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浅谈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摘要: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寄生于人类胃粘膜的微厌氧细菌,并且被认为与消化道溃疡的发生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近年来对Hp的研究逐步深入,其致消化道溃疡的机制也更加清楚。本文仅从Hp的微生物特征、致病机制、诊断治疗与预防三个方面作一综述。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1983年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活检组织中分离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惟一微生物种类。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亦可发生于食管下段、胃空肠吻合口周围及含有异位胃粘膜的美克尔憩室。这些溃疡的形成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称消化性溃疡。大量研究表明,超过90%的十二指肠溃疡和80%的胃溃疡是由Hp感染所导致的。由其引起的消化道溃疡患者的普遍症状为: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常伴有暖气、腹胀、反酸和食欲减退等症状。有些病人还可出现反复发作性剧烈腹痛、上消化道少量出血等。本文仅从Hp的微生物特征、致病机制、诊断治疗与预防三个方面作一篇综述如下:1微生物特征Hp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细菌。长2.5~4.0μm,革兰染色阴性。在胃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常呈典型的螺旋状或弧形。电镜下,可见菌体一端有2~6条带鞘的鞭毛,长度约为菌体的1~1.5倍,是细菌的运动器官。Hp是微厌氧菌,环境氧要求5~8%,在大气或绝对厌氧环境下不能生长。许多固体培养基可作Hp分离培养的基础培养基,布氏琼脂使用较多,但需加用适量全血或胎牛血清作为补充物。Hp的尿素酶极为丰富,约含菌体蛋白的15%,活性相当于变形杆菌的400倍。尿素酶催化尿素水解形成氨云保护细菌在高酸环境下生存。此外,根据Hp是否表达空泡毒素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可将其分成两种主要类型:即表达两种蛋白的Ⅰ型与不表达两种蛋白的Ⅱ型,现在多认为Ⅰ型与胃疾病关系较为密切。2致病机制Hp感染明显地增加了发生十二指肠和胃溃疡的危险性,治疗Hp感染可加速溃疡的愈合和大大降低溃疡的复发率。临床显示,在不用抑酸剂,单用抗Hp药物治疗的情况下,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治愈率也颇为可观。目前国内外的一些研究已经找到了部分Hp致消化道溃疡的相关机制。2.1损害胃粘膜屏障正常情况下,胃粘膜会分泌的粘液、上皮细胞和细胞连接组成了胃黏膜屏障,可以防止胃酸的对胃组织的损害,而Hp所产生的毒素和酶则可以破坏该屏障,导致胃溃疡。细胞毒素:此毒素存在于所有Hp菌株中,但仅有65%的菌株有活表达,能造成不同程度的细胞空泡变性。尿素酶:尿素酶除了对Hp本身起保护作用外,还能损害胃黏膜屏障。尿素酶产生的氨能降低黏液中黏蛋白的含量,破坏黏液的离子完整性,削弱屏障功能,造成氢离子反向弥散。氨还能破坏需氧细胞的三羧酸循环,干扰其胞能量代谢,造成细胞变性。氨可与炎性细胞产生的次氯酸(HClO)结合形成羟胺(NH2OH)、氯代胺(NH2Cl)等毒性产物。黏液酶:Hp能产生一种溶解黏的酶。胃黏液的降解会促进H的反向弥散,造成黏膜损害;黏液的黏稠度降低有利于Hp的运动,使Hp易于定黏液分解后还可产生Hp生长的某些营养物质。除上述物质以外,脂多糖、溶血素、磷脂酶A等Hp分泌物也被报道对粘膜屏障有不同程度的损伤。2.2炎症与免疫反应Hp在消化道的定居会激活机体免疫反应,造成一系列的自身损害。一般Hp在胃上表面和黏液底层,少量细菌能侵袭黏膜进入固有层。Hp侵袭后能使其作抗原进入免疫系统,诱导免疫反应,另外,Hp侵袭后可能会使其产生耐性,难以根除。Hp一旦粘附于胃黏膜上,胃上皮细胞就会发生信号转导和细胞骨架重组,然后释放IL8等细胞因子和某些化学因子。这些物质能促使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从血管内移行到胃上皮处并激活中性粒细胞释放反应性代谢物和蛋白溶解酶,产生急性炎症反应。此外,Hp感染形成的抗体与人胃窦部抗原有交叉免疫反应,可能诱发自身免疫反应。该自身免疫反应可能在胃黏膜全层炎症的发生上起一定的作用。2.3胃酸与胃泌素分泌Hp感染后,血清胃泌素水平升高,促进了胃酸的分泌,胃蛋白酶的活性亦相应增加,最终也会导致溃疡的形成。胃泌素与胃酸:胃泌素是胃窦G细胞分泌的一种肽,它能刺激壁细胞分泌胃酸,还能刺激主细胞分泌少量胃蛋白酶。Hp感染后胃泌素的释放加,其机制为:Hp尿素酶分解尿素生的氨使胃上皮表面pH值升高,干扰正常的胃酸对胃泌素的反馈作用。