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语言系统的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十章语言系统的发展【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语音、语法、词汇和词义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教学内容】1、语音的发展2、语法的发展3、词汇和词义的发展第一节语音的发展一、语音发展的线索(一)方言和亲属语言考察1、尖团合流尖团音:北京话:舌面前声母(tɕ、tɕ‘、ɕ)的所有字。中古音(音韵学):“精组”和“见组”。属精组:舌尖前塞擦音,与现在的“栽猜赛”(ts、ts‘、s)的声母同组。(挤妻西取须酒尖煎钱仙先千全旋选接节绝雪心进亲信旬集习七将枪想雀削井清静性积席)属见组:舌面后塞音,与现在的“该开孩”(k、k’、x)的声母同组。(鸡欺希去虚九检肩乾掀件牵拳权圈结劫掘血今斤勤欣均急吸吉姜强香脚却京轻敬形击激)中古汉语辅音音位的读音构拟:帮[p]滂[p‘]并[b]明[m]非[f]敷[f‘]奉[v]微[ɱ]端[t]透[t‘]定[d]泥[n]来[l]知[ƫ]彻[ƫ‘]澄[ɖ]娘[η]日[ηʑ]见[k]溪[k‘]群[g]疑[ŋ]晓[x]匣[ɣ]精[ts]清[ts‘]从[dz]心[s]邪[z]照[tʂ]穿[tʂ‘]床[dʐ]审[ʂ]禅[ʐ]影[j]喻[ju]广义的尖团音指细音前精组声母和见组声母的区别,来自精组的称为“尖音”,来自见组的称为“团音”。广义的“分尖团”强调的是精组和见组在细音的前面仍保持声母的两类对立(如“西≠希”),没有合流为同声母字。狭义的尖团音只指与广义尖团音有关的一种音值表现:来自精组细音的字像中古音那样以ts、ts'、s声母配细音的,称为尖音;来自见组细音的字像现北京音一样以舌面前声母tɕ、tɕ‘、ɕ声母配细音的,称为团音。团音是指舌面前塞擦音和擦音与细音的组合。tɕ、tɕ‘、ɕ——i、y中古+[i][y]→现代[k]+[i][y]→[tɕ](塞擦音)[k‘]+[i][y]→[tɕ‘](塞擦音)[g]+[i][y]→[tɕ][tɕ‘](塞擦音)[x]+[i][y]→[ɕ](擦音)例如:京剧里的“基”念[tɕi]就是团音。尖音是指舌尖前塞擦音和擦音与细音的组合。ts、ts‘、s——i、y例如:京剧里的“祭”念[tsi]就是尖音。中古音:ts、ts‘、sk、k’、x北京话:tɕ、tɕ‘、ɕ这使得中古一些不同音的字合流为同音字了。如“酒=九、全=权、西=希”等等。这种变化就叫做“尖团合流”。为什么会发生尖团合流?尖团合流是声母的发音部位与后接细音(i、y)的发音部位(舌面前)因同化而发生音变的结果:原来见组的舌面后k类向前移而精组的舌尖前ts类向后移,都向i、y的发音部位变化,最后导致合流。吴方言尖、团合流的情况:例字苏州上海宁波基[tɕi][tɕi][tɕi]祭[tsi][tɕi][tɕi]旗[dʑi][dʑi][dʑi]齐[zi][zi,[ʑi][dʑi][ʑi]权[dʑiØ][dʑyØ][dʑy]全[ziɪ][zɪ][dʑiy][dzØ]分尖团;清不分,浊分;不分尖团。尖团合流语音演变规律的特点:⑴受纯语音性条件的限制而发生整齐一致的变化:如在尖团合流的变化中,只要符合声母是精组和见组、韵母是细音的语音条件,都合流为舌面前声母。⑵系统性:同一个语音变化往往涉及因某个区别特征相同而聚合的一组音。如尖团合流中同属于舌尖前音的ts、ts'、s等音一起变化,同属于舌面后音的k、k'、x等音也一起变化。⑶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语音演变是一种可能的变化而不是必然的变化。它只在一定的时间和地域范围内起作用。(二)文字状态考察英语:fight,light,height,bright。方言:“gh”原来发[x]。15-17世纪18世纪[i]-高——[ai]↓[e]-半高——[i]————[ei][a]-低——[e]wine,mice,rice,nine,fine,wife,lifegeese,feet,fleet,see,detail,mediatename,face,cake,brake,play,way参阅《语言学纲要》224-226页。