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养鱼池塘水质主要特征及其调节天津市水产研究所近年来,在盐碱地池塘养鱼产量不断提高的同时,因池塘水质问题而造成的鱼体生长缓慢、鱼病、泛塘死鱼、鱼产品质量下降等现象较为普遍,水质问题已成为盐碱地池塘养鱼健康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笔者在天津地区从事盐碱地池塘养鱼技术研究的过程中对盐碱地养鱼池塘水质的主要特征、产生不良影响及危害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水质调控措施。一、盐碱地养鱼池塘水质的主要特征1、矿化度矿化度是指水体中主要离子的总量,矿化度高是盐碱地池塘水质的首要特征。池水矿化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①土壤盐渍化程度,它的高低是池水矿化度的决定因素,土壤盐渍化程度愈高则水质矿化度越高;②水源:因为井水中含有一定量的金属离子,所以井水作为水源的池水矿化度比用河水等地表水作为水源的池水矿化度高;③降水量和换水量,降水量高于蒸发量时池水矿化度处于下降趋势,反之则处于上升趋势,而换水量大的池水比换水量小或不换水的池水矿化度高;④肥料和药物,施用含有金属离子的肥料和含有金属离子的药物以及含有氯离子的药物会增加池水的矿化度。受上述四种因素的影响,盐碱地池塘水质的矿化度一般在1.0g/L~10g/L之间变化,且春季、晚秋、冬季的池水矿化度高于夏季到晚秋之前的池水矿化度,夏季经常施肥和使用氯制剂较多的池塘池水矿化度较高。2、pH值pH值是池水化学因子和生物因子的综合反应,它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有两个:一是池水的缓冲作用,池水缓冲容量越大则pH值变化幅度越小,稳定性越高;二是生物活动,主要是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厌气分解作用,生物活动过程越强烈则PH值波动的幅度愈大。盐碱地池水的pH值长时间处于较高状态,在8.5~9.5之间变动,春季和封冰前后池水pH值较其它季节高,pH值9.0以上的池水较常见,夏季出现水华的水质PH值多在9.0以上。3、浮游植物池水中常见的藻类优势种群有:蓝藻门的蓝纤维藻、小颤藻、螺旋藻、微囊藻;绿藻门的绿球藻、绿纤维藻;隐藻门的隐藻;金藻门的三毛金藻;裸藻门的绿裸藻及硅藻。在春季、晚秋和冬季,三毛金藻、蓝纤维藻、小颤藻、绿球藻和硅藻为优势种群;在夏季和秋季的其它时间,螺旋藻、微囊藻、绿球藻、隐藻、绿裸藻成为优势种群,尤其在夏季,微囊藻和绿裸藻易形成水华。4、轮虫在夏季,池水中易出现轮虫密度较大的现象,发生轮虫危害的池塘边附近水体中,轮虫密度一般在5个/mL,最高可达到10个/mL。二、产生的不良影响及危害1、高矿化度的不良影响一方面,鱼体生长速度缓慢。水质较高的矿化度破坏了鱼类血液的酸碱平衡,血红蛋白结合氧的能力下降,鱼体为保持体内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平衡要消耗较多的营养物质,用于生长的营养物质相对减少,影响了鱼类正常生长。池水高矿化度对鲢、鳙鱼的生长影响较大。另一方面,鱼体抗病力下降。高矿化度水质对鱼鳃的表皮组织破坏性较大,鱼体内外的气体交换受到影响,饲料的消化吸收率降低,鱼体体质较弱,抗病力下降,易发病。2、pH值高的不良影响及危害一方面,pH值高的池水中氨的含量升高,较高的毒氨腐蚀鱼的鳃组织,使鱼类血液pH值上升,诱发和加重鱼病,严重时引起鱼类死亡。在养殖中表现为封冰前鱼类集中在池边,反应迟钝,封冰后逐渐死亡。另一方面,藻类的种类较少,数量较少或形成水华,池水溶解氧含量较低,易发生鱼类缺氧浮头现象。3、浮游植物的不良影响及危害一方面表现为三毛金藻中毒症,在春季、秋季和冬季适宜三毛金藻大量繁殖,三毛金藻分泌的毒素可以造成鱼类中毒死亡,是盐碱地池塘养鱼的主要危害之一。另一方面是水华的危害,在夏季,微囊藻易形成水华,既吸收水体中大量营养元素,影响其它藻类的繁殖,造成鱼类喜食藻类的缺乏而生长缓慢,又消耗水体中大量的溶解氧,鱼类缺氧浮头而影响摄食与生长,严重时泛池死亡。死亡的微囊藻分解散发的腥味也造成鱼肉的品质产生异味而影响质量。