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思想倘若不引发行动则意义不大,而行动倘若不是源于思想则毫无意义。--乔治·伯尔那诺第四章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分析第一节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一、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一)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特点(1)重短期效益,轻长期利益:生态效益没有进入考核领导业绩的指标体系,因此,经济效益的增长是政府主要追求的目标。(2)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县域引进项目往往是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生态效益。(3)县域生态环境恶劣: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得到持续的高速增长,但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生态环境代价。据统计,全国约有l/3的耕地受到水土流失的危害,还有一部分的农田及草场受到沙漠化的威胁。这些都从根本上违背了生态文明之路,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资源利用率低:多年来,我国县域经济产值的增加靠消耗大量的资源来换取,由此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资源短缺、生态恶化、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县域工业和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在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自然资源不断退化,资源基础持续减弱,一些主要自然资源已出现严重短缺,保证程度下降,对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构成严重的制约,资源供需前景不容乐观。(二)县域生态经济发展面临的矛盾(1)县域经济总体保持较快发展,生态效益则很难持续。县域经济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占据了相当高的份额。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06年底,我国列入县域经济统计范围的有2072个行政单位,全部县域单位人15总数超过9.62亿,约占全国总人15的7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4734亿元,比上年增长25.9%,约占全国的1/4;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6656亿元,比上年增长29.8%,约占全国的4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3239亿元,比上年增长32.2%,约占全国的42%。县域经济的GDP约占全国GDP的60%,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资等指标都占全国的l/3左右。但生态效益没有纳入地方政府领导考核的指标体系,经济增长作为其追求的主要目标,一方面,是边污染边治理,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比较严重,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虽然重视生态效益,但确未能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不切实际的规划“生态”工程,不仅不能促进县域的生态效益,反而侵害了县域的经济效益,生态经济发展的总量远远落后于县域经济的增长。(2)发达县域重经济发展,轻生态效益。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5年,全国百强县人l5占全部县域的7.7%,行政区域面积占l.3%,实现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部县域的1/4强,第四章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分堑---一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1/3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46.7%,出口总额占2/3。人均GDP3.4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495元(2006年,国家统计局未开展全国百强县评比工作),在全国县域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突出地位,成为推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一支重要的基础性力量。在县域发展中,经济效益往往作为项目建设和项目投资的主要选择标准,生态效益往往被忽略。企业发展中依然有私自排污屡禁不止的现象,这种现象实质上是经济表面增长而综合效益却在下降。长此以往,县域发展会受到阻碍。(3)县域经济成功发展和生态滞后发展的矛盾。全国三大类富有特色的县域发展模式都存在着重经济,轻生态的现象:第一类,广东模式。即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7拨NN头在外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部分产品占据了国内外市场的很大份额,但存在先污染后治理的问题。第二类,江浙模式。即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民营经济,通过块状经济振兴县域。目前,江苏和浙江的县域经济已占全省经济总量70%左右的份额,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工业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均为零.污水处理厂等一些重点项目进展缓慢,各开发区、工业园区均无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一些污水处理厂厂外管网尚未完全配套,污水收集率偏低,不能满负荷运行,城乡污水集中处理率只有50%左右。环城公路尚未建成,大量矿物、建筑渣土运输车辆穿城而过,城区道路运输泼撒扬尘污染较为严重。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增加了环境污染。第三类,山东模式。即一方面依托区域优势实施对外升放,另一方面依托专业化市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此外,不少县域依托比较优势,积极寻求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路子,也积累了诸多成功经验,如依托能源、矿产和旅游、优势农产品发展的资源型发展模式、在中心城市周边发展制造业基地的配套型发展模式等,但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加剧了环境污染,如一些煤矿、磷矿企业的废水直接排放到田间地头、沟渠河流,被部分农户用来作为灌溉水源,破坏了生态,也污染了农作物。(三)中国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对策(1)坚持科学发展观,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必须充分认识环境保护形势的严峻j生和复杂性,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在科学发展中促进环境保护,在保护环境中实现科学发展,做到不要牺牲环境的发展,不要浪费资源的增长,不要未经环境评价的建设;下决心解决好发展中的各类环境问题,尤其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作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主攻目标。(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解决结构性和布局性污染。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生态工业化道路。充分发挥国家循环经济“双试点”县域的优势,制订和实施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同时,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提高环境准入门槛,严禁新上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项目,坚决淘汰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落后生产能力,鼓励发展清洁能源项目。