二、语音演变规律(一)语音的共时音变(语流音变)语音的共时音变是一种临时的、有条件的变化,是同一时代的变化,也叫语流音变。语音的共时音变主要有八类:(1)同化,包括顺同化和逆同化;(2)异化,包括顺异化和逆异化;(3)换位;(4)弱化;(5)增音;(6)减音;(7)脱落;(8)合音。(二)语音的历时音变1、什么是历时音变语音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所发生的变化,叫历时音变。例如:现代汉语普通话中(p:p′/t:t′/k:k′)等都是清辅音;但在中古汉语中,塞音声母有清浊两类。中古读浊声母的字音到了现代汉语普通话中都读成了清音。共时性的音变在不断强化并固定下来之后,就成了历时音变。例如:中古汉语:[-m],“三”[sam],南”[[nam]。宋元时期:[-m]、[-n]不分。现代普通话:[-m]消失。壮语、侗语中保留。2、历时音变的规律性(1)语音内部演变规律音位系统的发展包括:内部音位的合并、音位的分化、音位关系的改变等。中古汉语的辅音音位系统在音韵学上称为“三十六母”,是唐宋时期汉语的辅音音位系统。见溪群疑,端透定泥,知彻澄娘,帮滂并明,非敷风微,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影晓匣喻来日。清浊对立:全清(不送气),次清(送气),全浊(浊塞音、浊塞擦音、浊擦音),次浊(鼻音、边音)。塞音、塞擦音有三项对立:全清(清不送气)、次清(清送气)、浊(全浊)。中古汉语与现代汉语辅音音位系统对照简表帮[p]滂[p‘]并[b]明[m][p][p‘][p][p‘][m]非[f]敷[f‘]奉[v]微[ɱ][f][f][f][0]端[t]透[t‘]定[d]泥[n]来[l][t][t‘][t][t‘][n][l]知[ƫ]彻[ƫ‘]澄[ɖ]娘[η]日[ηʑ][tʂ][tʂ‘][tʂ][tʂ‘][n][ʐ]精[ts]清[ts‘]从[dz]心[s]邪[z][ts][tɕ][ts‘][tɕ‘][ts][ts‘][tɕ][tɕ‘][s][ɕ][s][ɕ]照[tʂ]穿[tʂ‘]床[dʐ]审[ʂ]禅[ʐ][tʂ][tʂ‘][tʂ][tʂ‘][ʂ][ʂ]见[k]溪[k‘]群[g]疑[ŋ][k][tɕ][k‘][tɕ‘][k][k‘][tɕ][tɕ‘][n][0]影[j]晓[x]匣[ɣ]喻[ju][0][x][ɕ][x][ɕ][0]①音位的合并“并、定、澄”分别归入或部分归入“帮、滂、端、透、知、彻”。这一历史音变现象称为“浊音清化”。演变的条件是:中古浊塞音塞擦音凡声调是平声的一律变成了送气清音,凡声调是仄声的一律变成了不送气清音。参阅《语言学纲要》227-228页。②音位的分化“精、清、从、心、邪、见、溪、群、晓、匣”除了遵循“浊音清化”规律外,同时还分化出现代汉语[tɕ][tɕ‘][ɕ]等声母,这属于音位的分化。分化的条件是这些音与[i][ü]为韵头、韵腹的韵母相拼。参阅229页。③音位关系的改变由于“精、清、从、心、邪、见、溪、群、晓、匣”等母在与[i][ü]为韵头、韵腹的韵母相拼时,分化出现代汉语[tɕ][tɕ‘][ɕ],所以现代汉语[ts][ts‘][s][k][k‘][x]不与齐齿呼和撮口呼韵母相拼。阅《纲要》229页。(2)语音演变规律性的特点①条件限制[ts][ts‘][s][k][k‘][x]—[tɕ][tɕ‘][ɕ]—齐撮二呼前。浊音清化—口音——不涉及鼻音、边音等。浊塞音、浊塞擦音清化—平仄—送气不送气。②时间限制宁波方言—[ki]甘、干、敢,[k‘i]看。③地区限制浊音清化—北方话系统—吴(有的清化,有的保留)。三、语音对应关系和历史比较法北京上海广州例字豪auɔou操刀袍毛高遨歌双唇ouɔ波磨歌舌尖uouɔ多罗陀棱搓歌舌根零声母ɣuɔ歌和俄例1:“豪、歌”在北京、上海、广州的语音对应表例2:上海、北京双唇塞音对应关系上海北京p碑臂比p避倍别仄声b旁平声袍瓢p‘怕派炮p‘例3:为古代的音类提供音值纳擦百北京nats‘apai苏州nɣʡts‘aʡpaʡ梅县napts‘atpak广州na:pts‘atpak厦门lapts‘atpIkpaʡ第二节语法的发展一、组合规则的发展英语方面:古英语中“熊打人”有四种语序:(1)Semannponeberansloh.