而胃泌素水平升高反过来又使胃酸分泌增加,促进了消化性溃疡的形成。高酸状态可诱发胃上皮化生,使局部的血流和激素水平发生改变,利于Hp胃黏膜上定植造成炎症和溃疡。胃泌素与胃蛋白酶:蛋白酶是由胃蛋白酶原转化而来的一种蛋白溶解酶。胃酸和已形成的胃蛋白酶参与胃蛋白酶原向胃蛋白酶的转化过程。Hp造成的胃泌素的升高促使胃酸泌,这样又促进胃蛋白酶活性增加,使得胃黏液加速分解,有利于胃酸和其他侵袭因子损害胃上皮,导致溃疡的形成。3检测治疗及预防3.1Hp的检测目前检测Hp的方法可归纳为非侵入性和侵入性两类。非侵入性的方法:以免疫学法清中的Hp抗体。已有多种方法检测,但公认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印迹试验为优,优点是特异高,可接近100%,且能进行定量分析,缺点是不能鉴别既往感染及现疫病人,主要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尿素呼气试验。原理是Hp在体内产生尿素酶,用13C或14C标记的尿素由受试者服下后,即分解产生带同位素标记的二氧化碳,收集呼气标本,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或用气体核素质谱仪检测标记的二氧化碳,灵敏度极高,可定量,患者无痉,方法简单快速,对检测Hp是否根治十分可靠。因14C有少量放射性物质,目前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侵入性的方法:即需通过内镜采取胃粘膜组织来检测Hp。快速尿素酶法。原理是Hp具有丰富的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使反应变成碱性,由pH指示剂显色,该法简便,快速,灵敏,但有些细菌亦会有尿素酶,因此有假阳性可能。细菌培养法。取胃粘膜活组织作Hp培养,该法准确可靠,但培养费时。病理学检测法。胃粘膜组织切片染色检查,以银染色法最佳,检测率高,结果可靠。一般对确诊Hp,须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均为阳性。治疗后长期随访,连续两次尿素呼气试验阴性,加上血清内抗Hp抗体滴度进行性下降持续1年以上,作为治愈Hp的“金标准”。Hp感染的检查方法很多,主要包括细菌的直接检查、尿毒酶活性测定、免疫学检测及聚合酶链反应等方法。3.2Hp的治疗随着人们对Hp感染相关疾病认识的统一,根除Hp的治疗在临床上应用已十分普遍。根除是指治疗结束1个月后胃内检测不到Hp。在体外药敏试验中,很多抗生素对Hp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但在体内低pH环境中,大多数抗生素活性降低和不能穿透黏液层在细菌局部达到有效的杀菌浓度,因此临床上Hp感染往往不易根除。迄今为止,尚无单一抗生素能够有效地根除Hp。因而发展了将抗生素、铋剂及抗分泌药物联合应用的多种治疗方案。目前一般采用三联或四联方案,以低剂量、短疗程为佳。根除Hp治疗方案目前根除Hp的治疗方案有二大类,即以质子泵抑制剂(PPI)为基础和以胶体铋(CBS)为基础加二种抗菌药物的三联疗法(具体用药不详述)。PPI标准剂量为奥美拉唑(omeprazole,洛赛克)20mg或兰索拉唑(lansoprazole,达克普隆)30mg;铋剂标准剂量为枸橼酸铋钾(胃疡灵)240mg。常用抗菌药物有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或替硝唑、呋喃唑酮及四环素。3.3Hp的预防预防Hp的感染,首先要做好卫生工作。尤其要注意口腔的卫生,预防病从口入。不与其他人共用牙具,要经常更换牙刷等,定期对牙刷、水杯进行杀菌消毒。其次,Hp经常通过不洁饮食感染,所以要注意饮食卫生。另外,由于Hp在家庭中的传播十分普遍,通常家里有人感染了Hp,其他的家庭成员就有很大的几率也受到感染,故家庭饮食更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交叉感染。最后,Hp的传染途径之一是唾液传染。所以要避免与Hp感染患者出现过分亲密的行为,谨防唾液传染。4小结幽门螺杆菌及其作用的发现,打破了人们对消化性溃疡发病机理的错误认识,被誉为是消化病学研究领域的里程碑式的革命。近年来随着对Hp的研究逐步深入,消化道溃疡的致病机制和治疗原则也更加透彻和系统,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终会彻底解除消化道溃疡对人类造成的痛苦。参考文献1幽门螺杆菌概述2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性溃疡3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机理4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机理及治疗路线浅析5几种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6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机制及预防治疗进展7幽门螺杆菌防治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