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政党国家的危机与重建“政治动员型的革命建立的是一个比革命前更中央集权、更科层化、国家更自主的新体制”——斯科克波尔新中国政治体制的历史与理念基础传统的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战时的经验苏联模式的影响政治形势的变化党国体制的延续与强化1、毛泽东树立至高无上的权威,他是中国的列宁、斯大林,也像中国历代的开国皇帝。2、组织形态呈金字塔型。在一个政党(共产党)、一个领袖(毛泽东)、一个主义(马列主义+毛思想)下,建立了一个国民党所难予企及的社会基层:下层党员分布在社会底层,原则上每一乡里、工厂、机关均有党组织作为党的细胞。为了党国的一元化,各级党委书记掌握法律审批和人事黜陟权,得以控制其它成员。3、党在国之上,党指挥枪:在中央,毛从史大林的俄国引入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合一的政府体制,并实行党组制度、党管人事制度、党内关于逮捕、审判的审批权及国家计划委员会制度,充分确立党一元化领导体制。中央与地方关系上,毛透过早在30年代即已实行的肃反、整风、审干等整党技巧,建立基层结构;以意识形态控制思想,削弱地方财政,更不允许地方凌驾中央;从制服1954年的高岗、饶漱石叛党事件,到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透过阶级斗争、利用政治(群众)运动清理分离势力,以整风改造干部,永远保持党国体制一元化的有效运作。革命后社会的革命式现代化1949年开国,标志着近百年来追求“国家权力”即重建现代化新权威的结束,中国进入了在共产党领导下,“追求国家财富”的现代化运动。战略手段是以政治力量推动经济发展,其原因既在于中国本身工业化自组织力量薄弱,也与共产党在危机情景下求自强生存的迫切心态密不可分。社会总体资源贫弱,地缘政治环境恶劣条件下,运用政治动员机制的强化来推动现代化,此即革命式现代化。革命式现代化的特征:以阶级斗争为支点,以人民群众为对象、以人民群众的道德热情为依据、以阶级立场和政治态度为基础、以大民主为形式革命式现代化的困境工业成果不易积累:以意识形态热情和阶级斗争所形成的群众运动来进行,而不是诉诸科学的制度安排和利益驱动机制,带有相当大的权力意志和空想性民主秩序不易建立:以斗争促建设,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破坏了制度的权威和正常运作;也破坏了价值体系和信仰体系市场型现代化与国家-社会关系的重建市场型现代化:国家开放社会、放权让利、培植市场,在政治上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体制革命式现代化的中轴是“党治国家”,即党政一体、党国一体的一元化国家,党领导国家就是党代行国家职能,党即是国家,党运用国家权力以及自身组织网络把社会编组进一元化国家政治框架中,即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合一,社会自主性彻底丧失。而市场型现代化则意味着党国的战略性撤退,意识形态的战略性收缩,社会活力的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