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生产和成本理论综合练习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B3.D4.B5.A6.B7.A8.C9.C10.C11.B12.D13.A14.C15.D16.A17.D18.C19.B20.B21.B22.D23.B24.A25.D26.B27.A28.A29.A二、多项选择题1.ABCD2.CD3.ACD4.ACD5.AC6.ABD7.ACE8.ACE9.AE10.BD11.AD12.BCE13.ACDE三、判断1.√2.√3.×4.×5.×6.√7.×8.×9.√10.×11.√12.×13.×14.√15.√16.×四、名词解释1.生产要素:生产中使用的各种资源。这些资源可分为劳动、资本、土地与企业家才能。2.总产量(TP):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全部产量。3.平均产量(AP):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4.边际产量(MP):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5.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6.经济利润:也称超额利润,是指厂商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7.正常利润:企业家才能的价格,也是企业家才能这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它包括在成本之中。8.短期成本: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开支。9.长期成本:在长期中,一切投入都是可变的,这些开支就是长期成本。10.边际成本: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11.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12.等成本线: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所形成的曲线。13.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14.生产扩展线:每一条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所形成的曲线叫做生产扩展线。15.规模报酬:是指所有生产要素的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属于长期的生产理论。五、计算题1.Q=6750–50P,总成本函数为TC=12000+0.025Q2。求(1)利润最大的产量和价格?(2)最大利润是多少?解:(1)因为:TC=12000+0.025Q2,所以MC=0.05Q又因为:Q=6750–50P,所以TR=P·Q=135Q-(1/50)Q2MR=135-(1/25)Q2因为利润最大化原则是MR=MC所以0.05Q=135-(1/25)QQ=1500P=105(2)最大利润=TR-TC=892502.已知生产函数Q=LK,当Q=10时,PL=4,PK=1求:(1)厂商最佳生产要素组合时资本和劳动的数量是多少?(2)最小成本是多少?解:(1)因为Q=LK,所以MPK=LMPL=K又因为;生产者均衡的条件是MPK/MPL=PK/PL将Q=10,PL=4,PK=1代入MPK/MPL=PK/PL可得:K=4L和10=KL所以:L=1.6,K=6.4(2)最小成本=4·1.6+1·6.4=12.83.已知可变要素劳动的短期生产函数的产量表如下:劳动量(L)总产量(TQ)平均产量(AQ)边际产量(MQ)00——155521267318664225.54525536274.52728418283.509273-110252.5-2(1)计算并填表中空格(2)在坐标图上做出劳动的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3)该生产函数是否符合边际报酬递减规律?(1)划分劳动投入的三个阶段(3)符合边际报酬递减规律。4.假定某厂商只有一种可变要素劳动L,产出一种产品Q,固定成本为既定,短期生产函数Q=-0.1L3+6L2+12L,求:(1)劳动的平均产量AP为最大值时的劳动人数(2)劳动的边际产量MP为最大值时的劳动人数(3)平均可变成本极小值时的产量038K28LLTPAPMPⅠⅡⅢ3解:(1)因为:生产函数Q=-0.1L3+6L2+12L所以:平均产量AP=Q/L=-0.1L2+6L+12对平均产量求导,得:-0.2L+6令平均产量为零,此时劳动人数为平均产量为最大。L=30(2)因为:生产函数Q=-0.1L3+6L2+12L所以:边际产量MP=-0.3L2+12L+12对边际产量求导,得:-0.6L+12令边际产量为零,此时劳动人数为边际产量为最大。L=20(3)因为:平均产量最大时,也就是平均可变成本最小,而平均产量最大时L=30,所以把L=30代入Q=-0.1L3+6L2+12L,平均成本极小值时的产量应为:Q=3060,即平均可变成本最小时的产量为3060.六、回答题1.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如何?解:第一,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向右上方倾斜,而后向右下方倾斜,即先上升而后分别下降。第二,总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的关系:当边际产量大于零时,总产量是递增的;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当边际产量为负时,总产量开始递减。第三,边际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的关系:边际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相交前,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MPAP),平均产量曲线是上升的;相交后,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MPAP)平均产量曲线是下降的;相交时,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MP=AP)。参见教材P892.什么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这一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什么?解:又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种投入要素连续地等量增加,增加到一定产值后,所提供的产品的增量就会下降,即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会递减。这就是经济学中著名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存在的原因是: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可变要素投入量与固定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在发生变化。在可变要素投入量增加的最初阶段,相对于固定要素来说,可变要素投入过少,因此,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其边际产量递增,当可变要素与固定要素的配合比例恰当时,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如果再继续增加可变要素投入量,由于其他要素的数量是固定的,可变要素就相对过多,于是边际产量就必然递减。参见教材P913.生产的三个阶段是如何划分的?为什么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第二区域?解:生产的三个阶段是根据产量的变化将生产过程划分为平均产量递增、平均产量递减和边际产量为负三个阶段的。第一阶段,可变要素投入的增加至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在此阶段部产量和平均产量都是递增的,所以理性的生产者不会选择减少这一阶段的劳动投入量,而会继续增加劳动投入量。第二阶段,平均产量开始递减至边际产量为零。在此阶段,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处于递减阶段,但总产量是增加的,且达到最大。第三阶段,总产量开始递减,边际产量为负。在此阶段,总产量开始下降,所以理性的生产者不会选择增加这一阶段的劳动投入量,而是会减少劳动投入量。