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认识自我—大学生自我意识与完善中国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古希腊也有名言:“认识你自己”,所以,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非常重要。对大学生而言,认识自己有什么重要意义呢?大学生只有科学地认识自我,才能建立恰当的理想抱负,获得积极的自我体验,并通过有效的自我监控,完善自我,与周围的人与环境保持和谐的关系。大学生能否自我完善对于他们的成功、成材和人生幸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第一节什么是自我意识?一、自我意识及其特点1.自我意识的概念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身心状况以及自己与周围人和环境关系的一种认识,是人格结构中自我调节的子系统。自我意识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认知的主体和客体都是自身(英语中的自身“Self”,既包括主我“I”,也包括客我“Me”),因此,自我意识是主我(“I”)对客我(“Me”)进行认识,并按照社会的要求对客我进行调控。自我意识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所特有的,是人的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和本质特征。自我意识具有多个维度和层次,一般可从内容和形式上对其加以分析。从结构形式上,自我意识表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三个方面。自我认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身心状况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概念、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等,主要涉及“我是什么样的人”和“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人”等问题。自我体验是个体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反映了个体对自己的态度,包括自爱、自尊、自信、自卑、内疚、自豪、责任感、优越感、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等,主要涉及“我是否满意自己”和“我能否悦纳自己”等问题。自我调控是个体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调节与控制、自己对待他人和自己的态度的调节与控制,包括自主、自立、自制、自强、自卫、自律、自励、自我设计、自我监控和自我教育等,主要涉及“我怎样调控自己”和“我怎样成为理想的那种人”。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生理自我是个体对自己的身体和生理状况等的意识。社会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在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中的角色、地位、作用、权利和义务等的意识。心理自我是个体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意识,如对气质、性格、能力、兴趣、态度、理想、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等的意识。另外,人们还从自我观念上把自我意识划分为现实我、理想我和投射我。现实我是对自己目前的实际状况的看法,是个体对自己的现实观感。理想我是个体想要达到的完善的自我形象,是个体追求的目标。投射我是个体想象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是由想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而产生的自我观感。投射我和现实我的差距过大,个体会感到自己不被别人所理解;理想我和现实我的差距过大,个体会丧失追求自我完善的勇气。这三种类型自我之间的距离和冲突是导致某些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2.自我意识的特点自我意识是人格中具有调节作用的子系统。它具有一些本质的特点,如:个体性、社会性、能动性和同一性。自我意识的个体性是指:自我意识是在个体身上发生、发展的;自我意识是以系统的、完整的形式存在的;每个人的自我意识存在个体差异。也就是说,每个个体秉承着遗传天赋,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与周围人的相互作用,逐渐形成了自我意识这一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调控的人格子系统。自我意识的社会性是指:从人类社会来看,自我意识是随着人类的进化、社会的分工等社会发展而产生的具有社会性、群体性的人类反思系统;从个体发展来看,自我意识的发生和发展是社会化的过程,是个体内化、整合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而产生的心理模式。自我意识的个体性和社会性是统一的。自我既要努力成为社会中独特的一个,也要力争融入社会,成为其中和谐的一个。自我意识意识的能动性是指:自我意识是独立的、完整的,能够成为个体自身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调控系统,能动地指引和确定个体行为的方向,协调个体和环境的关系;自我意识不仅能够适应世界,而且能够自觉地创造世界,并创造自己。自我意识的同一性是指: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自我意识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但是,个体在工作态度、生活方式等方面会表现出跨时间和跨情境的一致性,从而反映出支配它们的自我意识的始终一贯性;自我意识是自我形成与转化的形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真正的自我同一性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不断将外在的评价转化为内在的认识,将理想我与现实我相结合所达到的。二、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自我意识不是天生就有的,它作为一种个体对自己的反思,比认识外部世界更为复杂。心理学认为,自我意识从发生、发展到相对稳定和成熟,需要20多年的时间。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受到其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影响,二者基本上是平行对应的。1.自我中心时期(出生~3岁)人初生时,处于主客体未分化的状态,例如不能区分自己的手指和母亲的乳头、自己的手臂和玩具等。至7、8个月,婴儿开始产生自我意识的萌芽,即能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和外部世界的边界,听到别人叫自己的名字,会知道是在叫自己。至2岁左右,儿童掌握了人称代词“我”,会用“我”来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是自我意识产生的重要标志。至3岁左右,儿童开始出现羞耻感、占有心和独立意愿,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但这一时期的幼儿是以自己的身体为中心,并以自己的想法和情绪来认识、投射外部世界,即他们能够分清“我”与“非我”,却分不清我与物之间的关系,因此客观认识带有强烈的主观性,被认为是生理自我时期,也叫自我中心时期。2.客观化时期(3岁~青春期)从3岁到青春期是个体接受社会文化、学习社会角色的重要时期。