4、轮虫的不良影响及危害一方面表现为造成池水的缺氧,另一方面表现为池水氨态氮含量较高。池水中轮虫大量繁殖造成密度过大是盐碱地养鱼池塘夏季死鱼的主要因素之一,危害较大。三、调节措施换水是调节盐碱地池塘养鱼水质的最佳措施,但是大部分盐碱地养鱼池塘的地表水源比较紧张或水源水质条件差,换水水源主要为机井水,不但成本高而且效果有时不尽理想,因此,盐碱地养鱼池塘水质调节应采取适量换水或补充新水与日常其他水质调控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且在生产上也是现实可行的。1、高矿化度调节降低池水矿化度主要从水源、肥料及药物三方面进行:一是换水或补充新水的水源以地表水(河水、水库水)这宜,减少井水的使用量,夏季降水量较多时要适当加大池水的排出量及新水的注入量,并保持池水的高水位。二是不使用或最低限量使用含有金属离子(钙、钾、钠离子等)的无机肥料。三是氯离子可以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使其溶解度增大,硫酸铜和硫酸亚铁中分别含有二价铜离子、铁离子,且在水质消毒和防治鱼病时氯制剂、硫酸铜和硫酸亚铁使用量较大,因此,在养殖中应避免使用或最低限度使用氯制剂、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等药物。2、降低水体pH值的措施养殖水体中,pH值的升高主要是由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引起的,Ca2+的加入有利于沉淀CO32-,以保持pH值的稳定,因此,降低池水pH值的关键措施是防止浮游植物的过度繁而形成水华,以提高养殖水体的缓冲能力。一是防止浮游植物的过盛繁殖,在施肥时要采取少施肥、勤施肥的方法,防止因过量施肥而形成水华现象,保持池水pH值的稳定。对已发生水华的池水应采取直接换水或用0.5mg/L硫酸铜全池泼洒后再换水的方法加以处理,处理后全池施入磷肥,如过磷酸钙、磷酸氢钙,每次用量为30kg/hm2~60kg/hm2。二是使用氯化钙降低池水pH值,且氯化钙的使用对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和优势种群演替情况无明显影响,能够较好地保持池水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氯化钙的用量为2190kg/hm2,24小时可降低池水pH值1个单位,但氯化钙的使用可引起池水矿化度的升高。三是当池水PH过高(9.5以上)有可能使鱼类致死或水体中碱度过高时,可以使用219kg/ha盐酸,30分钟内可以降低池水PH值1.5个单位。3、三毛金藻的防治措施有效方法是提高池塘水体的肥力,促进其它藻类繁殖而抑制三毛金藻的生长,当小三毛金藻数量达到23×106个/L以上时就应采取防治措施。对发生三毛金藻危害的池塘,每天用黄泥土225kg/hm2~300kg/hm2与其3倍~5倍的水调制成泥浆,全池泼洒,待池水清澈后用硫酸铜0.7mg/L和磷酸二氢钾15kg/hm2~30kg/hm2全池泼洒,2小时后全池泼洒尿素15kg/hm2~25kg/hm2,连续2~3天,可造成池水矿化度的上升。4、预防轮虫大量繁殖的措施轮虫大量繁殖除了与水温密切相关外,食物是决定轮虫数量的又一重要性因素。轮虫的主要食物是单细胞藻类、细菌、有机碎屑等,单细胞藻类、细菌可以通过鲢鱼的摄食、换水及水体消毒等措施有效控制其数量,而通过合理投喂减少残饵、使用经过充分发酵的有机粪肥、高温期以前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光合细菌、芽孢杆菌、EM菌)等措施可以保持池水中有机碎屑的含量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即COD为10~15mg/L。对轮虫密度较大(3个/mL以上)的池塘,利用轮虫水平分布时池塘沿岸种类和数量最多的特点,用水泵(水泵过滤用100目筛绢)抽取池塘沿岸池水过滤循环,去除轮虫的效果较好。换水也可以降低轮虫密度,用药物杀灭轮虫也有一定效果,但药物对鱼体的刺激较大,轻则影响鱼体摄食,使用不当可造成鱼类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