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〇农场学校中学部教案教学内容升华与凝华课时1课型探究课班级授课教师赵秀峰日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升华和凝华。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认识升华和凝华。学会根据观察结果进行间接分析,从而推断出物理过程的思维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探究生活中有关升华和凝华的现象,节约用水,注重环保,崇尚科学。使学生感受事物间相互联系、转化的辨证主义观点。活动指导思想通过在教学活动中与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使学生感受物理有用,从而使学生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道理,且知道我们的生活环境才是我们最好的实验室。教学重点(1)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2)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教学难点(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条件,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2)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教学用具实物投影仪、铁架台、烧杯、酒精灯(热水)、冷水、碘、试管、试管夹、试管塞、火柴、等。板书设计五升华和凝华一、定义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升华。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华。二、特点升华过程吸热,凝华过程放热三、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及应用。评价与反思1.本节课内容贴紧生活,而且实验设计简单易行,要充分运用自主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在要求学生自主探究时,强调注意安全。时间分配教师活动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3分20分引入新课探究新课进行实验一、课题引入烈日当空,久旱无雨,为了解决旱情,在过去人们摆起香案,祈祷龙王爷恩惠,然而滴雨未下;而现在,派出几架飞机在高空投撒了一些固态物质,顷刻间乌云密布,下起了大雨,问:“这种固态物质是什么呢?它变成了什么?为什么会有雨形成?”(1)自然界中的物质常见的存在状态主要有哪些?(2)发生在固态和液态之间的转化过程分别叫什么?吸热还是放热?发生在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变过程分别叫什么?吸热还是放热?那么我们来猜一猜:自然界中,固态与气态之间能否直接转变呢?二、新课探究探究一、碘的升华和凝华提出问题:固体和气体之间可以直接转变吗?出示装在烧瓶里的几粒碘,让学生观察碘的状态、颜色。它能直接变成气体(碘蒸汽)吗?猜想与假设:固体可以直接变化成气体,碘可以直接变成碘蒸汽。实验设计:(1)在试管中放少量的碘,塞紧盖子后放入热水中。(2)碘变成碘蒸气后,再放入凉水中。进行实验:(说明碘蒸汽有毒,所以加热时瓶口要塞紧)(1)在试管中放少量的碘,塞紧盖子后放入热水中。(2)碘变成碘蒸气后,再放入凉水中。现象观察:碘受热(颜色由黑变紫,碘由固态变成气态)和遇冷(颜色由紫变浅,逐渐变黑,瓶壁上有细小发亮的晶粒形成,无液体流下)后状态变化情况。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固体与气体之间可以直接转化。固体直接变为气体要吸热;气体直接变为固体要放热实验结果表明,碘可以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此时要加热;也可以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此时没有加热,而是对外放热。结论:升华是吸热过程,凝华是放热引起学生兴趣,激发热爱科学、破除迷信思想。学生分析交流学生实验学生交流结果,处理信息情景创设,设问激趣复习基础,导入新课实验探究,获取新知通过学生交流分析,出结论15分2、【交流评估,形成概念】(1)概念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吸热。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放热。(2)学生举例,交流对学生的举例,积极参与给予鼓励,同时教育学生要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的霜、冰花、旧灯泡内壁上的黑色物质,分别判断出属于什么物态变化。(如雪、冰雹的形成,冰冻衣服也会干,积雪未熔化,但一天比一天少,卫生球逐渐变小、消失、有气味等)3、【知识迁移,学会运用】(1)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解释课件依次展示二幅情景图片:①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说明樟脑丸不是卫生球,卫生球实际是萘丸,萘有一定毒性,不适合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1992年国家工商局印发了“关于制止以萘丸冒充樟脑丸坑害消费者行为的通知。”)②白炽灯灯丝变细。(知识链接:灯丝发光正常温度是2000摄氏度左右,钨丝熔点是3410摄氏度。)(2)自然现象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解释课件依次展示二幅情景图片:①树上的“雾凇”②冰箱冷冻室里的“白霜”(3)升华和凝华的应用教师作出评价并统一观点,这里干冰到雨经历了三个物态变化的过程,一是干冰的升华降温;二是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三是小冰晶下落遇到热的气流溶化成小水珠,小水珠越结越大,小水珠的重力大于上升气流产生的浮力时,水珠下落到地面就形成雨。指出干冰易升华吸热还可用来:①给食品降温,②在舞台上制造“白雾”等。(4)探究二:露、霜、雾、雨、云、雹和雪的成因提出问题:自然界中雾、露、云、霜、雪、雹是常见的自然现象,那么它们是怎么形成的?讨论交流:学生分组思考,讨论.