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伊犁河大桥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汉语教案教师:伊力哈木江周次第十周时间第一节授课时间授课班级课题第十课伊犁河大桥新课题目第一课时讲解运用词语(上)教学目的与要求一、知识目标1、通过检查预习情况,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本课词语的读音,意思和词意。二、能力目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尊重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以学生的发展为准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诱发学生在朗读中自主学习词语,组织学生在活动中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义。三、德育目标启发学生遇到问题时,开动脑筋想办法,养成积极动脑的良好品格。教学重点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词语,达到会写会读的程度。教学难点能完全理解词语大意,并学会运用。教学方法1、精讲多练,讲练结合。2、自读,分段讲解,转述段落,总结全文。教具课本、黑板、粉笔、教案导入新课展示伊犁河大桥图片,说说你的感受。2教学过程一、教学内容(1)老师板书重点词语。(2)让学生进行分组比赛,解释词语。(3)老师讲解并纠正学生解释错的有些难词。二,讲解词语朦胧:模糊不清、神智迷糊的样子。如醉眼朦胧、意识朦胧。浪漫:富有诗意,充满幻想。如:富有浪漫色彩。景观:反映统一的自然空间、社会经济空间组成要素总体特征的集合体和空间体系。包括自然景观、经济景观、文化景观。渡口:指的是道路越过河流以船渡方式衔接两岸交通的地点。包括码头、引道及管理设施。也指有船摆渡的,过河的地方。栏杆:在甲板、平台、走道和棚顶等边沿设置的围栏。由栏杆柱、扶手和横栅栏等组成。规模:规划出的实体模型事业、工程、运动、机构等所包含的范围: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跨越:1.超越地区和时间的界限。2.超过;胜过。奔腾:跳跃着奔跑。用于马,还可以比喻水以及幻想、情思、精神等抽象事物发源:比喻事物起源。黄河发源于青海省。作证:当证人;提供证据载歌载舞:边唱歌,边跳舞。形容尽情地欢乐。2.对比旧词学习新词。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3教学过程的生活文化。遐想:超越现实做高远的想象3.成语或习惯用语的学习和运用。天长地久,原意是指跟天和地存在的时间那样长。形容时间悠久。也形容爱情永远不变。此外,现在还有同名的食品、歌曲、小说、电影和电视剧等。源远流长:指传统或历史长久三.板书设计朦胧:模糊不清、神智迷糊的样子。如醉眼朦胧、意识朦胧。浪漫:富有诗意,充满幻想。如:富有浪漫色彩。景观:反映统一的自然空间、社会经济空间组成要素总体特征的集合体和空间体系。包括自然景观、经济景观、文化景观。渡口:指的是道路越过河流以船渡方式衔接两岸交通的地点。包括码头、引道及管理设施。也指有船摆渡的,过河的地方。四.作业布置抄写词语4周次第十周时间第二节授课时间授课班级课题第十课伊犁河大桥新课题目第二课时初学课文教学目的与要求一、知识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的词语使每个学生完全掌握并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2.能够灵活运用词语造句,并且要学会运用到实际的汉语交谈的过程当中。二、能力目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尊重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以学生的发展为准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诱发学生在朗读中自主识字,组织学生在活动中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义三、德育目标。三、德育目标启发学生遇到问题时,开动脑筋想办法,养成积极动脑的良好品格。教学重点要求学生能灵活运用重点词语。教学难点掌握词语的运用范围。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教具课本、黑板、粉笔、教案导入新课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的插图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再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5教学过程一、教学内容(1)板书重点词语。(2)让学生进行分组比赛,解释词语。(3)讲解并纠正学生解释错的有些难词。