(2)Poneberansemannsloh.(3)Poneberanslohsemann.(4)Slohsemannponeberan.现代英语:Thebearstrucktheman.汉语方面:1、疑问代词、代词宾语前置变成后置。例如:吾谁欺?不吾知也。寡人是问。小国是惧。有何见教?2、偏正结构里“大名+小名”变成“小名+大名”。例如:丘商、丘雷、阜喜、城颖、城濮、鸟乌、草芥、禽犊。3、汉语中的主从句一般都是从句在前,主句在后,五四以后,出现了从句后置的情况。例如:可是我得省些钱,万一妈妈叫我去。我可以跑,假如我手中有钱。二、聚合规则的发展(一)语法成分的增减1、量词的增加古代汉语:数词可以直接加在名词前面。如:“三黄五帝、五城十楼、三人、二矛、一苇”。汉代产生量词,借用名词和动词。如:“一线希望、一柄宝剑、一台机床、一杯水、一把米”等。古汉语中的“数+名”——现代汉语的“数+量+名”结构。(1)名量词秦汉时期:箪、瓢、豆、杯、车、舆、坛、勺、钩魏晋南北朝:斛、杯、囊、碗、呈、盘、船唐代:囊、杯、斛、罐、讴宋代:杯、碗、瓶、肚子元代:杯、碗、瓶、盆、柜、桶、车、斛、坛、勺、瓶、身、肚子明代:瓮、碗、瓶、盆、碟、桶、盘、樽、炉、箱、篮、缸、瓶、壶、杯、瓢、锅、罐、肚子、身、脸、头、手、桌子清代:罐子、车、袋、篓、坛、瓮、碗、缸、瓶、壶、杯、瓢、锅、罐、厅、屋子、肚子、嘴、头、脑门、鼻子、脸、身、手、桌子、地、袖子、裙子(2)动量词魏晋南北朝:矢唐代:杖、箭、棒、枪宋代:杖、箭、矢、弹元代:杖、棒、锤、棍、针、鞭、箭、刀、棍子、枷梢、脚、眼、口、拳明代:枪、杖、斧、棒、鞭、篙、箭、刀、棍子、板子、枷梢、脚、眼、口、拳、掌、指头清代:枪、柳条、斧、棒、飞锤、蛇予、钢叉、杖、针、鞭、箭、刀、棍子、枷梢、脚、眼、口、拳、掌2、助词“着、了、过”的出现现代汉语时态助词“着、了、过”是由实词虚化而来的。例如:“了”由动词演变为助词。分三步:第一步,魏晋南北朝:构成动补结构,表示前边动词所代表的动作完成,如:秋收了,先耕荞麦地。第二步,唐代:“了”有虚化的趋势,虚实含混,例如:我是曲江临池柳,这人折了那人攀。第三步,宋代:“了”完全虚化为表示完成语气的助词。例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他吃了饭了。3、词缀“子、儿、头”的出现词缀“子”在上古已经出现,例如:《礼记·檀弓下》:“使吾二婢子夹我。”词缀“头”可能产生于六朝,例如:《水经注》:“常没水中,出膝头,小儿不知,欲取弄戏,便杀人。”词缀“儿”可能产生于唐代,例如:金昌绪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4、前缀“有”的减少上古汉语前缀“有”的消失,如:“有夏、有民、有王”在战国后就消失了。5、“之”的演变(到某处去)动词—代词—连词(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位于主语与谓语之间)使句子词组化—“的”取代。例如:《史记·项羽本纪》:“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主格所有格与格宾格汉语意义第一人称单数icminmēmē我第一人称双数witunceruncunc我俩第一人称复数wēūreūsūs我们6、古英语第一人称的格(二)聚合规则和组合规则的联系聚合规则的变化会引起组合规则的变化,组合规则的变化会引起聚合规则的变化。二者相辅相成。例如:女孩爱母亲。1.Matrempuellaamat.2.Matremamatpuella.3.Amatpuellamatrem.4.Puellamatrempuella.5.Puellamatremamat.6.puellaamatmatrem.三、语法系统的发展语法范畴语法范畴主格所有格与格宾格汉语意义阳性名词单数oxaoxanoxanoxan公牛阳性名词复数oxanoxenaoxumoxan公牛阴性名词单数lufulufelufelufe爱阴性名词复数lufalufalufumlufa爱四、语法

1 / 4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