儿童在家庭、幼儿园和学校,通过游戏、学习和生产劳动等方式,逐步掌握了社会规范,形成了各种角色观念,并能有意识地调控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在这一时期,儿童通过练习、模仿和认同作用,学会了性别角色、家庭角色和同伴角色等各种角色。虽然这一时期青少年开始积极关注自己的内部世界,能够初步意识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气质性格等,并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自信心等,但是他们主要是根据他人的观点去认识世界,并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评价自我,因此被认为是社会自我发展阶段,也叫客观化时期。3.主观化时期(青春期~成年)从青春期到成年的大约10年里,是个体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趋向成熟的关键期。这一时期个体性的成熟和逻辑思维的快速发展等,促使自我意识有了质的变化。由于面临“自我同一性”的危机,即理想我和现实我之间出现分化和矛盾,促使他们去解决矛盾、追求自我意识的统一。总的来说,这一时期,个体的自我意识发展呈现出如下特点:一、个体能从自己的观点出发来认识事物,而不是人云亦云,思想和行为带有浓厚的个人主观色彩;二、个体能根据自己所认识的人的特点,如气质性格和身体特征等,强调相应事物的重要性,从而形成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三、个体能追求理想目标,出现了理想我;四、个体的抽象思维能力大大提高,使自我意识能超越具体的情境,进入精神领域,从而表现出对哲学、伦理学和文学等探讨人生问题的学科的兴趣。三、自我意识发展的模式自我意识发展的模式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上升。即自我意识的发展呈现出:自我分化、自我矛盾、自我统一再到新一轮的自我发展的过程。1.自我分化个体进入青春期后,开始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内心世界的存在。因此,笼统的自我分化为主我和客我。主我是处于观察地位的“我”,是理想我,客我是处于被观察地位的“我”,是现实我。正是这种分化过程,促进了个体成为思维和行为的主体,从而为客观地评价他人和自己、合理地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可观察到个体有较多的自我观察和自我沉思行为,如写日记和与朋友倾心交谈等。2.自我矛盾随着自我的分化,个体会发现理想我和现实我之间往往有较大的差距,于是产生内心冲突,引发不安甚至痛苦的体验。这一时期,可观察到个体对自己的评价具有矛盾性、对自我的态度具有波动性,如时而过高评价自己,认为自己很行、很成熟,并因此极为自豪或自信,时而又过低评价自己,认为自己很差、很幼稚,并因此极为自卑;自我体验的情绪变化幅度非常大、频率非常高。但这种现象是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是正常的。3.自我统一一般地,个体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矛盾冲突后,自我意识会在新的水平和方向上协调一致,达到自我统一。自我统一意味着主我和客我的统一;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的统一;自我与外部世界的统一。要达到这种自我统一,需要个体从现实我出发,修正理想我;努力改善现实我,有效地控制自我。因此,它既不是放弃理想我,迁就现实我,也不是扭曲现实我,只顾理想我;它不仅包括认识自我,还包括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总之,自我统一应该是积极的、健康的统一。当然,由于个体的情况各异,也可能出现自我的消极的、不健康的统一,指个体放弃了理想我或现实我而达到的虚假的统一。虚假的自我统一的现象在青年中也有一定的比例,实际上他们还处于自我矛盾中。第二节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有哪些?我国当代的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23岁,处于从青年期向成年期的过渡时期,心理正从幼稚走向成熟。加上他们生活在社会的转型期,传统价值观让位于多元价值取向、人们生活方式多样化和商业文化冲击力强大等,导致他们的内心更加容易骚动不安,他们渴望向传统挑战,开拓新的生活,但是又自觉现实我的力量薄弱,缺乏足够的自信心。大学生相对于其他社会群体在自我意识的发展上呈现出许多特点。一、自我认识具有自觉性和理性进入大学校园,大学生发现生活和学习的天地一下子变得开阔了许多:在生活上,他们摆脱了父母的约束,和同学住在集体宿舍里,基本上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如想吃什么吃什么,不必太顾及营养、想几点睡觉就几点睡觉,只要不耽误上课、想怎么穿就怎么穿,不必太中规中矩、想理什么发型就理什么发型,只要同学认可、想到哪玩就去哪玩,只要有时间和金钱等;在知识学习上,他们摆脱了高考指挥棒的限制,不必紧盯着几本枯躁的课本。大学里除了开设专业课程,还开设了公共必修课程和内容丰富的各类选修课程,基本上可以满足大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在信息获得上,大学里同学之间交流内容较广泛,再加上方便的上网条件,使他们对各种社会事件和文化信息都能及时了解。如此自由、宽松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让大学生更迫切地反思自己,力图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他们会经常追问自己:“我是谁?”、“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人?”、“我可能和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在社会大舞台上,我扮演什么角色?、“我能为社会做些什么?”和“我今后该怎么办?”等。因此,大学生在自我认识上更加主动自觉,并更加理论化和理性化。他们不仅经常对“我是谁”之类的问题进行深入地独立地思考,而且还热中于就此类问题与同学交流,例如,与同学争论人生目的的问题,或向同学倾述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体验。他们经常暗中观察周围的同学,根据与别人的比较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力图更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大学生常常会对哲学、伦理学和道德修养等课程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原因是这些学科会系统地探讨人生的意义,并锻炼人的理性的思维方式。大学生也对文学艺术感兴趣,因为它们提供了人生是怎样的范例,并启迪他们对人生的深层次的思考。大学生还经常参照现实生活中自己景仰的老师和成人,参照书本或媒介中宣传的学者、名人和模范等的榜样,通过和他们认同,将他们的品质内化为自己的人格特征。二、自我评价能力在增强,但仍具片面性自我评价是个体对自我所作的判断,是自我意识的核心部分。经观察发现,大学生自我评价与老师、家长和同学对其评价之间呈显著的相关,并且自我评价能力有随着年级的上升而增高的趋势。这表明,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自我评价能力在增强,日趋成熟。但是,大学生要能客观有效地评价自我并非易事,其自我评价仍具有片面性。主要有两种倾向:一是高估自己,二是低估自己。经观察,大多数大学生喜欢高估自己。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自尊心和优越感强,富于自我想象,以对自己目前和未来状况的美好想象代替现实;在与别人比较时,倾向于以己之长比他人之短,从而自信心过强。部分大学生则低估自己,主要是因为:自我期望偏高,以致难以实现,导致对现实我的不满;无法正确看待社会竞争激烈的事实,导致对自我现状和未来的焦虑;社会适应能力不强,而自尊心过强,极易受到挫折,导致自信心下降。三、大学生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