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锻炼道德品质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都会认识到在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科学的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加强道德修养、锤炼自己的道德品质也是不可或缺的人生必修课。因为不管是理想信念也好,人生观、价值观也好都与道德观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每个人追寻美德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在探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过程,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进入本课程第二部分的学习。这一部分主要由四、五、六三章构成。这三章从内容上说从介绍一般的道德理论问题入手着重探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核心、基本原则、主要要求和三大领域(公共生活、职业生活、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的道德要求和具体的法律要求。通过这一部分学习实际上是启示我们,作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我们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需要。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道德这个概念在生活中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可能遇到道德问题。比如乘公共汽车、在图书馆学习、在公共场所活动,我们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样的行为才是适当的?我们时常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道德?道德是怎样产生的?道德有什么作用?在人类历史发展中道德有没有进步?这节课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首先从道德的起源和本质讲起。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一)道德的起源实际上人们对道德的探讨从很早就开始了,从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开始的。亚里士多德写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本伦理学著作《尼可马克伦理学》,在这本书里不仅探讨了诸如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德性等一般伦理学问题,而且还讨论了许多具体的行为规范,也正是在此亚里士多德奠定了道德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基石,从此伦理学这门学科的事业不断拓展,人们对道德问题的研究也不断深入。但是在道德史上来看,关于道德的起源思想家们还有一些不同的看法、观点。第一,神启论。认为道德来自于神灵的启示和超自然力量的规定。比如在中国思想史上,西汉时期的董仲舒提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从这一观点出发他把封建道德纲常神圣化、宗教化,认为触犯封建道德就是违反天意。西方思想史上“摩西十诫”被称为“黄金定律”奠定了基督教道德的基础。第二,天赋论。道德起源于人的天性或自然本性,即人先天就有道德意识。孟子认为人天生就有四种善端(善的种子)“恻隐之心”“善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仁义礼智,非有外铄我也,我固有之。”还有西方思想史上,康德认为具有普遍道德价值的东西来自人的理性本身的善良意志,道德就是这种善良意志所发出的绝对命令。第三种,道德情感欲望论。道德起源于人固有的本能要么道德欲望要么天然情感之中。18世纪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认为,人是有感觉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趋乐避苦,就是自利、自爱,也就是追求个人的利益和幸福,这是一切道德的根源。卢梭认为道德起源于人心中的社会情感和利他之心,源于对公共利益的追求。英国思想家大卫.休谟认为道德起源于人固有的推己及人的同情心。第四种,动物本能论。道德起源于动物的合群性本能。以达尔文为代表的进化论伦理学认为,道德起源就是源于群居性动物的社会性本能。道德不是人所独有的,一切群居性动物都有道德感,不仅仅是人有道德。四种观点我们课堂上不展开谈,课后大家可以进一步作拓展性研究。这四种观点对于研究道德起源具有重要启示作用,但是四种观点是非科学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离开人的社会实践、人的生活、人类的历史发展来思考道德的起源和基础,或者是把道德看成是外在强加于人的规约,或者是把道德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情感要素和心理体验,把道德神秘化。基于这三个方面,我们就认为这几种观点关于道德起源是非科学的。那么什么是科学的道德起源论?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观点道德应与人们的物质活动、物质交往紧密相关的。马恩这一论断已为考古学、社会学等学科当中的研究成果所证明。同时历史流传下来的移风易俗也为我们研究道德的起源提供了一些经验材料。那么道德究竟怎么产生的呢?道德产生需要这么几个条件:1.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只有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才会产生道德。否则一个人孤零零行走于世界之中,从不和任何人联系,他从不与他人有瓜葛,他就从不思考自己的行为适当是否的问题,也就没有道德产生的客观环境,所以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那么道德产生有了客观条件是否还要有主观条件,回答是肯定的。2.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当人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意识到自己与他人与集体的不同利益关系以及产生了调节利益矛盾的迫切要求时,道德才得以产生。人类自我意识是人类自身同动物、他人、世界区别开来的一种根本性机制。如果说人的思维还达不到把自己同自然界区别开来、与他人、社会区别开来,也就是说他还处在物我不分、人我不分状态中,那么人的协调利益关系、协调利益矛盾就不会成为一种内在需要。所以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如果说人的思维始终处于像一个婴儿阶段,它不能正确把自己在世界上定位,那么他的思想和观念当中就不会产生一种迫切的需要,迫切需要调节与他人利益矛盾、协调与他人关系。说到这里同学们或许会提出一个问题,就是说老师说道德产生需要一个客观条件一个主观条件,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是社会关系的形成,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而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又是从哪来的呢?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不管是主观条件还是客观条件归根结底都来自实践、来自生产活动、来自劳动。所以我们说: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都统一于人的生产实践: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人们在劳动中结成生产关系并产生需要调整的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创造人们的道德需要,提供道德产生和发展的动力。所以在道德起源问题上科学的观点是,一方面应该看到道德产生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即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道德产生也需要一定的主观条件,即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但是道德产生的主客观条件都统一于生产实践,统一于劳动。