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农业循环经济建设发布日期:2008-1-21来源:环境法研究网作者:吴神保编辑:张一粟感谢吴神保先生授权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国要现代化,首先必须农业现代化。而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措施。那么,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循环经济模式之间具有怎样的有机联系?怎样通过农业产业化进程,在广大农村“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兴工业化路子”?是当前循环经济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第一节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农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然要选择循环经济模式。一、农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水乳交融,紧密相连,具有发展循环经济的天然条件。㈠、自然生态系统的诸种环境要素大多具有双重性:既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组分,又是农业经济系统的生产要素。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环境要素中的地表土壤、水源(地表水、地下水)、岩石,以及生物组分中的绿色植物和各种畜禽、鱼类等,都是农业生产资料和人类劳动对象。㈡、农业生产过程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自然生产过程水乳交融,密不可分。农业种植业中的“春种秋收”与自然界的“春花秋实”的生产周期完全吻合,养殖业中的“春禁冬捕”与畜禽、鱼类的自然生产繁殖过程相融和。传统农业本来就是模仿、效法生态系统自然生产过程逐渐发展起来的,不仅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季节性规律,还在很大程度上显示出“*天吃饭”、“顺天行事”的自发性和实践经验性。㈢、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能量物质循环过程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能量物质循环基本融和。自然生态系统中,通过生产者(绿色植物)利用太阳光能和吸收空气、土壤中的养分制造有机营养物质,供各种消费者(草食动物、肉食动物)消费,消费过程中形成的废弃物(动植物尸体、排泄物等)由分解者(微生物)分解还原成无机物,回归自然进入新的循环过程。这一循环过程几乎完全体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种植粮食和各种经济作物,只是促成各种绿色作物通过光合作用产出更多的有机营养物质,收获的粮食和其他果品等实物除人类食用外,其余用来饲养畜禽,发展养殖业。生产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排向环境,*微生物分解。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能量物质循环过程,是自然生态系统能量物质循环过程的仿效、扩大与强化。传统农业中具有悠久历史的“种桑养蚕---蚕粪桑梗养鱼---鱼塘底泥作种粮肥料”的资源循环利用方式,就是农业生产过程融于自然自态过程的典型例证。㈣、在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是基本和谐相处的。在农药化肥大规模投入农业生产之前的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人类的农业劳动基本上是融于自然生产过程的,也就是说,人类与自然基本上是和谐相处的。人类处于生物食物链网的最顶端,本来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高等级生物种群。在原始社会,完全依*自然生态系统提供清洁水源、清新空气和食物等基本生存物质,并在向自然界攫取生存物质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原始农业、畜牧业,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化,形成今天的农业规模。即使在今天,农业生产过程仍然贴近自然生态系统的自然生产过程。上述农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天然联系,正好体现了循环经济模式的基本要求,说明农业生产过程具有建立循环经济产业链网的天然便捷条件,其能量物质循环过程可完全融于自然生态系统能量物质循环规律。二、现代常规农业引发的农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失衡需要科学的循环经济模式来调整。传统农业是指系统目标单一、生产技术简单、低投入、低产出、低效益、低消费、封闭的、分散的、自给自足型的小农经济。现代常规农业则是指大规模使用化肥农药和化学除草剂,大规模使用机械动力和电力,高投入、高产出、高消费、高效益的商品化农业经济。如前所述,传统农业对生态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一般不会超出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经济过程与生态过程是相融和的。现代常规农业则是资源耗用型农业,越发展就越增加生态环境的承载压力,造成农业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失衡,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由于人口剧增,使人均资源锐减。目前我国人均耕地、草地、林地、水资源分别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30%、40%、14%和25%。农业资源短缺又造成农村劳力过剩,需要寻找新的就业出路。二是外延式扩大再生产、掠夺式粗放经营的生产方式、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以及乱砍乱伐,造成土地退化、资源枯竭、水土流失、灾害加剧、生态破坏、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极大的威胁。三是无序开发和急功近利式的招商引资,乡镇企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形成新的结构型污染,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为求快速发展以实现后发赶超,片面理解“发展是硬道理”,鸡不择食式的招商引资。结果引进的多是先进地区淘汰的落后工艺设备,而且大多是小规模生产经营,只能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来获取暂时的政绩。而且由于缺乏科学规划,这些盲目引进的项目大都与当地优势产业缺乏有机联系,无法对接形成产业链,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只能成为新的产业结构的累赘,成为农业经济系统的痼疾。上述诸种农业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不平衡的状况,在传统经济模式下是无法克服的,这已为无数中外历史实践所证明。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大胆创新,变革传统发展模式,按循环经济模式走新的发展之路,才能保证经济与环境、人口的协调发展。三、循环经济模式是保障农村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生产方式。农村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失衡必然引起农村社会系统的失衡,进而妨碍整个农村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因为支配、维持传统的落后的陈旧的生产方式的发展理念和管理方式,直接支配和影响着农村社会系统的人口再生产和人力资源的开发,使许多地方越穷越陷入人口膨胀的怪圈,因而越是生产力落后,越是粗放式经营,越显得劳动力弥足珍贵,于是越是千方百计多生育,以此来延续家庭简单再生产,*儿子养家糊口、养老送终。人口膨胀的结果又加剧资源耗竭、土地匮乏、劳力过剩。于是大批劳力不得不盲目流向城镇打工谋生、务工经商。这种缺乏科学产业导向的劳力无序流动的结果,或造成城市三产业的畸形发展,引起三次产业间的不协调,或引发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农村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要可持续发展,自然生态系统可持续是前提,农业经济系统可持续是基础,农村社会系统可持续是保障。而要作到这三点,推行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是最有效的科学途径。