一、课前测试:用上节课所学重点词语造句。二、学习新课:1、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2、请学生在小组内采取分段阅读(小声读或默读)、分别提出和解决问题的合作方式。要求学生边度边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画出来或摘抄下来。3、采取小组之间竞争的方式,请学生读后说说课文时按什么方法来描述自己家乡的美景的。教师可以边听学生回答,边板书各自然段中的关键词句。如:奔腾不息的伊犁河像一幅历史画卷展现在眼前——令人遐想不已;1959年,木桥;1975年,改建为水泥桥——“老桥“;历史上许多文人来过伊犁——可惜当时还没有这座大桥。32年后新建了“二桥”——名副其实的新疆第一桥。怀旧;浪漫;河水低吟,景色宜人。流连忘返;游人如织。桥上美景,美不胜收。居高临下,河水,树木,屋子。河边的张望的哈站,交谈的老人,行色匆匆的人们——美妙的生活画卷。新桥——新任婚礼的首选——欢乐幸福的河流。万物复苏,两岸就会热闹起来。1、学生在组内轻声细读课文。画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词句。6教学过程2、教师出示设计的练习,帮助学生理出作者表达的主要观点。三、评价与反思1、检查学生掌握课文的情况。2、各小组组长记录学生在本科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对学习积极性高,主动性强的学生进行表扬。四、布置作业1.课文小结,梳理前两段表述的内容。2.作业:(l)熟读课文,做到能用自己的话复述。(2)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前两段讲述的主要内容。五.板书设计(l)熟读课文,做到能用自己的话复述。(2)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前两段讲述的主要内容。课后反思:7周次第十周时间第三节授课时间授课班级课题第十课伊犁河大桥第二课甘甜的不只是井水新课题目第三课时学习课文教学目的与要求一、知识目标通过自读课文,使每个学生能熟练地读并理解课文内容。二、能力目标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本课文,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学会复述全文。三、德育目标启发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学习,并且培养他们认真做事的良好品德。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读并理解课文大意。教学难点能够正确地回答有关课文的问题。教学方法导读法、练习法教具课本、黑板、粉笔、教案导入新课提问的方式。如:为是么说伊犁河大桥是伊犁河人文景观之一?大桥的建设经历过怎样的变化?为是么说新桥是名符其实的“新疆第一桥”?人们对这两座桥有着怎样的感情?新人们为是么喜欢到新桥去举办婚礼?8教学过程一、教学内容1、老师先让学生预习课文。2、老师范读、领读一遍,学生注意听。3、让学生全班齐读,分组读。4、老师纠正学生读错的词语。二、深学第一段(1-3自然段)1、请第一组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准备就“伊犁河、人文景观、遐想不已、壮丽诗篇”等词句提出问题。2、注意作者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写“桥”,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写作方法。3、提问:这篇课文时如何开头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小结:伊犁河大桥是伊犁河人文景观之一,它建成于1957年,1975年改建为现在的“老桥”三、深学第二段(4-8自然段)1、请第二组的同学朗读课文,其他组的同学就文中介绍的事件提出问题。2、注意作者在详述说明时所用的排比句式和所用的语气。如:虽然说有两座大桥,但是人们的喜爱程度都是一样的——只是看人们的选择而已。这里是——摄影爱好者的乐园、年轻人约会、老年人流连忘返的地方。伊犁河大桥——会带来好运;伊犁河水——会冲走生活的不愉快和忧愁,让人们年轻起来。3、小结:伊犁河大桥成为著名的人文景观的原因——这里是人们向往的地方,它能给大家带来欢乐和幸福。9教学过程四、深学第三段(9-12自然段)1、提问:作者是在什么季节来看桥上美景的?他在桥上看到了怎样的美景?2、小结:桥上美景、人间天堂、小孩、老人、漫步的人们——一幅美妙的生活画卷。五、深学第四段(13-15自然段)1、提问:新人结婚去“二桥”为什么成了首选?桥上的婚礼场面是怎样的?人们为何独爱老桥?2、小结:新人喜欢在新桥举办婚礼——大桥仿佛成了一条欢乐、幸福的河流。“我”却独爱老桥——因为它没有过多的喧嚣,有的是历史和故事。六、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布置作业1.指导学生深刻理解课文。2.做练习第七题。