所以说劳动实践是道德产生的根本原因。科学的道德起源论实际上为我们正确把握道德的内涵和本质提供了一个前提。那么道德的内涵是什么?道德的根据是什么?(二)道德的内涵和本质对于道德的内涵我们可以下这么一个基本定义: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同学们我们对道德概念应全面地完整地加以掌握,这里面包含多个层次。我们看第一句话,实际上凝炼地概括了道德本质,它是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怎么来理解?我们知道社会经济基础是同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主要包括三个要素,即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生产资料是公有还是私有);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平等还是不平等);产品的分配原则(平均还是不平均)。这三个要素决定了道德的性质、主要原则和规范。这里我们简单回顾一下道德的发展类型。比如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抵御自然灾害和获取生产资料的能力非常弱小,人们只能形成一个整体、一个氏族,以氏族为单位的集体。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上是集体公有的;人们在生产中关系是平等的;在产品的分配上是绝对平均分配,这样一种经济基础状况就决定了原始社会道德的基本途径,决定原始社会道德的基本原则,即它的最高道德要求就是维护原始氏族集体利益;同时人们在生产中平等互助、互相关心也成为原始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道德要求。那么后来随着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人类社会进入了阶级社会,不管是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还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在这三个阶级社会,社会经济基础发生极大变化。首先,生产资料公有制变成生产资料私有制,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不是平等而有了阶级对立,有了等级划分,产品分配也不平均,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绝大部分归统治阶级占有。在这种情况下,阶级社会的道德已发生根本变化。比如说奴隶社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维护对奴隶主国家的绝对忠诚;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所倡导的道德原则就是维护封建君主宗法等级关系;而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所崇尚的道德原则就是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综上所述,社会经济基础决定道德性质、基本类型、决定道德的变化。所以费尔巴哈说“住在皇宫里的人同住在茅草屋里的人想法是不可能一样的。”恩格斯也曾经说“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在归根结底意义上在从自己的经济关系中汲取道德观念。”,也就是说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它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属于社会意识范畴,这就是道德的本质。第二句话,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这说明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发挥作用的特殊性。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意识形态不仅只道德一种类型,除此之外还有法律等,但是它发挥作用方式具有特殊性,它要通过社会舆论。什么是社会舆论?是人们对一定的人或事所表达的倾向性观点,“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他人论长短。”论长短的过程就是社会舆论发挥作用的过程,这其中包含道德评价。道德还要通过传统习俗发挥作用。我们说入乡随俗,随俗的过程就是被道德接纳的过程。道德还要通过内心信念来维系,就是说道德存在于人的内心当中,这是道德发挥作用的方式,它跟法律不一样。第三句话,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这里说明道德结构,意思是说在现实生活中道德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的结构是立体的,它是知情意行相统一的整体,是内在与外在、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整体。二、道德的功能和作用这可能是同学们最关心的问题。大家在现实生活中可能谈论道德它有什么作用?在社会上有那些不道德的现象,道德有发挥作用的空间吗?实际上道德的功能和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一)道德的主要功能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具体来说,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在二个纬度或方面,从一方面来说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另一方面道德是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两方面功能。而在道德功能系统中,它的主要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1、道德认识功能道德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是人们认识和反映社会状况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方式,也就是道德是把我们自身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的一种媒介,也就是说道德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道德进步和演化规律,明白我们每一个人在社会生活当中我们基本行为价值坐标,我们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生活中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都不是干瘪的教条,而是有着鲜活的生活内容。例如公正这一道德规范。公正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道德规范,在不同历史时代当中,公正的内涵不同。我们可以通过公正这一道德范畴揭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状况、社会发展状况、道德价值的基本指向。在古希腊,智慧、公正、勇敢、节制被称为“四达德”即四种最重要的美德。那么在古希腊,公正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呢?德谟克利特说:人尽自己的义务,服从国家利益就是公正。柏拉图说:统治者必须有智慧;卫士必须勇敢;民众应当节制,如果三个阶级安分守己、各司其职,国家就达到了和谐公正。那么我们从古希腊关于公正的内涵当中我们能解读出什么呢?我们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生活中这样一些社会现状。首先,对于古希腊民众来说、对于自由民在城邦中生活的民众来说,参与国家生活这是至高的荣誉,能够为国家作贡献这是至高荣誉、至高权力,对于个人来说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第二,他至少还告诉我们,在古希腊并不是所有人都享有为国家作贡献、为国家尽义务特权。比如对于奴隶来说就不享有,他得不到这样一种权利。拉法格《思想起源论》曾记载:古罗马时期,斯巴达克国王处死了2000多名英勇保卫祖

1 / 3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