肉芽组织的作用及结局肉芽组织在组织损伤修复过程中有以下重要作用:①抗感染保护创面;②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③机化或包裹坏死、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二、瘢痕组织瘢痕(scar)组织是指肉芽组织经改建成熟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大体上局部呈收缩状态,颜色苍白或灰白半透明,质硬韧并缺乏弹性。瘢痕组织的作用及对机体的影响可概况为两个方面。1.瘢痕组织的形成对机体有利的一面①它能把损伤的创口或其他缺损长期地填补并连接起来,可使组织器官保持完整性;②由于瘢痕组织含大量胶原纤维,填补及连接也是相当牢固的,可使组织器官保持其坚固性。2.瘢痕组织的形成对机体不利的一面①瘢痕收缩;②瘢痕性粘连;③器官内广泛损伤导致广泛纤维化玻璃样变;④瘢痕组织增生过度,又称肥大性瘢痕。第三节创伤愈合创伤愈合(woundhealing)是指机体遭受外力作用,皮肤等组织出现离断或缺损后的愈合过程,为包括各种组织的再生和肉芽组织增生、瘢痕形成的复杂组合,表现出各种过程的协同作用。一、皮肤创伤愈合(一)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1.伤口的早期变化伤口数小时内便出现炎症反应,表现为充血、浆液渗出及白细胞游出,故局部红肿。早期白细胞浸润以嗜中性粒细胞为主,3天后则以巨噬细胞为主。2.伤口收缩2-3日后边缘的整层皮肤及皮下组织向中心移动,于是伤口迅速缩小,直到14天左右停止。伤口收缩的意义在于缩小创面。3.肉芽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大约从第3天开始从伤口底部及边缘长出肉芽组织填平伤口。第5-6天起纤维母细胞产生胶原纤维,其后一周胶原纤维形成甚为活跃,以后逐渐缓慢下来,伤后一个月瘢痕完全形成。4.表皮及其它组织再生创伤发生24小时内,伤口边缘的基底细胞形成单层上皮,覆盖于肉芽组织的表面。并增生、分化成为鳞状上皮。(二)创伤愈合的类型根据损伤程度及有无感染,创伤愈合可分为以下二种类型。1.一期愈合(healingbyfirstintention)见于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经粘合或缝合后创面对合严密的伤口。2.二期愈合(healingbysecondintention)见于组织缺损较大、创缘不整、哆开、无法整齐对合,或伴有感染的伤口。(三)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1.全身因素(1)年龄:青少年的组织再生能力强、愈合快。老年人则相反,组织再生力差,愈合慢,此与老年人血管硬化,血液供应减少有很大关系。(2)营养:严重的蛋白质缺乏,尤其是含硫氨基酸(如甲硫氨酸、胱氨酸)缺乏时,肉芽组织及胶原形成不良,伤口愈合延缓。维生素中以维生素C对愈合最重要。2.局部因素(1)感染与异物:感染对再生修复的妨碍甚大。因此,伤口如有感染,或有较多的坏死组织及异物,必然是二期愈合。(2)局部血液循环:局部血液供应良好时,则再生修复较为理想。相反,如下肢有动脉粥样硬化或静脉曲张等病变,局部血液循环不良时,则该处伤口愈合迟缓。(3)神经支配:正常的神经支配对组织再生有一定的作用。(4)电离辐射:能破坏细胞、损伤小血管、抑制组织再生。二、骨折愈合(一)骨折愈合的基本过程骨的再生能力很强。骨折愈合的好坏、所需的时间与骨折的部位、性质、错位的程度、年龄以及引起骨折的原因等因素有关。1.血肿形成数小时后血肿发生凝固。2.纤维性骨痂形成骨折后的2~3天,形成纤维性骨痂,或称暂时性骨痂。3.骨性骨痂形成上述纤维性骨痂逐渐分化出骨母细胞,并形成类骨组织,以后出现钙盐沉积,类骨组织转变为编织骨(wovenbone)。纤维性骨痂中的软骨组织也经软骨化骨过程演变为骨组织,至此形成骨性骨痂。4.骨痂改建或再塑【PBL】患者男,37岁,以“规律性上腹痛二年,加重一周”为主诉入院。查体:上腹部剑突下左有压痛。胃镜检查提示“胃窦部溃疡”。经给予甲氰咪胍等制酸剂和氢氧化铝凝胶等胃粘膜保护剂治疗,症状逐渐缓解,6周后复查胃镜见溃疡已愈合。请问:在胃溃疡愈合过程中都有哪些组织的再生?其中哪些组织的再生属完全再生?哪些是不完全再生?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