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人的本质与人生价值观第一部分教学目的和要求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消除人的本质自私论的影响;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集体主义的人生价值观,把握其内容要求及其对人生的意义,明辨几种错误的人生价值观;培养科学的人生态度,正确对待人生挫折;认识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和条件,确立衡量人生价值的正确标准,在为人民服务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实现崇高的人生价值。第二部分理论要点阐述一、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关于人的学说中国古代关于人的学说古代人们对于“人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是从直观感受方面,对人与动物之间区别的描述,也就是说,人们最初对自身的认识主要是从人的自然属性开始的。《列子·黄帝》中就叙述了黄帝时代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趣者,谓之人。”这种认识虽然也提到了人的手足分工问题,但其重点不在这里,而是从外观、生理的角度如身高、头发、牙齿和行走姿势等区别人与动物,因此这种区分实际上很幼稚,也很模糊。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人的社会属性也开始有了更多的了解,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思想百家争鸣的时期,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中国思想家对人的本质的认识逐渐转向社会属性。孔子最早认识到这个问题,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的命题。孔子从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中发现,人性即某种人的类本质具有一定的共同性,而其具体表现如风俗、习惯等则差异非常之大。孔子虽然看到了人具有某种共同的类本质,但是他没有提出这一本质究竟是什么。第一个明确界定人性内容的是战国早期思想家告子。他提出的命题是“生之谓性,食色性也”。人性的主要内容在告子看来是和动物一样的,都是与生俱来的为了生存和繁衍后代而进行的“食”和“色”两项活动。孟子曾针对告子这一模糊了人性与兽性的说法予以批判:“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曰:然。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曰:然。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孟子·告子上》指出告子的认识不能解决“人之性”与“犬之性”、“牛之性”之间的区别这一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另外,告子对人性善恶的看法是人性无善恶论。他认为:“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意思是说,人性本身是不分善与不善的,正如水没有办法分出东西一样,河流总是东面决口就向东流,西面决口就向西流,所以人性的善与不善的关键问题也不在于人性本身,而在于人为环境。告子还有一个比喻用来说明人性本身无善恶之分,他把人性比作柳树,仁义比作杯盘,要把柳树(人性)做成杯盘(仁义),靠的是人为的力量。孟子在继承孔子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性善说”。孟子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性善说”的根据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在于人具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即仁、义、礼、智的伦理观念。这“四端”就是人类具有的四种根本善性,而“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他还以恻隐之心为例说明这些观念是人生而具有的,比如人们看到邻家的小孩掉到水里,都会去救他,救人不是因为想与小孩的父母结交,或者得到他人的赞扬,而是侧隐之心在起作用。与孟子同时代的另一伟大思想家苟子则提出了“性恶说”。荀子与孟子一样认为人性是生而具有的。“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荀子·性恶》但是,他从另外的角度审视天生的人性,因此得出了与孟子相反的结论:“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人都有“好利”、“疾恶”、“好声色”等情欲,如果“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才能遏制恶端的蔓延,才能达到“合于文理,而归于治”。所以,苟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者为也,凡非天性而人作为之皆为伪,所以,“伪”意指人为,即人的本性原本是恶的,但是通过后天对礼仪道德的学习、教育可以改变。战国早期的周人世硕提出人性有善有恶说。西汉时期的王充在其《论衡·本性》中进一步发展了世硕的观点,他认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性恶,养而致之则恶长”,这是因为“性各有阴阳,善恶在所养焉”。也就是说,善恶两性哪一方得到发展,取决于后天的教养。与此类似的还有西汉后期杨雄提出的“人性善恶混杂说”。杨雄认为:“人之性也,;皆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法言·修身》),也很重视后天的学习、修养。西汉时期的董仲舒提出了“性三品说”。他将人性分为上、中、下;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其中,“圣人之性”是善的,“中民之性”可善可恶,“斗筲之性”是恶的。唐代的韩愈进一步推进了董仲舒关于“性三品”的思想,严格区分了与生俱来的“仁、义、礼、智、信”等“性”,和受到后天影响的“喜、怒、哀、惧、爱、悲、欲”等“情”,并将二者对立起来。南宋时期的理学家张载又将性分为表明先天善性的“天地之性”和受到后天影响可善可恶的“气质之性”。朱熹在此基础上以“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理论探讨人性问题。在他看来,孟子的学说是讲了天命之性,而没有涉及到气质之性,所以他们的观点都不全面。朱熹认为,“天命之性”是“道心”的反映,代表着天理;因此是善的;“气质之性”是“人心”的反映,是人的生理需要,既有善又有恶,如果与天理一致就是善的,反之,就是恶的。朱熹将与天理相悖的人心称做“人欲”,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西方思想史中关于人的学说在西方思想发展史上,关于人的学说的探讨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古希腊神话中的“斯芬克斯之谜”从人成长历程中外观的变化角度认识了人,而古希腊德尔斐神庙前“认识你自己,,的铭文,更引起人类对自身的思索。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最早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提出人是理性存在物,或者说是“理性动物”。亚里士多德进一步提出人是“政治动物”。进入中世纪以后,基督教神学统治着欧洲思想界,哲学成为神学的婢女,关于人的本质的问题也从此笼罩在神性论的阴影之中。