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烛之武退秦师》学案设计四川省广汉中学高中语文组顾俊班姓名学号【学习目的要求】1.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2.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4.在诵读过程中,培养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学习重点难点】学习重点:1.理解“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词语。2.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学习难点: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掌握基本文言现象。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一、知识储备一、关于《左传》“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这是朱彝尊《经文考》中对《左传》的高度评价。这里的“左氏”,司马迁认为是春秋时代鲁国盲人史官左丘明,他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写到:“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东汉的班固也持此观点,但由于文献不足,《左传》的作者迄今尚无定论。《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它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为“春秋三传”。《左传》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总之,《左传》无论对后代史学和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二、背景知识秦晋围郑发生再公元前630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国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这场战争以楚国失败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就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秦伯盟于衡雍”,但没有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因为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成了必然了。三、正音①生字:函(hán)氾(fán)佚(yì)缒(zhuì)阙(jué)②多音字:朝(zhāo)(朝济而夕设版焉)逢(páng)(人名逢孙)③通假字:“知”通“智”;“共”通“供”四、结合注解,疏通文意,同时找出本文中的各类文言现象以及要求掌握的实词虚词1.通假字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2.古今异义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古义,郑在秦东,故可以招待秦国过往的使者,称为“东道主”。今义,一般引申为请客的主人)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携带的必需品)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对一般人妻子的尊称)3.文言句式判断句:是寡人之过也(语气词“也”表判断)介宾结构后置:以其无礼于晋(即“以其于晋无礼”)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即“佚之狐于郑伯言”)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即“若亡郑而于君有益”)宾语前置:何厌之有(即“有何厌”。“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省略句: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省略介词“于”)(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省略主语)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介词“以”的宾语)固定句式:何……之有如: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鄙: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鄙:名词用作动词,把……当作边邑)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鄙:名词,边境)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形容词,鄙陋)微: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如果没有,用来表示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微:副词,稍微,略微)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微:副词,隐约)封:既东封郑(封:动词,使……成为疆界)又欲肆其西封(封:名词,疆界)若: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连词,如果)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若:副词,似乎,好像)徐公不若君之美也(若:介词,比得上)焉:子亦有不利焉(焉:语气词,表陈述)焉用亡郑以陪邻(焉:疑问副词,为什么)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焉:疑问代词,哪里)之:子犯请击之(之:代词,他们,指代秦军)是寡人之过也(之:助词,的)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夫晋,何厌之有(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翻译)其:吾其还也,亦去之(其:语气副词,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君知其难也(其:指示代词,那)共其乏困(其: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失其所与(其: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而:朝济而夕设版焉(而:连词,表转折)今急而求子(急:连词,表承接)夜缒而出(而:连词,表修饰)以:以其无礼于晋(以:连词,因为)敢以烦执事(以:介词,拿)越国以鄙远(以:目的连词,来)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介词,把)以乱易整(以:介词,用)二、问题探究主问题:本文题目是《烛之武退秦师》,主人公是烛之武,事件是“退秦师”。