3.指导学生读全篇课文,要读得自然流畅,感情真挚。一第九题。全篇课文的复述提纲。七板书设计1、提问:新人结婚去“二桥”为什么成了首选?桥上的婚礼场面是怎样的?人们为何独爱老桥?2、小结:新人喜欢在新桥举办婚礼——大桥仿佛成了一条欢乐、幸福的河流。“我”却独爱老桥——因为它没有过多的喧嚣,有的是历史和故事10周次第十周时间第四节授课时间授课班级课题第十课伊犁河大桥新课题目第四课时课文二《乌鲁木求西大桥》学习教学目的与要求一、知识目标通过自读理解课文,进一步掌握课文叙述方式和段落大意。初步具备概括的能力,能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故事叙述的前因后果。二、能力目标以问题的方式理解全文,并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内容。三、德育目标启发学生热爱劳动,并且培养他们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养成良好的品德。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分段大意和中心内容。教学难点总结课文中心内容。教学方法点拨法教具课本、黑板、粉笔、教案导入新课二道桥、西大桥、鸿源春、……这些让人耳熟能详的名称,代表着美丽的首府)——乌鲁木齐245年历史的变迁。在建国60周年大庆的前夕,西大桥又完成了它第九次的改扩建工程,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透过这座大桥245年的历史变迁,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呢?11教学过程一、串讲课文1、让学生说课文的分段大意,老师纠正总结。1、教师范读,请学生勾画不理解词语句式。2、引导学生在小组中自读,边读边画出生字‘词语和较难理解的句式。3、引导学生自己找出每段中的关键词句,初步掌握归纳概括的能力。4、引导学生以小组之间竞争的方式相互提问和回答问题,看哪个小组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最具挑战性,看哪个小组的学生回答问题准确,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表现出较广的知识面。5、重点字、词语例释恬美:甘美;宁静优美。如:听着她那恬美的歌声,观众都陶醉了。沧桑:“沧海桑田”如:多少年了,沧桑也改变不了我对祖国的爱。承载:托着物体,承受它的重量。如:我国正承载着巨大的人口压力。变迁:变化;变易。形态:形状神态,形状姿态。7、学习句型:1、“因……而”2、“以……而”8、评价与反思1、检查学生掌握课文的情况。2、各小组组长记录学生在本科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对学习积极性高,主动性强的学生进行表扬。9、小结、布置作业12教学过程准备结合主题发言。板书设计1、“因……而”2、“以……而”恬美:甘美;宁静优美。如:听着她那恬美的歌声,观众都陶醉了。沧桑:“沧海桑田”如:多少年了,沧桑也改变不了我对祖国的爱。课后反思:13周次第二周时间第五节授课时间授课班级课题第十课伊犁河大桥新课题目第五课时以本课学习内容为话题的真实交际教学目的与要求一、知识目标通过做练习巩固所学的词语,句子和课文。二、能力目标进行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与练习法,有层次的完成课后习题。三、德育目标引导学生把完成练习的过程当中的任劳任怨的精神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教学重点做练习,能正确地读,说,写。教学难点辨别形近字和意思相近的词语。教学方法练习法教具课本、黑板、粉笔、教案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已经把第十课都学完了,现在我们来讲一讲自己的感受。教学过程一、课前测试:复习上节课所学课文二词语二、复述课文―说的训练1.每个人在小组中复述,然后推选代表到全班复述。2、全班课文复述比赛,看哪一个小组的代表复述得好,分别计分。14教学过程二、听老师讲故事听的训练老师准备一个以“美丽的首府——乌鲁木齐”为主题的故事,也可以是对课文内容的改编,让学生听,听后做相关的练习,例如回答问题、判断对错、复述大意等。三、读的练习找一篇与“美丽的首府——乌鲁木齐”主题有关的文章,让学生读,加深对本课主题的理解。四、交际话题(可以进行课堂辩论)1.谈谈家乡的变化。2.介绍你去过的旅游景点。五、布置下一课的预习1.重点词语:实践、沏茶、浪潮、通宵、更新、才干、熟识、告辞、精装、效益、改革、陈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2.各类词语最好用所提示的方法学习。3.列出自学不了的词语,说明疑难之处。六、小结课文学习,布置作业1.阅读课后的短文。2.准备结合本课主题发言。七板书设计1.谈谈家乡的变化。2.介绍你去过的旅游景点。课后反思:批课人签字: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