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栽培技术1、选地选土层深厚,疏松肥活向阳地势高燥,易排水的中性至微碱性的砂壤土或壤土为好,白芍怕涝,连作。2、整地前作收获后,要及时地耕整土地,施足基肥,每施优质腐熟农家肥2000公斤,饼肥50公斤,过酸钙50公斤。深翻土壤30—40厘米,整平耙细,达到上无坷P垃,下无卧垡后,土壤足墒待植。3、选择种芽:秋季采挖白芍根时,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品种纯正的优良单植作种栽。然后,将芍头按大小及自然生长形状,切开分成块,每块需带有粗壮芽头2—3个,厚度2厘米左右。过薄栽后生长不良,过厚,栽后多分叉。种芽贮藏:选择地势较高时荫下的平地,挖一个宽100厘米,深20—30厘米左右的坑,长度根据芽头的多少而定,坑底要平整,先在坑内铺上一层3—4厘米厚的湿润细沙土,然后将芽头向上在坑内并排摆放,每摆放一层芍芽,覆盖一层3厘米左右的湿润沙土,以两层为佳。层积期间,要经常检查,始终保持一定湿度,干燥时可洒水,严防芍芽霉烂和干缩。种芽消毒:移栽前用50%多菌灵600—800倍液浸芽,捞出晾干后栽种。4、栽植(1)芍芽标准:每块芍芽粗壮芽头2—3个,厚度2厘米左右。(2)栽植时间:白芍适期栽植时间为8月上旬至9月下旬。(3)栽植方法:①先栽植后培垅:在整好的田块上,先用粗绳子压印标行,按行株距65厘米×35厘米挖穴,穴深5—6厘米,每穴栽健壮芍芽1株。栽后覆土压实,顺行培垅培成高30厘米左右的弓形土垅。保湿、保湿促进芍芽早生根、安全越冬②先培垅后栽植:在整好的田块上,用粗绳子压印标行先顺行培垅,培成高约30厘米左右的弓形土垅,在土垅上按距35厘米挖穴,穴深5—6厘米,每穴栽健壮芍芽1株,栽后芽上覆盖3—4厘米厚细土,压实呈馒头形。以利芍芽安全越冬。5、田间管理(1)中耕除草:白芍栽后翌年早春,白芍嫩芽就开始破土而出,首先要用木柳刮去芍芽上越冬盖土,然后再进行中耕除草。尤其是1—2年生幼苗,要做到见草就除,避免早荒。第3至4年,每年除草最少2—3次。特别是春夏两季,杂草滋生时要尽量除尽。中耕除草时要避免伤芽伤根。(2)追肥:白芍喜肥,除施足落肥外,于栽后第二年开始,每年至少要作追肥2次。第一次于春分至清明,芍芽全部出土,进行了中耕“亮根”时,每亩追施腐熟农家肥1000公斤,三元复合肥50公斤,腐熟饼肥25公斤。第二次于立冬前后,白芍越冬培垅前每亩追施腐熟农家肥1000公斤以上,三元复合肥50公斤,加过磷酸钙50公斤。白芍生长第3至4年,施肥量要随着白芍生长年限的增长而增加施肥量。另外:从第二年开始,于每年的5—6月份,对白芍用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喷肥,增产效时显著。6、病虫害及其防治(1)灰霉病:叶片感病后,先从下部叶片的叶尖开始,出现圆形褐色病斑,上有不规则的轮纹,后长出灰色霉状物。茎上病斑呈褐色棱形,造成茎部腐烂。花发病后使花瓣变褐色腐烂。防治方法:做到合理密植,株间通光。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发病初期喷50%多菌灵1000倍液或40%磷钻250倍液。(2)叶斑病:叶片发病时,初为褐色圆斑,后扩展县同心轮纹状病斑在湿度大时,病斑背面产生黑绿色霉状物,最后叶征枯死。防治方法:①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提高植株抗病力。②发病初期喷50%多菌灵1000倍液或50%四基托布津1000倍液。10天一次连喷2—3次。(3)锈病。发病初期,叶背面出现黄色颗粒形状夏孢子堆,后期叶面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灰褐色病斑,背面出现刺毛状冬孢子。被家茎叶弯曲,植株生长不良。防治方法:①白芍地周连不栽松柏类树木。②发病初期喷25%粉锈宁1000倍液。(4)软腐病:病原菌从白芍种芽切口处侵入,白芍根条初出现水渍状褐色病斑,后变为黑褐色,使根部变软,病部生有灰白色绒毛,严重时使根条干缩僵化。防治方法:①选择荫凉通风地势高燥的地块贮藏芍芽。②贮藏芍芽的沙土用0.3%新洁欠溶液消毒。③栽前芍芽用50%多菌灵600—800倍液浸种消毒处理。(5)害虫:主要有蛴螬、小地老虎等。咬食白芍地下幼嫩根条。防法方法:①栽前整地用50%辛硫磷拌饼肥制成毒饵诱杀。②成虫期大田采用灯光诱杀或杨树枝把诱杀。③栽时穴内施毒土触杀。④“亮根”后追肥时用50%辛硫磷拌炒的麦皮制成毒饼丢在白芍根周围诱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