那么本文是如何刻画烛之武这个人物形象的?烛之武又是如何“退”秦师的?文章的布局有什么巧妙之处?子问题1:根据注解(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但晋侯和秦伯却围攻郑伯,这说明什么问题?【明确】说明当时春秋时期政治格局十分混乱,诸侯之间存在严重的利益分歧,他们相互杀伐。大环境对郑国不利;当然,所谓时势造英雄,正是在这样一片混乱的局势中,才成就了烛之武。子问题2:第一段仅25字,内容却十分丰富,归纳有哪些内容?这一段的作用是什么?【明确】内容:秦晋围郑,来势凶猛;弱小郑国,危如累卵。作用:“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既道出了秦晋围郑的原因,又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子问题3:提问:面对危难,郑国君臣的表现如何?【明确】①佚之狐出谋划策,力荐烛之武。②郑伯从谏如流,情真意切,感动了烛之武。③烛之武面对郑伯的诚意,深明大义,临危受命,承担了赴秦“退”秦师的重任。子问题4:烛之武是如何”退”秦师的?明确:烛之武只身前往秦师,说服秦伯退兵的。烛之武“退”秦君,说辞仅125个字,他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头头是道,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这是一段非常精彩的外交辞令。小结:本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烛之武这个人物形象的。通过烛之武说“退”秦师,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能言善辩、胸有成竹的外交家形象。子问题5:本文短小精悍,读来波澜起伏,扣人心弦,那么本文是如何达到这个效果的?【明确】三个因素产生这个效果的。伏笔与照应。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二于楚也”,让读者感到秦晋之间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以及“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又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晋联盟提供了条件。行文波澜。本文波澜起伏,生动活泼。如,大军压境时,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了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丝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为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又趋紧张。晋侯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详略得当。本文主要表现烛之武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在理解文章内容、熟悉文章结构的基础上再读课文,迅速背诵。同时借鉴文章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以及内容安排的特点,在写作中为我所用。三、课文小结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终于转危为安。全文处处注意伏笔照应,故事情节波澜起伏,繁简得当,有始有终,层次井然,烛之武的智勇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溢于字里行间。四、拓展延伸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牙为宰,鲍叔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有加惠于其臣,使臣不冻饥,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臣之所不如管夷吾者五:宽惠爱民,臣不如也;治国家不失秉,臣不如也;忠信可结于诸侯,臣不如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臣不如也;介胄执枹,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臣不如也。夫管仲,民之父母也。将欲治其子,不可弃其父母。”曰:“管夷吾亲射寡人,中钩,殆于死,今乃用之,可乎?”鲍叔曰:“彼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其为君亦犹是也。”公曰:“然则为之奈何?”鲍叔曰:“君使人请之鲁。”公曰:“施伯,鲁之谋臣也。彼知吾将用之,必不吾予也。”鲍叔曰:“君诏使者曰:‘寡人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愿请之以戮群臣。’鲁君必诺。且施伯之知夷吾之才,必将致鲁之政。夷吾受之,则鲁能弱齐矣。夷吾不受,彼知其将反于齐,必杀之。”公曰:“然则夷吾受乎?”鲍叔曰:“不受也,夷吾事君无二心。”公曰:“其于寡人犹如是乎?”对曰:“非为君也,为先君与社稷之故,君若欲定宗庙,则亟请之。不然,无及也。”公乃使鲍叔行成。曰:“公子纠,亲也,请君讨之。”鲁人为杀公子纠。又曰:“管仲,雠[同“仇”]也,请受而甘心焉。”鲁君许诺。施伯谓鲁侯曰:“勿予。非戮之也,将用其政也。管仲者,天下之贤人也,大器也。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在晋则晋得意于天下,在狄则狄得意于天下,今齐求而得之,则必长为鲁国忧。君何不杀而授之其尸?”鲁君曰:“诺。”将杀管仲。鲍叔进曰:“杀之齐,是戮齐也;杀之鲁,是戮鲁也。弊邑寡君愿生得之,以徇于国,为群臣戮。若不生得,是君与寡君之贼比也。非弊邑之君所谓也,使臣不能受命。”于是鲁君乃不杀,遂生东缚而柙[xiá,木笼]以予齐。(节选自《管子·小匡》)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有加.惠于其臣加:增加B、治国家不失秉.秉:同“柄”C、君若宥.而反之宥:宽恕D、是君与寡君之贼比.也比:并列【明确】A(加:施加)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今乃.用之,可乎精思傅会,十年乃.成B、其.为君亦犹是也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C、彼知其将反于.齐赵尝五战于.秦D、君何不杀而.授之其尸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明确】D(A.连词,表转折,却/副词,才;B.代词,代指管仲/代词,那;C.介词,到/介词,跟;D.都是承接连词,连接两种行为)3.下列各项中每句话都体现管仲是治国之能臣的一组是()①夫管仲,民之父母也②将欲治其子,不可弃其父母③夷吾受之,则鲁能弱齐矣④夷吾事君无二心⑤君若欲定宗庙,则亟请之⑥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