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培养工程的实践与思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青年教师培养工程的实践与思考常晋义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生力军,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如何使青年教师早日成材,关键在今天的培养。所以,从2004年开始,我们推进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在导师制、企业实践、课程建设等方面,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做了一些探索。一、青年教师队伍现状分析目前,我院现有的46名专任教师中,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有3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0.4%。青年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3人,具有硕士的28人,占青年教师的83.8%,。目前有6位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从总体上看,我院青年教师学历层次较高,专业基础整体理论知识较扎实,思想较活跃,善于接受新事物、新知识,是我院教学和科研队伍中的一支新生力量。但是,学位的高低并不能完全说明一个人素质的高低,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个体素质与时代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爱岗敬业精神和师德修养有待加强。个别青年教师政治思想观念淡薄,对自己要求不高,缺乏事业心;团队合作和协同攻关的意识淡薄,对他人的包容性、服务、协作意识都较弱等。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影响了教师队伍整体力量的形成和凝聚力的增强。2.学术带头人匾乏。青年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者比例偏低,学科方向缺少领军人物。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成长缓慢、数量不足,已成为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瓶颈”。3.科研能力有待加强。目前还没有承接到高级别和高水平的科研项目,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需要提高,发表在权威刊物和核心刊物的论文还有待增加。从整体来看,缺乏能跟踪前沿知识,集教学、科研开发于一身的优秀青年教师。4.教学水平有待提高。教学方面工作任务重,忽视了教学研究,缺乏经验的积累。5.实践能力也需加强。计算机学科是实践性很的学科,往往要求教师有强很的动手能力。但青年教师一般从学校到学校,没有系统开发的经验,有的甚至连一个完整的软件开发项目也没有参加过,缺乏对系统开发的整体认识。针对上述问题,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全面提高他们的能力,是学院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二、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实践从2004年开始,我们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对每位从事教学、科研的青年教师配备一名具导师,由导师负责对青年教师师德、教学、科研、继续学习等各方面进行培养指导,使之提高整体素质,胜任科学研究、教书育人工作。导师制的引入,对导师、青年教师和全院其他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导师由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治学严谨,能履行导师职责并具有副教授以上职务的教师担任。导师人选由学院选派与聘任。学院负责人与导师一起分析、研究青年1教师的思想和工作情况,讨论培养计划,促进已确立的指导联系的建立和巩固,使这种联系成为实实在在的、紧密的实践活动。学院学术委员会检查和掌握指导情况,了解青年教师进展情况,每年对指导情况作出鉴定和评价。导师负责对青年教师进行以业务指导为主的全面性指导,重点工作是:(1)对青年教师进行师德教育,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关心青年教师思想品德修养,培养青年教师严谨踏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爱岗敬业的道德品质。(2)指导青年教师过好教学关,帮助青年教师做好课前准备、课后总结。结合学科发展方向和教学要求,指导青年教师搞好辅导、答疑、备课、试讲、实验等各个教学环节。鼓励并指导青年教师大胆进行教改实践,引进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大胆创新。(3)帮助青年教师确定科研方向,参加科研讨论,开展科研工作。(4)督促青年教师制定中长期学习计划,加强继续学习的指导,为青年教师的长远发展提供指导。在导师制运作过程中,需要青年教师积极和热情,主动向导师汇报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严格要求自己;也需要导师以身作则,认真履行职责;同时也需要学院及相关系部确定目标管理。学院从导师工作职责入手,确定年度工作目标,按内容逐项分解,并制定考核办法。以青年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核心内容,将培养目标的实现纳入导师目标管理的范畴,并核定工作量。通过目标管理的激励,使导师敢于面对青年教师培养中的各种问题,深入了解和掌握青年教师在思想、学习、生活中碰到的各种难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助。并在工作中自己也逐渐积累经验,探索路子,提高能力,实现了“双赢”。几年来,在相关导师的指导下,有2名青年教师取得了硕士学位,有2名青年教师正在进行硕士论文准备。许多青年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三、青年教师企业锻炼的实践对于刚加入教师队伍的青年教师来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能力都很欠缺,从而给教学工作带来了挑战。而企业既是使用人才的场所,又是磨练人才和造就人才的良好环境。目前,青年教师最缺乏的是经验,而经验要通过实践的锻炼去创造和积累,所以青年教师培养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推进青年教师的企业锻炼。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企业通过学校提供的人才支持进行技术改造,可以提高行业产品的竞争力;学校教师通过参加不同层次的实践和科研活动可以克服理论和实践相脱离的弊端,及时调整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而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可以说,这是一个双赢的合作过程。1.活动的开展从2006年开始,学院开展青年教师企业实践活动,并在昆山软件园的最大企业――中创软件公司建立了我校第一个“青年教师实践基地”。青年教师在企业作为企业的一个员工,参与企业生产、科研、产品推广、服务等各个实践环节。此项活动基本思路是:计划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完成青年教师培养的第一轮工作,由学院组织青年教师分批分期进驻有关企业,接受企业的培训,参与项目的开发。基本要求是:让青年教师尽快适应企业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方式,协助企业进行技术管理和技术革新,努力提高自己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生产实践能力。这些青年教师回校后,要结合企业实践培训的经验,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改进专业课教学方式,提高课程教学和课程实践的效率,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该活动在2006年7月初正式启动,首批有3位青年教师去中创(昆山)软件工程有限公司参加实践,于8月底结束。随后每期派出二至三位教师,时间至少为二个月。