综上所述,理性的生产者不会选择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进行生产,必然选择在第二阶段组织生产,即只有第二阶段才是可变要素投入的合理区域。但在这一区域中,生产者究竟投入多少可变要素可生产多少,必须结合成本函数才能确定。参见教材P9144.规模报酬的变动有哪些类型?原因是什么?规模报酬是指所有生产要素的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属于长期的生产理论。规模报酬的变化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引起的产量变化。规模报酬有三种类型:第一,规模报酬递增:产量增长率快于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增长率。导致规模报酬递增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生产专业化程度的提高,生产要素的不可分割性,生产规模扩大后管理更合理等。第二,规模报酬固定:产量增长率等于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增长率。规模报酬固定的原因是由于在规模报酬递增阶段的后期,大规模生产的优越性已得到充分发挥,厂商逐渐用完了种种规模优势,同时,厂商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减少规模不经济,以推迟规模报酬递减阶段的到来。在这一阶段,厂商规模增加幅度与报酬增加幅度相等。第三,规模报酬递减:产量增长率慢于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增长率。导致规模报酬递减的原因主要是规模过大造成管理费用的增加和管理效率的降低。参见教材P1005.短期成本曲线包括哪些?简述各种短期成本的形状特点?解:短期成本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开支。由于短期内厂商只能调整部分生产要素,所以短期成本分为短期不变成本和短期可变成本。从要素投入量的不同角度,又可分为短期总成本、短期平均成本和短期边际成本。(1)短期总成本曲线(STC):由不变成本(TFC)和可变成本(TVC)构成。不变成本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不变成本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曲线;可变成本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产量为零,可变成本也为零,所以可变成本曲线是一条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总成本是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和,它不从原点出发,而是从不变成本出发,产量为零,总成本也不为零,总成本最小,也要等于不变成本。所以总成本曲线是一条从不变成本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2)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由平均不变成本(AFC)平均可变成本(AVC)构成。平均不变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所以平均不变成本是一条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平均可变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先下降而后上升,所以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曲线;平均成本曲线也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曲线(3)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随着产量的增加,先下降而后上升,所以边际成本曲线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曲线。参见教材P103-1056.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短期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解: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N,在交点N上,SMC=SAC,即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在相交之前,平均成本大于边际成本,平均成本一直递减;在相交之后,平均成本小于边际成本,平均成本一直递增。平均成本与边5际成本相交的N点称为收支相抵点。如图所示: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与短期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VC相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M,在交点M上,SMC=AVC,即边际成本等于平均可变成本。在相交之前,平均可变成本大于边际成本,平均可变成本一直递减;在相交之后,平均可变成本小于边际成本,平均可变成本一直递增。平均可变成本与边际成本相交的M点称为停止营业点。参见教材P1057.短期总成本曲线和长期总成本曲线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解:短期总成本曲线不从原点出发,而是从变动成本出发,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是一条从变动成本出发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它表明产量为零时,总成本也不为零,总成本最小也等于固定成本。长期总成本曲线是从原点出发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它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产量为零,总成本也为零。长期总成本是生产扩张线上各点所表示的总成本。长期总成本曲线表示长期中与每一特定产量对应的最低成本点的轨迹。它由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与之相切,是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参见教材P1098.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解: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与之相切的切点的轨迹,是所有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生产相应产量水平的最低平均成本。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所不同的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无论是下降还是上升都比较陡峭,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无论是下降还是上升都比较平坦;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由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的,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由规模经济决定的。参见教材P1129.厂商利润公式是什么?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什么?解:(1)利润是收益与成本的差额。利润分为正常利润和超额利润(经济利润)。正常利润是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是成本的组成部分,它包括在成本中。CSMCSACNAVCMOQ6超额利润,又称经济利润,简称利润,是超过正常利润的那部分利润。利润是总收益与总成本的差额,用公式表示:利润=TR-TC(2)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MR=MC)因为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即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的生产所增加的收益大于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