教师答疑:如果要解决,就要弄清几个问题(雾、露现象学生能解释)第一:空气中总是含有水蒸气的,这是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地蒸发而来的,当含有很学生举出日常生活或自然现象中的有关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师生、生生共同交流学生解释人工降雨学生分组思考,讨论.知识迁移,学会运用让学生理解物理学以致用2分5分课堂练习课堂小结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这些很微小的颗粒,能被空气中上升气流顶起,形成浮云,所以云是由大量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组合而成的.第二:云中的小水珠和小冰晶越来越大,达到一定程度时,上升气流无法支持,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冰晶熔化成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第三: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小冰晶,出现在地面上.当露点低于0℃时,则水蒸气直接凝华在地面物体上形成霜.雾是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离地面稍远的空气中的尘埃上形成的.如果雨在落下时骤然遇到0℃以下的冷空气,雨便凝固成冰块,冰块若遇地面向上的风暴把冰块向上吹入热空气层中,这层空气中的水蒸气便凝结在冰块四周,下落时又遇有0℃以下的冷空气上升时,冰块外面又结一层冰,如此反复上下,到冰块很大时,形成雹落下,这就是可怕的冰雹.在高空中的水蒸气便直接凝成小冰晶,这就是美丽的雪花了.三、课堂练习:动手动脑学物理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讨论、交流)五、课后作业:收集生产生活中升华、凝华现象。学生分析交流学生总结巩固让学生理解大自然的奥秘,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兴趣。八五〇农场学校中学部教案教学内容第四章知识总结课时1课型复习课班级授课教师赵秀峰日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沸腾的条件。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2、过程与方法了解有没有固定的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学会根据观察结果进行间接分析,从而推断出物理过程的思维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探究生活中有关升华和凝华的现象,节约用水,注重环保,崇尚科学。使学生感受事物间相互联系、转化的辨证主义观点。活动指导思想通过在教学活动中与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使学生感受物理有用,从而使学生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道理,且知道我们的生活环境才是我们最好的实验室。教学重点1.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本质区别,进一步总结出不同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2.让教学难点(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条件,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2)学生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绘固体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及练习册板书设计评价与反思时间分配教师活动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温度是物体的冷热程度。2.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使用前注意:①观察它的量程②认清它的分度值,使用时注意: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放入被测液体,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②温度计玻璃泡放在液体中稍等一会儿,稳定后在读数③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除了体温计)被测液体并且时视线和温度计液柱相平。3.物质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熔化吸热,凝固放热。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4.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从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汽化吸热,液化放热。汽化分为蒸发和沸腾。蒸发现象:在任何温度下,发生在液体表面,缓慢的汽化现象。影响蒸发的因素:①液体温度的高低②液体的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剧烈的汽化现象。5.液化有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6.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从气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二、习题解答:练习册分析三、课堂练习:动手动脑学物理四、课堂小结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学到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五、课后作业:小本练习册完成本章内容学生自己总结本章的知识点并加以补充学生分析交流并完成板书学生举出日常生活或自然现象中的有关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师生、生生共同交流学生交流结果,处理信息学生分组思考,讨论.学生分析回答(学生讨论、交流)养成自己总结归纳的习惯复习基础加深记忆通过学生交流分析,出结论知识迁移,学会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