2007年7月,这项活动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学院与国内著名的对日软件外包企业宏智(苏州)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学院派出由4位青年教师组成的实践小组进驻宏智公司,通过近三个月的努力,较好的完2成了预定目标,青年教师全部通过由日方组织的严格考核。到目前为止,学院共派出7批计18位青年教师参加了此项实践活动。2.活动中解决的问题活动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学院对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解决。(1)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去企业实践,课时和待遇的减少怎么办?这是教师们面临的现实问题。为解决这个矛盾,学校从经费中拨出专款给予支持。明确规定,教师实行脱产实践,实践期间,校内教学工作量津贴由学校参照相应职务坐班人员的津贴标准按时予以发放。此举不仅让教师在课时与经济上没有了后顾之忧,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2)如何防止“走过场”。教师下企业如果缺乏一定的监控和评价机制,往往会流于形式,最终达不到目的又“劳民伤财”。为了让教师变“要我去”为“我要去”,制度规定,教师实践完后,企业根据教师在实践期间的表现,出具实践的综合表现评定意见,纳入个人履历与年度考评。(3)如何兼顾差异。新进专业教师和在岗专业教师,有经历的教师和无经历的教师在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上都存在差异。为了保障每期实践的效果,学院领导根据每位参加实践教师的特点,精心组织,合理搭配,确保每期实践教师的总体水平差别不大,在实践中教师之间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4)如何反馈信息。在实践的进行阶段,利用教师周末返校,不定期的召开实践教师的座谈会,谈谈教师在企业实践的情况,获得的经验和教训。这些做法一来可以让学院及时了解教师在企业实践的情况,二来也可以让后期参加实践的教师,从前期的教师那里了解实践的内容,获得经验和吸取教训,及早为自己的实践做好准备。在每期实践结束之后,还要求每个教师以书面形式上交个人实践报告,对自己的实践做一个全面的回顾和总结。3.几点体会校企相结合的教师培养途径对学院的发展有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青年教师首先要熟悉学科各个实验实训环节,才能够保证学生实践教学的质量,完成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任务。青年教师参与企业开展实用技术研发、技术服务等多种形式的科研课题及项目的合作,使自己了解和掌握行业实用技术的前沿,提高了科研水平和技术水平,通过参加企业产品开发、设计等实践活动,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水平,从而迅速提高教学能力。(2)有利于教学体制和培养模式的改革。青年教师企业实践,也使学院扩大了与企业的接触面,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对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课题,也促使学院改变原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根据市场要求建立新的教学体系。企业与学院的互动,也使学生的培养更加注重实际。(3)拓展和延伸了学院实验室。通过青年教师实践基础的建立,学院得到了稳固的学生实习基础,每学期都组织学生到实践基础参观、学习和实习。通过现场教学,许多较抽象的在课堂上需花费较多时间才能讲清的专业理论,经学生实地考察和动手实践后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解决,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4)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教师在企业参加锻炼过程中,能够对企业的人才需求有所了解,这样可以及时地调整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方向和重点,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帮助。教师在和企业扩大接触和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学校和企业间的交情,为学生的校外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给学生技能培养提供了理想的场所和更多的实习机会,这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极为有利。与此同时,教师可以把优秀的毕业生介绍给企业,为学生就业广开渠道。3四、青年教师课程建设的实践一门课程之所以能够成为精品,是主讲这门课程的教师团队长期致力于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结果。正因为如此,在国家精品课程的评价体系中,将师资队伍建设列为首要指标。要求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要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教学水平与教师风范,师德好,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并根据课程需要配备辅导教师;中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科学合理,并取得实际效果;教学思想活跃,教学改革有创意;教研活动推动了教学改革,成效显著。这说明精品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而要保证精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课程建设中,团队建设是最重要的。因此,学院结合精品课程建设,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在课程建设中,首先要落实建设团队,学院规定,课程建设项目组要尽最大努力,组建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相对合理的师资队伍。要结合课程建设的实际,落实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使青年教师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并在课程中起重要作用。在制定培养计划时,注意从每个青年教师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其业务专长,使各种类型的优秀人才尽快脱颖而出。为了建设合格的课程,每个课程组都要组织青年教师观摩、试讲、参加教学基本功比赛和教育教学研究实践,组织专家听课、考评,从而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每位青年教师在担任主讲之前,均要在课程组负责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听课、辅导、备课、试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课程负责人通过为青年教师讲解教学大纲,修改教案,组织安排试讲,听课点评,带领他们参加相关的教改项目和教学研究课题,以及引导他们撰写教学研究论文和参加教材建设,指导和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三年来,学院建设了1门省级精品课程,三门校级优秀课程,六门合格课程,四门网络课程。出版了8部优秀教材,并有两部获省级精品教材称号。五、营造和谐成长环境的实践和谐成长环境是青年教师成长成才的基础。努力为青年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是学院又一项实践活动。主要工作有:1.重视青年教师再培训。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及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的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新知识、新学科、新技术不断涌现,青年教师如果不紧跟时代步伐,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就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工作。要建设好师资队伍,在抓学历结构优化的同时,必须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