神性论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因此人没有独立的本性,人的本质是上帝赋予的,人在万能的上帝面前永远是渺小而卑微的。据《圣经》记载,由于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违背上帝的旨意偷吃了禁果,丧失了人的本性,导致人类的堕落,所以人只有向上帝仟悔赎罪,才能重新获得本性。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17、18世纪启蒙运动中,人们高举“人性”、“人道”的旗帜,反对神学、神性和神道的统治。近代以来,恢复人性和人的理性的斗争取得了胜利,渐渐地使人的本质问题也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西方思想家们重新开始了对人性和人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概括和论述。下面对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理论作简单介绍。1.自然主义人性论这种人性论是对古代自然人性论的继承和发展。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从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认为人性就是如土地那样的自然之性,亚里土多德也从人的自然属性角度把人定义为“陆栖两脚动物”。这些思想在中世纪时为神性论所替代。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在反对基督教神学宣扬以神性替代人性的过程中,人文主义者才回到唯物主义的立场,以自然主义人性论为理论反对宗教神学。主张以感官享受替代禁欲主义,从对彼岸世界的向往变为追求现世的幸福生活,强调人的感官欲望和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17世纪英国的霍布斯、18世纪英国的休谟、法国的爱尔维修、霍尔巴赫和19世纪英国的边沁等都是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霍布斯认为人的本性就是趋善避恶”、“保存自我”,这是人的天性和行为的根本动力。因为,在霍布斯看来,这是人的“自然权利”’“是每一个人有运用他自己的权利以求保全他启己的本性即保全他自己的生命的自由”。人由于“自爱”、“自保’’本性,而常常处于“每一个人对每一个人的战争”敌对状态,导致人与人之间“像狼一样”争斗。爱尔维修继承了霍布斯的观点,也认为人性是趋乐避苦的,这来自人的“肉体感受性”。“产生我们的一切观念的,是肉体的感受性和记忆,或者说得更确切一点,仅仅是感受性。”“人是能够感受肉体的快乐和痛苦的,因此,他寻求前者,逃避后者,就是这种经常逃避和追求,我们称之为自爱。”“这种情感是肉体感受性的直接后果,因而为人人所共具,乃是与人不可分离的。”他甚至提出:“使我们整个儿成为我们的,是对我们自己的爱。”启蒙主义者霍尔巴赫也对霍布斯的观点做了进一步的阐述,他提出:“人,从本性上说既不善也不恶。他在一生之中的任何时刻都在求幸福。他的一切能力都用在取得快乐和规避痛苦上面。”人类所固有的本性,“归结起来,全都是对于安乐的向往,对于痛苦的畏惧”。培根认为人不过是自然的仆役和翻译员。法国哲学家拉美特利认为,“人只不过是一架较为复杂的机器”。自然主义人性论的片面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忽视人的社会属性,片面强调人的本能和生理需要等自然属性;二是以旧唯物主义的观点机械地看待人的本质问题,往往将物质世界的规律套用到人类社会。2.理性主义人性论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是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把理性看作是人的本质,认为人与机器的区别就在于“人是有理性的灵魂”。在他看来,理性即人的心灵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质,是人“判断和辨别真伪的能力”,具有绝对的权威。所以,人应该“永远听从理性的证明”,一切真理、原则都是一种先验的、天赋的观念存在,是不容置疑的,从而完全否定了人的社会性和能动性。德国古典哲学是近代资产阶级哲学的最高峰,其代表人物大多主张理性主义的人性论。康德认为,理性是人的本质所在,人自身有个使他与万物有别的能力,而这个能力就是理性。如果没有理性,那么人就只有工具的价值,正因为人是有理性的,所以人不仅是工具,而且是目的。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代表之一,他把人性建立在绝对观念的基础上,认为人是某种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的产物,是“绝对精神”的外化。辩证法大师黑格尔认为人的感性和理性、肉体和灵魂是辩证统一的,但是,在人的自然与精神两重本性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自我意识”。在黑格尔看来,“自我意识”又是绝对观念的产物,所以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人,在黑格尔看来是和自我意识等同的。”在人性善恶的问题上,黑格尔认为:“恶同善一样,都是导源于意志的,而意志在它的概念中既是善的又是恶的。”理性主义人性论重视人的理性,对于人摆脱神性的束缚,恢复人的尊严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它的片面性也是显而易见的,这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论,从先验的观念的角度考察人的本质问题,是唯心主义的和主观主义的,他们从抽象的存在出发,把人的精神属性当作人性或人的本质,其结论也必然是忽视了具体的社会性的抽象结论。3.人本主义人性论费尔巴哈的哲学代表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他在西方思想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的本质的概念。他反对将神或者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作为哲学的研究对象,认为现实的、肉体的人才应该是哲学的研究对象,所以他把自己的哲学称为人本主义哲学,他以此为基础的人性论也就是人本主义人性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就是在批判费尔巴哈的基础上提出的,所以有必要对费尔巴哈的人性论做详细的考察。费尔巴哈站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回答人的本质问题,是同宗教和思辨唯心主义的观点根本对立的。*他最基本的看法是人不是某种神秘的精神力量的产物,而是自然界的产物,所以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人的本质就在于其自然性质。但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不彻底的,他的人本主义人性论也是不纯粹的。这一点从他针对不同情况,从不同角度阐述人的本质就可见一斑。有时他把人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作为人的本质,并将二者相混淆。例如,1850年,他在为摩莱肖特的《食品学》一书写的书评中提出:“食物变成血,血变成心和脑,变成思想和气质的材料。”然后,他经过一番论证,得出的结论是:“人就是他所吃的那种东西。”我所吃所喝的东西……使它变为肉和血,把它的本质变为我们的本质。”是我的‘第二个自我’,是我的另一半,我的本质,而反过来说,我也是它的本质。”(《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上卷,第529~530页)有时他又从人类和其他动物生存、繁衍的生理机能角度得出的结论是:“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