首先,推行农业循环经济需要农村社会系统以全新的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来取代传统发展理念,建立和推行资源节约型的经济社会管理制度;需要按照循环经济建设的要求建立新的教育科研体系,以开发人类智力资源、培养出新型的管理者和劳动者;需要根据循环经济生产方式的要求建立新的资源和生产力要素的配置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形成新的科学生产关系;需要根据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规律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法律。这样,就可以保障和促进农业经济系统和农村生态系统健康持续发展,进而保障和促进整个农村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健康发展。其次,推行农业循环经济可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根本上缓解生态资源供给与经济发展需求的矛盾,实现农业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网的建立、发展和完善过程,就是农业产业化的推进过程,就是治理和消除现代常规农业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结构失衡、资源耗竭、效益低下等诸种弊端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农业产、加、销一体化、规模化、品牌化、集约化和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产品的深加工不断增加,附加值相应增加,可以最小的生态资源消耗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满足社会系统不断增多的消费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再次,农业循环经济建设可促使农业生产消费的能量资源循环过程融于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物质循环过程之中,保证农业经济的发展不超出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协调,促进农村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主导下,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可克服传统粗放经营的农业生产过程对生态环境资源的污染损害,又可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上世纪70年代,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世界环境保护主义思潮兴起的同时,也伴生了一种对地球生态前景的消极悲观思潮,主张崇尚自然、回归自然、服从自然,建立低投入的封闭自律的自给经济系统,抵制现代科学技术装备以及化石能的投入,否定现代农业与绿色革命。其主要派别有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再生农业、生物农业、替代农业、自然农业、生物动力农业等。尽管其动机是保护生态资源,却使农业社会倒退到自然经济时代,显然是不可取的,这种消极的自然保护观迄今只在发达国家的环保型与生态型农场有所应用,但规模很小,欧美和日本的面积大多在1%以下,难以广泛推广应用。80年代中期以后,这种思潮逐渐统一于可持续发展观。90年代循环经济模式出现之后,才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找到了生态经济社会复合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才有了全新的内容和广泛推行的可能。因为循环经济模式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是不排斥外部投入的;她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人力智力成果、金融资本和系统外资源的投入,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资本增值,满足日益增多的市场需求,实现生态资源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利用。第二节循环经济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现代化的具体任务是农业产业化,并通过农业产业化来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而农业产业化的最佳实现途径是以循环经济模式为导向,逐步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因而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刻认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循环经济模式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与特征㈠、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所谓产业,即产品生产行业。在每一产业系统内,都具有从生产、加工、销售、到消费的物质流动的完整过程,具有专业化与社会化协作及组织管理的完整体系。所谓产业化,即指产业系统内科研、生产、加工、销售、服务及管理等各环节协同发展、相互促进,形成有机联系的完整体系。很显然,产业化程度的高低,取决于产、加、销及科研服务和组织管理各环节协同共进、有机联系的紧密程度。农业产业化经营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兴起于美国,随后传入西欧和日本,约90年代初陆续传入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约于90年代初始于山东,接着在一些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兴起。尽管中外兴起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进程各不相同,但其终极目的都是要解决农业生产经营如何适应市场需求,如何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以及如何使农业与之相关联的产前、产中、产后产业相融和等问题。在我国农业经济系统中,普遍面临着农户分散的联产承包经营无法与社会化大市场对接、农产品的产加销各环节相对独立经营形不成规模效益、难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等难题。而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的推进,在稳定农户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组织引导分散的农户整体地进入社会化大市场,以市场为导向构建新的产业经营方式,创新产销制度和经营管理体制,发展市场经济,优化产业结构,自然而有序地将传统农业推进到现代农业。正如《人民日报》1999年12月11日社论《论农业产业化》所指出的:“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加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按照这一定义,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在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为现代化的科学生产方式的历史演进过程。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性状来看,它是一种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势,是农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制度的创新,是一种建立在各农业产业化经营参与主体共同利益基础上的运行机制。而当前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任务,则是在保持家庭联产承包、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不变的条件下,在现有农村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基础上,把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优化资源组合,全面提高农业生产能力,解决分散生产和非组织化的种种弊端,不断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㈡、农业产业化经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