(3)深化环境污染防治,努力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各类建设项目、区域规划以及各类第四章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分析开发建设专项规划均要进行环评,从源头上防止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努力实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继续开展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重点的清洁生产审核,积极推行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实现污染全过程控制。(4)全力推进环保重点工程,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必须加大环保投入,加快实施环保重点治理工程。同时,要加快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和危险废弃物及医疗垃圾处置中心建设。(5)统筹城乡环境保护,着力推进生态城镇建设。切实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杜绝污染严重企业向农村转移,促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的乡镇工业进区人园。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大力推广生态农业、生态能源和生态经济,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状况。深入开展矿业秩序治理整顿,严格实行矿山分类、分区管理,调整优化矿业结构及布局,压缩小型矿山的数量。建立矿山生态建设保证金制度,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治理修复矿山生态环境。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林地、湿地。(6)完善环境保护机制,切实把环境保护任务和责任落到实处。切实加强和改进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真正把环境保护融人经济建设主战场。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创先评优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完善环境保护投入机制,把环境保护投入作为公共财政支出和预算保障的重点。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的环保投融资机制。加强部门协调,完善联合执法机制,依法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和案件。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督促有污必治、治污必清,切实解决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建立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完善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环境保护协调机制,建立灵活高效、协调有力的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开展生态文明观和环保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观念与环境保护意识。(四)生态县镇经济发展特点(1)生态城镇建设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尽管建设标准,建设方法不一,但人居环境和城镇的生态化趋向确实是共同的目标。(2)生态城镇的实践Et趋注重具体的设计特征和技术特征。根据城镇现实问题提出实施生态城镇的具体方案和城镇生态文化发展模式,其理论与生态城镇实践的结合趋于紧密。(3)产业是生态城镇发展的基础。生态产业尤其是生态工业及其园区设计对生态城镇的发展尤为重要,它往往决定着生态经济系统的功能和价值实现大小。(4)生态城镇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关系。生态城镇是把城镇视为一个生态系统,建设生态城镇要针对不同类区的生态系统特征、问题、区域发展战略来确定城镇生态建设的模式定位。二、中国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我国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单纯依靠治理的方式很难彻底解决资源问题和生态问题。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现阶段以追求物质财富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观不可能在短期内发生转变。部分地方政府对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真正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重开发、轻节约,重视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的现象仍然十分普遍。一些企业一味地追求利润最大化,对环境关注度不高。技术的制约也是生态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目前,虽然我国在循环经济利用和资源节约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整体上看能够提供的成熟的生态技术还远远不够。这主要是由于基础性研究欠缺,缺乏跨学科交叉学科的系统研究,基础数据积累不足,缺少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技术与设备等原因。我国生态经济制度的不完善也是生态经济面临困境的重要原因。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生态保护方面的制度安排,很多地区在治理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但这些措施却无助于整体问题的解决,具体表现如下:(1)工业三废排放问题。生态环境承载着巨大压力,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艰巨。政府下达的“十一五”污染减排目标任务,既要消化现有的污染物存量,同时还要消化“十一五”期间产生的增量,面临着经济要发展、污染要减排的双重压力。(2)县域空气环境质量问题。工业布局不合理,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缺乏科学合理的过渡区域,事故性排放时有发生,在大气扩散条件差等不利情况下,加剧了空气环境污染。(3)农村环境保护形势较为严峻。农村环境保护机制不完善,监管能力与资金投入不足。小矿山、小选厂、小烧结分布较散,工艺水平不高,污染处理设施不配套,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严重。小城镇及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匮乏,单位面积耕地农药、化肥使用量大大超出全国平均水平,农村面源污染不断加剧,加之工业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的影响,多数中小河流水质恶化,一些乡村饮用水存在安全隐患。(4)农村废弃物污染严重。农村人畜粪便、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被认为是目前中国农村三类主要废弃物。据调查,农村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平均不到3%。有的地区粪便不经处理便直接排人江河,严重污染了水源和环境。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未能统一有效管理,农户的生活垃圾和污水随便倾倒,流向田头沟渠、池塘、路边,大量有害、有毒废弃物如废旧电池等严重污染着土地、水源、庄稼,破坏了农村生态平衡。与此同时,城市垃圾场地一般都设在城镇郊区,农村承受了农村和城镇共同产生的生活垃圾。中国有9亿左右的农村人口,如果每人每年产生0.3吨计,全国每年合计将增加生活垃圾2700万吨。垃圾堆放的过程中,有机物分解,产生了多种酸性的代谢产物及水分,在雨水的淋滤作用下,垃圾中的重金属被溶解并随渗滤液流入到地表或渗入地下,垃圾中的病源微生物也可渗入滤液中,构成了有机物、重金属和病源微生物三位一体的污染源。(5)农村乡镇企业污染。由于经济环境、基础条件及管理水平的限制,乡镇企业主要集中在造纸、印染、电镀、化工、建材等少数产业和土法炼磺、炼焦等落后技术上,大多数设备相对落后,产品技术层次不高,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因而环境污染严重。(6)化肥、农药的大量及不合理施用引发污染。目前,农民在土地上投入的有机肥料大幅度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快速增长且氮、磷、钾使用比例不平衡,其结果导致土壤板结、耕作质量差,肥料利用率低,土壤和肥料养分易流失,造成对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以及湖泊的富营养化。据统计,农业生产中氮肥的利用率为30%_35%,氮肥的地下渗漏损失为10%,农田排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